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拉诺

现代海军是如何进行反舰作战的?二战中有哪些军舰服役至二战后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09-28 07:05:51 浏览14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现代海军是如何进行反舰作战的

现代海军反舰作战是一个体系作战,单聊一件武器的性能参数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从宏观上、成体系的讨论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航母编队或者各单位协同作战体系来简单说一说“反舰作战”那些事儿。

▲水面战舰发射“奥托马特”OTOMAT Mk2 Block IV 反舰导弹

反舰作战的基本步骤

无论反舰作战以何种形式进行(水面战舰、潜艇还是航空兵力),在现代化条件下都需要有效的集成“空面潜”力量,执行高度灵活的海空一体化作战(这里不考虑对某些效果的压倒性作战情景),大体上反舰作战可以分为发现目标、识别目标、标定目标、打击目标四道“工序”。

1、发现目标:

茫茫大海上,进行任何作战的难点和关键首先就是发现敌人踪迹,倘若能够提前发现敌踪,那么己方力量有能够有效的提前进行针对性部署,提高反舰作战的赢面,当然发现目标也是进行后续作战步骤的根本,缺失这一环那么也就无从谈及其他。

▲美国海军NOSS NAVY-F海洋监视卫星制造

想要实现发现海上目标,需要通过情报搜集、目标监视、目标侦查等手段进行,情报收集工作大多由情报人员或者部署于敌方周遭的各类探测设备来完成,以便为己方提供目标的活动前期任务信息。目标监视和侦查,对于美俄等国来说,可以通过海洋卫星监视系统来实施(包括电子侦查型海洋监视卫星和雷达型海洋监视卫星),也可以通过舰载机、无人机来实现,必要时还可以申请海上巡逻机对目标海域进行巡逻侦查任务(当然水面舰艇和潜艇,也能够提供相当程度的侦查任务)。

2、识别和标定目标

关于对目标的识别,这里就不多讲了,常见的手段无非是目力识别和海空平台的敌我识别系统和目标类型查证。识别目标后,就需要不断向参与攻击的飞机、舰艇和综合指挥中心等不断提供目标的位置和移动信息,这也就是标定目标。当通过发现、识别和标定目标以后,才可以进入真正的反舰作战打击程序。

▲反舰导弹攻击水面目标示意图

反舰作战的具体打击方式

1、航空母舰舰载机实施反舰打击:

当航母编队指向反舰作战任务时,那么就可以通过舰载机实施具体作战:利用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对参战飞机施行引导和控制;舰载电子战飞机(如E/A-18G咆哮者电战机)对敌方水面目标实施电子干扰和压制;舰载战斗攻击机(如F/A-18E/F超级大黄蜂)组成双机或多机编队进行反舰攻击。预警机远距离监控目标后,通过数据链将目标的位置和运动参数发给攻击编队,攻击编队降低飞行高度进入低空突防模式,当接近目标后(视己方反舰导弹射程和地方防空武器射程而定)跃升到合适高度发射导弹,然后立即低空退出战斗。根据对手不同的防空对抗能力,攻击机和电子战机编队进攻,协同发起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和反舰导弹攻击,以提高打击效果。

▲舰载航空兵施行反舰作战示意图

如果是航母编队攻击敌方驱护舰编队,那么航母舰载机一般只需要命中1发反辐射导弹+2枚反舰导弹,就可以令对方大型驱逐舰彻底丧失战斗力。如果是航母战斗群之间的远洋决战,那么情况则要复杂的多。

▲反舰作战(ASuW)体系

2、水面舰艇进行反舰作战:

如果是利用水面舰艇进行反舰作战,那么在进攻前需要水面作战指挥官评估攻击条件,当条件符合时,指挥编队水面战舰进入合适战位,各舰艇通过与指挥系统联络按照指令确定反舰导弹攻击方式、齐射时间、齐射间隔等内容。其中包含的隐蔽接敌、电子支援、交叉定位、进攻队形保持等,实在不是一篇文章说的清楚,随便一项都涵盖甚广。

▲Mk-45 Mod4舰炮打击海上目标

如果条件允许,水面舰艇还可以使用舰炮进行反舰作战,但是为了安全期间,一般要求在舰炮最大有效射程处开火攻击。为了提高命中效果,开始时需要进行“测距梯级试射”,多舰协同舰炮攻击时先低速齐射,获得准确的有效命中距离后,才开始实施连续快速齐射,以保证可以打击到规划内的所有水面目标。舰炮打击的过程中,还要混合使用杀爆弹、穿甲弹等弹种,以求全面毁伤敌方舰艇的武器系统、舰体、各类电子设备和传感器。当然,就算是打舰炮也是有很多学问在里面,要考虑敌我双方的火力优劣。比方说,当我方处于火力劣势时,就得考虑利用“之”字形机动和追踪齐射战术,不管火力强弱就和人家“刚正面”,那是绝对不可取的。

▲水面作战形式图

3、其他反舰作战方式:

其他诸如潜艇反舰作战和海空协同作战等,我们以后再讲。总之除了上文以外,还有多种反舰方式,比如美军海军能够获得空军B-1B战略轰炸机发射LRASM“远程反舰巡航导弹”的支持等。

▲美军B-1B战略轰炸机发射LRASM反舰弹

二战中有哪些军舰服役至二战后

空前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各国的战争机器全力开动,生产出大量武器装备。但二战的结束使这些武器突然失去了用武之地。于是各国消化他们的办法,主要有封存退役、继续服役、出售(或赠送)予他国等,大量在二战中幸存下来的军舰因此走上了不同的“舰”生道路。这里笔者就盘点几艘“更换国籍”的二战老舰的命运。

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

“埃拉特”号原为英国皇家海军“Z”级驱逐舰的“热心”号,在二战尾声的1944年下水服役。“热心”号曾参与过从德国占领区营救500多名挪威人的任务,后又参加了两次北极护航行动。

1956年,以色列从英国购入该舰并更其名为“埃拉特”号。彼时的以色列海军还迷信巨舰大炮的学说,希望通过引进几艘驱逐舰而在海军普遍孱弱的中东地区对阿拉伯国家形成压倒性优势。 然而这一幻想很快就破灭了。

1967年10月21日,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埃拉特”号正在埃及西奈半岛北海岸巡逻。埃及海军此时正有两艘“蚊子”级导弹艇也在巡逻。发现了“埃拉特”号的埃军雷达迅速指引导弹艇展开攻击。当天晚上17点30左右,导弹艇发射了第一枚导弹,随后又发射了三枚导弹。“埃拉特”号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最终舰长被迫下令弃舰。

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小艇击沉大舰”,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各国海军都开始注意小艇的战斗力。老旧的巨舰大炮学说,渐渐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澳大利亚海军“墨尔本”号航空母舰

“墨尔本”号原为英国皇家海军“巨人”级航母的“庄严”号。于1943年开工,1945年2月下水。此时二战的局势已经明了,盟军在海陆空都对轴心国军队形成压倒之势。因此“庄严”号只不过是蹭了蹭二战的尾气,几乎没参加什么像样的战斗。

1949年1月,英国将该舰卖给澳大利亚,但到1956年才在澳海军中服役,更名为“墨尔本”号后迅速成为澳军旗舰。相比起英国海军要弱得多的澳大利亚海军将“墨尔本”号视为掌上明珠,邀请美国船厂为它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并搭载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美制A-4天鹰式战斗机。

1969年6月3日,“墨尔本”号与美军一艘驱逐舰相撞受损。1982年初从澳军退役,1984年由中国联合拆船公司购入,1985年拆解。

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原是美国海军布鲁克林级巡洋舰的“凤凰城”号,于1938年下水服役,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对于阿根廷乃至整个南美洲而言都是一艘相对巨大的军舰了。

二战期间,“凤凰城”号在太平洋战场上参加对日作战多次负伤,是一艘真正的功勋老舰。1950年“凤凰城”号从美国海军中退役,不久后美军将其卖给了阿根廷海军并经过了现代化改装,成为阿军吨位最大的军舰之一。

1982年4月至6月,英阿两国围绕有主权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开战后,“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编为第79.3任务组前往南方巡逻,一方面提防可能绕过合恩角的英舰,另一方面也是监视和阿根廷关系恶劣的智利的海军。

5月2日下午,早已发现阿舰的英军“征服者”号核潜艇得到英国本土的授权和命令后,向“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发射了三枚鱼雷(两枚命中)将其击沉,数百名阿根廷水兵葬身鱼腹。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

马岛,全称是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拉丁语国家的称呼;而英国人将其称为福克兰群岛,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距离英国本土1.3万公里,同时距离阿根廷却只有500公里,历来视作是阿固有的领土。

阿根廷军政府,为了摆脱国内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转移民众对政府的怨声载道,于是,派兵收复了马岛。

瞬间,就点燃了国民高涨的爱国热情,独裁的加尔铁里将军一下子就成了深明大义的领导人,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广场,表达对将军总统的支持。

军政府判断英国,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岛屿,横跨大半个地球,不远万里前来,与阿根廷争个你死我活,且阿根廷海军拥有航母和巡洋舰,实力足以和英国海军抗衡。

但加尔铁里将军却失算了,他遇到了英国强劲的政治对手,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得知福卡兰群岛被阿根廷占领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宣布战斗,并迅速派遣了一支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特混舰队远征南半球,伊丽莎白女王的次子安德鲁王子都加入了这场战役,可见日已落帝国上下对这场战争是势在必得。

尽管阿根廷海军拥有航母和巡洋舰,但都是二战时期的落后舰艇,不具备现代化的作战能力,特别是英国皇家海军核潜艇“征服者”号用重型鱼雷击沉了阿根廷唯一的排水量1.2万余吨的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以后,对整个阿根廷海军的打击是巨大的,包括航母、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内的海军,就一直躲在军港内,成了马岛战争的旁观者。

阿根廷陆海空军中,由于畏惧战争,海军事实上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和花瓶,彻底废了,毫无作为,因此阿根廷只是空军和陆军在战斗。

但陆军也是菜鸟,当英国军队在斯坦利港登陆时,守岛阿根廷陆军几乎没做什么像模像样的抵抗就投降了,此役,英军损失士兵17人,阿军战死55人,却有1050名官兵成了英军俘虏。

因此,整个马岛战争,事实上只有阿根廷空军在苦战,并且给了英国皇家海军以极大的杀伤,美制A-4和法制超军旗攻击机,采用超低空飞行模式,在接近英国水面舰艇数十公里时,突然拉起发生飞鱼空舰导弹,或飞跃舰队上空临空投掷航弹的方式,击沉了谢尔菲得号、考文垂号42型驱逐舰;羚羊号、热心号21型护卫舰;大西洋运送者号滚装船;格拉海德爵士号登陆舰等。

阿根廷空军的飞鱼导弹储备量非常有限,临时再向导弹供应方法国航太所订购时,由于英国通过外交渠道的施压,法国方面拒绝了再向阿根廷提供飞鱼空舰导弹,甚至将英国海军提供了飞鱼空舰导弹的技术参数。

最终,阿根廷空军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靠航弹临空轰炸,风险实在过大,面对有所准备,有防空导弹和小口径高射炮,仅有的战机都保不住,空军扛不住了,海军废了,陆军投降了,阿根廷注定了战败的结局。

马岛海战中,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为何被轻易击沉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是二战时期的万吨级巡洋舰(美布鲁克林级),虽然经过了现代化改装,但是其反潜能力并不能满足80年代的技术需求,基本不具备“侦搜反”一体化反潜能力,更何况面对的又是“征服者”这样的可怕对手。反潜体系的形同虚设,单个平台反潜能力的欠缺,以及对手技术性能水平和战术素养的全面碾压,因此招致被MK-8直航鱼雷轻易击沉的后果也就不足为奇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惨剧又一次对现代海战场单元、要素和体系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和解读,只不过是以大舰的沉没和数百个生命的消失为代价的。教训极其深刻!

有没有军事专家帮我解答,为什么感觉藏在海底的潜艇会怕在水面上的驱逐舰或者护卫舰

我不是军事专家,尝试解答一下。潜艇在水下确实是害怕驱逐舰和护卫舰,因为在双方的对抗中,潜艇处于下风和被动的地位。相对而言,潜艇在定位、锁定和攻击水面舰艇方面比较困难,反制的手段和能力有限,而驱逐舰和护卫舰可以通过直升机吊放声呐浮标在远距离发现和定位潜艇,也可以通过舰上的声呐系统包括主被动声呐和拖曳式声呐系统发现定位和锁定潜艇,然后用鱼雷或反潜导弹攻击潜艇。从机动性来说,驱逐舰和护卫舰相对潜艇来说要强些(核潜艇除外)。潜艇作战,隐蔽性突然性是它的特长,但它一旦被对手发现,就意味着可能被歼灭,如加大速度逃逸,会造成噪声增加容易被对手跟踪和锁定。如潜艇远距离发射鱼雷或导弹攻击驱逐舰或护卫舰,容易被对方发现和避开。潜艇的水下作战,主要是针对高价值目标,或封锁战略通道或要地,而驱逐舰和护卫舰是它的天敌,与它们对抗没有什么好处。

英国已表态归还马岛,阿根廷独裁者加尔铁里为何还要发动战争

阿根廷独裁者加尔铁里为何还要发动战争?首先桃花石杂谈要说明的一点是,题目里关于英国已表态归还马岛的陈述是不对的。英国当时根本没有要把马岛归还阿根廷的意思,只是在当时随着英国海军全球裁军,英国缩减了在马岛的驻军,同时改变了在马岛的统治方式,但这和归还阿根廷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那么马岛之战到底是为何爆发,爆发前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马尔维纳斯群岛归属争议的由来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距离阿根廷东海岸大约有500公里,整个群岛由776个小岛组成,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这个群岛因为距离美洲大陆相对较远,所以原本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区域。公元1764年,法国舰长路易斯·布干维尔首先在这个群岛上建立定居点,之后,英国和西班牙也先后在此建立定居点。从公元1770年开始,英国和西班牙之间就为争夺该群岛控制权爆发过战争,4年之后英国撤出该群岛,西班牙人成了这里的主人。

马尔维纳斯群岛

公元19世纪初,拉美独立战争爆发,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陷于崩溃。因此在公元1811年,西班牙完全从马岛撤出。但此时岛上还留有一些居民,主要是一些拉美混血游牧民族高乔人和渔民。而在公元1816年,从西班牙独立出来的前美洲殖民地,也就是阿根廷的前身拉普拉塔联合省宣布继承西班牙在此地的主权。但当时,此地的实际控制权却落入了德国商人韦尔内的手中,他在这个群岛上经营捕鱼和狩猎生意,逐渐吸引到了更多的定居者移居此地。

在公元1829年,拉普拉塔联合省任命韦尔内为马岛总督,但同时韦尔内和英国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希望一旦英国重新占领这个群岛,仍然能继续让自己总理当地事务。而同时,美国的海豹捕猎船此时也经常进入该群岛海域捕猎,而自视为马岛主人的韦尔内曾几次扣押并没收过一些美国船只,这导致美国军舰列克星敦号在公元1831年入侵该群岛,推翻了韦尔内的统治。之后拉普拉塔联合省曾试图重建对该群岛的统治,将该群岛作为流放犯人的领地。但在公元1833年,英国派出的舰队抵达该群岛,将阿根廷设在群岛上的政府机构驱逐,此后这个群岛就始终由英国占领。

阿根廷为何动了重占马岛的心思?

虽然英国一直占领着这个群岛,但阿根廷却一直没有承认英国对该群岛的主权。但在公元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超强的军事能力肯定不是阿根廷能挑战的,所以阿根廷也只是口头说说,并没有针对该群岛主权采取什么实际行动。

现在一般在说马岛战争的爆发原因时,都会说是因为阿根廷军政府独裁者加尔铁里为了转移自己执政不善而在国内造成的政治与经济危机而发动的。确实加尔铁里在1981年12月上台之后,在国内推行独裁统治,屠杀左翼人士,支持大地主和资本集团,使阿根廷本就不好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1981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高达600%,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1.4%。所以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对其施政的不满确实是马岛之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阿根廷右翼独裁者加尔铁里

但除此之外,二战结束之后国际形势的一系列变化可以说也是马岛之战的间接诱因。首先是英帝国在二战之后解体,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先后失控,而同时一些前殖民地国家从老牌殖民帝国手里武装夺取领土也有了成功的先例。比如在1961年,印度出兵将果阿的葡萄牙势力完全驱逐。之后虽然一度受到国际制裁,但最终却以既成事实被国际社会接受。而在1956年,英法两国曾借中东战争的契机出兵埃及苏伊士运河,试图重新将其控制,但结果却招致美苏的一致反对,苏联威胁对两国运用核武,而美国则在金融市场打压英镑,导致其大幅贬值,最终迫使英法两国灰头土脸的撤军了事。

而在当时,阿根廷的情报机构正在帮助美国中情局资助尼加拉瓜的右翼反政府组织,所以加尔铁里认为自己也在帮助美国做事,如果动武,美国可能会象苏伊士运河危机时一样不会站在英国一边。而在1981年,英国签署协议同意其在非洲的最后一块主要殖民地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独立。而这一切变化,也使加尔铁里认为即使阿根廷出兵夺回马岛,英国恐怕也会接受现实。

战争经过

所以当时阿根廷先在联合国放出了有意武力夺回马岛的风声,但英国却没有明显的反应。同时因为英国海军在1981年进行了全球裁军,所以英国驻马岛的驻军也将按计划进行缩减。而英国为了适应全球殖民地所剩无几的现实,也在1981年通过新国籍法,其中将马岛居民原来享有的完全英国国籍改成了受限的公民权。但这里要说明的是,英国的这些改变可不是要将马岛归还给阿根廷,而只是应对当时其国力衰落的现实,想用更低的成本继续维持对马岛的统治。

阿根廷军队占领马岛主要港口斯坦利港的场景

但这些变化却被阿根廷解读成了英国对马岛也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加尔铁里认为动武的时机已到,开始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1982年3月19日,一些阿根廷五金商人在距离马岛以东1000多公里的南乔治亚岛登陆(之前也由英国控制)并升起阿根廷国旗,英国派出军舰坚忍号前往驱逐阿根廷人却被阿根廷军舰逼退。之后双方之间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最终阿根廷军队在马岛登陆,并在当天经过几场小规模战斗之后将全岛占领。

英国特遣舰队进军路线

但因为英国在阿根廷入侵行动之前已经预见到了阿根廷将会动武,因此其实英国的战争准备其实早在3月29日就已经开始,在当天英国就已经指示两艘潜艇向最早被阿根廷占领的南乔治亚岛行进,为收复该岛做准备。而在阿根廷占领马岛之后,美国和北约国家立即站在了英国一边,宣布对阿根廷实施军事禁运。而联合国安理会在第二天就通过了谴责阿根廷的决议。英国政府也在撒切尔的主导下,在3月6日就成立了战争内阁,开始筹划收回马岛的作战计划。

英国特遣舰队旗舰赫尔墨斯号航母

而为了夺回马岛,英国组建了由118艘舰只(包含两艘航母)和340多架飞机所组成的特遣舰队,总兵力3.5万多人,其中地面部队9000多人。而阿根廷动用了80多艘舰只,350余架飞机,总兵力6.5万人,其中地面作战兵力1.3万人。而英军从一开始就在海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在双方第一个争夺停战南乔治亚岛战斗中,本想偷袭的阿根廷潜艇圣塔菲号因情报不足却被4艘英军水面战舰组成的舰队围攻,最终很快丧失战斗力,艇员们将严重受损的潜艇弄到附近岸上的防波堤后弃艇向英军投降,之后南乔治亚岛上的阿根廷守军也很快投降。

阿根廷圣塔菲号潜艇

在马岛战役正式打响之后,英国在马岛周边划定了200海里的禁区,即将此区域作为交战区域。而在初战知道了英国海军的实力之后,阿根廷海军就决定要避免与英国海军直接交战。但在5月2日,英国海军的征服者号潜艇在距离马岛200海里以外区域发现了阿根廷海军的主力战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但因为当时这艘战舰所在位置位于英军划定的200海里作战范围之外,所以征服者号并没有马上行动,其艇长瑞福德-布朗先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舰队司令伍德沃德,之后伍德沃德又汇报给了英国首相撒切尔,最终撒切尔内阁经过紧急讨论,决定将其击沉,以打击阿根廷的作战意志及民心。之后撒切尔直接授权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击沉。

正在下沉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当天下午3时57分,征服者号向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发射了三枚鱼雷,有两枚命中目标。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马上开始进水下沉。4时24分,其舰长邦佐下令弃舰逃生。但因为鱼雷威力巨大,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电力系统被破坏,所以无法发出求救信号,最终虽然有770名乘员被赶到的其它舰只救起,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还是有323名乘员丧生,此次事件阿根廷军队丧生人数占到整场战争其总阵亡人数的一半左右。自此英军完全掌握了马岛海战的制海权。

在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战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阿根廷空军P-2海王星巡逻机

不过阿根廷空军在后来的战斗中曾经打出过一些亮点,在两天之后就击沉了英国海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而谢菲尔德号被击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赫尔墨斯号航母挡枪,而如果赫尔墨斯号航母被击沉,英国这场仗立即就打不下去了,战争的结局就会逆转。而在5月22日和5月25日,阿根廷空军还先后击沉了英军护卫舰热情号和驱逐舰考文垂号。并曾对集结在布拉夫湾的英军运输舰队发动空袭,导致56名英军丧生,这也是英军在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伤亡事件。但阿根廷空军的幻影、超级军旗和短剑战机在与英军的海鹞等型号战机在对决中也渐渐落入下风,最终阿根廷空军有69架战机被击落,而英国却只损失了10架海鹞战机。

被阿根廷空军击沉的英国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而英军在5月21日在马岛登陆后,在陆战中也迅速占据主动,最终在6月13日完全控制了马岛主要港口斯坦利港。马岛阿根廷守军在无法获得海空支持的情况下于次日投降。6天之后,英军夺回另一重要群岛南桑威奇群岛,马岛战争宣告结束。在整个马岛战争中,英军总共阵亡255人,另有775人负伤。而阿军阵亡数字则达到了649人,另有1657人负伤。此外还有超过1万人因为投降被俘。

斯坦利港被俘的阿根廷军队

战争之后

在马岛战争之后,阿根廷军政府在一年后垮台,而撒切尔则在国内赢得空前声誉,最终连续三次当选英国首相。但阿根廷人对英国的怒火却延续了很久。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发生在4年之后的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上。当时在1/4决赛中,阿根廷遭遇英格兰,后来被公认为世界球王的马拉多纳在比赛中上演“上帝之手”,并打进一个经典进球,帮助阿根廷战胜英格兰进入世界杯四强并最终夺冠。而在赛后,马拉多纳对全球记者表示:

尽管我们在赛前说这场比赛与马岛之战无关,但我们知道他们在那杀死了许多阿根廷小伙子,象杀鸟一样杀害了他们。而这场比赛就是我们的复仇。


直到今天,阿根廷仍然不承认英国对马岛的主权,而马岛周边海域近年又发现了大量石油,因此马岛的未来恐怕仍然有着相当的不确定性存在。

1月28日阿甲,贝尔格拉诺对阵圣塔菲联,你觉得哪个队伍会取胜

贝尔格拉诺新年2场比赛1平1负未尝胜绩,状态较为低迷,其主场走势也是2连败,发挥不甚理想。反观圣塔菲联,新年2场比赛连克博卡青年和河床两大劲旅,状态十分出色,并且2场胜利均是在客场获得,客场能力十足。但在往绩交手方面,贝尔格拉诺近10次对阵圣塔菲联5胜5平未尝败绩,优势极为明显。亚指以主让平/半高水给予主队谨慎的支持态度,后市进一步提升主胜奖金指数,目前已退步至平手盘,机构有借助双方近期状态差异制造贝尔格拉诺让球无力迹象,并且继续维持主队高企奖金指数保持阻力。圣塔菲联出色的状态之下,平手盘中低水受注,资金介入过于轻松,入手太过便宜。本场比赛贝尔格拉诺主场坐和望赢值得期待。贝尔格拉诺-0 竞彩推荐 胜 平

1982年阿根廷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为何打不赢与英国的马岛战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多,简单说几点:

第一,战略上的重大错误。

加尔铁里判断英国不会出兵,所以借助马岛问题试图转移国内矛盾。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达11.4%,制造业产量下降22.9%,迫使加尔铁里乱来。

在这个错误的判断下,阿根廷军队其实没有进行作战准备,也没有客观分析一旦开战谁能打赢。

事实上,英国虽衰败,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背靠北约大树,阿根廷想要打赢几乎不可能。

就是因为战略判断错误,决定了阿根廷还没开战就输了八成。

以马岛的阿根廷陆军为例,等同于胡搞。驻扎这么多军队,竟然没有解决补给问题,也没有囤积武器弹药。

战争开始后英军掌握制海权,对马岛封锁,马岛上的1万多阿军就没有得到什么补给。只有阿根廷空军利用运输机抢运过435吨物资,但这对于上万阿军守军来说是杯水车薪,最终不战自溃。

第二,阿根廷的军事实力有限。

马岛战役也叫做马岛海战,其实就是海空军的决战,陆军是次要作用。

只要一方控制制海权,尤其是制空权,马岛的陆军是无足轻重的,不能长期坚守。

但阿根廷海军实力太弱,同英国无法相比。

阿根廷最大军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巡洋舰,是二战时期1938年下水的。

到开战的时候,该军舰已经使用40多年,早就应该淘汰。

该军舰甚至没有安装先进的声呐系统,没有什么反潜能力,才被英国核潜艇轻松击沉。

贝尔格拉诺将军巡洋舰被击沉以后,阿根廷海军没有在出战,始终龟缩本土。

阿根廷唯一可以凭借的,是它的空军。

阿根廷的空军超军旗攻击机、A-4Q天鹰攻击机其实也不算什么先进战机,但却也算实用。

一种说法,阿根廷空军是德国纳粹空军前王牌飞行员一手组建的,具有很高的训练水平、战术素养和无畏的勇气。

实战中,几乎是阿根廷空军唱独角戏,将英国人打的很惨。

但是,英国海空军实力也不弱,前后使用了300多架战机,双方实力最多是平手,而英国海军还有很大优势,阿根廷自然顶不住了。

第三,阿根廷空军缺乏持久作战能力。

看看阿根廷空军的战例。

阿空军派出两架超级军旗攻击机各带1枚法国的飞鱼导弹出击,两架战机通过超低空飞行的方式躲过了英舰的雷达,发射的导弹击中了菲尔德号驱逐舰,造成舰上20人死亡24人受伤,军舰沉没。

5月12日阿根廷空军第5旅的“天鹰”组队攻击了英国42 型驱逐舰“格拉斯哥”号。飞行员格瓦兹驾驶的“天鹰”以侧滚突破“格拉斯哥”号的近战防空火力网,在被近防火力击落之前投下1000 磅炸弹击中了“格拉斯哥”号的侧舷水线部位,该舰遭重创不得不撤离战区。

阿根廷空军第5 旅和海军第3中队的“天鹰”用20mm 航炮和1000 磅炸弹攻击了英国海军22型护卫舰“光辉”号,使该舰失去了战斗力。

5月21日拂晓英军派出约2500名士兵在圣卡洛斯港成功登陆,阿根廷空军则发动了猛烈反击。1977 年服役的英国21 型护卫舰“热心”号遭到阿根廷空军2架“幻影”战机袭击。他们以斜线错位编队,低空冲向“热心”号,后者中部轮机舱和发电机组被击中,立刻失去动力,全舰的防空系统也陷于瘫痪。15分钟后,3 架阿军第3中队的“天鹰”攻击机超低空从福克兰海峡西岸群峰阴影中突然冲出,3名飞行员分别为马奎兹中尉、阿卡上尉和带队长机菲力皮上尉。菲力皮上尉驾驶着“天鹰”紧贴着海面向前飞行,成功穿越“海猫”导弹的防空火力网,然后突然爬升,直抵“热心”号上空投下1枚1000 磅的航空炸弹。这枚炸弹命中了舰尾的直升机平台。随后阿卡上尉又用1000 磅航空炸弹击中了同一部位,“热心”号尾部浓烟滚滚,烈火冲天,舰长只好命令全体官兵弃舰,6 小时后,该舰便沉入海底。

还有一些其他战例,也就仅此而已了。

阿根廷不具备军工生产能力,所有武器全部依靠购买。

而实战中,武器和弹药消耗量极大,必须不断通过巨额军购进行补充。

但是,英国作为北约重要成员国,很快使得北约对阿根廷禁运。

比如阿根廷曾经很牛逼的飞鱼导弹,因法国的禁运很快消耗殆尽。

阿根廷海军共订购了总数为14架的“超级军旗”舰载攻击机以及同样数量的空舰型“飞鱼”导弹。

马岛战争前已交付5架“超级军旗”和5枚“飞鱼”空射反舰导弹,很快消耗殆尽。虽然阿根廷不断祈求法国人缴获,但其余的9架“超军旗”和剩余的“飞鱼”导弹是在战后1984年才完成的交付。

再比如,阿根廷的炸弹基本都是多年前购买而来,实战中投下的炸弹有40%没有爆炸。英军认为如果阿军投下的炸弹都爆炸的话,英军的损失将达到无法坚持的程度。

最终,无法补充的阿根廷空军实力逐步消耗殆尽,战争也就输定了。

马岛战争中为什么阿根廷的航母没有什么表现

马岛战争,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是发生在1982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的双方是英国和阿根廷。

图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初期阿根廷俘虏的英军,图片来自网络

在马岛战争爆发时,阿根廷拥有南美洲第二的海军力量,其核心便包括了“五月二十五日”号轻型航空母舰(ARA Veinticinco de Mayo)、“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ARA General Belgrano)、两艘刚刚服役的42型驱逐舰和几艘潜艇。在阿根廷军队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作战中,以“五月二十五日”号轻型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提供了海上支援,并且在之后建立了一道海上屏障。

图注: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日”号轻型航空母舰,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马尔维纳斯群岛距离英国本土有13000公里之遥,阿根廷政府认为英国会默认马尔维纳斯群岛被占领的既成事实,可没想到英国真的撸起袖子开干了!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从英国起航,直指马尔维纳斯群岛。除了水面舰艇,英国还派出多艘潜艇,其中就包括了“征服者”号攻击型核潜艇(HMS Conqueror)。

图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出发的“征服者”号潜艇,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阿根廷海军是相当惧怕皇家海军的,因此尽量避免交战。1982年4月,阿根廷海军旗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前往马尔维纳斯群岛以南巡逻,舰队在英国宣布200海里之外,但是还是被“征服者”号潜艇发现并且跟踪。

图注:阿根廷海军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图片来自网络

英国政府经过讨论之后认为应该击沉阿根廷的一艘主力舰,一次打击对方国民士气,于是命令“征服者”号潜艇进行攻击。5月2日下午,“征服者”号在占领有利位置之后发射了三枚鱼雷,将排水量12000多吨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击沉,这是核潜艇击沉的第一艘战舰。

图注:图解“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击沉的过程,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正在下沉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图片来自网络

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击沉之前的4月25日,阿根廷海军的“圣达菲”号潜艇被英军击伤并俘虏,后来在拖拽中沉没。这些损失沉重打击了阿根廷海军,也让其做出了避战保船的决定,于是航空母舰“五月二十五日”号只能龟缩在港口之中。

上面是马岛战争中的大背景,我们再来看看这艘“五月二十五日”号。“五月二十五日”号属于英国的巨人级轻型航空母舰,原名“尊严”号,建于二战时期,后来卖给了荷兰海军。1968年10月,阿根廷从荷兰手中买下这艘航空母舰,将其命名为“五月二十五日”号,因为5月25日是阿根廷的国庆日。尽管手中有一艘航空母舰,但是“五月二十五日”号的状态很差,保养不足、舰体开裂、电子设备陈旧,并不具备战斗力。所以就算是“五月二十五日”号出海作战,其也不过是皇家海军的靶子,根本构不成威胁。

图注:“五月二十五日”号的前身“尊严”号,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五月二十五日”号的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五月二十五日”号的命运也很凄凉,由于阿根廷经济不景气,无法进行全面改造,最终在1993年退役,1999年以30多万美元的低价出售拆解了。

图注:在战争中获胜回国的英国“无敌”号航空母舰,图片来自网络

为何一场马岛战争就让阿根廷一蹶不振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马拉多纳、梅西、探戈、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贝隆夫人等等,当我们提到阿根廷,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一直以来,这个拉美大国一直以足球和探戈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当今世界上,阿根廷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都不是一个非常起眼的角色。然而,在20世纪上半叶,那时候的阿根廷绝对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富国。正是因为其富裕程度高,导致当时好莱坞影视中富人的形象往往是一副典型的阿根廷人的样子。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阿根廷摘取了第一个“从发达国家倒退到发展中国家”的桂冠呢?

有人说是因为英阿马岛战争。那么这就是历史真相吗?

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马尔维纳斯群岛(又称英属福克兰群岛)之战。1982年,阿根廷国内经济衰退、政局动荡。时任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将目光投向了近在咫尺的马岛。1984年4月,阿根廷军政府出兵占领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德维奇群岛。随后英国组织远征舰队,出动了包括航母在内的特混编队,历时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重新夺回了马岛。

就马岛战争的规模来看,绝对算不上一场大的战争。另外历时也较短,根本谈不上对经济的重创。然而,就是这样一场本不起眼的战斗,却让阿根廷从此一蹶不振,一直到今天,依旧没有能重新回到失去的位置上。

所以很多人说是马岛战争改变了阿根廷的国运。这句话有一些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其实阿根廷的衰落在马岛之战以前已经存在,只不过马岛战争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没有处理好外资和外债问题

外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会密切一个国家和市场的联系,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阿根廷在处理外资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失误。

首先,经济链位置不佳。

阿根廷的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紧密,但是在世界分工的角色上,阿根廷长期处于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并没有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国际大宗商品的波动对阿根廷的经济影响很大。

其次,外资占据了明显优势。

而阿根廷的民族企业,被外资企业挤压的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被外资扼住经济命脉的阿根廷,虽然曾经经济发达但是大部分利润进了跨国企业的腰包,还在实际上失去了国内经济的主导权。所以,民族资产阶级极力主张没收外企,实行国有化。

而外债问题更甚。1987年外债总额已经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0%,应付利息为44亿美元,达到当年外贸收入的2/3以上。

阿根廷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极大了影响了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逐渐恶化的国际关系

马岛战争虽然只是发生在英阿之间,但是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其在西方世界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强的。更何况,作为世界第一大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英国可以要求成员国对阿根廷实行经济制裁,物资禁运等政策。事实也是如此,例如,在马岛战争期间大放异彩的飞鱼导弹就是法国出售给阿根廷的武器。而在马岛战争发生后,法国立即停止了和阿根廷的一切军事往来。

另外,一直以来奉行中立政策的阿根廷,明显想在北约和华约集团中两不得罪。但是一直视美洲为自己后院的美国人一直很不爽阿根廷的中立政策。这让美国日益对阿根廷更加强硬,从而对其输入国内的产品给予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济政策失当

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然而二战以后的阿根廷政局一直处于动荡当中,1955年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在政治上发生了军人政权和民选政府交替执政的局面。而几乎每一届新政府上台,必定要全盘推翻上届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而新旧政策几乎就完全是截然相反。这让企业苦不堪言,完全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而马岛战争的出现,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阿根廷深陷经济滞涨的陷阱,至今依旧难以从中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