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竞园的一间办公室里,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刚结束一个会议,开门迎接我们的到来。
懒熊体育第一次和艾国永深度交流发生在2016年,彼时,创业不到一年的艾国永正将公司从“体育公关、体育出版、跑步App”的初始设定,向“体育赛事主办+体育媒体公关”转型。第二次交流是2019年,当时艾国永告别了赛事圈,把马孔多全面转型为跑步品牌公司。(延展阅读:没有拿到融资,难道我们就不活了?一个创业者的自述:跑步创业四年,我终于把房子抵押了……)
这一次,马孔多又不一样了。“小公司就是这样,随时看方向不对就掉头。”艾国永说得直白。
▲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
如今的马孔多,已经是国内垂直跑步品牌中不得不提的“年轻人”。在同一梯队里,必迈创立于2014年;多威则已经是40多年的老公司。这三个品牌经常出现在测评博主或者跑步媒体的推荐清单中,与传统的综合品牌如特步、李宁等同场竞技。
在跑步这个竞争极其激烈的赛道中,马孔多在没有外部资金的帮助下,去年做到了近亿元销售额的规模,并且实现盈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618电商大促的硝烟散去后,根据马孔多提供的数据,2023上半年销售额突破1亿,今年如果顺利,有望翻倍增长。
和刚转型跑步品牌的2019年相比,上半年的销售额已经是当时全年的二十几倍。
但这还远未到可以欢呼的时候,毕竟,在马孔多如今的这条赛道上,前面已经挤满了相比而言在资金、供应链、人才等方面都有优势的大公司,一旦正面交锋,这种压力和强度将远非过去两年可比。
艾国永以一个创业公司的体量参与跑步市场的厮杀,走到这个位置充满艰辛,也为此付出了许多代价,这个节点,我们得以跟他再次交流,有新的经验,也有新的别样洞察。(相关阅读:中国跑鞋江湖大洗牌;马拉松上的买脚大战)
4年,蓝海变红海
在交谈过程中,艾国永经常发出两句感慨:“跑步实在是太卷了,小公司太难了。”
在2018年的年终述职会上,艾国永的主题是“左手流量,右手装备”——做媒体抓流量,搞装备来变现。在这个决策背后,是艾国永对于跑步消费仍处于蓝海市场的判断,他将传统的综合品牌比做大树,认为初创品牌可以像野草一样在微小的缝隙中寻找到机会和养分。
在正式进入跑步装备前,艾国永暗地里做过一些试水。在主办赛事的4年中,马孔多总会多印一些跑步T恤,在零售端测试消费者的反应。
▲马孔多还在承办比赛的阶段,已经有装备的露出
当时,马孔多旗下的新媒体矩阵已成规模——拥有“马拉松助手”和“全民跑步”两个新媒体品牌,全网总粉丝超过200万,2019年的总阅读量近5亿次,让这些粉丝部分转化为品牌的首批消费者,也在艾国永的设想中,“如果没有这个粉丝基础,从零开始打造品牌肯定会比现在更艰难,所以我们打心里感谢这批种子用户,而且,我相信有一些到现在还在支持我们。”
不过,隔行如隔山,因为对于服装行业的供应链、工艺、设计等都不了解,做品牌要交的功课和学费一样都不能少。
在转型初期,马孔多一个月的销售额只有十几二十万,这些收入不仅无法养活团队,还得支付采购和供应商的费用。2019年初,艾国永在家人的同意下,抵押了自己在北京的唯一一套房子给公司输血,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转机出现在2019年的双11,马孔多的销售额达到168万,全年销售额超过400万,跌跌撞撞地活了下来。所以,艾国永也将2019年双11形容为“生死存亡之际”,如果当时卖不了这么多货,公司也将撑不下去。
几年过后,风云突变,跑步品类成为肉眼可见的红海,光是在本土品牌中,不仅有特步这样选择all in跑步的“资深跑者”,李宁安踏也大举投入,而鸿星尔克、中乔体育等也想靠跑步异军突起。
艾国永对于跑步市场的理解已经有了变化:“现在进入跑步这个赛道,就像走进了一个人满为患的房间,如果你还要挤进来,必须要带着某种优势,资金优势也好,人才优势也罢。如果马孔多不是在2019年、而是现在进入这个市场,以我目前的认知,我绝对不会再做跑步了。”
疫情,小公司的红利期
疫情三年,虽然有客观因素的干扰,却造就了国产品牌奋力追赶的时机,尤其给了初创品牌机会。
艾国永认为,大品牌这三年在市场投入上的大动作相对少了,小品牌伺机成长。而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产品质量、服务、设计等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执着于国际品牌,“当消费者发现花200多块买的马孔多和700多块买的国际品牌同一品质,甚至做工和服务更好时,大家会心中有数的。”
为了提升一个年轻品牌的口碑和用户认知度,马孔多面对消费者时也选择了让利和妥协。有些售后要求已经超出合理的范畴,例如将吊牌剪了,或者超过了售后时效,马孔多还是会尽量满足用户退换的要求,这些情况很难在国际品牌的网店里发生。
消费者对于初创品牌的接受程度高,另一个原因还在于跑鞋的技术壁垒几乎已经被抹平。马孔多将自己的中后段团队放在了福建,当地同样聚集了安踏、特步等品牌的人才和诸多工厂,艾国永认为,虽然大品牌在供应链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因为材料、技术的革命性创新难度太大,所以只要用心寻找优质供应链,在这些方面,大家如今有机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作为垂直跑步品牌,马孔多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跑步上,在运营的跑步群中,每天都有大量产品反馈,马孔多就在这些意见上反复改进,在向跑步装备转型的几年里,产品研发一直是马孔多的核心关注点。
马孔多员工本身就是产品体验官之一,尤其是创始人。在今年参加保定半程马拉松和秦皇岛马拉松时,他发现10个参赛者中至少有2-3人自发穿上了马孔多的衣服,他一点不惊讶:“当我们垂直深耕在跑步领域,不断提升产品的设计和体验感,穿马孔多的人越来越多也很正常。“
当然,为了能够真正抓住头部品牌照顾不到的缝隙空间,马孔多、必迈等新创品牌都主打性价比,一双马孔多配置最高的跑鞋——倚天箭竞速碳板跑鞋,在618大促期间仅售499元。
▲马孔多配置最高的倚天箭跑鞋
“行业非常卷,而我们还要主动卷他们(大品牌),不卷就没有活路。”艾国永很明白自己要怎样才能活下去。
路径难以复制,但难谈绝对优势
在被问到做品牌的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时,艾国永停下来思考了片刻,最后还是回答说:“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确实,维护跑步群、重视抖音等新兴社交媒体、投入马拉松或者越野跑等大众参与性赛事的营销工作,几乎是线上起家的品牌的通用方式。
在今年的马拉松赛事上,马孔多招募战队,加入了运动品牌的买脚大战中。根据跑圈媒体“跑野大爆炸”的统计,在无锡马拉松和厦门马拉松的赛道上,马孔多在破三选手中的穿着率都位列前10名。5月,马孔多签约两位品牌代言人,希望在得到专业运动员背书的同时,让他们成为品牌的产品测试员,推动产品的迭代和改善。
▲今年5月,马孔多签约马拉松运动员周波担任品牌代言人
“每个品牌都有相对差异化的地方,例如我们因为本身有媒体平台,所以内容做得比较强,而必迈和赛事之间的结合做得比我们好,这跟他们相关负责人在赛事运营经验丰富也有关系。但其实整体来看,大家的差异没有那么明显。”
于是,产品力的提升、微小的差异化,都不足以形成一个品牌的绝对优势和壁垒。艾国永甚至认为,现在没有一个品牌敢声称自己的跑步产品已经有绝对优势:“在跑步这条赛道,要成为领先者意味着你需要具备超越同行一到两个档次的能力,但现在谁都不敢说这话,即便暂时领先,可能其他人三个月后就能追上来。所以对于马孔多来说,可能未来两三年里能做到5个亿的规模,但是所有生意都是有天花板,到达5亿、10亿之后还要怎么寻求增长,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过,即便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商业世界中永远会有新生力量涌现出来。而且在这些新创跑步品牌中,和马孔多一样,想要一手抓流量,一手抓产品的也不少。
跑步媒体爱燃烧在2022年正式更名为“内道”,在此之前,赛事运营也是他们的业务之一;武汉的轻功体育在做跑步产品的同时还有不少视频内容,“内容和文化的输出才是我们的想要做的事情”,创始人曲怀在做客播客越野TALK时曾这样说。
艾国永也感受到了压力,“现在我们的体量还很小,可谓是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能不能突围而出,是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考验我们这些创业者的时刻到了。”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