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涛是“刀锋战士”,一只腿曾经截肢;Dariusz Wanatowski是波兰人,在成都生活六年;冉一只有16岁,还是一名学生;代道中是视障人士,因先天性青光眼而失明;樊海东是老成都人,在这个城市出生、成长……今天(11月20日),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2022成都马拉松参赛选手。
11月的成都,秋意中带着初冬的清冽。20日清晨6时许,选手们已经站在了2022库迪咖啡成都马拉松的起点。一个小时后,发令枪响起,选手们甩开脚步,跑向数十公里外的终点。
从金沙遗址博物馆,到西南财经大学;从四川科技馆一路向前,还有武侯祠、锦里、望江楼公园、玉林、天府国际金融中心、环城生态公园、天府软件园……从历史到科技,从“烟火气”到“未来感”,公园城市之美一路蔓延。
收获远不止奖牌,还给了许多期待正向的信心。
正如全马比赛男子组冠军管油胜感叹,“这场赛事来之不易,我们也等了太久了。我想成都人民跟我们一样期待今天,期待太久了。我们(也)期待着全国更多的马拉松有序恢复,希望大家都能以健康的身体参与到跑步中来。”
▲2022库迪咖啡成都马拉松成功举办
“刀锋战士”来了,国际友人来了
“期待今天太久了”
11月20日清晨6点多,成马赛场上出现了一名特殊的选手——胡玉涛,他戴上运动专用的刀锋假肢,和女朋友一起站在了成都马拉松的舞台。“这是我第一次跑马拉松,对自己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2017年1月,胡玉涛截肢了,他经历了七八次手术,最终还是没有保住右小腿。为了这次比赛,胡玉涛戴上了专门用于运动的假肢,“运动在我的生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现在从事的运动和以前不同,但这次参加半程马拉松,还是非常兴奋。”
最终,他成功完成半程马拉松。全程一共休息了两次:为了把假肢里的汗水倒出来。
▲“刀锋战士”胡玉涛参加半马
与胡玉涛一样,许多人在这场马拉松中收获了信心。媒体从业者肖先生是其中之一,赛场上,他抑制不住兴奋,“很开心今年成马如期开跑!与热爱奔跑的大家一路同行,再次回到赛道上的感觉非常兴奋。跑步让人更健康、更朝气蓬勃,成马的开跑也体现了我们这座城市的乐观、奋发和韧性。”
有人把这场奔跑当作特别的仪式。冉一是此次所有半马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次比赛是他送给自己16岁的生日礼物,“这一次的生日礼物将会格外有意义。”
有人来自万里之外,将成都当成家园。全马参赛者Dariusz Wanatowski来自波兰,他说:“从2016年开始,我一直住在成都,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想在我的城市里跑步!”
▲成马参赛选手
有人坐着轮椅,在冬日中感受暖意。竞速轮椅参赛者包旭红得到了众多关爱,她2019年来成都参加过比赛,“这样的天气对于我们来说,刚刚好,跑起来之后丝毫不会感觉到冷。一路到头都有周边市民和志愿者的加油打气,我感觉很温暖。”
有人因为不可抗力而遗憾,留下的却是期待。84岁的余金云,是本届成马报名中签年龄最大的一位选手。今日因多种原因未能赶到现场参赛,为此遗憾不已。然而他却期待:明年一定还会再报名参加成马。
最终,冠军诞生:管油胜以2小时15分06秒夺得全马比赛男子组冠军。兴奋之下还有期待,“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这场赛事来之不易,我们也等了太久了。我想成都人民跟我们一样期待今天,期待太久了。我们(也)期待着全国更多的马拉松有序恢复,希望大家都能以健康的身体参与到跑步中来。”
▲管油胜以2小时15分06秒夺得全马比赛男子组冠军
严格与有序
一起守护成都烟火气
“严格”是不少参赛选手的感受关键词。
李云峰也是今年马拉松选手之一,连续五年报名成马,2022成都马拉松是他第一次中签,“非常感谢组委会对疫情管控的严格要求。正是如此,我们才能放心奔跑,我才不会再一次错过成都马拉松比赛。”
也正是严格要求,才有了许多选手感叹的“有序”现场。疫情之下,一场赛事,选手之外,还有许多人在共同“奔跑”。成都努力把疫情对社会和经济影响降到最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同时也守住城市烟火气。
▲参赛选手进行准备工作
凌晨5时17分,记者抵达起点检录区,所有检录区工作人员已全部就位。凌晨五点半,成马选手检录工作就已经开始。
“请所有选手出示天府健康码,同时出示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7天未离蓉的行程卡,方便进行查验。并请大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工作,谢谢您的合作。”每一位赛事工作人员都佩戴口罩上岗,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所有流程此前已多次演练,以确保赛事防疫工作安全、精准、高效落实。
▲查验参赛选手健康码等
中午12点过,选手们陆续到达终点——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志愿者们依然忙碌:指引选手们有序离场,并提醒其戴好口罩,严格落实组委会防疫要求。
“这次能在大家做好防护的背景下,艰难地开展这样大型的赛事,真的很不容易,也很感谢成马组委会。”参赛选手黄昌莉说,从前期领取参赛包,到比赛前的各轮核验,虽然步骤较多、要求严格,但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比赛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跑友们也都很理解和配合。
在终点,忙碌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延长拓宽赛后通道,减小了人员密度,分发的补给包中都配有新口罩。选手们通过补给包分发通道后,志愿者们也会提醒他们佩戴口罩、有序离开。
不仅如此,终点设有专门的赛后拉伸区、取衣区等。志愿者们也分工明确,信息咨询、应急康复、纪念包分发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赛场上设置的垃圾回收点
事实上,今年成马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11月1日就已经启动,来自成都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的5971名“小辣椒”于11月17日起陆续上岗,为广大跑友提供服务。
在比赛终点负责应急处理的志愿者梅婷婷非常高兴本届赛事能如期举办,她说:“疫情防控是基础,人和城市也需要更多的活力,这场马拉松无疑是一次充满激情与能量的体育盛会。”
从历史到未来
释放城市活力,城市魅力穿越街巷、穿越时空
一场马拉松究竟能带来什么?
于跑者而言,是竞技带来的荣誉与力量,是奖牌,是期待,是生活的热情与信心。
于产业而言,“马拉松周期”已经成为经济现象:当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并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赛事会出现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而对于此刻的成都和成都人而言,意义更加别样。即便是老成都人,全马参赛者樊海东还是发现了这座城市的新鲜点,“现在成都公园城市的样貌已经越来越成熟了,沿途都是风景,甚至有时会忘了自己正在比赛。”
▲比赛前进行的金沙祈福仪式
今年的成都马拉松,从古老而神秘的金沙遗址起步,是跑友们的一场穿越之旅、探索之旅、发现之旅。赛道起点设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半程马拉松终点设在天府国际金融中心,马拉松终点设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从杜甫草堂、琴台路,到宽窄巷子、武侯祠;从天府立交、环城生态公园,再到欧洲中心、世纪城……跑友们将追随着城市数千年的生长历程,一路从灿烂的金沙古文明,跑向澎湃的新时代!
“我每周跑3-4次,通常每周跑50公里左右。”Dariusz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时候跟朋友一起,有时候一个人。”蔚蓝的天空和沿途的风景,每每让刚走出家门准备跑步的他觉得神清气爽。
与Dariusz一样,许多跑友提到了成都的城市魅力。专业之外,还有更多是享受这座幸福城市的城市魅力底色:1300多个公园星罗棋布;已建成的5188公里天府绿道在城市中纵横;133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公园全线贯通……
▲参赛选手经过望江楼公园
这是名副其实的“乐跑公园城市 品味千年烟火”。参赛者与志愿者奔跑之间,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穿越之间,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高效统筹之间,这座城市正在释放拼搏活力!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摄影记者 王效 王勤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