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三国中,射死敌将最多的是谁箭术最绚、最难、最远、最震撼、最惊险的又都是谁
- 三国中最阴险的武将是谁
- 三国历史人物中,在为人处世方面堪称第一的是谁
- 《三国演义》中,倒戈将军孟达数次倒戈,他的追求是什么
-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第一功臣分别是谁
- 三国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人是谁
- 《三国演义》中,孟达倒戈多次,不管是蜀汉还是曹魏,他为什么依然为一方大员
- 三国演义中射术最强的人是谁
- 三国中谁的箭术最高
三国中,射死敌将最多的是谁箭术最绚、最难、最远、最震撼、最惊险的又都是谁
射死敌将最多的当属东吴甘兴霸
三国中有太多的箭术达人,但若论射死敌将最多的,当属甘宁甘兴霸!
甘宁是个百战百通的奇才,他不仅精通马战、步战,还精通水战、陆战,更兼善于攻城战;甘宁是个诸兵皆通的武将,他不但刀法惯熟,曾经二十合杀败曹洪,还精通铁戟,曾经持一对铁戟与凌统对战,更兼会使一条铁链,在攻打皖城时曾一铁链打倒太守朱光。在上述技能之外,甘宁还善于箭术,而且是全书中射死敌将最多的武将。
1.射杀凌操
孙权之父孙坚,当年被江夏的黄祖乱箭射死。孙权为父报仇,战长江,大破黄祖。此时甘宁是黄祖的部下,尚未归顺孙权。
权部将凌操,轻舟当先,杀入夏口,被黄祖部将甘宁一箭射死。
被甘宁射死的凌操,乃凌统之父。凌统因此深恨甘宁,在甘宁归顺孙权后,二人发生过几次激烈矛盾冲突,还在宴会上差点拼命。
2.射死黄祖
甘宁归降孙权后,作为吕蒙的副将,再次讨伐江夏。孙权起兵十万,黄祖抵挡不住,遂弃江夏,望荆州而走。甘宁、程普双双截住黄祖,但甘宁怕程普抢了功劳,于是一箭将黄祖射死。
宁恐普来争功,慌忙拈弓搭箭,背射黄祖,祖中箭翻身落马。
3.射死蔡壎
三江口之水战,甘宁已经当了先锋大将,,而此时曹操的水军都督却是荆州降将蔡瑁。甘宁坐在船头上挑战,大叫“甘兴霸在此,谁敢来与我决战?”
蔡瑁令弟蔡壎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壎射来,应弦而倒。
4.射翻乐进
合肥濡须口之战,孙权、曹操亲自督战,凌统、乐进单挑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急了,率先破了武将单挑的规矩,私底下让曹休暗放冷箭,放倒了凌统坐下马。
乐进连忙持枪来刺。枪还未到,只听得弓弦响处,一箭射中乐进面门,翻身落马。
凌统、乐进被双双救归本阵。孙权告诉凌统,“放箭救你者,甘宁也”,自此,凌统与甘宁冰释前嫌泯恩仇。而乐进被甘宁射中这一箭后,再也没露过面,估计是重伤疗养后退居二线了。
甘宁射死三将、重伤一将,是所有武将中射杀率最高、射杀数最高的武将。
此外,马超在渭水一战,曾经射死了很多人,“马超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船中数十人皆被射倒。”但这些人都是保护曹操逃命的船夫,根本不是将领,因此不算在内。
箭术最绚的是东莱太史慈
太史慈有两次展示其绚烂的箭术,其一是大战严白虎时的吴郡围攻战,其一是北海救孔融时的突围战。
在围攻吴郡时,城上有一员裨将,左手托着护梁,右手指着城下污言秽语的臭骂。孙策大怒,太史慈轻描淡写地说,“看我射中这厮左手!”
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采。
这次炫技,竟然博得敌我双方、城上城下的无不喝彩,足见这一箭极具观赏性!
在北海郡突围时,太史慈孤身一人,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飞出城门。黄巾军贼首管亥,带着一群骑兵、步兵围追堵截。
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
箭术难度指数最高的是常山赵子龙
七旬老赵云在凤鸣山一战,遭到三打一的围殴,在混战中,赵云躲掉了背后的暗箭,却背射将韩琼一箭射死,这种难度极高。
当然他难度最高的一箭,还是接诸葛亮回程时,在大江上箭射船帆那一次。当时是逆风而射,当时风力不小,双方船只都在移动,而且是能见度极差的黎明初晓时分,船帆上的篷索非常细,综合几条因素,这种极高难度,几乎称雄三国。
箭术射距最远的当属战神吕布
当时吕布为给刘备、纪灵两家劝和,于是将方天画戟远远插定在辕门外,足足有一百五十步。
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帐上帐下将校,齐声喝采。
一般形容箭术高超,基本都用“百步穿杨”“箭射百步”等,比如曹操大宴铜雀台时,张郃、夏侯渊、徐晃等人所射的箭靶,就是百步之外,比如张苞与关兴争夺先锋大印时,所射的箭靶也是百步之外,而唯独吕布这一射,射程却有一百五十步,当属全书中射距最远的一箭。
箭术效果最震撼的当属老将黄忠
黄忠虽然被大众称为箭神,但他的战绩真的泛善可陈,他没有射死一位敌将,即便是从背后箭射只穿薄衣的夏侯尚后心,也没能将对方射死。客观分析,黄忠之所以被公认为箭神,只在于他箭射关羽那一箭,效果太震撼!
忠想昨日不杀之恩,不忍便射,把弓虚拽弦响,云长急闪,却不见箭;云长又赶,忠又虚拽,云长急闪,又无箭;只道黄忠不会射,放心赶来。将近吊桥,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
这一箭之所以震撼,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中箭的是武圣关羽,其二,这一箭本可以将关羽击毙。
箭术观赏性最惊险的当属天水姜伯约
其实姜维的箭术极其不稳定,忽高忽低,似乎每一次都比较让人心惊。
姜维第一次,空手反杀郭淮。铁笼山,姜维兵败,随身只带了一副弓(空箭壶),单枪匹马逃生。郭淮紧追不舍。
维虚拽弓弦,连响十余次。淮连躲数番,不见箭到,知维无箭,乃挂住钢枪,拈弓搭箭射之。维急闪过,顺手接了,就扣在弓弦上;待淮追近,望面门上尽力射去,淮应弦落马。
这一箭,比较高光,但也惊心动魄。不过姜维第二箭,箭射邓忠,更加惊险刺激。
维挂住了钢枪,暗取雕弓羽箭射之。那小将眼乖,早已见了,弓弦响处,把身望前一倒,放过羽箭。维回头看时,小将已到,挺枪来刺。
这一箭,不但射空了,还差点被人刺死。到了第三箭,姜维遇到了一个三流杂将杨欣,而姜维的箭术表现,却更加让人惊了一身冷汗。
维大怒,纵马交锋,只一合,杨欣败走,维拈弓射之,连射三箭皆不中。维转怒,自折其弓,挺枪赶来。战马前失,将维跌在地上。
纵观整部三国,只有姜维的箭术表现,总是那么让人目瞪口呆,的确称得上最为惊险刺激!
三国中最阴险的武将是谁
三国时期最阴险的人应该是魏国的卫瓘,作为西征魏军中的监军,卫瓘凭借计谋把当时最牛逼的的钟会、邓艾、姜维一网打尽,而自己毫发无损,回去还被封侯,官拜镇东将军,总督徐州军事。
邓艾是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攻占成都后,不懂得收敛,反而接受蜀汉宦官黄皓的贿赂,整日和蜀汉官员饮酒,自己大行封赏。
而姜维为了复国,故意离间钟会和邓艾,就投降了钟会。钟会和姜维一见如故,关系整得特别好。钟会有野心,姜维想复国,邓艾是个障碍,令人忌惮,所以两人一研究,先把邓艾做掉再说。
本来司马昭就对邓艾在成都的表现不满,钟会又上表司马昭,言邓艾必反。
司马昭大怒,不管邓艾是真谋反还是假谋反,反正他是死定了。于是司马昭下令让钟会收捕邓艾,然后准备亲自带兵到长安,不是为了捉邓艾,而是料定钟会也会谋反!
没有计谋,在三国时代是难以生存的。
钟会接到命令时,司马昭已经到了长安。钟会是压力山大,已经感到危机,于是找姜维商议收捕邓艾的事。邓艾是灭蜀的首要功臣,姜维恨透了邓艾,巴不得邓艾早点死。于是姜维建议钟会,让监军卫瓘去收邓艾。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监军卫瓘就是监督钟会、邓艾这样高级将领的。如果卫瓘顺利收了邓艾,一切都好。如果邓艾拒捕,杀了卫瓘,既坐实了谋反的罪名,还可以把卫瓘除掉。
对于卫瓘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邓艾有几万人,而卫瓘手下只有一千多人,邓艾能束手就擒吗?而如果完不成任务,即使邓艾不杀他,钟会也不会放过他。钟会有野心,卫瓘也是知道的。钟会、邓艾、姜维都希望卫瓘死,卫瓘要想活下来,就必须干掉这三个牛人。
卫瓘果然不是凡人,不能强行收捕邓艾,否则可能引起军中兵变。于是卫瓘就先发檄文,说我奉诏收邓艾,跟其他人没有关系,如果早点表明态度,支持我的,受到的封赏跟以前一样。如果不支持我的,嘿嘿,就灭三族!
然后卫瓘就带着槛车,到成都来收邓艾。钟会和姜维带着大军在后面尾随,钟会想的是,邓艾杀了卫瓘,然后自己再收拾残局,将卫瓘和邓艾都干掉。
没想到的是,邓艾手下的将领收到檄文,大多数拜倒在卫瓘马前,没有保护邓艾的意愿,于是卫瓘带几十人到邓艾府中,将邓艾父子拿下。
钟会、姜维率大军到,将邓艾的人马都收下。此时的钟会收编了姜维、邓艾的人马,具备了和司马昭掰手腕的实力。
但是钟会在魏军中是没有号召力的,军中将领都不愿意跟随他谋反。钟会将这些将领囚禁在宫中,可是他的心腹丘建把消息泄露给护军胡烈的儿子胡渊!
于是监军卫瓘和胡渊带兵杀进宫内,解救被囚禁的将领。钟会被愤怒的士兵杀死,姜维无奈之下自刎。
这时的邓艾在被押送回朝廷的路上,邓艾的部将见钟会、姜维已死,居然动了救邓艾的念头。
当时的魏军群龙无首,如果邓艾得救,回到成都,不止是卫瓘要被杀,就是局面也难以控制,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卫瓘当然是不会让邓艾跑回来的,邓艾必须死。护军田续原来是邓艾的部下,与邓艾有嫌隙,他主动向卫瓘请求去杀邓艾,卫瓘大喜,派田续带五百人去杀邓艾。
田续追到绵竹,将邓艾父子斩杀。到此,灭蜀的两大主将都被杀,姜维自刎,三位风云人物全部死于非命!
三国历史人物中,在为人处世方面堪称第一的是谁
在三国历史人物中,为人处世最突出的要数曹操了。
曹操这个人物在书中表现真的很精彩:
在讨董卓中,力排众议,让关羽出战,温酒斩华雄。
在逃跑路上,不惜杀了陈宫家人,以保自已。
关羽提出降汉不降曹,知道刘备动向要走,曹操犹豫以后同意,后来为了拉拢关羽,上马金,下马银,送赤兔马。但当得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派张辽去放行。
当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时,他赤脚相迎,为破袁绍找到劫粮草的妙计。
被张松戏弄,被吕布画戟盖顶,上庞统贼船,华容道遇关羽,等等。还有许多可看处,此处不一一例举。
《三国演义》中,倒戈将军孟达数次倒戈,他的追求是什么
乱世之中,反复倒戈,对于普通个人来说,无非就是东风来往西倒,西风来了往东倒的墙头草,为求一活而已。
但是对于手握军队的军阀来说,反复倒戈就是为了追求利益了,不过乱世之中哪里有什么利益,做墙头草就要有被劲风扫的觉悟。
孟达反复倒戈,最后还是倒在了诸葛丞相的出卖之下。
当年他不救关羽,坑死刘封,算是帮刘备解决了一个继承人是谁的大难题。
当初刘备伐吴却没有动他,但是他不知死活,还敢有回益州搞事情的想法,让正愁没机会收拾李严这些益州世家机会的诸葛亮抓住,先是卖了他,然后趁机坑死了李严,彻底把握了蜀汉大权。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第一功臣分别是谁
曹魏阵营
一、文臣:1.荀彧;2.郭嘉。
荀彧出场于演义第十回,当时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荀彧(离开袁绍)前来投奔。曹操与荀彧初次深入交谈后,就惊叹连连,赞誉荀彧为“此吾之子房也!”荀彧自投奔曹营以后,一直到曹操进位魏王前,二十余年的时间,荀彧一直是曹操的首席谋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后来的一世基业。
我们看一下荀彧的主要功绩:
1.为曹操举荐了多位重要谋臣。
荀彧投奔时,带来了侄子荀攸。曹操咨询,“谁能代卿为我谋者?”荀彧则向曹操举荐了程昱、郭嘉,这些人又互相引荐,为曹操吸收了陈群、刘晔、满宠等高级人才。
2.为曹操力保三城。
曹操东征徐州期间,吕布、陈宫袭击兖州,占据濮阳。曹操闻之大惊失色,火速撤军。荀彧与程昱力保鄄城、范县、东阿,“设计死守得全,其余俱破”。曹操感叹道,“非卿力保,吾无家可归矣!”
3.为曹操规划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宏伟蓝图。
曹操听说刘备坐领徐州,大怒,准备“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怨”,但是荀彧当即否决,建议道“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如果您攻打徐州,带兵少则不够用,带兵多则吕布必然乘虚而入,一旦兖州再次失守,您又急切打不下徐州,到时候还能去哪里呢?曹操恍然大悟,于是依从荀彧之战略,“东略陈地,破黄巾余党以养三军,复而剿除吕布”。
正是荀彧力保三城,又提出了深根固本的高级策略,才让曹操在前期诸阀混战期间得以立足。
4.为曹操提出了世纪大战略,即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乃王牌中的王牌,为曹操一举奠定了天时之利器。当时汉献帝在杨奉、董承的护卫下东归洛阳,在是否奉迎天子的问题上,曹操犹豫难决,曹营内部也争执不定。荀彧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曹操反问,不会是个烫手山芋吧?荀彧说,“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于是曹操下定了决心,奉迎天子,移驾幸许都。反观袁绍,在沮授强烈建议奉迎天子时,犹豫不决,以致于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机,被曹操抢先。
5.向曹操献出了“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之计。
6.力劝曹操除掉刘备(当时栖身曹营),可惜未被曹操采用。
7.力劝曹操率先剿灭吕布,再图河北。
8.为曹操坚定了力战袁绍的决心。
当时袁绍命颜良、文丑起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曹操阵营内,大部分人都很恐慌,认为难以抵抗,必须议和。荀彧当即给曹操吃了一颗定心丸,说“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然后分析了袁绍阵营内的田丰、许攸、审配、逄纪等各人的缺陷,“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在说到武将时,荀彧说“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此外,荀彧还提出了著名的“四胜四负论”,即曹操在度、谋、武、德四个方面,均要远远胜于袁绍。曹操闻听此言,立即坚定了信心,并说“皆不出荀文若之料。”事实证明,荀彧的眼光真是独到、毒辣,所言皆一语中的!
9.力劝曹操猛追穷寇,在仓亭大破袁绍,将其主力扫灭殆尽。
10.建议曹操南征刘表,“今北方已定,南土知困矣。”曹操南下,刘琮投降。
11.为曹操维稳大后方。
但凡曹操出征,荀彧几乎都没有随军参谋,诸如剿吕布、灭袁氏、征刘表、战赤壁等,荀彧都是镇守大后方。正是荀彧在后方坐镇,曹操才得以安心征战,即便数次惨败,但大后方从来从未出过任何差池。这就是荀彧的功劳,而且是隐形的大功,如果您读演义细致入微,绝对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当然,历史中正是如此)。曹操可以没有荀攸、没有程昱、没有贾诩,但绝对不能缺失荀彧。
荀彧之死,令人惋惜,此处不再多讲。
郭嘉,在被荀彧举荐后出场。曹操与郭嘉深入接触后,赞誉他为“此孤之奇佐也!”
郭嘉在演义中的主要功绩为:
1.力劝曹操先灭吕布。“徐州吕布,实心腹大患。今绍北征公孙瓒,我当乘其远出,先取吕布,乃为上计;否则我方攻绍,布必乘虚来犯许都,为害不浅也”。
2.为曹操献出了“决沂、泗之水以淹下邳”的妙招,一举将吕布生擒。
3.为曹操算准了孙策会死于小人之手。
当时曹操准备征北,担心江东孙策会乘机袭取许都,郭嘉却说,“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的预测,竟如玄幻般的精准。
4.为坚定曹操抗袁的决心,提出了光芒耀眼的“十胜十败”论。
5.遗计定辽东,让曹操扔下辎重,轻兵北进,促成了张辽阵斩蹋顿。
郭嘉堪称真正的算无遗策,可惜在曹操平定北方后凯旋期间,郭嘉早已病死。郭嘉之才华,不在荀彧之下,但因为早夭,未能全部施展。赤壁之战后,曹操当着程昱、荀攸之面,痛哭郭嘉,“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然后说,如果郭奉孝在此,绝对不会让我有如此惨重之败。程昱、荀攸等人,默然自惭。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其实郭嘉的很多计谋战略,都与荀彧不谋而合。郭嘉说,我有一计可破下邳,胜过二十万雄兵,荀彧马上就说“莫非决沂、泗之水乎?”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荀彧就说“正与愚见相合,绍兵虽众,何足惧耶!”总之,荀彧的功劳,是要大于郭嘉的。
二、武将:曹洪,典韦,许褚,张辽,徐晃
曹洪,两次舍命救主,一次在荥阳之战,曹洪将战马让于曹操,并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另一次就是潼关战马超,捡了一条命的曹操说,“吾若杀了曹洪(失守潼关),今日必死于马超之手也!”
典韦,濮阳之战,火光中杀退吕布四健将,死命救出曹操;宛城之战,以命换取曹操的突围。曹操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此后,曹操又专门率文武到典韦坟冢前跪拜祭祀。
许褚,在潼关渭水之战中,先是舍命救护曹操过河,又把意欲突袭刺杀曹操的马超吓退。
没有曹操就没有曹魏的一切,曹洪、典韦、许褚,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张辽,镇守合淝,大破孙权,让曹操高枕无忧;曹仁,在南郡与周瑜斡旋,在樊城又与关羽死磕;徐晃,驰援樊城,狙击关羽,让曹操迁都的担忧烟消云散。
曹操麾下名将太多了,其他武将,都能各司其职、各立战功,但仅从演义情节来论,其他武将(比如常败将军夏侯惇、送头将军夏侯渊等)的功劳,不如上述几位。
小结:曹魏最大的功臣,非荀彧莫属!此外,郭嘉也算是天功。武将中,典韦、曹洪、许褚、张辽、徐晃、曹仁等,各有大功。
蜀汉阵营
一、文臣:1.诸葛亮;2.庞统;3.法正
蜀汉集团是演义主视角,相信各位都很熟悉,因此咱们长话短说。
诸葛亮在演义中开挂,无需多过解释,说他是刘备的开国第一功臣,丝毫都不为过,此处不再详细论述了。
诸葛亮虽然提出了“隆中对”,但真正实施这个战略的,还是要靠庞统、法正的计谋。
庞统一手策划了进攻西川,并且摆下鸿门宴要杀刘璋(但被刘备中途打断)。此后,庞统为刘备献出“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取中间之计,很快攻城略地,一举包围了雒城。可惜天妒英才,庞统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
法正力劝刘备入主西川,并答应做内应,坚定了刘备的决心。定军山,正是法正的计谋,黄忠才得以立下盖世奇功。
另外补充一个人,张松,虽然是卖主求荣的小人,但他也算是刘备的大功臣之一,毕竟没有他献出西川地图的话,诸葛亮的隆中对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甚至永远都是空谈。
二、武将:张飞,赵云,黄忠
没有张飞在当阳桥的三声吼,曹操的十大猛将、数十万铁骑,早就将携民渡江的刘备一举歼灭了。义释严颜、三败张郃,都是张飞的大功。张飞丢徐州,是其失职之一;不过以当时的局势(曹操、吕布、袁术多方觊觎)而论,刘备根本没能力保全徐州,迟早要丢。
没有赵云的血战长坂坡,没有赵云的截江夺斗,刘备就要陷入“以子为质”的尴尬境地,后果不堪设想。赵云力劝刘备不要伐吴,可惜未被采纳。
黄忠,定军山力斩夏侯渊,奠定了汉中之战的全面胜利,为刘备进位汉中王铺平了道路。
愚认为,以演义角度来看,此三人,张飞、赵云、黄忠,是蜀汉武将中的最大功臣。反观关羽,深入思考之下你会发现,他除了战长沙之外,简直没什么拿出手的功劳,反而还有丢荆州这种颠覆蜀汉格局的惨痛之失。
小结:蜀汉阵营中,最大的功臣,当属诸葛亮,而庞统、法正的功劳,在一定程度上,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武将中,张飞、赵云、黄忠的功劳最大。
孙吴阵营
一、谋略:周瑜
思之再三,还是将周瑜定义为文臣吧,毕竟他的谋略高于一切武将。当然,他官拜大都督,您说他是武将,我也赞成。
我们看一下周瑜的功劳:
1.向孙策举荐了张昭等文臣。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作为托孤重臣,带头提出投降论,是其短处,但瑕不掩瑜。张昭辅佐东吴两代,秉持“稳定豪强”的政策,对稳定江东的政治局面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2.向鲁肃借米,帮助孙策在江东白手起家。
3.是孙策平定江东时期的智囊,尤其是向孙策献计,活捉太史慈。
4.托孤重臣,外事不决问周瑜。
5.向孙权举荐鲁肃。
当张昭等人力劝孙权投降时,孙权犹豫不决,向鲁肃咨询。鲁肃说,那些人投降后,照样高官厚禄衣食无忧,您投降的话,马不过一匹,车不过一乘,给您块巴掌大的封地就把您打发了。孙权顿悟,于是决定联合刘备。
6.强烈主战,在孙权还是犹豫不定时,连夜给孙权剖析了时局和作战策略,孙权立即信心大增,一剑砍断桌角,决计破曹,并抚摸着周瑜的后背,亲切地说,“公瑾此言,足释吾疑。子布无谋,深失孤望。”
7.赤壁之战,骗蒋干盗书,间接除掉了蔡瑁(曹军水师都督)。
8.苦肉计,骗过诈降的蔡中蔡和。
9.三江口周瑜纵火,彻底瓦解曹操的作战意图。
陆逊,夷陵败蜀,石亭御魏,也是盖世奇功。但愚认为,没有周瑜的居功至伟在前,根本轮不到陆逊登上将台。
鲁肃、吕蒙,都相形见绌,不再多说。
二、武将:周泰
与典韦、许褚等人的角色类似,没有周泰,就没有孙权。宣城护主,周泰身中十二枪;合淝会战,周泰救出被围的孙权,再次身中十数枪,以至于肤如刻画。孙权赐周泰青罗伞盖,以表彰其擎天之功。
东吴的武将,在演艺中被严重边缘化。罗贯中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不无道理的。正所谓“南人驾船,北人乘马”,而东吴凭借长江天堑,很少遭遇陆地上的大规模军事攻击。东吴的武将,善于水战(比如甘宁等),而在骑术方面,相比于曹魏、蜀汉阵营,则要逊色很多。东吴第一大将太史慈,也只能打平张辽,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东吴的武将,很少有出色的战绩,更缺乏轰动而又惊艳的战功。
小结:东吴第一功臣,非周瑜莫属。周泰二次救主,也算是居功至伟!
三国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人是谁
我看最没有存在感的人应该是汉献帝刘协。虽然是贵为皇帝,但是生不逢时,天下大乱,军阀割据,阉患作妖,刘氏天下气数已尽,硬是被一群强盗恶势力推上皇位,无奈只能是做个傀儡。数遭战乱,颠沛流离,几易其主,尽是奸邪,一切都作不得主。虽有王允秉忠,也只是昙花一现。后依曹操,虽说是衣食无忧,但,闷受着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禍乱朝纲,皇威尽失,道统沦陷的蹂躏,整日里战战兢兢,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不如死的苟且偷生日子,实在是太没有存在感了!更屈辱的是曹丕篡位,还是要三次上表劝进,四百年汉祚毁灭于刘协之手,哀之!叹之!悲之!虽然是因果使然,但这笔帐还是要算在献帝的头上!
《三国演义》中,孟达倒戈多次,不管是蜀汉还是曹魏,他为什么依然为一方大员
曹丕死后,当时桓阶、夏侯尚都已去世,孟达因心不自安,在 诸葛亮引诱下,企图归蜀汉,孟达又与 魏兴太守 申仪有隙,申仪将孟达计划泄漏, 司马懿写信安抚孟达,暗中遣军进讨。 孟达认为司马氏率军来讨,至少需要三十日方能抵达,所以当司马懿八日内,行军一千二百里赶来时,完全打乱了孟达的部署。后来司马懿包围 上庸十六天,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司马懿因而破城 斩杀孟达,传首京师。孟达有子 孟兴,为议督军,公元264年( 咸熙元年)被迁徙回 右扶风。在《三国演义》中,孟达初仕 刘璋,与 张松、法正为腹契友。 璋遣达领精兵五千,迎 刘备入川为援。后投刘备, 庞统以达与 霍峻守 葭萌关。后为 张鲁将 马超所攻,先主救之。后 曹操遣 张郃攻葭萌关,为 黄忠、 严颜所救。后关羽被围麦城, 廖化突围求救,孟达劝刘封不应,刘封从之。关羽败死,刘备怒,及 彭羕死,孟达随 上庸、房陵都尉 申耽、申仪投魏,丕加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领新城太守,去守襄阳、 樊城。达使人赍赴蜀寨招降 刘封,封扯书斩使。后 诸葛亮北伐,孟达欲应之。孟达心腹人 李辅并达外甥 邓贤出首, 司马懿暗袭之,孟达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
三国演义中射术最强的人是谁
三国演义中射术强的人很多,最强的是赵云。
一,三国演义中射术强的人举例。
吕布。《三国演义》里,吕布凭辕门射戟,一箭消弭了袁术的大将纪灵与刘备之间的一场战争。最富盛名。
黄忠。一箭射落关羽头盔上的盔缨,而且明显是报答头一天马失前蹄关羽不杀之恩,否则可以取了关羽性命。黄忠这一箭成就了他的威名。
曹性。正当夏侯惇追赶高顺绕阵而走之际,曹性“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曹性这一箭射的是曹营名将。也可称为神射。
另有东吴马忠射死黄忠,孟达射死徐晃,丁奉射死张辽,姜维接箭射死郭淮……
马忠、孟达、丁奉、姜维都是神射。
曹营铜雀台比武,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等人无一不是箭术高手。
不过,以上这些人都算不上《三国演义》中射术最强的人。
二,《三国演义》中射术最强的是赵云。
孔明借东风之后,周瑜派丁奉、徐盛杀死孔明。丁奉、徐盛来到七星坛,孔明已经上了赵云前来接应的小船。丁奉、徐盛分水陆两路追杀孔明,徐盛的船鼓起风帆,追赶孔明、赵云的船只。
赵云站在船尾大叫:
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须知,赵云射断徐盛船上篷索,一是,在东南风大作之时,逆风射箭;二是徐盛的小船在波涌浪翻的大江中颠簸;三是,赵云的小船同样在波涌浪翻的大江中颠簸。
而两只小船的颠簸,是完全没有规律,也完全不可控的。
赵云言出箭随,一箭射中船上篷索,简直可以说是不可思议!
我们可以拿今天的阻击手来跟赵云的神射比较。
今天军队里的狙击手阻击敌人,必须考虑距离、风力、风向、空气湿度、抛物线弧度等诸多因素,而且阻击手都是定点埋伏,自身是稳定、脚踏实地的。
在赵云那种条件下,一枪命中船上篷索,今天的阻击手使用阻击步枪也很难办到。
吕布的辕门射戟,自身是稳定的,射击的目标也是静物。难度与赵云的那一箭不可同日而语。
黄忠、曹性、马忠、孟达、丁奉、姜维等人,以及曹营铜雀台比武的将领,在陆战中,无论难度多大,自身的稳定都是可控的,敌人的位置无论如何也不会像小船在波浪中颠簸那样无规律移动。
加上江面上东南风大作的情况下逆风射箭,尤其困难。
所以,《三国演义》中射术最强的是赵云。
三国中谁的箭术最高
东吴大将甘宁的箭术最高。
在《三国演义》中,前八名箭术高手排名如下:
1.甘宁、2.赵云、3.刘备、4.乐进、5.太史慈、6.张辽、7.黄忠、8.孙策
我认为,讨论武艺和箭术的高低应该以战绩或展示为依据,只说某某人箭术多么高明,却拿不出成绩来,没有什么意义。
咱们来定个规则:
1.每射死一名敌方大人物的,积100分
2.每射伤一名敌方大人物的,积70分
3.射死敌人一名小兵的,积10分
4.有惊艳展示高难度射术的,积100分,
5.展示中等难度射术的,积70分
6.展示低难度射术的,积50分
按照这个规则咱们来看看各位射手的成绩。
一、甘宁的射技:
射死凌操,+100
射死黄祖,+100
射死蔡薰,+100
射中乐进面门,+70
甘宁总积分370
二、赵云射技:
夜中在江上射断帆绳,高难度,+100
射死韩琼,+100
射中万政盔缨,中等难度,+70分
赵云总积分270
三、刘备射技:
射中张宝左臂,+70
射死孙仲,+100
许都田猎,射中一兔,低难度,+50
刘备总得分220分。
四、乐进射术:
一箭射死郭图:+100
射死成廉:+100
乐进总得分200
五、太史慈射技:
八面射之,敌人纷纷落马,算射死8个人,+80
钉住敌将手掌,高难度展示,+100
太史慈总得分:180
六、张辽射技:
追射沮鹄,一箭射死+100
射伤黄盖,+70
张辽总得分170
七、黄忠射技:
射中关羽盔缨,高难度,+100
射中夏侯尚后心,居然没射死,老了。+70
黄忠总得分170
八、孙策射技:
一箭射中陈生面门,+100
拔下脸上箭,回射刺客,+10
孙策总得分110
还有马超和吕布。吕布没有射死过人,马超射死过一群小兵。
突然发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规律,除了刘备和赵云外,其他所有的箭术高手都死于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