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剧

粤曲跟粤剧、京剧,越剧的差别在哪?TVB有哪些昙花一现却让你念念不忘的女明星她演过什么角色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10 15:59:51 浏览2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粤曲跟粤剧、京剧,越剧的差别在哪

粤曲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后由自弹自唱发展为用乐队伴奏。乐器主要有高胡、扬琴、琵琶、月琴、唢呐等。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粤曲原为粤剧的曲调,后形成独立的剧种。它的音乐性强,曲调优美动听,注重声腔艺术,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特色。

粤曲是曲调,其他三者则都为戏剧。

TVB有哪些昙花一现却让你念念不忘的女明星她演过什么角色

唐诗咏,一个让人记得住美貌却记不起名字的气质美女,身材,长相,演技从不输给任何人但是在香港影视圈却一直没得到重用,直到TVB的老艺术家们退休了,中层骨干东奔西走了才轮到这朵小花当上女主,凭借《不懂撒娇的女人》在2018年拿下TVB万千星辉颁奖最佳女主角奖。

当年坊间呼声最高的三个人,胡定欣天分最高、演技最灵,唐诗咏最靓、身材又好,李诗韵气质最好、最有女主相。可是胡定欣凭借多年的配角和浪女形象最后也得到了TVB的赏识,早就成为多部戏的女主,最后成功拿奖,而唐诗咏一直都是女三号,大多以小太妹为主,真是浪费了这么姣好的面容

她是我的女神,我喜欢她笑起来像月亮一样的眼睛和嘴巴,像是会说话。在这个就行双眼皮大眼睛的年代,她的内双依旧让人销魂。在《法证先锋里》她演过小太妹,也演过反派,不得不说真的是气质逼人,演坏人都让人爱不释手

粤剧名家有哪些

粤剧发展过程中的名家有:

“封仔封王”的李文茂,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戏剧史上绝无仅有。

粤剧“八和会馆”会首邝新华,著名的文武老生,也是“同治中兴”的代表。

清末民初有千里驹、肖丽湘、周玲利、李雪芳、小生聪等。

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白玉堂和廖侠怀形成粤剧五大流派。独当一面的男演员有武生王靓次伯、丑生王梁醒波、武状元陈锦棠、武探花梁荫棠、慈善伶王新马师曾、爱国艺人关德兴、生纣王罗家权。女演员有花旦王芳艳芬、女薛觉先陈皮梅、艺术旦后余丽珍、万能旦后邓碧云、生妲己秦小梨。

近代有任剑辉、白雪仙,将粤剧带领走向精致。50年代起粤剧新的领军人物红线女,独有的以声带情的唱腔被誉为“红派”曲腔。

万能泰斗罗品超、“虾腔”罗家宝、“风腔”陈笑风、“B腔”陈小汉、林家声、白超鸿、罗家英、文千岁、梁汉威、龙剑笙、关国华等,小武靓少佳、卢启光、陈少棠、名丑叶兆柏,花旦郎筠玉、林小群、郑绮文、陈小茶、林锦屏、孔雀屏、郑培英、卢秋萍、汪明荃、李宝莹、梁少芯、梅雪诗、南凤等。

粤剧现代名伶有文武生冯刚毅、彭炽权、丁凡、欧凯明、梁耀安、黎骏声、黄伟坤、吴国华、姚志强、龙贯天、盖鸣晖等,花旦有倪惠英、陈韵红、郭凤女、蒋文端、曹秀琴、桌佩丽、梁淑卿、曾慧、麦玉清、崔玉梅、吴非凡、曾小敏等。

粤剧如何一代代延续下来的

感谢悟空的邀请为您答这个问题!???

说道粤剧我们都很清楚是咱们广东香港等地方的老百姓最喜欢听的戏曲。就像咱北京的京剧,河南豫剧,陕甘宁的秦腔,上海浙江等地的越剧……

粤剧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我相信将来的社会如何发展改变,但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粤剧及语言的爱好是不会变的……更会

将粤剧会更加发扬传承下去的!因为是乡音……

??????





你心目中的女扮男装一番是谁

叶童《新白娘子传奇》

很多观众朋友都认为《新白娘子传奇》里面有两个角色难以被超越,一个是赵雅芝饰演的白娘子,而另一个则是叶童饰演的许仙。

叶童是第一位以女性身份在影视作品里面饰演许仙,至今为止应该也是唯一一位。叶童在这个角色上的反串取得了无比的成功,剧中的许仙虽然温文尔雅,但内心却极为坚定,有着身为男人和丈夫的担当和责任感,非常符合大家心目中的许仙形象。

在性别方面,叶童骗过了很多观众,当年很多对香港电影不太熟悉的观众,在收看《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都会认为许仙的扮演者是个男人,导致后来叶童恢复女儿身,在内地出演其他电视剧的时候,还被认为是男扮女装。

盖鸣晖《寻秦记》

相信大家都对TVB版的《寻秦记》十分熟悉了,很多观众都被古天乐、江华、郭羡妮等主演的颜值所迷倒。但对于我来说,当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上述几位演员,而是盖鸣晖饰演的龙阳君。

因为盖鸣晖是香港粤剧界著名的文武生,所以我其实很早就知道她是一位女士。但当我看到龙阳君的时候,我还是不禁怀疑自己的眼睛,难道这不是男的吗?

盖鸣晖饰演的龙阳君不但外貌仿如男性,而且她的装扮及妆容也充满古风,就像古籍当中真实出现过的人物一样。

此外,我认为还有两位女星再影视作品里面的“女扮男装”是挺成功的,就是《金枝玉叶》的袁咏仪、《刀马旦》的林青霞,虽然比起叶童、盖鸣晖传神般的演绎还是有着一定差距,但是这两位的演绎还是十分出色的的。

粤剧历史上,罗家宝有怎样的粤剧人生

名家故事:“虾哥“罗家宝老师,享誉海内外的有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名家、粤剧著名小生、粤剧一代宗师、虾腔创始人、因此乳名“阿虾”而得此名(即虾腔)、出身粤剧世家;虾腔为粤剧艺术长河中的一种新创造、新成就,很得观众的喜爱,现在凡有粤剧的地方,就可以见到虾腔的身影。

在珠江三角洲镶嵌着一颗经济和文化竞相辉映的明珠:顺德。这片同时以传统粤菜蜚声中外的沃土,还有一个远近驰名的特别名字,粤剧之乡。近百年间,顺德涌现了如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新马师曾、白雪仙等粤剧名伶,罗家宝就是其中一位造诣精深、在海内外广有影响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罗家宝出生于顺德均安沙浦村的粤剧世家,父亲罗家树是粤剧界有名的掌板,八叔罗家权、十二叔罗家会和堂弟罗家英也都是粤剧演员。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罗家宝从小就对粤剧充满浓烈的兴趣,为了学唱戏,罗家宝还曾与父亲“约法三章”。为什么叫约法三章呢,要么就不做唱戏,要做就要出人头地、要做最好的,再差也要做到正印小生,不能一辈子跑龙套,那等于拖累我罗家树的名声,罗家宝他就答应他尽自己能力、能不能成功很难说。于是,年仅12岁的罗家宝正式投身戏班学艺,而此后父亲对他的悉心教导则令他终身受益。他和很多老倌一起演出过,每个老倌的唱法他都记得,有人说他打锣鼓打出了感情,他一边打一边跟着老倌唱,所以薛觉先的唱法、冯显荣的唱法、白玉堂的唱法他都教罗家宝他很多,都是他听回来再教给罗家宝他的。所以罗家宝从小就对粤剧的板式已经很清楚了。

扎实的基本功使初入戏行的罗家宝得以投身著名粤剧艺人陈锦棠担纲的锦添花剧团、粤剧名伶白玉堂担纲的龙凤剧团和马师曾担纲的胜利剧团参加演出,尤其在追随粤剧名伶白玉堂的3年中,罗家宝经历了艰苦的训练,体悟到了很多粤剧表演艺术的诀穹。所以罗家宝他的唱法吸收了白玉堂很多东西,而且他的成长过程是白玉堂手把手教出来的,他白玉堂每晚都在画船上睡,他们也在画船上睡、就铺张帆布床,早上他坐在床边上叫你起床,见到他就马上醒了,他天还没亮就带你上山,你在这个山头吊嗓,他在另一个山头听,听你发声对不对,对的话会点头,不对的话就摆手让你重来,就这样带了他们很久。此外,他对罗家宝他说你不一定要唱“霸腔”,唱“反线(G调)”也一样好听。

1949年至1953年,罗家宝自行组班先后在柬埔寨、越南和新加坡等地演出,大受当地的粤籍华人欢迎,这是罗家宝第一次甩开了父亲、八叔和各位老师的提携和指引,开始独立地活跃在舞台上。他们全靠在越南、新加坡的这几段时间积累了很多演出的经验,什么都做过(演过),开面也演过、挂须也演过,关公他演过、张飞罗家宝他也演过,那时没办法、不演不行。譬如有个文武生来走埠,他叫陆飞鸿,他要演《夜战马超》,但那个武生不行,怎么办,那就找他(罗家宝)这个小弟帮忙开面演张飞,他说演就演吧。正是这几年的“走埠”生涯,给了罗家宝很多锻炼的机会,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而且在与著名粤剧演员桂名扬的同台演出中,罗家宝更是得到了无私的指导。他(薛觉先)教会他不少东西,罗家宝以前是学薛腔的、以薛腔为主,但自己的声音经过变声期之后就不像薛觉先了,都是以低音中音为主,薛觉先是高音,他觉得自己挺像八哥(桂名扬)发声的方法,都是干干沙沙的,但挺好听的,那唱腔就以学桂派为主了,所以罗家宝他的唱腔是三位前辈的唱腔混在一起的,薛腔、白玉堂腔、桂名扬腔也有其他的,如马师曾、白驹荣等,这正如一句古语所说,“学无常师,转益多师是我师”。“学无常师”,罗家宝就这样潜心学习、博采众长、视野逐渐开阔。1954年,罗家宝从海外毅然回到祖国,加入广州“太阳升”剧团,在组织的安排下,他演出的第一部戏就是《柳毅传书》,戏中罗家宝的表演潇洒优雅,唱腔悦耳动听,与饰演龙女的林小群搭档,宛如“金童玉女”般天衣无缝。《柳毅传书》在广州的公演获得巨大成功,其中的主要唱段在岭南大地风靡一时。《柳毅传书》大家都知道这个一炮而红,50年代、他的一个名剧,当时来说已经很轰动的了,大家都说他是“活柳毅”。“一炮而红”的罗家宝深谙“转益多师”和“博采众长”的道理,在粤剧前辈薛觉先的悉心教诲下,罗家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风格。他跟罗家宝他说,小弟,你的声音挺好,中低音很好,高音就差一点,唱得不错,但是没有“腔”,“虾腔”的雏形就是他教罗家宝他的。当时《花好月圆》有一段“二黄”,“知你爱我心坚,不怕言明一遍”,有个牧羊龙女,托柳毅把书传,加了一段“口白”,讲完“口白”以后就唱回“二黄”,薛觉先说这样挺有新意的。他说你不够中气,你可以唱“ei”腔,不一定唱“a”(音念阿),不怕言明一遍,他这样讲,那自己就在这方面发展了。

1957年6月7日,《南方日报》举办的“选举最受欢迎的粤剧和演员”投票活动揭晓,时年27岁的罗家宝就与多位粤剧艺术大师、名家一起当选,他的唱腔也因为自己的乳名是“阿虾“,而开始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虾腔”。“虾腔”音色甜润、叮板稳实,行腔不事雕饰、酣畅自然,低音音质厚实、共鸣强烈,它是罗家宝博取薛觉先、白玉堂、桂名扬等各家之所长,再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融会贯通而独创的唱腔。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罗家宝的“虾腔”还处在初创阶段,其艺术风格还不太明显,到了60年代罗家宝在《红梅记》、《文天祥》、《秀才外传》等剧中的表演已经能见到这方面的功力,尤其在现代粤剧《山乡风云》中饰演老贫农何奉这个角色,罗家宝的表现十分突出。《山乡风云》的时候,正是他风华正茂的时候,就演一个衰老的老贫农,他就向白驹荣学,他真的是低首下心,向老艺人学习。

罗家宝在《山乡风云》中把粤剧传统的“公脚腔“融入“虾腔”之中,使何奉的唱腔既保留了“虾腔”的基本特色,又创造了“虾腔”在表现其他人物时从来没有过的沉郁、苍凉的风格,从而使何奉成为罗氏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最成功的角色之一。20世纪80年代罗家宝重返舞台后开始逐渐转型,在人物塑造上努力追求突破,他先后在《血溅乌纱》、《袁崇焕》、《梦断香销四十年》等剧中塑造了河阳知府严天民、民族英雄袁崇焕、爱国诗人陆游等多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无论业界和观众都公认《梦断香销四十年》是罗家宝晚年演出中最受欢迎和最具口碑的经典之作,他所饰演的陆游一角,从青年一直演到老年,贯穿小生、小武、老生三个表演行当,他紧紧抓住主人公“伤国伤情“这条主线,唱做细腻投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特别是《再进沈园》一场,罗家宝以深沉朴实的表演、醇厚醉人的“虾腔”倾倒了千万海内外的观众,从独创唱腔到塑造人物,罗家宝在攀登艺术高峰的艰难历程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罗家宝首创的“虾腔“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成型“、60年代的“成熟”、80年代的“成就“,其间演唱题材不断拓展,表现力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独具的风格更加鲜明,随着《石牢咏》、《花好月圆》、《怡红公子悼金钏》丶《再进沈园》等代表曲目的流传,“虾腔”已经成为当今粤剧行内和海内外戏曲迷传唱最广泛的流派唱腔之一,而晚年的罗家宝更是桃李满天下,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十分关心后辈的成长,他希望能多培养一点新生力量,把“虾腔”艺术传承下去。罗家宝徒弟梁耀安说,他就说李江林、也是他们师弟,因为他可以将自己的整担的戏箱无偿送出去,等他成立了一个那时候叫“罗家宝青年剧团“,等他们有一个舞台、有个平台实践演出,他真的关心他徒弟和他的生活、演戏,各方面都关心得无微不至。曾小敏言,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他是靠方方面面的修养来支撑的,罗家宝老师有这么高的造诣,他在同行和观众当中有那么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其实这个就是对他们年青一辈的演员怎么样更好地成长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一批有志于普及、传承、研究、推广“虾腔“演唱艺术,弘扬粤剧粤曲的专业人士和“虾”迷甚至组成了国内第一个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个人唱腔命名的非营利的群众性学术社团。他们这个虾腔研究会十七年来举办了多次的大型活动,都是研究虾腔和罗家宝艺术的,特别为他写了《艺海沉浮六十年》这本书,很受到社会的欢迎,将虾哥的表演唱腔和艺术一代代传下去、发扬光大,他们虾腔研究会都有一个责任来推动。

凭着对粤剧艺术执着的热爱、信心和追求,2010年罗家宝被授予首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罗家宝终于登上了粤剧艺术的巅峰。2011年4月29日,已经81岁的罗家宝与“原版龙女“林小群在舞台上再度携手、合唱一曲《花好月圆》。这段60年来脍炙人口的长句“二黄“从当晚身体不适的罗家宝口中勉力唱起时,当即全场轰动、观众掌声如雷。这段长句“二黄“,它已经不仅仅属于罗家宝个人,而是属于全体观众、属于一个岭南文化的辉煌时代。

东莞出过哪些著名的粤剧大师

卢启光,乳名叫“ 细路锦”,所以行内人多称呼他锦哥或锦叔。广东东莞茶山人,1923年出生,他8岁学艺,拜已故名演员 曾三多之第靓昭仔为师,练得一身南派武艺。11岁开始登台,擅长长靠、 短打小武。以后又拜著名京剧演员 李少春的舅父王玉奎为师,练习北派武功,练就了扎实的 童子功。  卢启光唱做念打功夫全面,无论小武、武丑、二花面行当,都能 应付自如, 举重若轻,既有传统 粤剧的浑厚扎实,也有 京剧的矫健优美,他把两者相结合,创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非常崇拜京剧演员盖呼天,刻苦学习盖呼天的身段,溶化在南派的 表演艺术中,创造了自成一格的 武松形象。他在《武松大闹 狮子楼》、《武松 醉打蒋门神》及《金莲戏叔》中塑造的武松,既着重戏曲的程式表演,更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靠睁眉突眼,而是靠表演身段、眼神、锣鼓、刻画武松对潘金莲、西门庆、 蒋门神三个不同对象的处理,演来栩栩如生,故有“翻生武松”之称。他演的《罗成写书》、 《罗通扫北》、《时迁盗甲》、《三帅困敖山》等剧,都展示了他的长靠、短打、武丑方面的深厚功底。锦哥于1995年11月赴京参加全国寿星杯展演,他高歌一曲《兵困南阳》,浑厚而又清朗的唱腔,将隋朝大将伍云潮于苍凉道劲中,饱和着一腔忠贞的感情唱得盛情并茂。在粤剧界不少武功超群的演员中,唱腔造诣高,而且神采独特,贵在独创,就连京剧艺术家袁世海也惊叹:“粤剧演唱竟有卢先生如此铿锵高亢的腔调,实在难能可贵!”在1998年由王荣耀先生赞助,在广州南方戏院举办了“卢启光从艺六十五周年演唱会”,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演出了 《时迁盗甲》、《马福龙卖箭》、《程咬金招亲》等武功戏,演出了《秦香莲》之“闯宫”,把 陈世美的 反骨刻画出来。  他 桃李满门,徒弟中有欧凯明, 何国庆、 潘玉麟(人称 筋斗王,已故)、卢英杰、卢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