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放学后去俱乐部训练击剑,是8岁的钱李轩最开心的时光。今年的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他将迎来人生的第一场重要赛事。胜负在其次,毕竟他是同年龄组别里最小的选手。父亲钱如明笑着说:“只要站上赛场,他就成功了,我练击剑的时候都已经小学五年级了。”
击剑让他在上海安了家
钱如明来自江苏南通,是嘉定区震川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曾经拿到过全国冠军。“我小时候就比同龄孩子高,又顽皮。那时候也不懂练体育,反正一开始先是打篮球,后来被击剑教练看中,说我人很灵活。”
钱如明身高臂长,在场上很有灵气,原本有机会在专业道路上大展拳脚,但由于伤病,早早退役。19岁时,从江苏队退役的钱如明来到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习。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有个去少体校当教练机会,此时震川中学的招聘信息引起了他的兴趣。“学校招聘击剑教练,因为当时嘉定区没有击剑队,学校有意通过布局击剑项目填补区里的空白。”
虽是白手起家,但是能干一番事业的冲动让钱如明留在了上海。如何选材、如何训练,对专业出身的钱如明来说,心里明明白白,他的想法是先从女子项目突破。通过几个月的筹备,学校乒乓球馆改造成击剑馆,铺上专业的剑道,装上裁判器,有模有样,震川中学击剑队于2007年2月正式成立。
眼前的这些孩子,早就不是钱如明自己小时候那回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吃不了苦,所以要快乐运动,先把他们兴趣提高起来,自然会主动在项目上钻研。”穿插游戏,训练方式灵活,搞一些小型比赛,甚至有时候踢足球打篮球,钱如明在训练方法上动了不少脑筋。
当教练的难免惜才。遇到一些好苗子,甚至适合走专业道路的,钱如明就会发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引导他们在技术上扬长避短。钱如明已经连续四届带领队员参加市运会,他的弟子中有4人输送至一线,其中有2人进了国家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运会夺得女子佩剑团体银牌的姚皎正是钱如明发现的好苗子。“她1.7米的身高在击剑运动员里条件并不算出色,但她爆发力好,有灵气,适合佩剑项目。小姚从一张白纸到进入一线队,我带了她6年多,我看好她!”
,时长00:18
击剑成就了钱如明一份全身心投入的事业,也让他收获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李云云是钱如明的师妹,两人2009年结婚。之前在江苏做生意的李云云到上海后,曾在震川中学跟钱如明“夫唱妇随”,把重剑项目带了起来,后来怀孕,先后生下女儿钱李鑫和儿子钱李轩。为了照顾孩子方便,李云云开办了剑宸击剑俱乐部,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了解击剑、喜欢击剑。
“击剑二代”寄托父辈情怀
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有击剑,钱李鑫和钱李轩姐弟俩自然而然都学习了击剑。不过女孩爱安静,钱李鑫的兴趣转为绘画,而从小好动的钱李轩倒是对击剑十分执着。
钱如明当起了儿子的启蒙教练。“他读大班时接触击剑,一开始兴趣很高,后来一旦上了训练量,他就开始排斥,有时还会哭闹。”这些反应都在钱如明的意料之中,于是他“软硬兼施”,有时候就用奖励刺激儿子。好在钱李轩是真心喜欢击剑,现在每周训练七到八次,每次2个小时左右。
在钱李轩的击剑之路上,钱如明是他的指路明灯。而一向以训练严厉出名的钱如明,对待自己的儿子更“狠”,他坦言自己的孩子不好教,有时儿子练得不好,他会忍不住用剑打几下儿子的屁股。不过钱李轩跟爸爸亲,前一天还被打屁股,第二天被爸爸一哄就全忘记了。
也有钱如明错怪儿子的时候。去年一次训练中,钱李轩扭伤了脚踝,当时钱如明以为只是普通扭伤,休息几天就好了,没想到恢复训练后,儿子一个劲儿地喊痛。“一开始我以为儿子偷懒,结果他一边哭一边喊痛还在训练,带他去拍了片子,才发现有些骨裂,休息了半年。”钱李轩终于逮着机会向爸爸“投诉”,“我说我腿不好,你还让我训练。”
,时长00:30
钱李轩长得很结实,让钱如明“烦恼”的是儿子太能吃,无肉不欢。钱如明为了控制儿子饮食,就提出,“吃得多,就要往上加训练量,不然没有地方消耗了。多吃两块红烧肉的话,跳绳就多加四组。”没想到,钱李轩眨了眨眼睛,说:“那我就增加训练量吧。”让钱如明又好气又好笑。
成为一名优秀的击剑选手,需要漫长的过程。钱如明知道个中辛苦,“现在儿子还小,还在学动作打基础,一般初高中的时候,技术动作成型,但一些技战术还是要不断更新,包括还需要运用新的训练方法。”
对于儿子将来是否要走专业道路,钱如明坦言,自己对击剑项目的感情很深,有机会还是希望儿子能从事击剑运动。“儿子的身体协调性、爆发力,在同龄孩子中都是比较出色的。而且他天生的距离感很好,比如两个人对战,进攻时怎样的距离可以刺中对方,防守时保持怎样的距离最安全,他都掌握得很好。”
钱如明曾经的队友中不少也有了“击剑二代”。“奥运冠军仲满是我的师兄,他的两个孩子也在学击剑。我们对这个项目有一种情怀,像我爱人开击剑俱乐部,就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了解喜欢这项运动。今年市运会,他们俱乐部也有不少孩子去比赛。”
来源:上海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