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尔姆斯

为什么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在欧洲,教皇与皇帝,谁的权力更大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09-29 15:44:32 浏览16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谢谢邀请,分享知识,传播价值,我是史海泛读。

这句话来源于18世纪法国的大思想家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此书中伏尔泰描述了德意志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的情况:

“这个国家过去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现在还是这样称呼,但他既不是神圣的,也不罗马的,更不是什么帝国”

此处伏尔泰所指的神圣罗马帝国,主要是指神圣罗马帝国中后期的情况,即德意志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

▲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

历史背景

公元800年,在成功帮助教皇利奥三世复位之后,教皇为了报答查理曼的恩情,亲手将皇冠戴在了查理曼的头上,称其为罗马帝国的皇帝,而这个罗马帝国,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起源。

读者肯定要问,为何称其为神圣罗马帝国,而不直接称其为罗马帝国?

  •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查理曼所建立的法兰克帝国,其本质是由日耳曼民族所建立的,缺少合法性。日耳曼民族虽然在原罗马帝国的领土上面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为了表明自己建立国家的合法性,查理曼建立的帝国急需要获得一个合法性的证明,从内心上来讲,查理曼更愿意称自己为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但是在当时被认为是正统的东罗马帝国来说,承认一个由蛮族建立的帝国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是不可以忍受的,在东罗马帝国看来,西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了,自己仍然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因此虽然查理曼大帝屡次派遣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要求东罗马帝国承认自己为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但君士坦丁堡方面一直对于此事拒绝承认。
  • 在这样的情况下,查理曼开始考虑求助于罗马城的教皇为代表的基督教宗教势力。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仍然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了西欧社会的主要宗教信仰。同时在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也处于一个统治地位,因此在得不到东罗马帝国承认的情况下,如果能取得教会的承认,也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罗马城则是基督教圣使徒彼得和保罗的埋葬处,罗马城的神圣性对于基督教而言不言而喻。因此如果能获得罗马教皇的认可,至少能够在宗教领域取得和东罗马帝国平等的地位。
  • 因此查理曼虽然获得了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但是这个皇帝是由教皇所授予的,是基督教宗教势力涉入世俗王权的一种体现,体现了宗教的神圣性,世俗王权的合法性需要由教皇来确认,因此这个罗马帝国也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在加洛林王朝的后续几代帝王当中,每当遇到难以处理的纷争时,都会请教皇出面来解决,在漫长的内战当中,只要获得了教皇的认可,就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比如833年,虔诚者路易(查理曼之子)与洛塔尔(虔诚者路易之子)之间爆发了父子战争,教皇最终站在了洛塔尔这一边,使得自己的父亲被迫退位。

▲查理曼被教皇加冕为罗马帝国的皇帝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

为何伏尔泰口中的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原因一:宗教改革之后,罗马教廷的权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 1517年,德意志地区的教士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的兴起和罗马教廷的腐败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地区不仅征收传统的什一税(所谓什一税是指要将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上交给教会),还在德意志地区贩卖“赎罪券”,声称犯了罪的人只要购买了赎罪券,死后就不会下地狱。这种赤裸裸的剥削行为,引起了德意志地区各个诸侯的不满,因为教廷的沉重剥削,损害了德意志地区各个诸侯的利益。
  • 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宣言发布后,得到了德意志地区各个诸侯的支持,因为马丁·路德声称,信仰上帝不需要通过罗马教廷作为中介机构,教皇也没有存在的意义。既然人人都能直接信仰上帝,不需要通过了罗马教廷和教皇作为中间人,那就更不需要向教皇缴纳税收了,也就废除了什一税。
  • 很明显这样的改革是教皇所不能够接受的。这直接导致了欧洲宗教战争的爆发。其中德意志地区所爆发的三十年战争最为典型。福音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大大出手,宗教战争的结果是新教与天主教达成了和解,新教诸侯不用返还侵占的天主教教廷的财产,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同时允许新教和天主教的存在。
  • 罗马天主教廷宗教势力的衰退和德意志地区诸侯世俗王权的强大,大大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神圣性”,宗教力量已经开始无法左右世俗王权了。

▲马丁·路德,其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削弱了罗马教廷的势力

原因二:神圣罗马帝国没有很好的继承罗马文化,只有罗马的“形”,没有罗马的“魂”

  • 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单单只是因为其拥有无边的辽阔的疆域。更因为璀璨的罗马文化,给后世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现在世界各地所通行的法律,基本都是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的,包括我国如今的法律也是。
  • 神圣罗马帝国是建立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之上的。虽然查理曼号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但是后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并没有继承罗马的文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曾经璀璨的罗马文化,都被淹没在了废墟之中。大量的罗马古典的文集著作,不是被烧毁了,就是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日耳曼蛮族的入侵对罗马文化的毁灭是彻底的。其结果就是西欧彻底陷入了受宗教控制的中世纪,思想和文化受到了基督教的严厉控制。任何违背基督教官方的观点和想法都会被视为异端邪说。所以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并不是真正的罗马,只是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躯壳,而没有继承罗马文明的精神,因此它不是真正的罗马。

▲因捍卫“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并火刑处死的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

原因三:神圣罗马帝国诸侯林立,帝国的皇帝只是联盟的盟主,而非真正的中央集权的帝国

  • 神圣罗马帝国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查理曼死后就把自己的帝国进行了分割,他的儿子虔诚者路易又对帝国进行了分割,分成了三个王国。之后的德意志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更是诸侯林立,在早期的萨克森王朝、萨利安王朝和霍亨斯陶芬王朝早期,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还有比较大的权力,但世俗王权与教权一直都在争斗。
  • 到了霍亨斯特芬王朝晚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受到诸侯极大的限制。到了查理四世时期,对诸侯做出了巨大的让步,颁布了1356年金玺诏书,宣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选举产生,七个选帝侯享有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资格。神圣罗马帝国更像是一个封建诸侯联盟,而帝国的皇帝更像是联盟的盟主。这与罗马帝国高度集权的行省制度截然相反。罗马帝国的皇帝对各地的行省享有直接控制的权力。特别是皇帝直辖省更是由皇帝直接进行管理。因此与真正的罗马帝国相比,神圣罗马帝国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帝国”。

▲十世纪时诸侯林立的神圣罗马帝国

(本地图作者:Sémhur, 翻译:Buernia. 引用自维基百科)

结语:

所以伏尔泰对神圣罗马帝国后期的评价是准确的,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

在欧洲,教皇与皇帝,谁的权力更大

这个问题太大了,简单说一下吧。二者权力孰大孰小,分时间,也分人。由于欧洲历史上既有皇帝又有国王,所以就直接用“君主”代替二者。

从时间上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开启的中世纪是教皇权力最大的时期,欧洲不少君主(但不是全部)的加冕都需要经教皇之手。一旦世俗君主不服从于教皇,教皇就会以开除教籍、拉动其他国家讨伐等方式逼迫世俗君主就范。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就是“卡诺莎之辱”,堂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向一个鞋匠之家出身的教皇忏悔了三天三夜才得到一个吻。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中世纪逐渐落下帷幕,基督教和教皇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教皇地位大不如前。比如拿破仑加冕时,拒绝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而且直接把皇冠夺了过来自己亲手戴上。

从地域和人上说,教皇在欧洲的影响力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丕平献土、卡诺莎之辱都表明那个时候教皇的教权绝对是高于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这些国家的君权的,所以矮子丕平、亨利四世才买教皇的账。但是,要是放在其他地方,比如拜占庭帝国(8世纪中期罗马教会就摆脱了拜占庭皇帝的控制)、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也有人叫王国),教皇的影响力就很有限了,尤其是拜占庭皇帝和罗马教会的互怼互掐简直不要太多。

拜占庭信仰东正教,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会是对立的,拜占庭皇帝自然也不需要罗马教皇认可。保加利亚的沙皇头衔则是把拜占庭帝国揍了一顿,拜占庭人承认的,也和罗马教皇没关系。所以欧洲历史上只有丕平献土,绝没有什么巴西尔二世献土、萨穆伊尔献土。

现在欧洲也有教皇,还有君主。君主作为国家象征,虽然统而不治但影响力仍然在;教皇作为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也可以通过宗教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些天主教国家的天主教徒。不过毕竟历史的车轮是向前转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教皇对除梵蒂冈外的国家的影响,其实也就比没有影响要好一点点而已。

有人说勒班陀海战决定了基督教欧洲的命运,这是为什么

这个说法是完全成立的,之所以很多人忽略了勒潘托海战的重大意义是因为他们站在21世纪的视角去观察16世纪、17世纪的历史,已经看不到历史的本来面目了。

(勒潘托海战是基督教世界生死存亡之战,但今天却几乎被人遗忘,类似的还有马耳他之围)

16世纪和17世纪的欧洲历史其实有两个主题而且互相关联,第一个主题是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持续西进。第二个主题则是为了欧洲在被动的应对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撕裂和内斗。奥斯曼帝国的西进和欧洲的抵抗就像地球的板块变动,勒潘托海战和维也纳之围是板块接合部产生的反应,而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尼德兰的革命和独立、还有法国和哈布斯堡的持续斗争则是欧洲板块被奥斯曼帝国挤压之后发生的连锁反应。

(1492年不但是发现新大陆之年,也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联军攻陷格拉纳达之年)

欧洲从十字军运动衰退的13世纪末,尤其是1291年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攻陷十字军在近东的最后堡垒阿卡,到15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并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之间,实际上有一百多年时间没有受到穆斯林的直接威胁,而基督教世界的君主虽然一再炫耀自己的十字军热忱,但在这一百多年里也没有发动新的十字军东征。基督教的扩张主要体现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复地运动上。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同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联军攻陷了格拉纳达,摧毁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瘸子帖木尔打败奥斯曼苏丹巴济耶德德安卡拉之战至少给基督教世界带来了短暂德安宁)

之所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个世界进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原因要从两边的局势上去找。首先是14世纪是黑死病大泛滥的时代,这场大瘟疫在欧洲造成了严重的人口损失。其次是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从1337-1453年之间,基督教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君主国彼此征战不休让整个基督教世界无法团结起来。而在中亚和近东,蒙古人在13世纪发动的大规模入侵和屠杀造成的影响让近东的突厥人君主一蹶不振。14世纪下半期又出现了可怕的瘸子帖木尔的西征。勉强赶走十字军和维持自己的生存都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黑死病原本就是通过陆地商路从中国传到欧洲的,就更加让近东的伊斯兰教君主无力西进。

(瘸子帖木尔1405年在远征中国的时候死去,1453年奥斯曼人就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但是当15世纪到来,瘸子帖木尔退出历史舞台。近东的伊斯兰教君主得到了喘息之机,而且近东因为气候炎热干燥,所以受到的黑死病打击远不如阴冷多雨的欧洲那么严重。所以到15世纪近东就发动了新一轮的向西扩张,此时崛起的就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的财政管理水平极度低下,而且穆斯林臣民几乎是免税得。所以这个帝国的财政严重依赖对外战争。于是整个15世纪基督教君主国看到的就是在欧洲东南边缘一波又一波的奥斯曼入侵。1453年奥斯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只是其中的一环,奥斯曼人沿着多瑙河向欧洲核心地带推进才是真正威胁整个基督教世界生存的事件。

(1526年的莫哈次战役终结了匈牙利王国的历史,匈牙利大部分被奥斯曼人征服,剩余领土投向哈布斯堡以波若尼为首都,这就是所谓的王室匈牙利)

而基督教世界抵抗奥斯曼的战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多瑙河前线,也就是当塞尔维亚人被征服、匈牙利王国也被奥斯曼人占领之后,哈布斯堡王朝接纳的剩余匈牙利领土,也就是所谓的“王室匈牙利”和哈布斯堡在德意志的世袭领地,大体上就是今天的奥地利这部分,就自然成了抵抗奥斯曼陆路入侵的前沿。而另一条战线在海上,奥斯曼人沿袭了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海上扩张路线,在君士坦丁堡大举建造船舰,然后向西进军。海上入侵的最大目标是意大利,但是意大利缺乏同情穆斯林的势力,所以奥斯曼人把入侵目标指向了刚刚实现统一和正在迫害穆斯林的西班牙。而扼守西班牙的前沿阵地最远是东地中海的罗德岛,这里失守之后是威尼斯人的克里特岛,这里也失守之后就是西西里和西西里岛附近的马耳他岛。而西西里王国刚好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所以实际上保卫欧洲的使命就落在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身上。当哈布斯堡分为西班牙系和德意志系之后,他们也被迫联合起来共同防御奥斯曼入侵。哈布斯堡人支援马耳他骑士团战胜了奥斯曼入侵,扭转了海上战线的主动权。

(医院骑士团在马耳他战胜奥斯曼人可算是勒潘托海战的先声)

而勒潘托海战则是决定性的战役。经过勒潘托海战哈布斯堡人成为地中海霸主,阻挡了奥斯曼人在地中海上的扩张。在维也纳经过两次维也纳之围,哈布斯堡德意志系的君主们最终战胜了奥斯曼人,甚至在17世纪末展开反攻逐步收复了匈牙利。这就在陆地上扭转了奥斯曼持续西进的局势。

但这并不是这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世界之战的全部影响。这场战争在欧洲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是因为黑死病和百年战争而被排除在16世纪核心舞台之外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受到奥斯曼人的直接威胁,却受到了正在独立抵抗奥斯曼人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威胁。所以都站在反哈布斯堡的立场上。其中英国是因为宗教原因,英国的宗教改革搞出了儿戏般的“国教会”。这个宗教在信仰上毫无优势,在政治上完全是君主的奴仆,因此从一诞生起就声名狼藉。但依靠国王的强权居然生存到21世纪。而亨利八世之所以要搞出国教会不过是为了和哈布斯堡的公主离婚,换句话说就是要跟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的姑姑离婚。而英国因为信仰问题而陷入分裂和削弱状态自然使英国成为哈布斯堡仇视和试图加以夺取的目标。查理五世皇帝曾经让自己的儿子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娶英国的女王玛丽为妻。试图通过联姻把英国也并入哈布斯堡君主国。但因为玛丽的死而失败,继玛丽之后成为女王的伊丽莎白因此奉行反哈布斯堡路线,甚至摧毁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无敌舰队的覆灭和勒潘托海战今天几乎被看作是不相干的两件事,但事实上勒潘托海战发生在1571年,无敌舰队覆灭发生在1588年,前后只差十几年。说英国人在北海为奥斯曼人报了仇也不为过。

(勒潘托海战之后17年英国舰队为奥斯曼人报仇雪恨)

法国在这些年里同样奉行反哈布斯堡政策,这是因为哈布斯堡人从东南两个方向包围法国。让法国君主不得不起来反对哈布斯堡。在这段时间里法国积极支持任何反哈布斯堡势力,一方面迫害本国新教徒一方面支持德意志新教徒。还和英国一起支持尼德兰革命。而所有这些外部势力的结果就是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1521年查理五世在沃尔姆斯帝国会议上召见马丁路德,马丁路德背后的最大靠山其实并不是萨克森公爵,而是奥斯曼帝国的隆隆战鼓)

马丁路德在1517年张贴了他的论纲,这一点在今天的人看起来也和奥斯曼帝国无关。但奥斯曼帝国正是在这一年征服了埃及。如果在你看来埃及还太遥远,那么奥斯曼人在四年之后的1521年征服了贝尔格莱德。1526年的莫哈奇会战里征服了匈牙利。为什么1519年当选的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只在1521年的沃尔姆斯帝国会议上召见了一次马丁路德,就没有再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去应对宗教改革?因为1521年奥斯曼人攻陷了贝尔格莱德。而且正在威胁匈牙利,查理五世需要整个德意志的力量去抵抗奥斯曼人,所以不原因因为信仰问题让德意志陷入分裂。

但是随着哈布斯堡和奥斯曼战争的全面爆发,越来越多的德意志人和哈布斯堡领地上的贵族因为战争的重负而感到痛苦。而他们一旦要起来造反马上就能得到英国和法国的支持。所以德意志、尼德兰的革命和内战随之爆发,一直持续到1648年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尼德兰的独立和德意志诸侯得自行其是才宣告结束。

而所有这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的源头其实都在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只不过因为时移势易在21世纪的人们眼中这些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世界对抗而导致的副产品的地位已经比导致它们的原因还要重要了。人们觉得宗教改革是一件大事,无敌舰队的灭亡是一件大事,但是奥斯曼与哈布斯堡之战则无关紧要,勒潘托海战这样从伊斯兰教手中拯救了基督教欧洲的大战的影响还不如分裂基督教世界的马丁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