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定吧

秦穆公的叔叔秦武公是如何平定内乱的?安史之乱如果没有突厥军的帮助,唐军能否自己平定安史之乱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1 05:19:35 浏览2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秦穆公的叔叔秦武公是如何平定内乱的

要了解秦武公时期的内乱,主要得从他的父亲秦宪公说起。

秦襄公在位仅12年,大业未成,死在征讨西戎的路上。他的儿子继位,是为秦文公。公元前765年,秦文公继位,继续同西戎作战争地盘。终于在公元前750年左右,打败西戎,收回了岐山之地(陕西宝鸡一带),完成了秦襄公的夙愿。秦文公在位50年,建造城池,设立史官,收复岐山,出台刑法,也算是一位明君。

秦文公太能活了,公元前718年,悲催的秦国太子没能熬到继位便去世了,死后谥号为“秦竫公”。于是秦文公便立自己的孙子,“秦竫公”的儿子赢立为太子。此时的小太子赢立年仅7岁,国初立,乱未平,秦国的命运在此时又产生了新的转折点,这一转折,差点让风雨飘零的秦国遭受到灭顶之灾!

幼主继位,三大权臣当道,秦宪公离奇死亡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年仅9岁的小太子赢立继位,是为秦宪公。但秦宪公在位也仅12年,21岁的时候就突然死掉了!

秦宪公在位期间,都城继续迁移,东迁到平阳,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宝鸡眉县。军事上,打败亳戎,赶走亳王,夺取了陕西西安、咸阳一带地区;打败芮国,并活捉了芮国国君芮伯万;打败西戎小国荡氏!

乍一看秦宪公12年的政治生涯,功绩还不小!但是,一个9岁的小屁孩,真的能做到如此功业?

其实不然,这些功劳都是三位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所立。一个小孩子哪里懂得政治军事,估计也是秦文公临终之前安排三位大庶长辅佐秦宪公,所以从秦宪公一继位,秦国的权力都慢慢的集中到这三位德高望重的宗亲手中!

国君年幼,功高盖主,大权在握,古往今来都是极其容易出事的,这三位也不例外。而秦宪公却在刚刚成年,能亲自处理朝政的21岁的时候,却突然莫名其妙的死了!虽然史籍资料没有明确记载秦宪公到底是怎么死的,但可以想象,三位大庶长必然是脱不了关系的!

废太子立幼子,傀儡6年,又弑君再立太子,秦国遭受灭顶之危

秦宪公去世是虽然年龄不大,但好在也留下了三个儿子:太子赢说与二弟赢嘉是同母兄弟;幼子赢曼是小妾所生。三位王子,最小的5岁,最大也不超过10岁。很显然,三位大庶长又可以继续以辅政的名义,继续掌握秦国军政大权了!

果然,三大庶长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于是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掉太子赢说,拥立5岁的幼子赢曼为君主,就是历史上的秦出子。

秦出子5岁继位,当了6年傀儡国君,也不知道三大庶长脑子又抽什么风,公元前698年,竟然派人把国君秦出子杀了!竟然又拥立老大就是原太子赢说为国君,也就是秦武公。

从这里也能看出,三大庶长的权力势力在秦国内部已经是非常之大了。如若任由权臣当道,把握军政,长此以往,秦国很可能会有灭顶之灾!

秦武公中兴,力挽狂澜,诛杀权臣,开疆拓土,打入关中

此时的秦武公,大概15岁左右,不再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了。6年前国君老爸死的不明不白,自己的太子之位也被废掉,6年后自己的国君弟弟又被杀!秦武公又不傻,三大庶长的势力遍布朝野,自己必须要开始盘算怎么摆脱三大庶长的控制,不然很有可能也会落得一个被杀的局面!

于是秦武公就以讨伐戎族彭戏氏的名义,征得三大庶长的同意,带兵跑到华山脚下,也修建了一个平阳宫,名义上是对抗彭戏氏,实际上就在这里操练兵马,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一住,就是3年!

3年后,秦武公也有十七八岁了,势力培养的差不多了,就班师回朝。三大庶长得出来迎接国君回师啊,秦武公便趁机诛杀了三大庶长,宣布了他们杀死国君秦出子的罪名,灭了他们三族!

至此,旁落权臣之手20余年的军政大权,才正式回归秦国王室手中。

从秦武公的名号就可以看出来,秦武公是一位武功盖世的君王。秦武公对权势有深切的体会,所以解决完王室内部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后,便将目光瞄向了土地战场,他需要开疆拓土,来稳固秦国的政权!

秦国的初始根据地,是周孝王赏赐给秦非子的秦邑,也就是甘肃天水市一带。本来地处戎狄之中,又经过100多年的时间,秦国不断东进关中到陕西宝鸡眉县一带,秦国的根据地又被邽戎、冀戎占领。

秦武公上任后,亲自带兵征伐,西面吞灭邽戎、冀戎,设为秦国的邽县(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冀县(甘肃天水市甘谷县);中间灭掉小虢国(陕西宝鸡市太白县),东边灭掉彭戏氏(陕西渭南市白水县)!

秦武公在位20年,早年多磨难,上任之初力挽狂澜,诛灭权臣,夺回王室权力,使得秦国政权免受了灭顶之灾!治理秦国期间,励精图治,开疆拓土,西边收复稳固故土,东边进军中原,使得秦国的势力成功打入关中渭水流域一带!也算是秦国的中兴之主!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因病去世,虽然在位20年,但去世时才35岁左右,也算英年早逝!秦武公一生武功盖世,光芒万丈,临死之时也首次开启了活人殉葬制度,陪葬的活人有66位之多,到死都是那么霸气!

秦武公去世后,并没有选择儿子公子白继位,公子白就是战国名将白起的先祖。而是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赢嘉,就是秦德公。而后来大名鼎鼎的秦穆公,正是秦德公的小儿子!

安史之乱如果没有突厥军的帮助,唐军能否自己平定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爆发于唐朝的盛世之年,由安禄山、史思明以除掉杨国忠为名发动的一场叛乱,这场叛乱最终被平息,但也成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期间唐朝借用了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势力一同平叛,为此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么唐朝为何要借兵回纥平叛,凭借自己的实力,唐军能平定安史之乱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唐朝国力雄厚,兵精粮足。

安史之乱初期,安禄山率15万精锐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睥睨,很快就攻下了东都洛阳,兵临潼关。其实之所以安史叛军能进展这么顺利,是因为一直以来唐朝兵力外重内轻造成的,边境藩镇军队占全国军队的大半,中央禁军不但人数少,而且久疏战阵,战斗力不如安史叛军,所以即使朝廷派了当时的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也没能扭转败局,洛阳陕郡接连丢失,唐军退守潼关。不过好在此时高仙芝,封常清及时调整战略,固守潼关等待援兵。由于潼关的地势,安史叛军一时难以攻克,局势逐渐的稳定下来。但此时随着西北边军主力东调,尤其是安西精锐加入到平叛战争中后,朝廷和叛军实力的对比就发生了变化。郭子仪、李光弼等将率领朔方等镇的军队一路北上直取叛军老巢范阳,一时间,叛军攻陷的河北诸郡被大部收复,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唐玄宗这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命令潼关守将哥舒翰出关迎击叛军。因为叛军在潼关城下驻扎日久,早已熟悉周围的环境,布下重重埋伏,结果哥舒翰的20万大军一出关即遭到了叛军的伏击,最后逃回潼关的只剩下了八千人,叛将崔乾佑再攻潼关,唐军不战自乱,潼关被叛军攻克,哥舒翰被俘。都城长安无险可守,唐玄宗西逃巴蜀,使得大好的局面葬送。郭子仪、李光弼等将不得不放弃收复的河北诸郡,迅速西进,与北上的太子李亨会师灵武,李亨登基,是为唐肃宗。不过随着各方唐军云集灵武,形势再次向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最终在香积寺之战中,唐军击败安史叛军,收复长安。后来在唐朝各路大军的打击下,叛军最后一名首领史朝义并兵败自杀,叛乱平定。

2.安史叛军内讧不断,军心不稳,导致实力受损。

从安禄山起兵到史朝义兵败自杀,叛军四易首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都是被自己的儿子或亲近部下所杀,崔乾佑、蔡希德、尹子奇等一批安史猛将也在政变中相继被杀,可见叛军内部矛盾重重,互不信任,这也严重消耗了叛军的实力,最后由于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人相继叛降,史朝义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兵败自杀。可以说安史叛军内部的不团结是叛乱被平定的重要原因。

3.唐朝廷深得人心,士庶的拥护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

颜杲卿死守常山,张巡,许远死守睢阳......,可以说这些忠臣在不同时期为朝廷平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们,安史之乱可能波及更广,破坏更大,更难以平定。从这些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当时的士族官员还是很拥护朝廷的。再看看马嵬驿兵变时,百姓迎接唐玄宗,为唐玄宗献食和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绘的景象,可见百姓也是很拥护唐朝的,所以唐朝深得人心,平定叛乱是大势所趋。

4.唐朝借用回纥兵的目的并不是靠他们来平定叛乱,而是他们的力量来加快收复两京的进程。

自从唐肃宗李亨登基以来,收复两京都是他最热切盼望的,因为收复两京的政治意义巨大,两京的收复可以振奋人心,使得当时急转直下的形势迅速扭转,同时也能使唐军迅速的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同时,李亨称帝事先没有得到玄宗的同意,只是后来通报给玄宗后得到了玄宗的默许。所以他急需收复两京来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以便使登基称帝顺理成章,所以他不惜向回纥首领许下了攻取两京,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的诺言,借兵回纥,导致收复两京后回纥兵到处抢掠的惨剧。可以说,借兵回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唐朝平叛,但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无法衡量。

总之,虽然安史叛军实力强大,但由于唐朝本身国力雄厚,朝廷深得人心,再加上安史叛军内讧不断,只要朝廷采取正确的策略,完全可以迅速平叛,像汉朝三月平定吴楚七国之乱那样也不是不可能,完全没有必要借兵回纥,导致两京遭此惨剧,此举可谓是昏聩之至!

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安史之乱十年就被平定了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花了七年零两个月,不是十年。其实如果不是唐廷内部三番四次的自己作死,平定安史之乱连七年也要不了,估计两三年时间就能平定了。

唐廷方面的第一次作死是唐玄宗处死封常清和高仙芝,威逼哥舒翰出战,导致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京城长安沦陷,明明已经好转的平叛形势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由于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就不细说了。

唐廷的第二次作死是安禄山被杀后,唐肃宗不信任郭子仪和太子李俶,导致唐军明明可以围歼安庆绪,提前结束叛乱。却因为唐肃宗的多疑,被史思明打得全军覆没,又多打了整整四年时间。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安禄山被杀。长安、洛阳相继收复。叛军的第二号人物史思明见唐军势大,就率八万叛军降唐。

史思明投降后,安庆绪孤军作战。他很快就被唐军围困在了邺城。当时唐肃宗从各地调来了十个节度使,二十几万大军,并任命后来的唐代宗李俶和名将郭子仪分别担任唐军的大元帅和副元帅,组织唐军围攻叛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安庆绪是死定了。

然而,正当唐军集结十个节度使,以绝对优势兵力围剿安庆绪时,唐肃宗作死了。

当时,唐肃宗认为太子李俶(当时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长时间跟节度使搞在一起,难免会起异心。如果李俶也学他一样,在节度使的拥立下称帝,遥尊自己为太上皇,那他这个皇帝也就玩完了。所以肃宗在决战前,就把李俶调回了长安。

李俶回京后,肃宗对郭子仪这个天下兵马副元帅也不放心,他怕郭子仪功高盖主,怕大伙只认郭子仪,怕郭子仪学安禄山造反。于是他就在撤了李俶的大元帅职务后,也撤了郭子仪的副元帅职务。

前面说了,围困叛军的唐军是从各地调来的十个节度使,这些人相互不认识,他们能拢在一起打叛军,完全就是因为有李俶坐镇和郭子仪居中调遣。

可是,现在统帅和副统帅都被撤了,唐军没有统一的指挥了,前线情况一团糟。这仗还打个皮蛋?

前线唐军的混乱情况,唐肃宗知不知道?从肃宗后来的调遣来看,他是知道的。但是肃宗认为自己的皇位更重要,所以他就在明知唐军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还是给前线的十节度使硬塞了一个太监鱼朝恩,让鱼朝恩这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太监负责监军。

鱼朝恩到了前线后,秉承肃宗的意思,让十个节度使各打各的,各自为战,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智商”分析,唐军有绝对兵力优势,这仗还能打输?

然而,后来的结果就是唐军打输了。

由于史思明复叛,杀向唐军,而唐军之间又没有统一指挥,都以为杀向自己的史思明部是自己人。于是十节度使统帅的二十几万大军,就这么哗啦啦地全溃散了。

事后,除了李光弼和王思礼全军而还外,其他八个节度使都是死伤惨重。而史思明则杀掉了安庆绪,自立为帝。

消息传到长安后,肃宗大惊。一方面,叛军大胜,他害怕唐军又会兵败如山倒;另一方面,这次大败完全就是他造成的,他害怕承担战败责任。所以,他决定找一个替罪羊给自己背黑锅。

那么这个黑锅应该让谁来背呢?很显然,郭子仪呗。公元758年,郭子仪光荣地接过了肃宗抛来的黑锅,从此暂离指挥线,回到老家避嫌去了。

然后,唐肃宗夸奖了李光弼,说李光弼是个好同志,能全军而返,封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让他坐镇洛阳,指挥前线。

事情到这里,你以为完了吗?没有,因为唐肃宗决定第三次作死。

由于肃宗也怕李光弼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他偷偷的调走了李光弼的军队,只给了老李一个空头副元帅职务。

当上副元帅后,李光弼心里很苦逼,他手里只有五百亲军,而其他节度使嫉妒他,都不服他这个副元帅的指挥。恰恰就是这时,史思明的十三万大军杀了过来。

李光弼在看清形势后,他认为反正节度使也不听他的,那么干脆放弃洛阳,让各节度使各自为战,分开袭扰叛军。等叛军被打疲惫后,再聚拢部队发动反击。

应该说,李光弼的这一招是有效果的。因为叛军占了洛阳后,确实被搞得很烦,几次都想放弃洛阳,撤回范阳,在战略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境遇。

但是,此时肃宗第四次作死了。他认为李光弼放弃洛阳后,长时间不收复,这到底是意欲何为?难不成李光弼跟史思明有一腿?

于是,肃宗强令李光弼反攻,并调名将仆固怀恩增援。结果这一臭棋,导致唐军又是化主动为被动,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为什么会全军覆没呢?因为前面说了,李光弼就是个空头副元帅,他指挥不动唐军,如果打硬仗,唐军没有统一指挥,必输!所以李光弼建议,唐军依山列阵,利用地形优势跟叛军对耗。可是肃宗新调来的仆固怀恩不认为唐军会输,他认为自己叫来了回纥军助阵,根本不怵叛军。只要一开战,叛军必然会在野战当中被自己消灭。

一个要依山列阵,一个要打野战,唐军的两个统帅意见不统一,这仗怎么打?

并且,最要命的是,李光弼和仆固怀恩都是典型的军人性格,情商极低,谁都不迁就对方的意见。于是,两人就这么耗着,一直耗到叛军来了还没有决定怎么列阵,被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事后,唐肃宗又得找背锅侠,由于李光弼是他刚任命的光杆司令,所以他就让握有兵权的仆固怀恩背了锅。

反攻惨败后,唐军收复洛阳无望,于是李光弼就跟史思明在洛阳耗。就这样耗啊耗,安史之乱进入了第六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干掉,安史之乱进入了尾声。

听说史思明挂了,肃宗很高兴,他给李光弼下旨,让他反攻。不过唐军还没有集结,江南财赋重地就叛乱了。不得已之下,肃宗只得让李光弼先去江南镇压判军。

于是,平定史朝义的时间又拖了一年。

一年后,唐玄宗先病死,玄宗死后不久,肃宗也病死,唐朝进入唐代宗时代。

史朝义听说唐肃宗死了,也很高兴,他赶紧派人联络回纥,告诉回纥的牟羽可汗,说唐朝皇帝死了,内乱了,没皇帝了,你来,我俩平分唐朝,土地人口归我,财宝妇女通通都归你。

牟羽可汗一听有这好处,于是集结了大军准备攻打唐朝。然后,唐代宗火速派被撸了职务的仆固怀恩出使(回纥牟羽可汗是仆固怀恩的女婿)。

经过仆固怀恩的一通嘴炮之后,牟羽可汗改变了主意,不打唐朝了,而是随仆固怀恩一起打史朝义。

得到了回纥兵之后,公元762年10月,即安史之乱的第七年,唐代宗立马让儿子李适为大元帅,负责镇场子(后来的唐德宗),仆固怀恩为副元帅,负责筹划全局。

你瞅瞅,这架势是不是跟四年前,唐代宗和郭子仪打安庆绪是一个模版刻出来的?

不过,这次没有唐肃宗拖后腿了,所以唐军的反攻进展顺利,短短几个月,唐军就把史朝义给打的自杀身亡了。

史朝义死后,唐廷对参与叛乱的部分叛军将领特赦,并委以他们重任,他这些叛军继续担任节度使。叛军人心安定后,安史之乱这才完全终结。

其实,哥舒翰在潼关和安禄山对峙时,如果玄宗不让哥舒翰出战;十节度使围剿安庆绪于邺城时,如果肃宗继续让代宗和郭子仪负责总指挥;李光弼收复洛阳时,唐肃宗别让仆固怀恩去洛阳,而是让仆固怀恩率回纥兵去袭扰叛军后方。都能把叛军一举打趴。但是在玄宗和肃宗的眼里,叛军和唐军都是一丘之貉,他们父子都对唐军不信任,所以平定安史之乱才会打的磕磕绊绊,明明两三年就能搞定的事,硬是打了七年多。

当然了,皇帝和老百姓的视角不一样,皇帝关心的是政治,十节度围邺城之战,摆明了是唐肃宗不想让儿子全取平叛大功,威胁自己的地位。之后重用李光弼,又不肯加重李光弼的权威,也是不希望李光弼变成第二个安禄山。保住自己的地位才是真的。

至于平叛要打几年,皇帝才无所谓呢。

山西哪个地方最穷

感谢邀请,整体来说山西的经济发展都是相对落后的,但是晋南地区(太原以南)的经济相对来说更好一些,而晋北地区的国土面积虽大,但国定贫困县的数量很庞大,并且交通环境和支柱产业方面相对落后一些。再回到你说的这个问题,判断哪个地方的经济是否落后,我认为可以从一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来简单对比,侧面也能反映出当地的经济状况。

根据去年十月份山西省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表可以得知,一类地区主要集中在太原市和太原以南的城区,而忻州作为一个地级市,最低工资标准却被划为二类地区(忻府区和原平市)。由于忻州下辖的十四个县区当中有11个属于国定贫困县,因此其余的县区都在三类和四类。要知道山西二类工资的最低标准才1600元,可以想到当地的整体经济情况还是相对落后的。
当然随着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和转型发展,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发展潜力,忻州我认为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交通环境、城市格局还是旅游业方面,近几年来都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李世民平定薛仁果,是什么意思薛仁果是干什么的

薛举、薛仁果(也作“薛仁杲”)父子是隋末陇西、割据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叛军头目!李渊父子夺取长安(617年)建唐以后,要想继续向全国进军,就必然要安定“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就一定要平定此地区的薛举父子!更何况,你不打他们,他们也会来打你。这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这事说来话长,不过在正式论述以前,咱们先来解决一个小问题。

薛举的长子到底是叫“薛仁果”,还是“薛仁杲”?

关于“薛仁杲”的生平,史载:

仁杲,(薛)举长子也,多力善骑射,军中号为万人敌。然所至多杀人,纳其妻妾。——《旧唐书·薛举传》

(《旧唐书·薛举传》中的记载,最左侧显示其名为“仁杲”)

从正史《旧唐书》的记载来看,薛举的儿子叫做“薛仁杲”。其实,不止《旧唐书》,宋朝年间宋祁所著的《新唐书》,也是如此记载。正是由于这两部史书的记载,很多朋友都认为薛举的儿子就是叫“薛仁杲”!甚至于当题主提出此问题的时候,还以为是题主搞错了!

那么“薛仁果”这个名字哪来的?

司马光(宋)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唐纪二》中的片段,表明其名为“薛仁果”)

可能有的朋友就纳闷了,是不是我们现代的史书印刷时出现错误,将“杲”字误写作“果”字呢?或者我们相关的史学工作者在校对时没有发现?

那么,事实果然如此吗?

当然不是!要知道,薛举父子的叛军在隋末的叛军中也是响当当的一只队伍,其名讳人尽皆知!如此浅显的错误,怎么可能未被发觉出来呢?

再者,《资治通鉴》这本书在中国的阅读量极大,版次极多,阅者甚众!这么个小问题怎么就没被读者提出来,让出版社做出更正呢?

还真没有!

为什么呢?

因为司马光认为薛举的儿子就叫“薛仁果”,所以,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采用了这一称谓!

当然,作为一名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不能想当然地就给薛举的儿子改名字!为此,司马光查阅了《唐高祖实录》、《薛举传》、《唐历》、《革命纪》、《太宗实录》等书。这还没完,他还找到了昭陵六骏中的铭文:

“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

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名字:“薛仁果”。

《资治通鉴》成书以后,司马光又特别著有《通鉴考异》(约三十卷)一书,专门用以对史料的采摘解释说明,其中特别提到了“薛仁果”名字的问题。

(上图为《通鉴考异》中的记载文字)

所以,后世的学者一般不好否定其中任一种吧?

李世民平定薛举、薛仁果父子叛军

薛举,河东汾阴人也。其父汪,徙居金城。举容貌环伟,凶悍善射,骁勇绝伦,家产巨万,交结豪猾,雄于边朔。初,为金城府校尉。——《旧唐书·薛举传》

从薛举的履历上看,他和河北夏王窦建德一样皆非“仕族”出身,只不过担任了“金城府校尉”这个小官,但有钱(“家产巨万”)!这和李渊父子的出身形成了强烈反差,但就是这么一个叛军将领,后来却差点打得李唐军队“满地找牙”!

隋末,“陇西群盗蜂起”!很快,薛举父子“勾连”金城令郝瑗“募得数千人”,“发兵囚郡县官,开仓以赈贫乏。自称西秦霸王,建元为秦兴,以仁果为齐公,少子仁越为晋公,召集群盗,掠官牧马”,势力越来越大。

跟李渊建唐时的犹犹豫豫不同,薛举父子是真敢干,不管“三七二十二”,先称王,好借此“号令天下”!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举在兰州称帝。是年,薛仁果向东南攻克秦州(今甘肃天水)后,薛举又将都城迁至秦州。不久,薛仁果“袭破”扶风郡!

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州位于渭水南岸,沿渭水东进不出400公里即可到达长安。扶风郡就在秦州以东,距离长安不足200公里。说白了,秦州与长安之间就隔着一个扶风郡!

其时,薛举兵团“势益张,军号三十万,将图京师(即长安)”!

是年(617年)11月,李唐军团攻克长安后,薛举军团趁机攻占了扶风郡。这直接对长安形成震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于是,李渊派李世民进攻扶风郡:

“世民击薛仁果于扶风,大破之,斩首数千级,追奔至垅坻而还!”

没想到,这次战败竟打到薛举怀疑人生,其问群臣:“自古天子有降事乎?”

黄门侍郎钱塘褚亮说:“赵佗归汉,刘禅仕晋,近世萧琮,至今犹贵。转祸为福,自古有之。”

这是要投降啊!一看“苗头”不对,卫慰卿郝瑗马上反驳:“陛下失问!褚亮之言又何悖也!昔汉高祖屡经奔败,蜀先主亟亡妻子,卒成大业;遽为亡国之计乎!”

薛举一听,回过味来,就放弃了“请降”的想法。

其实,薛举的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扶风郡一失,就等于是其首都秦州完全暴露在唐军的攻击范围之内!然而,李世民就此休兵了。

武德元年(618年)初,薛举“卷土重来”“进逼高墌”,李世民帅军出征,不料其竟“得疟疾,委军事于长史纳言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且“戒之曰”:“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也。俟吾疾愈,为君等破之。”

大意是,你们两个谨慎应对,不要随便迎战;等我病好了,再去击败他们!

可是殷开山却轻敌了,劝刘文静说:“王虑公不能办,故有此言耳。且贼闻王有疾,必轻我,宜耀武以威之。”

于是,二人将部队陈于高墌西南,“恃众而不设备”!

薛举看到机会,“潜师掩其后”,(与唐军)战于浅水原!不出所料,唐军大败,“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将军慕容罗喉、李安远、刘弘基皆没”。李世民无奈,只得“引兵还长安,(薛)举遂拔高墌”。

见有机可乘,郝瑗建议薛举趁热打铁:“今唐兵新破,将帅并擒,京师骚动,可乘胜直取长安”。

薛举“然之”!

可是,天不祚秦!薛举还没等发兵,自己就得了病,“未几而死”!

大好的机会就这样没了!唐王朝“侥幸”躲过了一场劫难!薛举死后,薛仁果“嗣立折墌城,谥(薛)举曰武帝”!

……

是年(618年)11月,秦王李世民再度领军出战,“师次高墌,仁果使将宗罗喉将兵据之。罗喉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出”。李世民对部下讲:“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

就这样,双方对峙六十馀日!

跟薛举比起来,薛仁果还是差一些,“有勇无谋”!长时间对峙,薛仁果军中粮草逐渐供应不足,不久,即败下阵来:“仁果穷蹙,率伪百官开门降”!

就这样,李世民成功平定了薛举、薛仁果父子的叛军, “陇西渐平”。

纵观整个平定过程,应该说,确有很多“运气”的成分在里面。第一次高墌之战时,李世民信心满满,却没有料到自己竟然得了疟疾,以致于延误战机,唐军溃败;薛举赢了战斗,本打算进攻长安,却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到第二次高墌之战的时候,面对能力不及其父的薛仁果,李世民“发挥正常”!

仔细想想,这可真是造化弄人,好事多磨了吧?

大家以为然否?

参考:《资治通鉴》、《旧唐书》

(网图,侵删)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一降一反一病逝一被斩,为何无一善终

唐朝战神不少,但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是李光弼、仆固怀恩、郭子仪几人,仆固怀恩自然是那个一反的,李光弼是病逝的,郭子仪却享有高寿、千古荣光。以下都按着时间顺序介绍。

一、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不到两个月就攻下洛阳,唐玄宗临阵斩杀大将封常淸、高仙芝

临阵斩将,用兵大忌,人家唐玄宗偏偏就这么做了。原因是封常淸在洛阳大败,丢了东都,与高仙芝会合后又一路后退,丧城失地。正好负责监军的宦官向玄宗打小报告,甚至说高、封二人贪污军饷之类的,于是二人被斩杀,丢在草席子上示众。

其实这二人对平定安史之乱没立下什么功劳,但却最让人惋惜,让人觉得世道苍凉。安禄山刚起兵时,兵锋甚锐,从北边一路南下,迅速渡过黄河。唐玄宗身边根本无可用之将,也无可用之兵。正好到朝廷述职的封常淸(本是安西副都护,在如今新疆)自清带兵平叛,临时招合二十万市井之徒,以对抗安禄山的十五万狼兵,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封常淸本是高仙芝的副手,两人一人平小勃律、一人平大勃律(都在今克什米尔),都算是一时名将,却因为一战失败被唐玄宗下令处死。说起来,两人起家都属不易,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黄沙百战而位列封疆,一腔热血主动请求带兵平叛,却得了草席晒尸的下场。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在安西节度使(今新疆库车)夫蒙灵察帐下效力,因为立下平小勃律的大功,反倒被夫蒙灵察嫉妒,骂他是“吃屎的高丽奴”。封常淸也出身微贱,靠着主动给高仙芝当家奴,随着高仙芝的发达一步一步升上来,靠的也是军功。

高仙芝临死前,看着封常淸的尸首叹道:“你随着我一步步走上来,我任个新职,你就接替我的旧职。封二(排行老二),如今却与你同死。”然后愤怒地说:“打了败仗,死没啥说的。可说我贪污军饷,将士们都在这里,谁能同意?”

这里,不是一个将被斩,而是两将被斩,还曝尸街头。

二、接替高、封二人的,是曾经的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玄宗强令出战,战败后被迫投降安禄山

哥舒翰实际是突厥人,因为是突厥贵族,年轻时是纨绔公子,后来当了大将,打得吐蕃人都怕他。所谓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思牧马,不敢过临洮”。

唐玄宗后期,要论边将权任之重,一个是安禄山,身兼北方三镇节度使,一个是哥舒翰,身兼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都是唐朝重兵之地。

哥舒翰运气不好,在安禄山起兵前突然中风,因此他是带病被唐玄宗强行起用的。他依旧坚持高仙芝、封常清的战略观点,认为唐军只能扼守潼关,而不宜出关与安禄山决战。只要在关前拖住安禄山的主力,坐等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从朔方、河东荡平安禄山的河北基地,那唐军可不战而胜。

然而,在杨国忠的撺掇下,守了数月的哥舒翰还是被玄宗强令出战,结果全军覆没。哥舒翰被其手下将领火拔归仁挟持着投降了安禄山,后被安禄山杀掉(二人的矛盾是早就有的了)。

这是投降的一人。

三、说说那最终荡平叛乱,而又自己反倒叛乱的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是铁勒人,又称为敕勒、高车,其实和回鹘颇为近。他一家人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前后死了几十口,最后的史朝义,就是他的儿子带兵追击的,可以说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收官之人。不但如此,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回鹘可汗当了可敦,仆固凭着这层关系,还为唐朝挽回了回鹘入侵的一大危机。然而,他最终因为朝廷的猜忌以及宦官的诬陷,被迫造反,给唐朝带来了巨大威胁。若非他突然病死,胜负也还难说。

虽然仆固怀恩有平乱之功,但因为他的姑息,故意养寇自重,也为唐朝留下了著名的河北三镇,成为唐朝中后期长期的分裂势力。

四、平乱的最大两个功臣,李光弼和郭子仪其实算是善终了

李光弼、郭子仪的平乱事迹其实不用多说,在河北、在河阳,与叛军进行最艰苦斗争的是李光弼,战功最为卓著。而香积寺、灵宝等大战,主要是郭子仪、陌刀大将李嗣业以及回鹘骑兵的功劳。

李光弼死前有点郁闷,主要是其手下的大将不听他的话了,而且因为唐朝的猜忌,他也的确有些不臣之心,但病死也是善终的,他的年纪在那个年代不算短寿的。需要说明的是,李光弼是契丹人,当时,契丹的很多首领都被唐朝赐姓李。

郭子仪更是荣宠一生,这和他善于退避、战胜不骄有很大关系。郭老令公,在唐朝那时的军界是什么地位?浑瑊等后来成为唐朝中兴大将人,在他家里都得像奴仆一样给他端盆子,就是这样的。但朝廷若让郭子仪交出军队来,那郭子仪肯定二话不说,单骑回家去了。由此可见郭子仪为何能功高震主,却寿过八旬。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唐朝军队如何平定“安史之乱”

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昏头转向不知所措,大唐辉煌百年,本土百年未发生战事,战备松驰,安史叛军如秋风扫落叶,仅用了35天的时间,就占据了大唐的东都洛阳。

回过神来的唐军在各地都开展了有效的抵抗,特别是张巡许远在睢阳,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在太原,都有力的遏制了叛军,而高仙芝哥舒瀚先后固守潼关,也是安史叛军迈不过的坷。

原本形势有利于李唐,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长,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太监们一通瞎指挥,固守潼关的唐军主动出击迎来大败,让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在马嵬坡失去了他的江山和爱情。

这一阶段从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到十年六月。

第二阶段安史自乱阵脚,李唐迎来喘息之机,长安沦陷李唐危在旦夕,原来这是安史叛军最好的机会,但安史叛军却内部起火,李唐的头号克星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干掉了,而李唐新登基的唐肃宗李亨重用郭子仪李泌一武一文两大支柱,稳定了政局,在军事上也逐渐呈压倒性趋势,安禄山死后第二年,郭子仪就率兵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可以说,如果不是后来李唐再度犯低级失误的话,安史之乱平可平定在第二阶段。

但李唐的问题还是在于朝堂,后戚太监干政,随后唐军与安军决战邺城,唐军拥有六十万大军,安军不过十万余部,但这次决战的总指挥,唐军竟然没有让郭子仪担纲总指挥,太监鱼朝恩成为这次决战的最高司令官,一地鸡毛,平已降了唐军的史思明又临阵反水,结果唐军以多击少竟然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阶段从天宝十五年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3月。

第三阶段,叛军秋后蚂蚱,唐军拖拖拉拉。

史思明虽再举反旗,但几经折腾,安史叛军也没有多少家底了,而他的命运和他的大哥安禄山一样,很快也是被儿子所杀,李唐这边李亨也死了。

此时的叛军已经起了不多大波浪,反而,如何平定叛军成了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大唐内部派系重重,平安史之乱最大功臣郭子仪最后时期基本被废,自己拥有几十万大军,李唐却最终选择向回纥借兵,宝应元年,由仆固怀恩任兵马副元帅率唐军联合回纥军与史朝义在洛阳进行决战,最终一举平定叛军。

这一阶段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3月)到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安史之乱自此结束,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到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时七年,大唐从此由盛转衰。

答疑人:今日头条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平定安禄山叛乱是唐王李隆基吗

李隆基晚年发生了安史之乱,也就是安禄山及史思明导致的战乱。安史之乱波及都城长安,李隆基及皇室仓皇逃出长安,在马嵬坡将士逼李隆基杀了杨玉环,这时起李隆基已经掌握不了军权,军权实际上掌握在太子李亨手里,最后也是有李亨平定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