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冈田武史

冈田武彦对日本侵华什么看法?筱田三郎会给《泰迦奥特曼》里泰罗奥特曼配音吗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9 18:55:42 浏览15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冈田武彦对日本侵华什么看法

日本人那么喜欢王阳明,是因为其思想实际上是包装成理学的禅宗,而且扎根于东南浙江福建的地主阶级,由浙闽士人把握话语权,明末的东林党时代,杭州一个城市每年花几百万银子礼佛,却几乎不向北京交税,明朝士兵忍不住多年欠饷哗变,北方农民大量饿死揭竿而起,都不能妨碍浙闽的禅宗理学家继续睡觉。后来清朝建立,严厉打击浙闽禅宗理学势力,后者很多逃到日本,成为东亚文明内部,日本侵华最主要的推动者。提倡阳明学的日本,像一条鬣狗,咬住浙闽禅宗理学势力的颠覆性柔软腹部,是想从中国历史的旧伤口处,再撕下一块肉。

筱田三郎会给《泰迦奥特曼》里泰罗奥特曼配音吗

题主你好,我是专注奥特曼的徐说,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泰迦奥特曼是泰罗奥特曼的儿子,这无疑让泰罗奥特曼重新回归我们的视野,而泰罗奥特曼的人间体筱田三郎,原本就有诸多的关注,泰迦奥特曼的出现,让很多人对筱田三郎是否回归重新抱有期待。

相信很多人都是看着泰罗奥特曼长大的,或者小时候也都看过泰罗奥特曼,筱田三郎塑造的东光太郎,是后期没有人可以取代的。那么,泰迦奥特曼中筱田三郎是否回归,还需要重新看之前筱田三郎为何不再出演泰罗奥特曼的原因。

至于筱田三郎为何不再出演泰罗奥特曼,也有很多的猜测,从剧情来说,是东光太郎扔掉了变身器,因此无法再次变成泰罗奥特曼。但是,依照圆谷的套路,如果想要让东光太郎重新可以变泰罗奥特曼,简直易如反掌。所以,剧外的因素,也就变成了主要原因。而当年的剧外原因,也有很多的猜测,其中就有的说是因为泰罗奥特曼因为某种原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筱田三郎因此也被质疑,所以下决心不再出演泰罗奥特曼。就算是在雷欧奥特曼剧场版外传《彗星公主》中,有出现东光太郎,也是找其他人来演的。至于真正的原因,也许就只有筱田三郎自己知道了。

而在泰迦奥特曼中,徐说觉得,筱田三郎是不会再回归了,原因有一下几个:

1、之前泰罗奥特曼出现过好多次了,有些必须要筱田三郎出演的东光太郎,筱田三郎也没有出演,最明显的就是雷欧奥特曼外传的彗星公主。在梦比优斯奥特曼与奥特兄弟中,泰罗奥特曼同样没有出现人间体。所以,在泰迦奥特曼中,个人觉得筱田三郎并不会因为是泰罗奥特曼的儿子而回归。

2、泰迦奥特曼主要讲述的是泰迦奥特曼以及其他另外两个伙伴的故事,估计泰罗奥特曼也只是开头出现一会会,中间或许也会出现,但时间应该也不长,就好像赛罗奥特曼是赛文奥特曼而而儿子,但是他们两个相聚的时间,也并不会很多。

硬笔书法谁的更好看,你喜欢谁的

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中的新宠,目前的各位硬笔书法大家各有特色。我喜庞中华大师的书法,他的书法灵动有趣,细品时能感觉到音乐的律动;他用笔笔划细腻并刚柔相济,字迹耐看;特别是书法作品,让人观之生爱。临摩庞帖,你会爱不释手。



诸葛亮躬耕地学术界早有定论,为何总有人胡编乱造

发问者是襄樊人。我来给你补课。

①襄樊说的祖宗习凿齿在《襄阳耆旧记》又说:“乐宅戍,南阳城南九十里“。这个南阳城是不是宛城?

②后《出师表》里的“困于南阳“。这个南阳即宛城。

③《史记》记述:春昭王27年,宛兼南阳名,35年,置南阳郡。

④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书中还有:“秦兼天下,自汉以北是南阳,自汉以南是南郡……汉因之……。“这里他亲口说了南阳和南郡以汉江为界。他号曰“隆中”。在汉江以南,属于南郡。

⑤习凿齿自己在《襄阳记》中再次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习凿齿口中的邓县位于汉水以北,号曰隆中(阿头山)位于汉水以南,一南一北本就是两个地方。

襄樊依据习凿齿一句话,先把泥咀镇阿头山“号曰“为隆中,又在1893年改为古隆中。

其实真正隆中是南阳卧龙岗! 襄阳″隆中“实际是克隆中心。 襄阳犹如韩国襄阳郡的人一样,争历史抢名人。襄樊某些人为诸葛亮一句″躬耕于南阳“上窜下跳,气急败坏!盗刻岳飞夜宿南阳卧龙岗手写《出师表》,改山名,改镇名,改市名,改教材,请名家题词刻碑,建广场,改校名(孔明学院).改古诗原文,攻关中风的谭其骧改口改古地图,篡改所有网络词条。建假卧龙岗和茅庐,公开在民间征集古董…穷尽手段,极尽疯狂!





为什么有些坚持襄阳说的网友要极力撇开卧龙岗与南阳郡的关系

如果按照这种神逻辑,现在的中国不是古代的汉朝,现在的中国不是古代的唐宋元明清,因为面积大小、人口数量等都不同,所以现在的中国与过去的秦汉晋唐宋元明清等无关,现在的中国根本不不是历史上的中国,历史上中国的所有伟人和一切文明创造都不是现在的中国的,这样的人是什么人?。。标准的球皮无赖痞子。

别恶人先告状。先分清楚南阳郡和南郡以汉水为界。。南阳郡的事和襄樊没有关系。。。襄樊是诸葛亮故居,襄樊改名襄阳以后,襄阳是诸葛亮故居。南阳宛城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三顾茅庐和著名的草庐对策源地。事实清楚,脉络清晰,无可辩驳。1985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里面也是这么界定的。

在2002年的汉中诸葛亮研究会上,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历史系教授王子今先生把这一论据一经抛出,襄阳方面的与会者便“拍案而起,怒而无言”。而王子今教授幽默地说:“怎么,只许南阳在隆中,而不许隆中在南阳吗?”一席话,说得会场中一片哄笑。

说的清清白白的,襄樊是诸葛亮故居。南阳宛城卧龙岗旧称隆中为诸葛亮躬耕地、著名的草庐对策源地和三顾茅庐发生地。出师表里面,诸葛亮亲自讲的也是明明白白的。非要争个什么?别人诸葛亮自己说的不对,你襄樊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可笑至极嘛这不是。

注意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襄樊好好的名字为什么要改?不用谁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坚决支持南阳卧龙岗,捍卫历史文化遗产。所有善良正直的中国人,都不会愿意看到,这种为了争夺、而胡搅蛮缠的行为的。

一并附上,2004年五月,人民网记者在南阳卧龙岗诸葛庐的旅游采访实录。“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的《陋室铭》早将南阳诸葛庐深植我心。4月28日,我随“网上看河南”采风组到达卧龙岗,与武侯祠亲密接触,在那千年文化中随意畅游。

水浒中《智取生辰纲》一节,烈日炎炎似火烧,押解生辰纲的土兵为何还争着喝酒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记得也就是90年代初期,当时还没有酒驾的说法。

南京的夏天很热,很多司机中午去吃饭,都要喝几杯冰啤酒。

今天这就要拘留,但那时候都当做饮料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

而水浒那个宋代,生辰纲的土兵争着喝酒,是因为那个酒同啤酒差不多。

我们喝的烈酒,白酒,叫做蒸馏酒,是元代才开始在中国普及的。

一说元代蒙古人喜欢喝烈酒,所以下面拍马屁的多,发展了蒸馏酒技术,出现了今天高度数的烈酒。

蒸馏酒最低度数也有20度,最高可以达到60度。

二战中,苏军甚至勾兑医用酒精喝,度数最高可以达到75度,很容易喝出人命。

但元代之前,中国基本都是酿造酒,度数都不高。

酿造酒就是今天的米酒、黄酒之内,度数都在10度以下。

大家注意水浒里面就都是酿造酒,而且也分品种。

比如皇帝赏赐的御酒,度数都比较高,可以达到8到10度。

而乡下酒店里面的酿造酒,水平比较低,很多只有2到3度,按照今天标准就是带酒精的饮料。

而武松喝的三碗不过岗,应该属于乡下比较好的酒,度数在6到8度,同今天的欧洲啤酒差不多了。喝三碗,差不多就是今天的2瓶,因为还要爬山过景阳冈,不能再多喝了,会影响赶路。

而武松喝了18碗,相当于今天12瓶瓶酒,等于喝了一打。虽说夸张,但萨胖极限就能喝10瓶啤酒,慢慢喝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武松肯定比我壮得多,12瓶还是可以喝的,他也确实躺到了。

道理也是一样,杨志上了黄泥岗,他们十多人买一通酒,每个人也就是喝个一二碗,还不到1瓶啤酒,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国最早的中国书法史是日本真田但马写的吗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日本学者真田但马和宇野雪村二人合著的《中国书道史》大约2000年前后介绍到中国,是由瀛生与吴绪彬二人合作翻译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译名为《中国书法史》。这是因为日本习惯于把汉字书法叫书道,中国叫书法,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都是指汉字的书写和欣赏。

日本喜欢汉字书法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所以在日本普及中国书法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本书前后也出版几次。但是,在中国书法史学界影响甚微。

真田但马和宇野雪村合作编著的这部书法史著作《中国书道史》在日本出版于1975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书法交流的产物,值得从中日文化和平交流的角度肯定。

  • 祝嘉先生的书法作品

这部著作虽然论述了中国的书法发展历史,但是,他们的把中国书法实践史的研究是从中国五代开始的,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从汉代开始?这样的话,王羲之也没有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显然这个中国书法历史也太短了,这个中国书法史就没有办法贯通中国古今书法发展历史了。

因为我们知道,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书法历史是少不了王羲之这一笔的。

王羲之之前,中国书法还没有完全统一为楷书、行书和草书这样一个体系,而王羲之之后,还没有完成楷书、行书和草书一体化的统一。

一直到唐代,中国的书法才完全实现了楷书、行书和草书一体化的统一。

不过,他们的书法史也把近代书法纳入了中国书法史的研究视野了。

那么,真田但马和宇野雪村的《中国书法史》就是最早的中国书法史著作吗?当然不是。

我们有一种误解,以为日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史的系统研究比中国早。尤其是对中国通史的研究,例如文学、经济等等,其实并不全面。

中国书法家、美术理论家祝嘉、褚宗元史学家吕思勉在三四十年代就已经有书法通史的著作了。

例如,书法家祝嘉先生的《书学》就出版于1935年。比真田但马和宇野雪村的《中国书法史》早了40年!

吕思勉出版了《中国文字小史》,褚宗元出版了《中国书画小史》。

祝嘉先生在《书史》的基础上,又深化和丰富内容,于1941年写成《书学史》一书,1945年出版。

祝嘉先生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学识,广泛细致地叙述了中国书法史的发展逻辑和演变历史。祝嘉在《书学史》一书所列书家多达二千余人,引用书目五百多种,搜罗详备,不仅前无古人,可谓洋洋洒洒,即令今日诸多当代书法史学家仍无法企及。

  • 逐渐先生的书法作品

于右任先生给祝嘉先生著作的序中说:“《书学史》取材甚丰,罗列亦详,有志于书道者,手此一编,可免于搜检之劳:而于文字改良,尤为需要。”

从祝嘉的《书学史》的出版,我们就看得出来,比真田但马和宇野雪村的《中国书法史》要早了30年呢!

其实,中国书法史的资料、源泉都在中国,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书法著作,只不过没有完整的一部书法通史。祝嘉先生的《书学史》可谓中国最早的书法通史,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的空白。

我国最早的书法史著作,从东汉时代已经有了,而且历代不绝。这些著作绝大部分是断代史和欣赏史。

中国第一个书法断代史是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外甥,也是著名书法家羊欣学的《采古来能书者》,这个著作第一次叙述了王羲之这个书法流派的传承脉络,是中国书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书法理论著作。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叙述中国书法发展历史和文字历史的是东汉时代的许慎所写的《说文解字》,这是中国书法史的经典理论著作。

中国最早的书法欣赏和鉴赏著作是梁武帝时代庾吾肩的《书品》。

  • 真田但马和宇野雪村《中国书法史》目录部分

中国的书法史就是由书法演变历史,历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历史和历代书法欣赏历史组成的。而中国的历朝历代,这些著作都是齐备的。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组历代书法理论著作目录,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也可以一窥中国书法史的辉煌。

我国东汉时代的书法著作有:

许慎《说文解字》

崔瑗《草书势》

蔡邕《篆势》《笔赋》

赵壹《非草书》

西晋到六朝时代的书法理论著作有:

卫恒《四体书势》

杨泉《草书赋》

王羲之《笔阵图》

王羲之《自论书》

王珉《行书状》

虞龢《论书表》

羊欣 《采古来能书者》

王僧虔《书赋》、《论书》

庾吾肩《书品》

唐代的书法理论著作有:

孙过庭《书谱》

李嗣真《书后品》

张怀瓘《书断》

张彦远《法书要录》

宋代的书法理论著作有:

欧阳修《试笔》

朱长文《续书断》

黄伯思《东观余论》

宋徽宗《宣和书谱》

米芾《海岳名言》

洪适《隶释》

赵明诚《金石录》

姜夔《续书谱》

陈思《书小史》

赵孟坚《论书法》

元代的书法理论著作有:

郝经《叙书》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

郑杓《衍极》

吾衍《学古编》

释溥光《雪庵字要》

陈绎曾《翰林要诀》

盛熙明《法书考》

明代的书法理论著作有:

张绅《书法通释》

陶宗仪《书史会要》

解缙《春雨杂述》

丰坊《书诀》

杨慎《墨池琐录》

杨慎《书品》

何良俊《四友斋丛书论书卷》

王世贞《王氏书苑》十卷

项穆《书法雅言》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笔》

赵宦光《寒山帚谈》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

黄道周《书品论》

郭宗昌《金石史》

清代的书法理论著作有:

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

杨宾《大瓢偶笔》

王澍《论书剩语》

王澍《翰墨指南》

倪涛《六艺之一录》

冯武《书法正传》

蒋和《蒋氏书法正传》

笪重光《书筏》

刘熙载《书概》

周星莲《临池管见》

朱和羹《临池心解》

阮元《南北书派论》

阮元《北碑南帖论》

包世臣《艺舟双楫》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进入民国和现代,书法理论著作就更多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书法理论研究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象征,书法影响了亚洲圈文化,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书法也会大有作为的。

有人说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这种说法准确吗

岭南人文历史为您作答。

有人说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参照中国历代人口迁徙历史,这句话还是有事实依据的,日本人的老祖宗就是中国人。

秦朝灭六国时,旧燕国和齐国民众为逃避战乱,分两路逃亡日本:北路是燕国人由东北到朝鲜半岛再渡海到日本,南路是山东半岛的齐国人直接渡海赴日本。

秦朝成立后,徐福受秦始皇派遣,带领三千童男童女远赴东瀛,就地扎根,生息繁衍。东汉时期,日本遣使赴大汉称臣纳贡,汉光武帝赐“汉倭奴国王”的印玺,自此之后,由于中原战乱或其他原因,中国人移民日本的逐渐增多。

元朝灭南宋后,江南汉人国破家亡,为了避免杀戮,陆续迁居日本。

如果说以上内容还有点虚无缥缈,移民人数还不明确的话,那么东汉献帝玄孙刘阿知带领族人,开拓倭奴国的故事,在日本史料、日本人的家谱里都有明确的记载。

移民会议

曹丕将汉献帝刘协赶下台后,刘家的天下彻底没了,树倒猢狲散,汉献帝被安排到河南焦作一带,只有部分族人和一些汉朝的铁杆粉丝跟着,刘协被称为“山阳公”。

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汉献帝玄孙刘阿知见天下混乱之像已生,而刘氏也无可能东山再起,为了子孙后代的前途,萌生了移民海外的想法。便于农历5月1日召集刘氏家族以及汉朝遗老遗少开会。刘阿知说:

“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

于是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和族人等,男男女女共计2040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从此,汉高祖刘邦的后代成为日本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批中国移民。

第一批技术移民

日本当时经济落后,仰慕天朝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对于汉天子后代蒙尘到日本,天皇也非常高兴。刘阿知被倭奴国国王赐号“东汉使主”,又赐姓“汉直”,称 “东文氏”,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

刘阿知在日本安定下来之后,又放心不当初流落异乡的族人和同乡,于是奏请天皇,派人远赴高丽、百济、新罗这些地方,又招来了大批汉人,同样受到了天皇的欢迎,找地盘分别进行了安置。

刘阿知带过去的这些汉朝的遗老遗少,以前都是汉天子周边近臣的后代,他们去了日本以后,带去了中国先进的文化和工业技术,对日本文明的汉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日本天皇又陆续让刘阿知去中国挖技术工人去日本服务。

有一次,日本天皇对刘阿知穿来的汉服很感兴趣,又让刘阿知派人回中原吴地,招来了一批懂“吴服”制作的技术工,他们将吴服稍加改良,这便是“和服”的由来,这批技术工也成了中国去日本最早的“技术移民”。

认祖归宗

这批中国移民全部改用日本姓氏,融入了日本社会。自此,他们在日本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对于这一段历史,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上都有详细的记载。

刘阿知的后裔后来又有几次改姓,从“汉直”到“坂上”,到“大藏”。大藏氏中大藏春实因战功被封为征西将军,他的后裔世代居住在原田城,公元1131年,这支居住在原田的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形成今天日本社会中最著名的姓氏家族。

如今,原田家族已繁衍到刘邦的第九十三代,他们在日本九州福冈市修建了汉太公庙,在他们代代相传的族谱里,注明自己是刘邦的后裔,并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祭祀。改革开放后,日本刘氏族人还曾经到刘邦的家乡沛县认祖归宗。

那么,当初汉献帝玄孙带去的2000多人,不断繁衍生息后,到现在会有多少人呢,让我们来粗略计算一下。假设他们婚配全部内部解决(其实不可能),则第一代有1250对夫妻,按平均每对夫妻生育2个小孩来计算,经过近70代的繁衍,今天的人口总数远远超过目前日本总人口即1.27亿。

为逃避战乱,中国历史上的4次大规模向日本的移民潮,给日本增加了大量人口,带去了先进的文化。日本诸岛上原有的少数原住民,也被中国移民同化了。日本汉学家也曾承认:“归化人(汉族移民)其实就是我们的祖先。”

据传1989年社会科学院召开诸葛亮躬耕地专家认定会,其结论及其证据应当公开吗为什么

结论完全错误——把诸葛亮亲口说的“躬耕于南阳”给否定了。

1、史料、论点、逻辑错误

2、结论和论点自相矛盾

“结论”原文如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行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专家论证会的结论意见

近年来,国内有的报刊发表了一些关于诸葛亮躬耕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的讨论意见,并由此影响了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某些决策。这一情况,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于1989年12月6日联合邀请北京地区各历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史学专家共27人,举行了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论证会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

一、历代史籍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在襄阳隆中是始终一致的。

二、东汉末年,南阳宛(今南阳市区)一带战乱频仍,中原士人避乱荆州(襄阳)。刘备三顾茅庐时,宛属曹操的地盘。荆州是刘表治所。诸葛亮的叔父同刘表是故交。因此,他和他的叔父只能住在荆州(襄阳),而绝不可能住在宛县(今南阳市区)。

三、诸葛亮在襄阳结交了众多的名士师友,他的亲戚全都住在襄阳。诸葛亮的亲友中,没有一人住在南阳宛县。

四、元代以前,今南阳市区没有任何有关诸葛亮隐居的文献记载和文物古迹。元代以后,今南阳卧龙冈才出现了武侯祠纪念性建筑。

五、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在古今中外史学界,是一个没有任何疑义的问题。所有有关三国史的论著,均认定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在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在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文件中,亦明确指出襄阳为“隆中诸葛亮故居”,而南阳则为“武侯祠”,这对两处名胜地的内涵作了科学的表述。

鉴于以上理由,论证会一致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而决不可能在今南阳市区卧龙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992年7月5日

“结论”以“躬耕隆中”为前提,否定“躬耕于南阳”

1、这27人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更不能代表诸葛亮,因此“结论”有待商榷。

2、“结论”第一条说历史记载“躬耕隆中”历史一致。真的吗?既然“一致”,那为何会有南阳武侯祠上的对联——心在朝廷,原不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既然“一致”,那为何诸葛亮不说“隆中”?是“隆中”小吗?那为何街亭、斜谷……能出现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

3、“结论”第二条说诸葛亮和他叔父只能住在荆州(襄阳)?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何说“躬耕于南阳”?难道“襄阳即南阳”(何必迷失自我)或者“襄阳属南阳”(何必卖身求荣),又或者“南阳属襄阳”(何必妄自尊大,见2003年人教社注释)?难道《三国志—诸葛亮传》“玄(诸葛亮叔父诸葛玄)卒,亮躬耕陇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能视而不见?

当然“结论”还说,南阳(宛)是曹操的地盘,刘备不敢去?首先自己看看地图,刘备从河北袁绍到荆州刘表,路过多少曹操地盘?再者,宛要是曹操的地盘,202年刘备岂能从新野出发,跨越宛,火烧博望坡?他们当然可以:一是坐飞机;二是“绕路”,即走今天的新野—唐河—社旗—方城或者新野—邓州—镇平—南召—方城,如此宛一圈都是刘备的地盘,于是刘备把曹操“困于南阳”(诸葛亮《后出师表》),即“南阳”等于宛。

3、“结论”的第三条不论述,我之是想问一下,诸葛亮和他的朋友、老师、亲人……是否一辈子都待在襄阳,死了更葬在襄阳?诸葛亮“游说东吴、西进巴蜀、南征孟获、北伐曹魏”都发生在襄阳?是不是“三国,今湖北襄阳一带”?

实际上,刘备托孤大臣之一的李严是南阳(宛)人,五虎大将黄忠是南阳(宛)人,蜀汉郭攸之、陈震是南阳(宛)人。

4、“结论”第四条不论述,不说别的,只是想问一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刘禹锡是元代之后的人?拜谒南阳卧龙岗,撰写《出师表》的岳飞是元代之后的人?

5、第五点不论述,只是想知道他们是如何“论述”的?

“结论”说:所有有关三国史的论著,均认定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在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

请问:《出师表》、《三国志》是不是三国史的论著?他们有记载“隆中”、“躬耕于隆中”、“躬耕于襄阳城西二十里之隆中”吗?。

因此,“结论”完全错误,结论以“躬耕襄阳隆中”为前提,把诸葛亮亲口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给否定了。

请不要否定襄阳郡,诋毁关公

可以明确的说,诸葛亮躬耕地一定不在今天的襄阳隆中,因为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做《出师表》时,不可能把【襄阳郡之(襄阳,或邓县,或山都)之“隆中”(被100多年后的习凿齿“号曰”为“隆中”)写成【南阳】。

建安二年(197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

建安十三年(208年),汉丞相曹操置襄阳郡,南阳郡南部的邓县、樊城、山都被划给襄阳郡。

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做《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此“南阳”如何能跨越襄阳郡的邓县、樊城、山都、汉江,管辖“隆中”?

你们可以否定自己的历史——襄阳郡,但历史不会自我否定。《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备收荆州后,委任关羽为襄阳郡太守。话说2019年农历腊月,关公逝世1800周年,你们可不要侮辱关公啊!!

开漳圣王陈元光开疆闽南,居功至伟,为何在唐书中没有他的记载

前年我到漳州旅游,在漳江两岸看到有很多“圣王庙”,参观后才知道原来这些庙宇都是为了纪念陈政陈元光父子及其部下开漳而兴建的, 漳江有庙祀将军。

唐初,由于北方常年战乱,大批北人被迫迁移到闽南这片南蛮之地。总章二年(669年),由于北方移民与当地蛮人人地矛盾升级,遂爆发了蛮獠之乱。

这一年,陈元光之父——归德将军陈政被唐高宗封为岭南行军总管,前往闽南平乱。至今在漳州将军山上,还能看到一块刻有唐高宗诏书的御碑——《诏陈政镇故绥安县地》。时年仅13岁的陈元光也跟随唐军约3600人浩浩荡荡地就从光州固始出发了。

唐军跋山涉水终于进去福建地界后,由于蛮人数量远超唐军,加上蛮荒之地闷热潮湿的奇怪气候,唐军一时之间有些水土不服,很多府兵更是一病不起,唐军将领一筹莫展,只能作困兽斗,请求朝廷增援。

总章三年(670年),在朝廷增援府兵及军眷共5000人马的情况下,困守九龙山的唐军一时斗志昂扬,连挫蛮獠,最终取得了平乱胜利。

陈政死于仪凤二年(677年),将军山上就有他的将军冢。是年,21岁的陈元光从父亲手上接过帅印,继续带领陈家军开发南蛮之地。 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批准了陈元光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立漳州的建议。陈元光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首位漳州刺史,开始了对漳州长达30多年的统治,直到景云二年(711年)战死。

陈元光治下的漳州大力引进中原文化,实行“汉蛮合婚”,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陈元光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漳州的经济和军事。经过近40年的和平稳定发展,漳州慢慢从一个蛮荒之地蜕变成为与中原地区同呼吸的新兴地区。

而陈元光本人也被后来的历代君王追赠褒扬,乾隆帝追封其为“开漳圣王”更是一举就将陈元光捧上了神坛。

“唐史无人修列传”是针对陈元光来说的,并不是唐史没有列传。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列传的重要性都是比较小的。列传中也有提到蕃将,但我看了下都是高级别的武官。陈元光在世时,官做到最大也还只是个 一州刺史,而且漳州还是个刚成立不久的下州,推算一下陈元光官职级别最高不过三品,本人觉得这是他没有被写进唐史的硬伤所在。

作为陈元光的辖地,漳州当时是蛮荒之地,偏于一隅的漳州破败不堪,与中原地区交流几乎为零,这样的一个地方哪能进京城达官贵人的法眼?所以漳州本身的政治级别和知名度就没给陈元光加分。

还有比较隐晦的一点是,陈元光的父亲陈政,祖父陈果仁原本都是隋朝将领。在唐朝开国功臣的鲜衣之下,让他们尴尬的另一层身份是“前朝降将”,我想这层身份也可能对陈元光进入唐史产生了一些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