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宿洋史

鲁迅说“中国5000年封建历史,是做得起奴隶的时代和做不起奴隶的年代”,你怎么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如何划分西洋、东洋和南洋的有什么比较统一的标准吗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09-29 19:58:30 浏览14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鲁迅说“中国5000年封建历史,是做得起奴隶的时代和做不起奴隶的年代”,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有些大了,这是鲁迅先生纵观中国封建历史后,得出的结论。

问题出自《灯下漫笔》,原话大致是:

如果恰逢乱世,那么百姓想做奴隶都做不了;

如果适逢盛世,那么百姓虽然相对安定,但依然还是奴隶。

这里的盛世,就是上题中“做得起奴隶的年代”;而乱世就是“坐不起奴隶的年代”。

元朝的张养浩就曾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出了这样一段曲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意思是:如果天下安定,那么统治阶级也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如果国家灭亡了,那么就会战乱四起,民不聊生,老百姓也会跟着受苦。

张养浩在晚年写这首曲子的时候,正是老百姓生活得最惨的时候,是连奴隶都做不了的年代。

这也表达了张养浩作为一个上层阶级对于下层老百姓的深表同情之意。

虽说张养浩的曲子在字面上与鲁迅先生的文章有异曲同工的意思。

但是鲁迅先生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想得更深入许多。

鲁迅先生通过这段话很明确的指出了:我们国人在封建王朝的长期统治下,已经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奴性。

而且这种不正常,不公平,不道德的文化,居然已经得到了广大老百姓从骨子里的认同。

于是所有被统治者都在这种“封建法则”中生活,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人们从出生就已经注定了有贵贱之分,有君臣之别,有上下,有大小的关系。

于是大家都心安理得的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然后习惯性的受比自己强大的人的欺负。

鲁迅先生指出这个观念,并不是在抱怨他此时生活在什么时代,而是在批判长期以来笼罩在老百姓头上的封建文化。

他希望将大家喊醒,让人们明白,如果大家的思想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推翻了一个封建王朝还会有另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

先生认为,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老百姓虽然是人,但是却做不了人。

只有让大家彻底摆脱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奴性心理,才能堂堂正正的做“人”。

喜欢我的解读,请点赞加关注,感谢你的支持。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如何划分西洋、东洋和南洋的有什么比较统一的标准吗

西洋、南洋、东洋等词汇自古以来就有,直到今天,还有诸如“厦门南洋大学”等名称。那么,古代的中国人是如何划分西洋、南洋、东洋的?过了这么多年,它们又经过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它们之间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吗?

静夜史认为,想了解这些,首先就要了解“洋”的概念。

“洋”,即指盛大,广大的意思,《尔雅》中提到“洋,多也”。宋代以后,“洋”首次作为海域被提出。北宋末年,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提到了“白水洋”、“黄水洋”;南宋初年,赵德麟在《候靖录》中提到“今谓海之中心为洋,亦水之众多处”,此处的“洋”,指的是大海中特定的小区域。直到元代,“洋”才开始作为特定的海域,“西洋”一词也用来特指现今的印度南部沿海地域,像元代的航海大家汪大渊就曾在《岛夷志略》中多次提到过“西洋”这个词,如其中古里佛条中的“当巨海之要冲,去僧加刺密迩,亦西洋诸国之马头也”,昆仑条里的“舶往西洋”,大八单条里的“国居西洋之后”都提到了“西洋”一词。

从明代开始,“洋”作为范围名称正式被官方认定,从郑和下西洋开始,“西洋”的含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包含的区域扩展到包含忽鲁姆斯在内的“西洋诸国”。“西洋”一词成为当时的热门名词。当时的明朝以婆罗洲(加里曼丹岛)、文莱为界,将东面的部分称为东洋,西面的部分称为西洋。明朝的张燮在《东西洋考》中有,“文莱即婆罗国,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东西洋的界限在如今的东经110度。

在明朝末期,也开始有人将西洋代指西方国家,因为当时的明朝与欧洲国家来往比较频繁,这个含义已经与如今的“西洋”很接近了。

明朝中期以后,“南洋”也开始作为一个名称出现。其实远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来到如今的东南亚一带谋生,明朝末期,大量的汉族涌入该区域,当时也叫下南洋。清代以后,朝廷曾设“南洋大臣”一职,管理诸项事务。“南洋”一共包含如今东南亚十一个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如今专指东南亚诸国。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同一时期,还有另一种说法。郑观应在《盛世危言海防上》有“南洋起厦门,包汕头、台湾、潮阳、甲子门、四澳、虎门、老万山、七洲洋,直抵雷环为一截”;此处的南洋,指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各省,南洋水师的南洋指的也是山东以南的沿海诸省,主要活动于长江口以南的东海、南海。但大多数时候,南洋仍以第一种说法为准。

清代末期,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我国与欧洲诸国及日本的联系日益增多,所以当时的“洋”的含义又发生了变化。虽然当时“西洋”狭义上仍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但广义上还包括欧洲等地,后来又泛指西方国家,主要是欧美国家。至此,“南洋”,“西洋”的含义正式形成,且不再变化。

而东洋最早出现于宋代的东大洋海,在元人陈大震的《大德南海志》中,又被分为大东洋、小东洋两部分;大东洋指今日加里曼丹岛以南至澳洲的海域,小东洋则指今日靠菲律宾诸岛与加里曼丹岛海域。但“东洋”作为一个名词,真正为人所熟知,还是在清朝以后,字面意思是东面的海洋,在汉语中主要代表日本,在日语中也代表东亚地区。“西洋”、“南洋”、“东洋”,这三个词的含义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还见证了中国近千年来的历史巨变。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最早起源是哪里

感谢邀请。

二十八宿古时起源于中国的中原一带,应该和二十四节气相伴而生。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 农业与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及历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至少在距今8000年以上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已经发现了观象台。

二十八宿,一定是在这样的长期观测中逐渐概括出来的。

商代甲骨卜辞中,已经有了一些星座的记载。如“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a。

在形成于周初的《诗经》里,对星座的描述增多。因此有学者认为,周初逐渐确定了“四分历”,二十八宿开始形成。

目前能够知道的,是春秋战国之交,已经有了二十八宿的记载。

葬于公元前433年前后的曾侯乙,其墓中,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的盖子上,绘有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和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二十八宿的名称,与300年后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所记载毫无差别。

这是现在发现的,对二十八宿最早的记载。

二十八宿,是当时的人们,在由地面观测的太阳运行轨道——黄道——附近的28个天区,古人起名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每个星宿,何以称此,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不再赘述。

中国是在哪一年开始用天干地支记年的

从黄帝即位日历元冬至这一天开始即公元前2697年的冬至日

一.上元——历法的开始时间

“上元”是历法授时的基准,又称为“历元”。古人制定历法,需要确定一个“历元”,也即一个历法的开始时间,这个开始要求很高,要求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定为上元;于是还要推算七政的周期,使它同时发生于历元,作为出发的始点,起算的开端。后来治历的人,都沉溺在上元积年的推算,埋头于各种周期的测验;所以一部中国历法史,实际上可以说是上元的演算史。

二.现行干支历

现行干支历是与夏历,也称道历,关于道历的历元,合于上述的要求,史书有“上元混沌甲子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七曜齐元。”据传黄帝即位日,正逢以上天象一起出现,那天恰逢冬至及朔旦日,所以黄帝制历以那天(即公元前2697年的冬至日)作为道历的起点,即将那天定为“历元”,也即将那年冬至日定为中华夏历的起源日,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当黄帝历元年冬至这一天,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神奇天象,中华民族近乎于神的先人,计算出了这天将是阴阳五行之炁流转的开始,所以定这一天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而后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时阴阳五行之气都是按六十甲的顺序循行。

明朝的海禁,是不是真正的“闭关锁国”呢你怎么看

当然不是,确切来说,中国古代从来就没有过闭关锁国一说,所谓海禁,只是对于民间出海有所限制,这个在汉唐明清这几个长命大一统王朝都是有过的。

明代的海禁,最初源于朱元璋的朝贡政策,因为朱元璋试图打造一个靠礼仪维持的世界贸易体系,以突显自己的恢复华夏的功绩,为了维护这个由政府主导的朝贡贸易体系,民间的出海贸易就必须被断绝,另外也是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流落到中国的倭寇在这一时期激增,为了防止外寇入侵和奸民勾结,因此明初私人海贸是被禁止的。

但是这个情况从永乐中期开始就已经遏制不住了,由于日本发现了大量的银矿,而本国又比较却铜,因此从日本开始向中国流入了大量的白银,在白银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制开始逐步瓦解,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使用本被官方严控的白银进行贸易,到了宣德时期,福建浙江的地方经济已经中了白银的毒,不得已的情况下,皇帝放开了白银贸易。不过对于海贸,仍然是不承认民间海贸。

不过虽然禁止民间贸易,国际之间的交流还是存在的,比如在正德末期嘉靖初期进入中国的佛郎机火炮和火绳枪,就是在和欧洲人的各种交流下引入的。另外随着西方殖民活动在东南亚海域的频繁,白银贸易也越来越昌盛,在这种情况下,海禁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在东海,像汪直那样的国际走私犯数量还是很多的,虽然没有中国政府的许可,但他们却是维系着东亚贸易的重要枢纽。

所以说明代的海禁只是一种应对国家政治安全的手段,并不是闭关锁国。如果非说哪个国家闭关锁国,那也是只有日本江户时期的德川幕府了。

为什么有人说鲍邈之改变了南朝的历史

历史上面最著名的小人之一,因为他梁朝的命运被改,数亿百姓遭殃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里面出现了不少值得我们记住的人物,但是自然也少不了令我们咬牙切齿痛恨的小人,秦桧或许是大家熟知度最高的一个,他们的存在也使得我们的历史不再是那种单调英雄史,不过这些人的确令人非常厌恶,如果不是他们可能很多悲剧性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如果不是他们历史的走向也不会这么曲折,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不仅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还间接性的带来了很大的战乱,他就是鲍邈之。

他原本是太子萧统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得到了他的信任。此时正是南北朝时期,这个时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可能相对而言还比较的统一,而南方在短短的两百年的时间里面就更换了五个朝代,百姓的生活本来就非常的苦,还在梁朝梁简文帝的时候爆发了侯景之乱,3000多名官员被杀,老百姓就更不要想,凡是值钱的东西都被拿走了,土匪行径。

梁武帝

皇帝无能,让人家带着只要800多人的大军如入无人之地,他就和北宋的宋徽宗赵佶以及南唐后主李煜非常像,只适合做一个闲散王爷,每天去写写画画,偶尔浇浇花逗逗鸟,这样的人做皇帝是对整个国家的不负责任。其实本来应该当上皇帝的不是他,是他的大哥萧统。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把萧统和梁武帝与曹操、曹丕父子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创业之君兼擅才学”。明朝礼部尚书孙承恩则认为萧统“睿资天启,令德夙闻”,评价很高。《昭明文选》他主编的。这样的人如果成为皇帝,就算没有特别大的成就,但是肯定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这样的一个人就是被他信任的太监给害死的。

昭明文选

萧统是一个大孝子,在他的母妃死了之后进行“生忌”,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做法事。想都没想就安排鲍邈之去守夜。本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做的好还能更加得到萧统的信任。但是小人就是小人,这么好的时间他却偷偷的跑去和宫女约会,后来被萧统发现,也只能说萧统自己是个大好人,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惩罚鲍邈之,只是对他没有这么信任而已。可是谁知道鲍邈之不仅不对这次的行为感到愧疚,而是对萧统怀恨在心,后面他更是乘着梁武帝身体不适的时候,诬告萧统暗藏蜡鹅,想尽快取而代之,这样的事情让梁武帝非常愤怒,直接罢免了萧统的太子之位。

梁武帝书法

蒙受了这样冤屈,又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在这样极度郁闷的情况下,萧统在自己3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样的天才如果真的可以继承皇位,梁朝也不至于就这样走向灭亡的道路,而像鲍邈之这样的小人成事不足,破坏能力倒是特别的惊人,不是他无中生有的诬告,萧统也不会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去世,也轮不到像侯景这样的人作乱,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得不感慨,历史就喜欢在这样关键节点和大家开一个玩笑,而正是这样才使得它有着如此多的波澜,中国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昭明文选局部

这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统治者或者是管理阶级的人,对于自己的下属一定要特别注意人品问题,一旦发现又这样的小人存在不要觉得他会对你的好处记得什么,如果自己不是有着足够的能力去改变小人的内心,就不要用这样的人即使他有着莫大的才能,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种人会在那个地方给你致命的一刀,希望大家以史为鉴,攀登顶峰。

火柴叫洋火、水泥叫洋灰、煤油叫洋油,是哪个年代的叫法

那个年代是蒋介石跑到台湾去后的一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是帝国主义封锁中国最残忍的年代,也是当今年轻人最不理解为什么最不发达的年代。也恰恰是在这个年代,毛主席力克西方劣强,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硬是把这个国家在世界的东方给矗立起来了。(原创回答)

明朝时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航海技术已是世界第一,为何朱棣还要实行海禁

在明代,永乐年间属于海禁比较松弛的时期,虽然没有明令取消海禁,但是大大放松了,所以才会出现郑和下西洋的空前壮举。明朝的海禁,不是永乐皇帝朱棣制定的。我来聊聊这个事。

在明代以前,历代王朝都不曾明令实行过海禁。元朝虽然也曾禁止过私人出海贸易,但都是在特定的时期采取过的防范措施,而且时间很短,也不禁止外国海商来中国。明代的海禁上升到了法律层面,载入《大明律》,成为一种既定国策,中外物品的交换被限制在朝贡贸易的范围内。这项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底为什么实行海禁呢?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经济结构决定的。

北宋景德年间,商税有450万贯,到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商税达2200万贯,折银2200万两。50年间增长了5倍。南宋时,高宗末年仅市舶收入一年200万贯,是北宋的3倍。根据《明史.食货志》和《续文献通考》的记载,明朝初年的商税每年仅20万两,大致是北宋的百分之一。自然经济,对于海外贸易没有强烈的需求。

第二,国防战备的需要。

自然经济并不一定带来海禁,汉唐也是自然经济,但没有海禁。海禁更直接的原因是“海疆不靖”。大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在东南海上有两种威胁政权安全的势力,一个是张士诚、方国珍余部;另一个是“倭寇”。

张士诚和方国珍起初都是泛海贩盐为业。方国珍还有一支颇为壮观的水军。在张、方集团被朱元璋攻灭之后,其余部很多逃亡海上,继续与明王朝为敌,活动范围从东南沿海到山东,都有见于记载。这些海上武装在广阔海域里神出鬼没,给大明朝造成了很大威胁。张、方余部还与其他国家的势力勾结,共同反明,在东南海上建立了许多据点。明朝对此,防不胜防,剿不胜剿,因而海禁。所以有些史料上说:“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时方国珍余党多入海剽掠故也。”

元代曾对日本用兵,都以失败告终,官方往来断绝。日本人为得到中国的货物,在元代就不断到中国沿海抢劫,入明以后,为祸更列。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发,朱元璋认为日本人要帮助胡惟庸夺取帝位,十分恼火,即“怒日本特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
上图国家博物馆藏《抗倭图》局部

第三,朱元璋的思想意识。

领导人的思想意识狭隘,也是明朝海禁的原因之一。元朝和明朝都把理学尊为“国是”。在元朝,其他各种思想也都受到保护,无论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犹太教,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但在朱元璋时期,就没有那样的胸襟了,所以很多后人说他“小农意识”。

第四,财政问题。

宋代有“三冗”问题,即冗官、冗兵、冗费,财政负担偏重,而宋朝的疆土又不是很大,农业税有限,需要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税收来补充。明代实行军屯,规模庞大,行之有效,国家财政不需要负担军费开支。朱元璋曾说:“朕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明代的官员队伍没有宋代多,而且俸禄也没有宋代那么丰厚。国家财政主要依靠农业税就可以维持,而不需要依赖海外贸易。

为什么现在不提倡过洋节了

中国人过洋节,就是忘记历史,忘记曾经的痛和耻辱。过洋节,就是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文化的侵蚀和对中国人的精神腐蚀,也就是糖衣炮弹了,懂者则懂,不懂者不懂。

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西洋指的是哪些地方

郑和是明代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太监,本姓马,是云南昆州(昆阳)人。

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九年间,率领大规模武装贸易舰队七次出使西洋。在这七次航行中,访问过亚非三十七国,到过六十多个地方。最南到达爪哇,最北到达波斯湾和红海沿岸的默伽,最西到达非洲东岸的木骨都束(索马里首都摩迦迪沙)和麻林地。他于1433年的最后一次航行,比哥伦布发现新航路早六十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海岸早六十六年。可见,郑和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先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