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分17秒,比赛迎来关键赛点,面对绍兴队猛烈攻势,7号队员居蔚青一个起跳精准拦网,将球快速击回对方场内,拿到了决胜的一分。
随着哨声响起,比分定格在21比18,莘庄工业区女子气排球队以七战全胜的优异成绩斩获第十四届全运会气排球(城市街道、社区组)冠军,刷新了上海女子气排球参加全运会的最好记录。而这枚金牌,让这个平均年龄54岁的运动队,等待了6年。
“失利的运动员黯然离场
但队伍并没有散”
2021年,对于莘庄工业区女子气排球队来说,是个极其特别的年份。
从左至右:梁波(教练)、吴慧妮、钱虹、鲍敏之、居蔚青、夏瑾、夏维丽、陈洁
那一年,莘庄工业区女子气排球队正式成立,由7名队员和1名教练组成,均是气排球业余爱好者。她们中有大学体育教师、小学老师、公司职工……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也即将退休。她们常常笑称自己是“老将”。
不仅仅是指年龄,还有与气排球结缘的深厚缘分。“10年前,我就开始接触气排球”,9号主攻手夏维丽笑着说道,“一开始是一个人打,然后是一帮小姐妹陪我打,教练指导着打,最终站在了这个领奖台上。”
其实过程远远没有她说的轻松,2017年,她们就曾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气排球比赛,但只止步于预赛。
“很遗憾,更多是不甘心”,1号队员吴慧妮回忆道,“当时大家互相安慰,把这当做一次取经讨教的机会,看看全国最好的水平是怎样的?”
灯光熄灭,失利的运动员黯然离场,但队伍并没有散。“大家本职工作都很忙,我们一周只有2到3次的训练时间”,队长鲍敏之介绍,“因为队员分散在上海不同位置,每次下班都要花1个多小时往训练场赶,饭都是在车上吃的。”
最关键的是训练场地问题,有一段时间,适合训练的场地都关门了,这愁坏了队员们。“我们所有的场地、护具都是自费的,结果没想到后来连训练场地都找不到了”,鲍敏之说,“不过好在,有多方支援我们。赛前集训期间,上海排球协会、莘庄工业区和区内一所学校都借给我们场地,我们终于实现了一周三次训练。”
“在球没有落地之前
一切皆有可能”
2021年,还发生了一件事。莘庄工业区女子气排球队参加了上海城市业余联赛——莘庄工业区长三角气排球邀请赛,获得了团体比赛优胜奖(冠军)。
这无疑是个极大的鼓励,“一切都慢慢好起来了。”教练梁波说道。时间来到2023年,阔别2年后重启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未完赛群众赛事气排球项目决赛正在等待着这支从未放弃训练的队伍。
7号主攻手居蔚青用“高强度”一词形容这场比赛,在挺进决赛后,她们需要3天内打完7场比赛,“每天早上从9:20开始比赛,下午1:30开始下一场”,居蔚青说,“比赛时,思想高度集中在如何救球,甚至有几次翻滚倒地救球后,立马站起来,完全感受不到疼。”
强势拦网、鱼跃救球、冲跳扣杀……这些动作都在她们身上留下印记。“手臂腿上都是擦伤和淤青,回酒店就开始贴药膏,很心疼她们”,替补队员们在旁全程观赛,紧张得双手都是汗,“心情激动,连嗓子都喊哑了。”
“我知道那时候稳了”
最精彩的一个球,出现在对战绍兴队的第二局,整个球来回3分钟都没落地,当莘庄工业区女子气排球队拿下这一分时,观众席爆发出了热烈掌声。
“我知道那时候稳了”,教练梁波说道,“这个球非常鼓舞士气。”如他所料,比赛最终以2:0的成绩画下句号,众人站上了6年前只能遥遥观望的领奖台。
赛场上,她们是一传、二传、攻手,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生活里,她们是女儿、妻子、妈妈,每个人都无法替代。
赛后,队员夏瑾和陈洁表示了感谢:“我们的年龄都不小了,有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但是我们对气排球的热爱让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
队员们还特意感谢了所有幕后人员,比如负责后勤保障的高磊和一直陪伴训练的男子气排球队,“这是一份珍贵的友谊,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想赢的初心就是不想辜负所有人的付出。”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