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德尔 莫德 德国的

莫德尔元帅为什么被称为德国的防御大师和“救火队长”?同为兵败为什么莫德尔选择自杀而保卢斯却没有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09-30 21:53:07 浏览3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莫德尔元帅为什么被称为德国的防御大师和“救火队长”

每当提到莫德尔元帅,我都会想起银英传里莱茵哈特麾下的那个铁壁缪拉,事实上,以田中的尿性来说,我一直怀疑铁壁缪拉的原型,就是莫德尔元帅来着,整个银英传前期,莱茵哈特陛下辉煌的那些时刻,高光之下,有黄金狮子的兄弟齐格菲阁下,有独眼龙奥贝斯坦,有帝国双璧罗严塔尔和米达麦亚,甚至有那个开着王虎的大老粗毕典菲尔特,但是缪拉在比他们更前沿的地方苦战,我们看不到他的身影,一直到黄金狮子终于遇上自己那个魔术师宿敌,战略上始终差其一筹,连自己都身陷死地之时,而那些麾下的名将,都被调离在回兵不及的地方,到这时,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的缪拉终于出现了,帝国名将名帅们,从没有人挡住过的,杨威利十三舰队集火攻击,缪拉一师之旅,在他连换四条指挥舰而不退的情况下,顶到了回援到来,挽救了年青的帝国皇帝,也为自己挣下“铁壁”之名。莫德尔元帅也一样,元首的高光时期,他在一线苦战当中,人们只看到隆美尔,曼斯坦因,古德里安们嵌满了名将的天空,没人关注莫德尔,直到朱可夫携苏维埃的惩罚,屡次落到德军头上,曾经横扫欧洲的将领们,开始对着T-34的大海绝望之时,莫德尔的身影被显现出来,这是那个带着四十辆坦克就敢狂飙敌后近三百公里的莫德尔!这是那个带着一个装甲师就顶住一个集团军的莫德尔!等元首把一个残破的集团军交到他手里,他又是那个从容淡定挡住朱可夫三个集团军,还坚持反击,试图围歼朱可夫的一个集团军,让朱可夫吃了大亏。设使帝国没有莫德尔,西线还在诺曼底登陆呢,东线苏军就该打到元首面前了。事实上,莫德尔成名太晚,最后成了一个救火队员,一场接一场的打防御战,才被说成防御大师,要是帝国扩张时期,他就能做战略层面的指挥,那他的进攻跟防御一样完美!我坚持认为,莫德尔元帅,才是第三帝国最优秀的战将!

同为兵败为什么莫德尔选择自杀而保卢斯却没有

莫德尔元帅是什么时候自毙的?已是1945年4月21日,比希特勒自杀仅仅提前了九天,他的“B集团军群”当时已经全军覆灭。而战败的地点是鲁尔工业区,该区工厂里生产的军火,是德国维持战争最基本和最后的条件,鲁尔失守,意味着距离德国战败剩下不了几天了。

所以莫德尔属于“绝望而死”,这个时候东线苏军已经开始围攻柏林,既然莫德尔已经战败,则标志着西线盟军也将长驱直入,两面夹击德国本土并且终将会师。莫德尔是个眼光足够的专业军人,他知道德国没得救了,军事形势已然绝望,而在此之前他还试图在挣扎,希望能力挽狂澜。

要了解纳粹领导层在1945年初的战略构想:打是肯定打不赢了,所以在东线尽量顶住苏军,争取与西线盟军溝和,这样德国就还有一线生机。《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主要描述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国防军高层、乃至于希姆莱、舒伦堡这样的党卫队头目,都开始秘密与西方接触,并在瑞士进行谈判。

(莫德尔元帅)

但是这一切要建立在两条战线没有崩溃的前提下,把苏军的一方抛开,莫德尔的部队也必须守住“西部壁垒”,以便让美英盟军望而却步来争取时间和谈。如果“B集团军群”也土崩瓦解的话,美英军完全可以横扫柏林以西地区,凭啥还跟你谈判?德国人干脆就没有和谈的资本了。

所以对德国人来说,柏林保卫战固然重要,鲁尔战役也是性命攸关,如果莫德尔守不住莱因河东岸的齐格菲防线,那就宣告着德国大势已去,所以堪称西线“最后一战”。莫德尔麾下还有第5装甲集团军、第15集团军和伞兵第1集团军约29个师50万兵力,硬刚美英五个半集团军200万大军的进攻,只是各师普遍残缺。

(保卢斯大将)

莫德尔这个“救火队员”太难了,他的敌人有100个满编师(其中25个装甲师),数千辆坦克和9000架作战飞机(德军还能起飞1700架呢),从1945年3月下旬起,堪称“铺天盖地”而来。战至4月中旬,莫德尔的集团军群基本全军覆灭,被毙伤100000余人,被俘虏375000人,至此德国西线空门大开。

1945年4月21日,兵败后的莫德尔身边只剩下几个军官和士兵,在美军的封锁和搜捕中逃到了杖易斯堡附近的一处森林里,莫德尔决心自杀以免被俘,同时给自己选好了埋尸地点:一棵松树下面。尽管随行军官竭力劝阻,仍然无法改变莫德尔的决定:“我从来不相信我会这样的失望,因为我只效忠德国”,这位陆军元帅遂举枪自尽。

(莫德尔在战场上)

一般而言,德国战败前党卫军成员自杀的较多,毕竟是那么狂热,以及曾经犯下了累累罪行。而国防军高级军官自毙的真心不多(720事件里面死的不算),莫德尔属于其中的另类,除去形势绝望以外,笔者个人认为,莫德尔在东线严重杀伤过苏军,在“市场花园”里打残英军,在阿登战役中又干掉大批美军,战争罪也是逃不掉的,该惹的他都惹了。

保卢斯也在投降前获授陆军元帅,这个军衔本来就是希特勒逼其自杀所用,因为“还没有一位陆军元帅战场上被俘过”,这是希特勒一直念叨的。但是保卢斯让他很失望,最终选择走进了苏军战俘营,说明这个总参谋部下来的军官性格确实不够坚强,不是个军事主官的材料。话又说回来,但凡他有杀伐决断的勇气,第6集团军早就突出包围圈了。

(保卢斯照片还没挂上元帅肩牌)

另外保卢斯兵败被俘的时间,还只是1943年初,在那个时间点还没有人能够做出德国必败的结论,半年后希特勒还有能力发起库尔斯克进攻战役呢!既然战争前途未卜,保卢斯心里肯定琢磨:万一能活着回到德国呢?现在死了不是亏大了,事实上,德国后来真的通过中立国提出过建议,用斯大公子雅克夫交换保卢斯。

斯大林死活不干,这就没办法了。

(莫德尔)

莫斯科战役中,饱受争议的莫德尔凭什么不到3个月升司令

拼命三郎

以师长时战功胜军长

任军长时战功胜集团军司令

成为德军悍将

兵败莫斯科后

并未惊慌失措

秉承希魔旨意

竭力维持战场形势

形成有效支点

避免德军大溃败

重拾信心

为希魔助大力

于是火线上升任集团军司令

故,成为德军著名战将

凌远长著

在短短三个月内,德军元帅莫德尔因何连升两级他为何被誉为最优秀的防御战术指挥官

因为纳粹党关系好才获重用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莫德尔虽然不如古德里安那样有名,但这并不能否认他的能力。在众星云集的德军将领中,莫德尔属于后起之秀,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莫德尔还仅仅是一名师长,不过仅仅数个月之后,他就已经成为了第九集团军的司令。其升迁之迅速,在德军中实属罕见。莫德尔虽然是行伍出身,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的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由于莫德尔屡屡在关键时刻挽救危局,他成了希特勒口中的“东线救星”,甚至连古德里安都对他赞誉有加。如此战功赫赫之人,又岂非浪得虚名之辈!

苏德大战之初,莫德尔虽然只是第3装甲师的师长,但他却充当着古德里安的突击先锋,在明斯克包围战以及斯摩棱斯克包围战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斯摩棱斯克,莫德尔率领第3装甲师挡住了苏军一个集团军的反攻,为德军扎紧包围圈创造了时间。在随后爆发的基辅战役中,莫德尔的第3装甲师再次充当进攻的矛头,仅凭41辆坦克就敢深入苏军防线275公里,其勇气以及指挥才能令人叹服!基辅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莫德尔就荣升为第41装甲军军长。

在顺境时,莫德尔善于把握机会;在绝境时,他从不轻言放弃。莫斯科战役惨败后,德军防线岌岌可危,苏军趁势发起反攻,在如此绝境之中,莫德尔善守的天赋展露无遗。1942年初,莫德尔已经接任第9集团军司令一职,不过他此时可高兴不起来。此刻,苏军正在以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围攻第9集团军,而且最近的一股苏军已距离司令部不足十公里,莫德尔接手的可谓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然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第9集团军的兵力已不足6万人,装甲战车也只剩下区区的165辆。按照一般人的思路,第9集团军以现有的兵力或许只能采取防守的策略,但是莫德尔却反其道而行之,转而选择了进攻!“进攻!化被动为主动,将你的意愿强加给敌人!”这是莫德尔的至理名言。在莫德尔的指挥下,第9集团军实施了一系列的反突击,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

1942年9月,苏联名将朱可夫集结两个方面军共计190万人的兵力,在勒热夫地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攻战役——“火星行动”。朱可夫的威名自不必多说,他素有常胜将军的美誉,可在勒热夫他却遭受了生平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当朱可夫指挥大军发起进攻时,莫德尔早已将勒热夫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地带,朱可夫使尽浑身解数,非但未能撕破第9集团军的防线,自身的攻势也越发疲软。莫德尔抓住机会趁势反攻,以一场形攻势成功将孤军深入的第41集团军包围。12月11日,苏军的最后一次进攻失败后,“火星行动”被迫中止!

在莫德尔的军事生涯中,类似的经典防御战还有很多,而他本人也由此获得了“最优秀防御战术指挥官”的美誉。总的来说,莫德尔的军事才华丝毫不输于德军“三大名将”,所以三个月连升两级也无可厚非。

文/战情解码


我是优质军事答主战情解码,欢迎关注留言!

同在东线的莫德尔和曼帅哪个更强

莫德尔和曼施坦因都是在东线战场迅速成长起来的优秀统帅,两人都取得过重大的军事胜利。前者依靠勒热夫突出部的防御作战重创苏军为自己赢得了“防御之狮”的美誉;而后者则通过精妙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为东线德军重新夺回了战略主动权,成为公认的最有能力的德军将领,是陆军总司令呼声最高的人选。从这两位中选出更强的一位实在是太难,他们分别代表着防御和进攻两个派别,不过希特勒最终选择了莫德尔。

事实上在1942年两个将军之所以出现迥然不同的指挥风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面临的不同军事形势所决定的。对比莫德尔所在的中央集团军群和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随后改称南方集团军群),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央集团军群当面构筑有良好的纵深的防御阵地,而且其兵力密度也处在合理的情况下,德军和苏军的兵力对比在1:4左右,这种情况下德军选择坚守是较为适宜的。而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在组建之时,南翼的态势已经呈崩溃的局面,苏军不断的突破德军脆弱的防线,曼施坦因不足的兵力根本无法据守如此长的战线,经常是由装甲战斗群在某一地域实施警戒,实际上在第6集团军覆灭后,南翼德军始终都没有建立起一条完整的防线,既没有如此多的步兵单位,也没有时间。所以曼施坦因只能采用机动防御的形式,以装甲部队不停的各处转战来维持一条大概的战线。从兵力来看,莫德尔的中央集团军群步兵单位较多,而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则装甲师数量较多,可见两人的指挥风格虽然不同,但是都是符合当前的德军实际情况的,故而能够取得成功。

那么东线德军到底适合那种作战模式呢,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由于整个1942年都处于战略防御,防御工事得到了充分的强化,采用坚强防御来消耗苏军的力量是非常合理的,毕竟进攻一方的损失总是会大于防守一方,尤其是进攻坚固的防线往往会造成极大的伤亡,在勒热夫战役中,苏军的损失是德军的5倍以上,如果一直按这个损失比打下去,苏军的人力再充足也是吃不消的。而南方集团军群的战线一直在变换之中,无法建立向其他集团军群那样坚固的纵深阵地,其兵力密度也不足以防守更宽的战线,要想让南方集团军群也采取顽强的防御就只能是向其配属更多的步兵师,而希特勒无法提供足够的步兵师,所以南方集团军群无法采用莫德尔的那种模式。

从1944年的东线战局就可以看出这样的问题,当时曼施坦因已经被解职,莫德尔转而担任南翼德军的指挥官,虽然大大加强了这里的防御,但是代价是削弱了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而虚弱中央集团军群仍旧采用硬性防御的模式,最终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顿河,遭遇东线战场最大的一场失败。也说明德军的实力不足以全线实施这样坚强的防御,其装甲部队只能保证某一方向上的作战。最终的结论就是,除非希特勒同意进行大规模的撤退,在一条大大缩短的战线上进行防御以保证最基本的兵力密度,才可以进行顽强的阵地防御作战,只要希特勒还选择在较长的战线上作战,那么德军就必须转入机动作战,至少一部分战线要转入机动作战,才能避免1944年那样的崩溃局面。

至于莫德尔和曼施坦因孰强孰弱问题,就由各位读者来判断吧,大家认为哪个更强呢?

防御专家莫德尔,为什么在法国扛不住美军进攻

1944年,对于德国来说,已完全没有发动战争时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气势了,在各个战场上承受着盟军的大反攻,“撤退”成了德军在这一年的“主基调”。德军统帅部决定启用“赋闲”在家的莫德尔,去“收拾”东线的残局。

他不负众望,在北方解救出20万德军;在南方接替曼施坦因的指挥,又帮20万德军“脱困”,并身兼两大集团军群司令。俨然就是德国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机,他就出现在哪里。现在,他是德军统帅部最信任的人。

西线战局每况愈下,莫德尔又来到法国“救火”。

在东线的成就,也为其赢得军事生涯的最大辉煌,不仅晋升为陆军元帅,而且成为非官方的“东线总司令”,这让喜欢战争的莫德尔十分享受这份快感。当通知其前往法国时,从他的内心来讲,还是有种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感觉。

但到了法国后,情况并不乐观。首先,盟军的实力比苏军更强。依靠强大的美国支持,登陆的盟军拥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整个西线德军只有100辆坦克,不到600架飞机,而盟军前锋就有2000辆坦克,作战飞机更是超过了14000架。

这种近乎20倍左右的火力差距,注定西线的德军几乎没有什么能力与盟军抗衡。登陆后的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向法国内陆推进,7天之内就占领整个布列塔尼半岛,严重威胁B集团军群的退路,其前锋直指巴黎。

其次,德军兵力明显不够。战役初期由于误判,德军遭受严重损失,再加上部署西线的德军,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战斗素养不高的士兵,一旦遭到攻击,就会迅速溃散或投降。仅有的几支精锐部队,在如潮的盟军面前,也很难维持战局。

更让人心烦的是,法国有比苏联更强大的“地下军”组织。他们的活动能力更强,破坏交通、提供情报,甚至有组织地进行抵抗,俨然就是一个庞大的抵抗组织,有章法、有策略,这让德军常常举步艰难、焦头烂额。

不管怎么说,莫德尔到了法国,再次像东线那样,成为德军的“救火队员”。在德军统帅部看来,凭借他卓越的防御天赋,希望将战局稳定下来。不仅让他担任西线总司令,而且还兼任B集团军群司令,成为西线权力最大的人。

莫德尔的当务之急,是解救出更多的部队。

踏上法国领土,莫德尔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个部队了解情况。在西线,制空权完全掌握在盟军手里,德军白天不可能展开行动,B集团军群已损失16万人。更要命的是,盟军布置的“法莱斯口袋”里,几乎囊括了西线全部的德军,他必须想办法解救他们。

一是,将前线情况形成报告,请示撤退。要知道,德军统帅部让他到法国是稳定战线,而不是撤退。他曾在东线违令撤退,被解除了集团军司令职务,这个教训必须吸取,但莫德尔认为不能消极固守,请示上级必须撤退,并得到了许可。

二是在没有形成包围前,部队大踏步撤退。莫德尔立刻命令部队开始撤离,并要求所有能动的装甲部队发起反冲锋,迟滞盟军进攻,掩护大部队撤退。同时,允许撤离的部队可以丢掉所有重装备,轻装撤离,越快越好。

更重要的是,为了争取时间,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后退。尽管负责掩护的部队顽强抵抗,但盟军的猛烈进攻,合围圈是越来越小,必须抓住时机,尽快撤离。撤退是惨烈的,盟军飞机不停地轰炸,通往德国的道路,挤满了被打坏的车辆、火炮。

自莫德尔8月15日接管西线指挥,20多万被围部队开始撤离。尽管“法莱斯口袋”里的德军损失了7万人,但一周之内,还是有13万人冲出了包围圈。有人称之为德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正因为这些有生力量,将西线的战事延后了4-5月。

莫德尔再一次充当了“救火队员”,成功地挽救了西线德军的命运,德国上下备受鼓舞。尽管由于蒙哥马利的“私心”,致使巴顿的第3集团军被要求停止前进,让德军有机会撤出,但依然不能抹灭莫德尔的功劳,他成为盟军公认的悍将。

但大势所趋,不是靠一两位“战术家”就能扭转的。

按照德军统帅部的要求,退下来的德军在塞纳河一线建立防线,但亲临现场的莫德尔十分清楚,没有重装备的德军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他将目光放在了400公里以外的“齐格菲防线”上,并暗暗地做着准备。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首先,放弃巴黎。与盟军的正面作战已经是顾此失彼、自身难保了,而法国庞大的抵抗组织也从“地下”转到地面,在各个城市开始攻击德军,甚至在巴黎形成武装暴动的局面,这对莫德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要继续撤退。

其次,美军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远远超过苏军,再加上绝对的制空权,莫德尔的“弹性防御”战术毫无用武之地。在他看来,只有大踏步的后撤,拉开盟军补给线的距离,使德军的补给更及时,才能有机会坚守住防线并反攻。

更让他为难的是,德军统帅部答应的30个师和500辆坦克迟迟不到位。西线的德军没有能力与盟军抗衡,当务之急,能将剩下的部队带回“齐格菲防线”就已经不错了。也就是说,“有人还有胜算,如果没人只能是死路一条。”

德军撤退之快,超出了盟军的最初判断。他们以为对手会采取“阶梯式”的防守模式,但莫德尔根本没有坚守的意思。于是,美军只得派出飞机在其后方袭扰,延缓德军的撤退速度,而地面部队加紧追击。此时的德军完全是无序的、混乱的撤退。

随着土伦、马赛港口的解放,盟军90万人在南部登陆,并与巴顿的部队汇合一起。德军一路溃逃,一连串的失败,让士气跌到谷底的官兵们越来越狂躁,失败情绪在军中迅速蔓延,尤其是不服从指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莫德尔的指挥也不好使了。

但是,他一再向德军统帅部提议退守“齐格菲防线”,同时建议由龙德施泰德担任西线总司令。莫德尔认为,这位老帅在军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只有他“出山”,才能“镇住”当前混乱的局面。

当然,德军统帅部对莫德尔一再撤退,也早就没了耐性,同意他的建议并继续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至此,莫德尔仅仅只当了18天的西线总司令,就“主动请辞”了,一方面他对混乱的局面没有信心去把控,另一方面也是“回天乏术”了。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救火队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什么说朱可夫与莫德尔的巅峰对决,输在战役上,赢在战略上

大多数人都知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二战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苏联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200万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勒热夫地区,苏、德双方还有一场更惨烈的战役,苏军伤亡170多万人,并以其4:1的伤亡比,被称为“勒热夫绞肉机”。

勒热夫战役持续了一年多,它与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称为两大战役间的过渡战役。也正因为没有取得太大成果,或者说是一系列惨仗,苏联方面对此闭口不谈,增加了该战役的神秘感。

莫斯科战役,苏军大反攻,成就了莫德尔“防御大师”的美名。

1941年底,德军的“闪击战”终于被迫停在了莫斯科城下,并在苏军的反击下开始溃败,德国统帅部一再要求不准撤退,但将领们却不打算这么做。唯一在东线撤退中要求反攻的莫德尔,被升为第9集团军司令,并很快稳定了军心和防线。

他倡导的“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面对苏军追击,他集中两个战斗群,从两个方向发起反冲锋,迟缓了苏军的进攻,德军在勒热夫一线站稳了脚跟。但莫德尔并不满足与此,他又采取积极的攻势,包围并歼灭了3万多苏军,稳固了防线。

这场胜利,不仅让莫德尔晋升为大将(一级上将),成为“防御大师”,而且鼓舞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士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阻击,与100万追击的苏军展开“拉锯战”,并形成了一个宽约150公里,纵深约100公里的突出部。

首先,苏军追击了近200公里,也是“极限”。战争初期,苏军的损失是惨重的,尤其是飞机和坦克,在莫斯科战役后期,消耗得也所剩无几,与丢失大量坦克装备的德军一样,只剩下步兵对步兵了。但论单兵素质,苏军根本不是对手。

其次,习惯进攻的德军被“打蒙”,不知如何防守。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军上下早已习惯依托于坦克装甲部队的“闪击战”,当坦克消耗殆尽时,进攻的势头锐减,尤其是穿着夏装在冰天雪地里作战,在苏军的反攻下,一时没了章法。

更为关键的是,莫斯科战役是击溃战,不是围歼战。这让德军保存了相当的实力,尽管损失了50万人,但仍有100多万精兵强将。清醒过来了德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给苏军造成大量杀伤,100万人的追击部队伤亡近80万人。

“勒热夫突出部”,成为德国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掩护”。

1942年春季,苏、德双方在勒热夫地区“僵持了”下来,都在为各自的夏季战役做准备。但“勒热夫突出部”的特殊位置,成为苏联最高统帅部的“眼中钉”、“肉中刺”,十分的碍眼,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不断地对该地区进行冲击。

但苏军士兵的战斗素养低下,战术指挥呆板,让“人潮”般的攻击基本没有太大成效,无功而返。尽管莫德尔第9集团军得到了补充,基本恢复了满编时的60%,兵力达15万人,但对苏军不断地攻击深感忧虑,几次要求撤退,均遭到拒绝。

原来,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这是在南方实施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佳时机。一是,“勒热夫突出部”距离莫斯科只有200公里,呈现出“令人生畏”的进攻态势,是苏联高层最在意的地方,转移了他们对斯大林格勒的关注和准备;

二是,勒热夫是德军进攻苏联线路上,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囤积了大量了物资弹药、油库和医院,莫斯科战役德军后撤,能够站稳脚跟,这个支撑点功不可没。当然,在政治意义上也很大,撤退会动摇军心,是苏、德双方必争之地。

更重要的是,“勒热夫突出部”吸引了大量的苏军,利于“蓝色计划”的准备。由于莫德尔等人坚决而有效的防御,反而让斯大林、朱可夫等人,更加确定莫斯科将再次遭到进攻。于是,在该方向聚集了大量的部队,并不时袭扰和进行战术侦察。

7月,为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发动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时期的中央集团军群各部,在防御的同时开始“牵制性”进攻。这是莫德尔最喜欢做的事,他为了解除后方威胁,发动了“塞德利茨行动”,11天的战斗俘虏苏军30万人。

此时在高加索地区,德军取得了重大战果,向前推进了近300公里,前锋直指斯大林格勒。“如梦初醒”的苏军高层,急忙组织兵力增援,但依然阻挡不了德军的进攻。尽管斯大林发布“绝对不许后退一步”的第227号命令,但形势依然危机。

于是,就有了朱可夫与莫德尔的“巅峰对决”。

1942年8月,鉴于斯大林格勒的严峻形势,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并组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尽管朱可夫先前在莫斯科方向组织多多次进攻,但始终没有突破莫德尔第9集团军的防线,这让他十分懊恼,誓要“报仇雪恨”。

随着德国后备兵源开赴苏联,尤其是“大德意志”摩步师、“帝国”师的加入,让莫德尔的第9 集团军奇迹般地恢复到了满编人数,总兵力达29万。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莫德尔却将他们拆散,分解到整个防线上。

苏联的冬天在11月提前来到,朱可夫命令140万部队开始全线反攻,尤其制定了针对第9集团军的“火星行动”,企图像合围保卢斯第6集团军那样,歼灭莫德尔的部队,他集中了7个集团军70多万人,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展开突击。

冰天雪地里,苏军一成不变的“品”字型战斗队形,在广阔的雪原上遭到莫德尔密集炮火阻击,还没有攻到德军前沿就已死伤一大半,苏军再次为糟糕的指挥付出了代价。但是,面对数倍的对手,第9集团军的防线也多次出现危机。

莫德尔采取惯用的“短促突击”、“战斗群战术”等弹性防御措施,不断地在前沿进行反冲锋,给苏军造成了重大伤亡,雪地上布满了苏军士兵的尸体。随着大批的德军增援中央集团军群,他也开始组织“战役级”的大反攻。

12月,莫德尔集中3个装甲师5万多人,组成两个战斗群,分别从两个方向包围并歼灭了4万苏军。朱可夫被迫投入战略预备队10万人和350辆坦克,再次冲击勒热夫防线。莫德尔以攻对攻,苏军在严密的德军火力下,渐渐丧失了进攻锐气。

最终,朱可夫下令停止了“火星行动”,此役苏军伤亡30多万人,而第9集团军伤亡仅为4万人。莫德尔在这场“巅峰对决”中成为了赢家,但正是他的战术胜利,不得不需要大量的德军派往勒热夫地区,在战略上导致了德国的失败。

苏、德双方在勒热夫地区举行了5次战役,苏军以170万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依然没能突破德军的防线,让苏联人无脸面对,不愿提起。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起到了掩盖和“遮丑”的作用,这也是人们鲜为人知的根本原因。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救火队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曼施坦因莫德尔隆美尔谁更会打仗

谢谢邀请。实际上,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二战德军与苏军以及盟军的较量之中,发生这么大的战争,总会有人脱颖而出,只是在机遇和战机上谁能更好地把握方面有区别。拿曼施坦因莫德尔和隆美尔来讲,在战争期间他们并没有呈现出特别的地方,也是在战后受英美宣传功能需要,在有些方面放大了他们的指挥才能,我们逐个分析下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有不到的地方,敬请指教。

首先是曼施坦因的突出贡献,克里米亚战役算是他赢得美誉的关键一战。

衡量一名高级指挥员能不能打仗,会不会打仗?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上司会不会派他去执行某项任务。曼施坦因的才能是随着战争走向逐渐显露出来的。

二战爆发以前,曼施坦因的人缘并不看好,所以即使有再好的才华也会被雪藏起来。但曼施坦因并没有灰心,当德军统帅部紧锣密鼓制定进攻西欧计划时,他也私下拿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并没受到重视。后来还是德军一名空军军官飞机失事,他随身携带的作战计划有泄密的可能,希特勒才不得不临时拿曼施坦因的“镰刀计划”来替补,这个机遇曼施坦因是等来的。

但是,尽管“镰刀计划”对德军闪击西欧起到了关键作用,可曼施坦因仍然没有得到重用,说明这个计划是有好多因素促成的,其中就有德军将两个计划合并了起来,功劳并没算在曼施坦因头上。所以,在制定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曼施坦因仍然没有挑起大梁。

拿曼施坦因把握东线作战的时机来说,希特勒派他接替指挥第11集团军时,也是因为前任踩了苏军的地雷,要不然他还没有机会在克里米亚战场出彩。而且在克里米亚作战时,曼施坦因也是要枪没枪要人没人,甚至连辆像样的坦克都没有,要不是德军运来了古斯塔夫巨炮,恐怕曼施坦因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也要大费周章。

所以,从曼施坦因战场封帅到打赢哈尔科夫反击战,算是他指挥生涯两个精彩瞬间,但组建顿河集团军群救援保卢斯失利以及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以后,他并没有打出有影响的战役,相反,在堡垒行动中还把德军的装甲主力拼得精光输光了家底。

从这个层面看,曼施坦因是属于智慧型的指挥人才,只能算是会谋划的参谋军官,还排不到会打仗的人才里面,他与瓦图京4战3败,已经暴露出他的短板和不足,而在回忆录中屡次将失败的责任推给希特勒长臂指挥,更是体现了他缺乏应对战场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是莫德尔的后来居上,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获得了防御作战的灵感。

莫德尔在德军众多高级指挥员中,算是后来居上和矬子里面拔将军的主,他的成名是与德军在战场节节败退相关联的。

1941年8月23日古德里安受命南下合拢基辅包围圈时,莫德尔还是第2装甲集群的一个师长,虽然他是第一个赶到前线与第1装甲集群合拢的,但功劳只能算在古德里安头上。真正让他在战场出彩赢得防御大师称号的却是莫斯科战役失利后的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

现在回顾莫德尔在战争中后期的表现,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他指挥的所有战役中,除了会撤退会逃跑并没有把闪击战的精髓发挥出来。对战场环境来说,莫德尔开始成为高级指挥员担当重任,也是希特勒将前线指挥员换了个遍才轮到他,仅仅是在1942年冬季朱可夫发起的“火星行动”中,超出了苏军对他的判断。

但莫德尔与苏军的科涅夫好有一比,前者是从进攻转入防御的人才,后者是从防御转入进攻的人才,他俩要是换个角度最好。人们现在总结莫德尔,并不是从指挥水平和能力上来分析,而是从对苏德双方的情感角度来区分,可是,如果仔细品味下莫德尔坚守的每场防御战,他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在消耗苏军兵力的同时,也将德军的有生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对战役结果来讲,没有一场是打赢的,这才是人们意外的。

可科涅夫不一样,毕竟他在莫斯科战役中没有被朱可夫撤换,后来反而成为了与朱可夫齐头并进进攻柏林的主要力量,起码苏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也有会打仗的本钱。

从这个角度讲,莫德尔的指挥才能是消极的,并没有给德军带来实质上的收获,最多延缓了德军失败的节奏,人们把莫德尔放在德军会打仗的行列,也是对他和德军失败的一种失望和期待。

第三,隆美尔算得上会打仗的人才,所以,他打了败仗反而赢得了尊重。

在二战各个战场,唯有隆美尔指挥的北非作战让人徒生敬畏,这是因为在沙漠上作战没有先例,而隆美尔又是以少胜多,凭他个人的能力与盟军周旋,况且他直到拼光了家底才撤出战场,这是一名军人应有的风采。

与曼施坦因莫德尔不同,隆美尔接任德军北非军团指挥权时,他才是个师长,而且手底下就两个轻装甲师,他的最大特长和优点就是不唯条件论,也从不跟希特勒讨价还价。

隆美尔让人尊敬的优点就是把一名军人执行命令的态度有效放大了。试想一下,如果隆美尔致希特勒的命令而不顾,自顾自地靠自己的判断能力去作战,最终把北非军团团灭了,希特勒会怎么想?但结果恰恰相反,北非军团不仅将英军第8军团打得换了三任军长,还差点将英军撵出了北非。

希特勒本来是让隆美尔去北非把意军解救出来就行了,但隆美尔却超强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也为德军找到了意外的进攻途径,还让隆美尔的晋升像坐上了火箭。

尽管希特勒说隆美尔在战役上是巨人,在战略上是矮子,可作为一名前线指挥员来说,他能考虑到如何打赢一场战役,这已经足够了,何况德军给北非军团的兵力和装甲都有限,隆美尔独自承担起将一个次要战场打成主战场的重任,他所承担的压力和重负肯定是其它将领体会不到的。

所以,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来讲,隆美尔就是到希特勒让他去死也没有二话,人们尊重他,也是因为他能在战场上与前线士兵一起穿越沙尘暴,带领三辆坦克就敢进攻英军司令部,这样的指挥员,曼施坦因和莫德尔是肯定做不到的。

从上面分析看出,抛开战争性质不谈,仅指挥作战和会不会打仗角度,隆美尔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他是这三人当中最会打仗也是把战场环境诠释得最丰满的人。

纳粹德国陆军五虎将有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莫德尔以及隆美尔,还有一个你认为应该是谁

很明显应该是陆军元帅瓦尔特·冯·赖歇瑙,他的综合军事能力远在隆美尔和古德里安之上,如果不是过早暴卒,只怕会成为纳粹德国后期的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历史学家在《第三帝国突击战》一书中这样评价他:“拥有相当专业的能力,是第三帝国无情的缔造者之一”,这个缔造者用词足以说明赖歇瑙在二战德军中的军事地位。

(陆军元帅赖歇瑙)

赖歇瑙出身于德国军人世家,父亲曾官至陆军的炮兵上将,他在一战爆发时已是炮兵团中尉副官,在战斗中表现优异,后升任骑兵第7师的上尉作战参谋,丰富的前线的作战经验和司令部的参谋业务,都为他日后成为军事家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与大多数其它国防军将领不同,赖歇瑙很早就成为纳粹党的支持者。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已经是纳粹党员的赖歇瑙上校调任国防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秘密负责德国的扩军和备战任务。他坚信希特勒的理念是德国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在总统兴登堡逝世仅仅24小时后,他便“创作”出国防军效忠希特勒的誓词。

他毫不掩饰自己是那位纳粹元首最狂热的信徒,尽管希特勒比他还小上五岁。

(早年的赖歇瑙)

也正因为如此,希特勒对赖歇瑙也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宠爱,其互信程度远超隆美尔和莫德尔等人,更别提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了。当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准备对西线的英法用兵时,曾一度吓坏了国防军高层将领团,他们认为那是打不赢的战争,而最终选择的说客就是陆军上将赖歇瑙,虽然劝说自然不会成功,但身在国防军系统的赖歇瑙与纳粹党魁的关系,可见一斑。

1939年波兰战役,赖歇瑙担任第10集团军中将司令官,是与古德里安装甲军配合完成对华沙合围的主力部队;1940年法国战役,第10集团军更改番号为后来著名的“第6集团军”并仍然由赖歇瑙统领,隶属于包克的“B集团军群”作战序列,负责从低地国家入侵西欧。

(注意后面隆美尔的位置)

赖歇瑙率部横扫荷兰和比利时,5月28日赖歇瑙接受了比利时国王和军队的投降。 第6集团军随即转向直驱法国境内,协助“A集团军群”碾压和粉碎了数量仍然庞大的法国军队,法国战后的7月,赖歇瑙等12名将军晋升陆军元帅。

1941年苏德战役爆发后,赖歇瑙的第6集团军配置于龙德施泰特元帅南方集团军群的左翼,他也是深谙装甲战术的德军指挥官之一,充分利用装甲部队速度快火力猛的优势,对乌克兰方向上的苏军发起猛烈突击,与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军团协同作战,9月26日率先攻占乌克兰首府基辅。同时与其他德军部队完成了对苏军西方面军的合围。

德军粉碎了包围圈内的苏军七个合成集团军,仅俘虏即高达665000名,即著名的“基辅战役”。

(赖歇瑙)

是年冬,罗斯托夫战役失利后,11月30日希特勒将擅自撤退的龙德施泰特解职,任命自己最信任的赖歇瑙为“南方集团军群”新的总司令,第6集团军司令的空缺在赖歇瑙的力荐下由其参谋长保卢斯将军接任。后世军事学家始终在争论:如果赖歇瑙仍然指挥第6集团军,凭借他的能力和与希特勒的关系,或许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史会改写,或许第6集团军不会全军覆灭,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1942年1月,苏军发起哈尔科夫反击战,赖歇瑙因为兵力不足穷于应付,虽然成功地遏制了对方的攻势,但在战役期间极度疲惫和焦虑,1月12日突发心梗死于前线指挥所,终年58岁。几乎可以说,赖歇瑙是“为了纳粹的事业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也算是二战期间普鲁士军官团的另类。

抛开战争的政治立场,赖歇瑙确实是一位极富能力的陆军将领。

(与希特勒和戈林在一起)

赖歇瑙绝对可称“有勇有谋”,身为集团军司令却经常亲自指挥突击队前进,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同时在大兵团作战指挥上也可圈可点,其进攻比利时埃本一埃马尔要塞的战斗被誉为二战的典范战例。然而他狂热信奉纳粹主义,在东线大肆屠杀平民和战俘,也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他的命令是:“彻底肃清布尔什维克思想、消灭苏维埃国家”,遭到德军将领和史学家们的一致谴责。

虽然这是一个政治上的愚蠢者,但不可否认,赖歇瑙也同时是一位军事上的强悍者,参加了二战初期德军的所有大规模战役且战绩辉煌,若非过早死去,他的地位和权力恐怕会继续上升,如果评选二战德军“五虎将”的话,他一定会排名靠前。

(在东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