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成都一乒乓球主题咖啡店举行了一场长桌冠军赛,吸引了不少乒乓球运动爱好者报名参与。 张浪 摄
中新网成都10月9日电 (王鹏 岳依桐 王利文)10月9日,成都世乒赛团体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这场2022年度世界乒乓球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赛事即将落下帷幕。在赛事举办地成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感染着成都市民,这座城市也向全球秀出了自己的运动底色。
“全民皆乒” 世乒赛引燃运动热潮
“乒世界、品成都”,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苏州世乒赛之后,世乒赛第六次落户中国。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是继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后,在中国举行的又一项国际顶级赛事,吸引了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60支运动队参赛。
成都市居民小区附近的乒乓球运动场所,吸引了不少市民。 成都市体育局 供图
这不是成都首次与乒乓球结缘。200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批准在成都设立中国乒乓球协会西部国际培训中心,此后成都10余次承接中国乒乓球队大赛前的备战集训,连续4年举办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两年举办3次乒乓球世界杯。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开战后,整座城市也进入了“乒乓时间”。恰逢国庆假期,乒乓热在成都大街小巷迅速升温。路边公园、社区运动空间、体育馆、小区内,随处可见打乒乓球的民众,击球的响声在各处回荡。
世乒赛期间,成都市民在街头的运动空间打乒乓球。 王磊 摄
成都职工乒乓球训练中心内,7岁的“乒乓小将”唐子萱有空便会来训练,作为2022年四川省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13、14年龄组冠军,她的梦想很明确,“长大后,我想成为奥运冠军。”
在成都职工乒乓球训练中心教练王彪看来,近年来民众越来越强的体育意识带动各项体育运动走热,乒乓球作为国球,参与人数的上升趋势更是十分明显。“我们这里共有20多个球台,满员是常事,除了想成为专业运动员的人群之外,从各类业余比赛来看,大众乒乓球的水平正不断提高。”
世乒赛团体赛之所以落户这座西部城市,不仅得益于成都营造的办赛口碑和国际美誉度,这种大街小巷“全民皆乒”的景象,也是城市运动底色的生动体现。正如世界乒坛传奇、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数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成都的运动氛围浓厚,这座公园城市展现出的运动底色感染着我。”
体育惠民 运动融入成都市民生活
一座城市的运动底色,更在于运动是否融入了市民日常生活。
近年来,四川相继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四川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作为省会城市,成都全民健身的热潮更是由来已久。
今年上半年,“到成都挑战百公里骑行”成为了成都骑友圈体验户外时尚运动的一大风向标。绿道骑行、爬龙泉山、野外露营也已成为成都人的“新三样”。
骑行在成都的走红,得益于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的全环贯通,这条成都独有的长达100公里的“绿色项链”成为骑行热门场域。“在国内很多城市骑行过,像这样环城的绿道,边骑边看美景,我还没在其他城市看到过。”骑行爱好者王垚说。
成都东安湖畔的大运会主体育场。 张浪 摄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成都天府绿道体系已建成5188公里,绿道与公园加速成网,“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形成,创新性地打造出“一山连两翼”的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使成都成为“公园中的城市”。
而作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承办城市,为保障大运会的顺利进行,成都新建了一大批现代化体育场馆。今年6月,成都市体育局发布消息称,为落实“场馆惠民、体育惠民”,成都大运会场馆将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大运会场馆,更是给全民运动热潮“添了一把柴”。
场馆开放,也意味着更多赛事“入场”。成都市体育局曾表示,2022年大运会比赛场馆将组织开展不少于150场次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同时举办不少于600场次的全民健身活动,并选派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这些场馆开展不少于400场次的科学健身指导活动。据统计,自从2021年4月《成都大运场馆惠民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以来,一系列高水平专业赛事、接地气的群众赛事在大运场馆接踵上演。
一项数据更能直观体现成都的运动底色——2021年成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超900万,市民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3.15%,连续6年稳步提升。
航拍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场馆,这里将作为成都大运会赛艇比赛项目场馆。 安源 摄
赛事兴城 成都体育产业步入“蓝海”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城市体育软硬设施不断完善,成都体育氛围日渐浓厚的同时,也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805.02亿元,较2019年增长9.89%。而2021年印发的《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更清晰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900亿元。
在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院院长、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会长柳伟看来,成都发力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这一重要举措,对塑造城市品牌、优化城市能级起到了重要促进用。除了近年来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大运会、世乒赛团体赛、世界运动会等国际重磅体育赛事纷纷选择成都外,本土打造的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天府龙泉山China100山地越野赛等也十分成功。
柳伟谈道,体育产业本身具有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融合功能强等特点,与其他业态融合,能产生强大的经济效能,促进传统业态向新兴复合业态转变。体育+教育、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多种融合业态正在成都茁壮发展。
成都市民在公园里进行陆地冲浪等运动,运动已成为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浪 摄
与此同时,成都市民对体育的热爱,使得体育装备市场也日益火爆。在知名体育用品零售商迪卡侬商场内,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迪卡侬成都商业负责人黄蔚辛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迪卡侬成都销售额增长突破两位数,并实现持续增长。迪卡侬更加重视成都市场,也会根据市民的需求进一步投入资源,升级服务。
柳伟认为,未来成都体育产业还将实现爆发增长。成都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让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覆盖城乡;相关企业在迎接产业蓝海的同时,要不断推动管理,加强产品迭代升级;同时,城市要进一步构建共享体育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平台,擦亮城市体育产业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