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体育运动与人类的历史进程最为相似,那棒球或许是很多人心目之中的答案。在那些被球迷们口耳相传的经典战役中,既有超级巨星像拿破仑那样以一己之力带领球队取胜,也总是有一些名不经传的角色球员在那一闪而过的瞬间里迸发出无与伦比的能量,将自己的名字写入棒球史册。
今年世界大赛第一场费城人落后5分的大逆转想必广大球迷们一定还是记忆犹新,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要说的就是一场同样惊心动魄的大逆转和共同编织这幅美丽画卷的球星们的故事。你或许不会想到,这场比赛开始的时候,最后的英雄正孤单寂寞地坐在板凳上,焦躁地看着拿破仑们大展手脚。当然这场比赛除了球员们在不同时段的闪光外,贯穿始终的还是两位代表传统棒球思维的主帅的斗法,在那个棒球数字化尚在起步阶段的时代,围绕着信任、勇气和直觉的主帅对决放在今天来看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又总有那么几分令人怀念的浪漫。
21世纪初扬基同红袜对决的火爆直到现在也难出其右,而2003年的美联冠军赛第七场正是这对死敌之间的史诗碰撞的一个高潮,彼时红袜受“圣婴魔咒”困扰,已经85年未能世界大赛夺魁,对冠军的渴望到了极致,而扬基则将“圣婴”贝比-鲁斯(Babe Ruth)视为守护神,深信神明护佑之下面对死敌的不可战胜。
拥有显赫球员经历,并且此时已经作为教练拿下了四座世界大赛冠军的扬基主帅乔-托瑞(Joe Torre)在这样场内外的剑拔弩张中依旧感到焦虑,更不用说球员时代未曾进入大联盟,大联盟执教经历也只有两年的红袜教头的格拉迪-里特尔(Grady Little)了。
这场比赛为双方先发的正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两名先发投手,由当时已经拿到了六座赛扬奖的扬基王牌“火箭人”罗杰 克莱蒙斯(Roger Clemens)坐镇主场面对三夺赛扬奖的“神之右手” 佩德罗-马丁内斯(Pedro Martinez),这也是季后赛历史上第一次在第七场生死战中两名赛扬奖得主正面交锋。
在这场决战开始时,扬基的三垒手阿隆-布恩(Aaron Boone)却郁闷地站在球队板凳席前为队友们加油。阿隆的爷爷雷、父亲鲍勃分别随印第安人和费城人在1948年和1980年夺取过世界大赛冠军,而他的哥哥布雷特也在1999年帮助勇士杀入世界大赛,本场比赛还担任电视转播嘉宾,坐在解说席注视着球场,阿隆又何尝不想在这场关键的比赛中跟随长辈的脚步,在哥哥的见证下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球队打进世界大赛呢?
在赛季中期从红人交易而来的他原本在这个赛季打出了生涯年,常规赛累积24支本垒打,96分打点还破天荒地入选了全明星。可是在这个系列赛的前六场比赛中,作为首发的布恩的发挥却极其糟糕,打击率仅有.125。生死战中,总教练托瑞为了保持进攻质量,只能将他留在了替补席上。
在这场巨人对决的前半场,红袜显然是气势更旺的一方,时年已经39岁的克莱蒙斯显得廉颇老矣,面对着红袜那条将当赛季的美联打击王比尔-穆勒(Bill Mueller)放在第八位的无死角打线,从第二局开始就陷入困境,被红袜连拿3分。如果不是克莱蒙斯过往的履历太过辉煌,或许托瑞早早就会将他换下,可是在那个对伟大球员的敬意重于战术常识的时代,作为老派教练托瑞还是期待克莱蒙斯能找回状态。
当第四局上半红袜将比分改写为4-0的时候,托瑞终于不能再等了,走上投手丘,克莱蒙斯黯然退场,当时许多球迷甚至认为这将是这位伟大投手生涯最后的背影了。接替克莱蒙斯上场的并不是一名传统的救援投手,而是未来的名人堂成员,生涯获得了270场胜投的迈克-穆西纳(Mike Mussina)。他在第四战的先发后仅仅休息了两天就再披挂上阵,对于托瑞而言,生死战毫无保留,他需要用手中最好的资源避免分差的继续拉大。
相较之下,为红袜先发的马丁内斯却状态正好。比起身高1米93虎背熊腰,看上去就像一个强力投手的克莱蒙斯,身高1米80,且看上去十分瘦弱的马丁内斯却是棒球比赛无论高矮胖瘦都有一席之地的最佳证明。
在世纪之交的这几年里,马丁内斯就是大联盟最具压制力的投手,在1999-2003年间除了受伤投球局数不够的2001年之外,他都是美联的自责分率王。之所以他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近乎没有短板的武器库。
通常我们说,一名投手能用三种方式进攻击球员,上下、内外和通过球速变化制造时间差,而这位来自多米尼加的小巨人则无所不通。他的直球和变化球兼具球质和控球,而他的变速球更是可以在投球动作看上去与直球毫无不同的视觉效果下制造出10英里左右的速度差。正因为他能够出色地将不同的球种和投球策略进行混合,也让扬基的打线难以招架。
尽管扬基靠着杰森-吉安比(Jason Giambi)的两支阳春炮将比分在第七局下半迫近至2-4,可是却难以在马丁内斯面前串联起有效的攻势。随着“老爹”大卫-奥蒂兹(David Ortiz)八局上半的阳春炮,手握3分领先的红袜离碾压死敌闯入世界大赛仅差6个出局数。
马丁内斯作为一名先发投手,由于身材并不高大,体能槽比起那些身材健硕的同行就稍差了一点,往往在用球数超过100球后,状态就会出现一些起伏。据他所说,随着身体疲劳程度的增长,尽管球质依旧能够维持,可是控球的精准度就会下降。
第八局下半将要面临扬基从第二棒开始的核心棒次,需要在牛棚投手和马丁内斯之间进行决断的红袜主帅里特尔询问马丁内斯有没有信心解决下一名击球员时,倔强的马丁内斯自然不可能退缩,也让原本以为工作在第七局结束时就已经完成的他又出现在了第八局下半的投手丘上,并率先拿下了一个出局数。见到这样的场景,里特尔就像所有的老派教练那样,决定继续相信他投球数已经超过100球的王牌,而不是换上在这个系列赛中同样发挥出色的牛棚众将。
面对疲惫的马丁内斯,扬基的打线突然觉醒,从德里克-基特(Derek Jeter)到伯尔尼-威廉姆斯(Bernie Williams)再到松井秀喜(Hideki Matsui)和豪尔赫-波沙达(Jorge Posada),扬基连续击出4支安打,其中包括3支二垒打,抹去了3分分差。在满场狂欢的旧扬基竞技场里波沙达在击出扳平比分的二垒打后在二垒振臂欢呼的画面也成为了那个系列赛中最为标志性的一幕。从现在,甚至是当时的观点来看,里特尔的按兵不动是红袜痛失好局的首要原因,可是这终究只是唯结果论的残酷。
巨星陨落,当马丁内斯落寞地走下投手丘,套上卫衣帽子,双眼无神地盯着球场的时候,扬基主帅托瑞一个常规的,在当时完全不引人注目的操作却成为了一段传奇故事的序曲,他将布恩换上为刚刚保送上垒的队友代跑,不过这还没到他闪光的时间。
九局上半,在本场比赛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不容有失的追击状态的扬基不仅是将胜利组的牛棚都早早投入使用,就连先发群的穆西纳和大卫-韦尔斯(David Wells)也都已经出场,此时扬基的牛棚中值得信赖的投手只剩下他们的终结者马里安诺-里维拉(Mariano Rivera)了。
年轻的球迷或许对于里维拉历史第一终结者和首位全票入选名人堂的故事有所耳闻,但是他本人的奋斗史却远远比那些威名更加饱满。从巴拿马穷乡僻壤来到纽约大苹果的他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1995年初登大联盟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名25岁的“大龄”新秀了,而且作为先发投手的他看起来也不太可能奢望与“名人堂”产生什么关联,毕竟在他的第一个赛季里,自责分率高达5.51,显然难以在大联盟中立足,一度登上了球队老板的交易名单。
但是慧眼独具的扬基教练组却发现里维拉尽管总体表现不佳,但并非没有亮点。身材瘦高的里维拉和马丁内斯一样,续航力较弱,而且比起精通多个球种的马丁内斯,里维拉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切球(卡特球),这也导致他续航力问题比起马丁内斯更加极端,往往在第二次面对对方打线的时候就会被打垮。与其让他在先发投手的位置上遭受打击,为何不将其改造成只需要专精一两个球种,且单场不需要多次面对同一名击球员的救援投手呢?也正是教练组的这个决定,不但让里维拉留了下来,还孕育了百年大联盟兵器谱上排名第一的武器——里维拉的切球。
他的切球在面对左手击球员时产生的强烈向内侧漂移的尾劲更是成为了对手眼中的伐木锯,凭借在挥棒的一瞬间变向并砸向球棒中段细弱部分的强烈移动打断了无数击球员手中的球棒,也成为了扬基王朝岁月球队最稳妥的牛棚保障。可是这一场比赛,里维拉需要做的并不是像以往一样,守住一两局就可以打卡下班,而是要作为扬基的最后一道城门,坚守到最后,要么球队胜利,要么失败离场,他的背后是托瑞弹尽粮绝的无奈,也是对于巨星完全的信任。
9局上、10局上、11局上,尽管红袜多次攻占得点圈,但是里维拉还是稳稳地守了下来,可是扬基的教练和球迷也知道已经八年没有在季后赛中救援超过3局的里维拉早就逼近了自身的临界点,痛失领先的红袜却丝毫没有缴械投降的迹象,在延长赛中换上了在这个系列赛中发挥极其出色,已经拿下了两场胜投的蝴蝶球大师蒂姆-维克菲尔德(Tim Wakefield)。
第11局下半,为扬基首先登场打击的正是替补上场的布恩,他将迎来自己本场比赛的第一个打席。面对近况不佳的弟子,扬基主帅托瑞尽可能平静地说道:“你只需要争取击出一支安打,尽管这不代表你不会打出本垒打。”
在经验丰富的托瑞眼里,打击状态不佳的球员往往会产生焦躁情绪,从而出棒过早,以这种心态走上打击区面对球速极慢且轨迹飘忽的蝴蝶球就根本不可能占到便宜。他需要布恩慢下来,将球推向球场中央或是反方向就算是成功。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旨在扰乱击球员挥棒时机,球速极慢的蝴蝶球碰上挥棒时机已经紊乱到不能再坏了的布恩反而产生了负负得正的效果。面对第一颗球就挥出大棒的布恩击出了一支左外场方向深远的高飞球,轻而易举地飞出墙外,再见本垒打!扬基逆转击败死敌,挺进了那年的世界大赛。整个扬基竞技场几万人欢声雷动,老帅托瑞热泪盈眶,而他们的功臣里维拉累得虚脱在了投手丘上,最后的英雄布恩则是一时失语,在记者面前几乎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赛后扬基众将涌入外场的纪念碑公园,亲吻鲁斯、卢-贾里格(Lou Gehrig)、米奇-曼托尔(Mickey Mantle)等人的纪念碑,感谢球队英灵的护佑。
这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就是棒球吸引力的最佳展现,既有像马丁内斯和里维拉这样的传奇巨星的高水准发挥,也有像穆西纳这样的名人堂先发投手从牛棚出发的奉献精神,和像布恩这样的“小人物”抓住机会成为决胜因子,两支球队的坚韧和勇气为球迷们携手奉献了一场经典战役。在这场比赛中,两队主帅托瑞和里特尔都对麾下的巨星们充满信任,只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易地而处,思路相近的他们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只不过在这个时空下,托瑞是胜利者,而里特尔成为了失败的替罪羊,在赛季结束后黯然下课。
不过棒球如人生,童话并不一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挺进世界大赛的扬基不敌马林鱼,而他们的英雄布恩则在几个月后在一场私人篮球赛中十字韧带撕裂,被扬基解约,直到退役也没能找回2003年的状态。他再一次以主人的身份回归扬基是在2017年年底,凭借“福将”的优势力压在扬基耕耘超过20年的现任费城人主帅罗布-汤姆森(Rob Thomson)抢下扬基主帅的宝座。
噩梦之所以称之为噩梦,只是因为还没有到醒来的时候,赛季结束后换帅的红袜马上就在次年的美联冠军赛中上演史诗逆转,击败扬基之余杀入世界大赛,时隔86年再次捧杯,让马丁内斯和维克菲尔德等一年前的失意之人的坚守收获了美满的结局。
主帅殚精竭虑、巨星一夫当关、小人物完成逆袭、永不放弃的精神和一篇篇充满传奇色彩的史诗故事,这大概就是季后赛棒球最大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