×

林水镜

林则徐怎么死的,临死之前说出的“星斗南”究竟是什么意思?三国里水镜先生描写很少,但他看人很清,他的能力比卧龙凤雏如何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7 12:35:52 浏览10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林则徐怎么死的,临死之前说出的“星斗南”究竟是什么意思

1850年11月22日辰时,躺在普宁行馆的床上,昏迷已久的林则徐突然睁大双眼,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一代民族英雄撒手归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林则徐临死之前喊的三声“星斗南”究竟是何用意?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星斗南”这三个字又与他的死有何关联?本期详解。

林则徐,字元抚,1785年生于福建侯官县。自幼家境虽然寒苦但聪明异常,父亲林宾凭借自己私塾先生的便利条件,在林则徐四岁时,就将他携入塾中,教书授课时将林则徐抱在膝上,和学生们一同听学识字。等到林则徐十二岁时,孔庙召童生任佾生,经一轮选拔之后,林则徐当选,并入读福建最高学府鳌峰书院。入读鳌峰书院者皆非泛泛之辈,院长是敢于蔑视和珅、刚直不阿的教育家郑光策。在郑光策指导之下,林则徐接受郑光策“经世致用”之学,立下“经国救世”之志。

1804年,年仅19岁的林则徐以乡试第二十九名考取举人。而后经过艰难曲折的仕途之路,到了1837年,官拜湖广总督,次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处鸦片,从此在中国近代史上刻上了一段不朽篇章,那就是“虎门销烟”。

19世纪初的清朝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对外关系上,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而此时的英国已是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随着蒸汽机等大型工业机器的发明,大机器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为了扩大产品销路,驱使他们必须寻找新的资源及产品生存空间。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而乾隆皇帝却根本不屑,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没必要与英国人贸易,便对英国的入口货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无限利润的无限欲望。

鸦片贸易给英国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与此同时,“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使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人民的身心健康,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对与洋人勾结偷运鸦片的13家洋行进行查禁,并把13家洋行的头头伍绍荣抓起来审讯。请记住这个名字“伍绍荣”,此人对本篇尤为重要,下文还会提及。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名单之后,没收全部鸦片,并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英国工业的崛起,不仅制造了大量民用工业品,更制造了坚船利炮。虎门销烟的后果就是给英国以“维护英国商人利益”为借口,于1840年六月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基本上尚处冷兵器时代的大清帝国无法抵御坚船利炮的攻击,国门洞开,一溃千里,战争历时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从此将中国拖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百年深渊。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1841年5月,道光皇帝为了讨好英国,将在广东查禁鸦片立有首功的林则徐罢去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职务,一个月之后,林则徐又被道光皇帝一道谕旨发配新疆伊犁充军。

1850年初冬,65岁的林则徐被朝廷重新起用钦差大臣。他带着儿子林聪彝离开家乡福建,星夜兼程,直奔广西。当一行人路经广东普宁时,林则徐突然发病,不得不在普宁暂住调养。

几天后,在医生的精心调理下,林则徐的病情有了起色。这天一早醒来,他感觉腹中饥饿,林聪彝遂叫人到厨房传饭。林则徐吃了一碗平时最爱吃的鸡丝小米粥之后,顷刻间剧烈腹泻不止,身体更加极度虚弱了。

持续腹泻,竟然无药可治,林则徐奄奄一息,命如游丝,陷入昏迷状态。到了第四天,也就是1850年11月22日辰时,他躺在病榻上,突然睁开双眼,伸出干枯的手指着苍天,连喊了三声“星斗南”之后,绝气身亡。“星斗南”究竟是什么意思?且往下看,谜底马上揭开。

林则徐死后,有人亲眼看见广州一家酒店里,伍绍荣手下的一名亲信与一个叫郑发的人窃窃私语,桌上放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元宝……还记得这个伍绍荣吧?前面已经说过,林则徐虎门销烟时曾经关押过的十三洋行总头目。那家酒店所处地名叫做“新豆栏”,正是十三洋行所在、洋人聚集之地,而那个叫郑发的人,正是给林则徐做粥的那个厨子。让我们回放一下当时林则徐吃粥的细节。

当时林则徐病体渐好,有了些胃口,想吃碗粥。厨子把粥做好之后端到上房,并不进门,悄悄地招呼小厮把粥递进去。林则徐正斜倚在榻上养神,无意中扫了一眼躬身退下的厨子,不由得心中犯了核计:“这人怎么似乎有些面熟呢?”等把粥吃完,林则徐猛然想起,原来厨子是林则徐在广州查办鸦片时,行辕里雇的厨子,名叫郑发!可自从林则徐获罪充军伊犁,行辕解散,郑发就给洋人做饭去了,时隔快十年了,今天怎会在此?

待林则徐省悟过来,并将此时说与儿子林聪彝,林聪彝急忙命人传唤郑发,而郑发早已不知去向,逃之夭夭了。

所以,林则徐在弥留之际已经悟出了自己被害的原因,他所三呼的三个字“星斗南”其实是“新豆栏”,他是在告诉儿子,自己是被住在“新豆栏”那些洋人害死的,可惜死前说话含糊不清,被在场的所有人误听为“星斗南”了。谐音之差,让林则徐冤沉海底,凶手逍遥法外,自己的死因也成了百多年来未解之谜。

不管林则徐死因若何,虽然虎门销烟得罪了洋人,但林则徐一直受到他们的尊敬,同治至光绪年间,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和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之一,以表对一代禁烟英雄诚挚的敬意。

三国里水镜先生描写很少,但他看人很清,他的能力比卧龙凤雏如何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无论史书还是演义,对于司马徽记载的都不是很多。

但从有限的资料来看,司马徽的确是有学问,喜欢交往,对于名利也不是过于热衷追逐。

称得上名士,但绝非隐士。

没有出来具体做事,很难说他能力到底如何,但看人也未必很清。

首先,司马徽也不是安于寂寞的人。

他本是颍川人,这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曹操正混得风生水起,唯才是举,颍川的才俊,如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等人都跟着曹操混,而且混得都不错。

但司马徽既没有得到征召,也没有得到举荐。

司马徽客居襄阳,其中也不排除投靠刘表的意图。

荆州牧刘表也是一时的俊杰,荆州文坛的领袖,身边集聚着大批的名士。

但司马徽认为,刘表心胸狭隘,不可以共事,否则会有祸害。

司马徽有一个绰号叫“好好先生”,一切都好啥都好。

曾经有人告诉他儿子的死讯,他说很好;妻子就责备他说“您是大名士,咋能如此说话哪?”

司马徽就说:“你说的话也很好。”

这样的人适合在太平清世做一个闲散的官,在乱世春秋是不能有所作为的。

刘表也曾听说他的大名,亲自拜访,感觉他与一般人没有差异。

司马徽喜欢与人交往,也是不甘于寂寞的人。

庞德公、宋忠、诸葛亮、庞统等人自不必多说,那是司马徽的常客;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人也是他的道友,交往密切。

这就说明,司马徽不会仅仅图个热闹,还是希望有机会出仕的。

只不过他不希望承担一点风险。

208年,曹操南征,刘表病死,刘琮投降。

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此后不久司马徽就病逝。

从这里看出,刘琮曾经拜访过司马徽。

在刘表死后,司马徽受到刘琮的邀请出来做事。

但时间很短,也没啥大的作为。

刘琮投降曹操,司马徽如何看待,如何建议,不得而知。

恐怕老先生还是一句“很好吧。”

其次,识人未必很清。

司马徽肚子里是有一些货,荆州南阳刘廙、襄阳人向朗曾经是他的学生;益州尹默、李仁也是远道而来向其求学。

刘廙后来也成为了魏初的名士,先追随刘表,后投奔曹操,曹丕时得到重用;

向朗先追随刘表,后跟随刘备入川,跟随诸葛亮北伐。

就司马徽的为人处世看,你来学习,我就教你,来者不拒;

你喜欢跟随谁,我就说”好好“,愿去哪就去哪,来去自由。

至于对诸葛亮、庞统的举荐,未必就是仅仅刘备一人。

司马徽交往广泛,门徒也不少。

对于诸葛亮、庞统的举荐,也未必就是慧眼识珠,恐怕更多是没有合适的归宿。

要么没人欣赏,要么看不上人家。

不可否认,其二人的能力的确在其他人之上。

但这并不能就此说明司马徽善于识人。

只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才叫做会识人。

至于“生逢其主,不逢其时”一说,算不得很高明。

汉末时期,大多数人都清楚天下局势。

任何人都无力回天,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哪?

生逢乱世,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为何生不逢时哪?

不能成就霸业的主公,还能是最理想的主公吗?

司马徽既不能出来拯救危世,又不能为人指点迷津。

一个不甘寂寞而又不愿意承担风险,还希望留名于世的人。

刘备为什么没有拜水镜先生为军师呢

谢邀,这个问题实在太明显不过了,水镜先生是绝不可能担任刘备的军师的,不只是水镜先生,很重要的一点——司马懿也绝不可能成为刘备的军师。这其实是风云诡谲的三国政治以及三国两大家族的处事谋略。

一切都要从东汉的门阀政治说起……

东汉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选材制度选取官吏,一个人的家族出身以及在当地郡县的声望是能否从仕的关键。这就导致了“门阀大族”的形成,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族中,决定了他今后的命运。例如,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所在的袁家。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并起,每个世家大族都想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甚至是图谋天下。这里就包括了司马家族和诸葛家族两大势力。

先说诸葛家族,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试图在政治上谋得地位,通过仕途获取家族的利益,于是诸葛三兄弟分别从仕于曹魏(诸葛恪),东吴(诸葛瑾)和蜀汉(诸葛亮),兄弟三人分别适逢三个最有实力的政权,也是为了在任何时候都能保全家族。除此之外,诸葛家族还大力与各方联姻,建立自己的政治体系,大家知道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月英,但是,黄月英的姨母却是刘表的妻子蔡氏,而刘表集团的大将军蔡瑁就是黄月英的亲舅舅。当时在荆州,诸葛家族可谓是真正的名族望门,所谓诸葛亮躬耕南阳,其实当时的世家大族中的人物好的就是这一口,以隐士自居。

与诸葛家族不同的是,另一个大族司马家族却不走从仕这条路,而是经商。司马家族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富商家族,先后承担了洛阳城的重建和魏国军备设施的供给等。水镜先生司马徽有人认为和司马懿没什么关系,但是在门阀政治的东汉,这种毫无关系是站不住脚的。司马家族在这种乱世环境中并没有跻身仕途,而是隐忍待发,其中水镜先生在这其中的作用可以说是巨大的。刘备起兵后在北方屡屡受挫,投靠荆州刘表,北方曹操经过官渡之战一统北方,大有吞并天下的势头,司马家若想有所作为必须让乱世延续下去,阻止曹操的统一,于是水镜先生先后把两位得意门生诸葛亮和庞统,推荐给了最有前途的两个势力,蜀国和吴国。果不其然,赤壁之战成为了三国鼎立的转折点,诸葛亮和庞统在这期间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国鼎立形成之后,司马懿作为司马家族的箭头人物开始出山,但是,也是在曹操统治后期才开始行动,最为重要的是扶持曹丕继位,曹丕即位后司马家族以司马懿父子为代表,开始逐渐掌控最具实力的魏国的大权。

诸葛亮出山时,司马徽的一句话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孔明得其主,未得其时”,其实水镜先生早就知道何时才是该出手的时候,而司马家在最合适的时候,在三国的实力都已经消耗大半以后才开始了跻身政治,最终一统天下,这不得不说这个家族的高瞻远瞩。而这种布局却是早在董卓从洛阳迁都长安就开始的,真可谓是老谋深算。

所以,水镜先生绝不可能成为刘备的军师,也不会成为任何一个势力的军师。

《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到底是什么身份

《三国演义》里的水镜先生叫司马徽,字德操,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8年。颖川人,为避战祸于公元198年客居荆州教学。在颖川(河南禹州)时庞统曾去拜会他成为莫逆。庞统叔叔庞德公与他交情甚好。

在荆州讲学期间徐庶、诸葛亮、诸葛瑾等师以于他。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

司马懿的叔叔曾在颖川任太守,与之有交集。但并非同宗。

曾将伏龙(孔明)凤雏(庞统)举荐于刘备,得一人可安天下。

公元208年,曹操 克荆州,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成语“好好先生”典故就来源

于他,司马徽从不说别人的短处,乡中曾有人告诉他说自己的儿子死了,司马徽便回答说:“很好”。司马徽的妻子知道后便责备他:“人们认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诉您。您为什么听说他人的儿子死了,还对他人说好呢!”司马徽回答说:“您的话也很好。”所以人称好好先生。

水镜先生是谁对刘备有何贡献

《三国演义》里有一情节,刘备被蔡瑁请去赴宴,不料暗藏杀机。刘备骑马逃跑,被蔡瑁带人追赶,刘备坐骑“的卢”马越溪而过,救了刘备性命。刘备慌乱中进入山林,一小童将他带进一个庄园里。刘备才得以见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号称“水镜先生”。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刘备依附刘表时,屯兵于新野,拜访司马徽,并与其讨论世事。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同时,徐庶也曾推荐诸葛亮与庞统给刘备,刘备随即先后拜此二人为军事中郎将。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刘琮投降,曹操想重用司马徽,可惜不久司马徽就去世了。

司马徽在人们的印象里,是一位高雅学问深奥的高士,仙风道骨般生活在山林之间。是很多文人的向往。


水镜先生司马徽把诸葛亮介绍给了刘备,为什么却把自己的侄子司马懿介绍给曹操

司马徽有私心,司马徽作为东汉末年的大学问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能够预料到未来天下的走势,他要做的就是推动天下三分,给司马懿成长的时间,最终让司马家夺得大权,建立自己的帝国。

任何人都是由私心的,司马徽也不例外,当时天下有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四人名声在外,只有冢虎是他司马家的人,而司马徽眼光长远,他知道跟着刘备干是成不了事,只有跟着曹操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常说的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给自己后人铺路,就把卧龙凤雏介绍给了刘备。

正所谓将遇良才、棋逢对手,一个在聪明的人在未掌权的时候谁都不是对手,当时刘备势小,司马徽为了实现三国鼎立,拖住曹操统一天下的脚步,必须要让刘备快速的成长起来,而此时刘备有兵有将,缺的就是诸葛亮这种谋士,两人相见后一拍即后。

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实力急剧膨胀,随后开始联吴抗曹,而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的四十万大军,孙刘与曹操划江而治,为三分天下打下了基础,随后刘备取西川、定南蛮,三国鼎立已成。

除了他知道刘备成不了事以外,他也知道要给司马懿安排个对手,不然狡兔死走狗烹,司马懿也是熬不到上位的那一天的,他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让诸葛亮和曹操作对,最后曹操敌不过诸葛亮,就只好用司马懿,司马懿一得重用,自然就是一飞冲天,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司马徽的计谋,是他算计了诸葛亮,算计了整个天下。

三国中,所谓水镜先生是谁,可否回答

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他对道学和兵法颇有研究,所以许多学士慕名而去,其中就有诸葛亮和庞统。史书记载里,司马徽博学多才,目光如炬,诸葛亮、庞统等著名谋士都是他推荐给刘备的,从而成为世人口中极负盛誉的水镜先生。

司马徽出生在颍川,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他学识渊博,通晓人性,最主要的是他有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天才的能力,正因如此,诸葛亮和庞统等人对他敬爱有加。司马徽交友广泛,韩嵩、石韬和庞德公等名士都是他的亲密好友,而庞德公也称司马徽为水镜。之后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就这样刘备拥有了卧龙和凤雏两位谋士。

水镜先生为什么有很多厉害弟子

水镜先生是荆襄名人,他的言论足以影响到当朝政治走向。一般不问时事。徐元直,卧龙,庞统等都是名下弟子。一个有着集智慧和见解的文化巨人能教出许多名人弟子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