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纪中:杭州亚运的溢出价值,中国若申办世界杯要考虑的事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3-10-20 17:43:22 浏览10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0月9日,杭州亚运会落幕后第二天,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回到北京的家中。休息一天后又前往绍兴,为第12届亚洲杯木球锦标赛助力。还有一个月就将年满87岁的他,仍活跃在体育领域的第一线。

利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魏纪中与懒熊体育交流了自己对杭州亚运会的感受。在他看来,这是一届令人皆大欢喜的运动会,亚运会带来的效益不能简单用“赚钱或赔钱”来概括,要考虑体育大赛的溢出价值。

关于懒熊体育提出的中国是否应该申办2034年男足世界杯的话题,魏纪中认为举办过亚运会、奥运会、冬奥会后,中国的办赛能力肯定没问题,但是否要申办,还需考虑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和办赛后的民众情绪问题。

以下为魏纪中自述:

杭州亚运会皆大欢喜

我参加了11届亚运会,杭州亚运会是我见过的问题最少的一届。

在我看来,“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工作问题,这考验组委会的能力;二是竞赛问题,这和组委会关系不大,主要发生在亚奥理事会和亚洲各单项组织身上。

在综合性的大型运动会中,问题往往出现在最开始阶段。参与者和主办方正处于磨合期,互不了解,大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解决问题的快慢考验着组委会的应对能力。

举个例子,任何大赛都会出现交通问题。在用车方面,组委会有自己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在运动会开始前,依照可预见的情况确立的。比赛开始后会有预见不到的状况,这就需要灵活处理。

怎么才能做到灵活处理呢?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了权力下放。

在权力和责任方面,我们有时只把责任下放,权力没有下放。第一线可以解决问题的人没有权力,做事情就必须层层请示,这样解决问题的速度就会慢;如果他有一定的权力,办事效率就会高。在这个问题上,杭州亚运会组委会做得比较好,做到了权力下放。对原来制定的规则,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做事灵活。

从亚运会来看,我们的全部场馆都是符合国际标准的,甚至比国际标准更高,特别是在智能方面,比如我们可以用机器狗来运输铁饼。

从我得到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反馈来看,他们对杭州亚运会的组织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这届亚运会真正实现了皆大欢喜。“皆大欢喜”是亚奥理事会追求的目标,我们办一个比赛就是为了让大家高兴。

我给杭州亚运会打99分,而不是100分。在我看来,如果打满分,它就会成为一个标准,意味着圆满。大家很容易找出一个问题,说“你也有美中不足”。什么事情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圆满,未来可能也会有其他国家做得更好,所以我留下1分,留下再提升的空间。

▲魏纪中给杭州亚运会打99分。

对电子竞技的全新认知

在杭州,电竞项目首次成为亚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有些电子竞技的技术代表之前没经历过大型运动会的比赛,发现问题后,要求重赛。在电竞过去的比赛里,有过重赛的情况,但从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角度来讲,裁判和技术代表没有权力要求重赛,除非极特殊情况。即便如此,重赛的决定权也是在最高机构,而不是裁判和技术代表。

如果比赛出现问题,应该在最后判定胜负中做出决断——直接判有问题的一方输掉比赛即可。就好比在田径比赛中出现抢跑情况,可以取消他的比赛资格。不能说一个人抢跑了,大家再重新比赛,那是不可能的。

后来,经过各方面的协商和调整,我们把电竞比赛中的问题解决了。和那些成熟的项目比,新项目解决问题的速度会慢一些,这可以理解。

电竞项目进入亚运会,是我根据大家的要求,经过一两年的不断交流、不断沟通、不断解决问题后的结果。

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牛津词典》对“体育”的定义,电竞项目似乎没有一条符合体育属性。但我查过词典对“运动”的定义,其中有一条是“竞赛”。电子竞技是竞赛,它有自己的规则,也要分出胜负,所以它算是“运动”。

我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电竞是一个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创意项目。”我认同这个观点。

▲电竞比赛亮相杭州亚运会。

电子竞技项目和电子游戏是有关联的,就好比很多运动项目都是从游戏而来,比如高尔夫、足球等等。从游戏过度到运动,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人们对电竞的不同认识,其实是对电子游戏的不同认识。我们需要把这两者区别开来,电子游戏所产生的“不良”问题,不一定是电子竞技的问题。

有人说,现在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电子游戏,导致他不爱学习。对此,我们的教育方面也应该思考,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有些青少年整天沉溺于手机,大家管这叫“低头族”,但手机上让青少年感兴趣的东西不一定是游戏。如果把问题全部归结于游戏,就属于认知上的误区。

对于新事物,大家有不同认知是可以理解的,好在最近这些年人们对电子竞技的认知已有所提升了。

跳出体育来看运动会

办综合性运动会和重大体育赛事,对体育运动在举办国的发展会有重要推动作用。体育强则国家强,体育包括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国家强需要投入,体育强也需要投入。对于“国家强”的投入,不能仅看市场上的赔和赚,它应该是国家长远发展和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对“体育强”的投入,同样是这个道理。

杭州奥运会结束后,很多人在讨论投来那么多钱,究竟是陪了还是赚了?应该说,全部投入的这几百个亿,运动会期间肯定是赚不回来的,怎么可能靠一个运动会赚几百个亿?

但国际奥委会对运动会算的是两本账,一本是国家基建投入的账,另一本是运动会举办产生的费用。

杭州亚运会的市场开发做得不错,门票收入也很可观,在运动会举办方面,从货币化的角度来讲,是可以赚钱的。

关于基础建设的投入,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看。亚运会基础建设的投入和国家其他基础建设投入一样,它产生的是社会效益,民众可以利用这些体育设施参加体育活动。

▲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

运动会带来的溢出效应对体育而言并不明显,但它可以影响到社会的其他领域。比如群众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增高了,这是不可能货币化的。再比如杭州的知名度提升了,所有参加、关注亚运会的人从对杭州的认识,衍生到对中国的认识,这些都是不可能通过货币进行量化的。

亚运会期间,杭州宾馆的效益提高了,餐饮效益提高了,商品效益提高了。我看有媒体报道,参加亚运会的运动员临走前在杭州扫货。体育大赛的溢出效益的受益者不仅仅是体育,而是各个领域。

办一届影响比较大的奥运会和亚运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投入,但它会增加国家的软实力。这些年轻人将自己在中国的体会讲给身边的人,形成口碑的传播,这也不可用货币来衡量。对于运动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综合来看,要长远来看,而不是要立刻估算赚了多少钱,赔了多少钱。我们应该学会跳出体育来看运动会。

申办世界要考虑自身足球水平问题

无论是办奥运会还是亚运会,准备周期都比较长,一般在7年左右。在这7年时间里,我们能培养出一批符合中国现代化要求的干部,这是可以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财产。

物质的东西过几年就贬值了,比如我们建的体育馆很先进,没过几年,会有更先进的。但精神方面的东西,包括干部的培养、民众对体育的认识、民众对国家能力的认同,只会增值。从北京亚运会到北京奥运会产生的志愿者精神一直在扩大,杭州亚运会期间有10万志愿者参与,这种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会从体育扩大到整个社会。

过去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摸索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道路。国家体委当年让我到中体产业公司担任董事长时,我就一直在探索,但没有成功,没有真正摸出路子来。

从一个上市公司的角度讲,为了对股民负责,我搞了体育房地产,就是奥林匹克花园。除此之外,再没做太多事情。

到了今天,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在不断摸索着我们应该走的道路,这实际上也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道路。

我们当然要学习国外体育发展的好的经验,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搬有时不适合中国国情。国外办成NBA,搞得火热,我们办CBA,不能说没有成绩,但老百姓还是不满意;国外办足球联赛一般都能赚钱,我们办中超,好像不怎么赚钱,而且又产生了一些腐败现象,所以我们需要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体育产业道路。

▲杭州亚运会打志愿者和工作人员。

我们发展体育产业,要搞清楚它的本业是什么,相关产业是什么,彼此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存在。我听说现在的体育产业产量已将体育服装都包括进来了,体育服装不应该是纺织业的事吗?这些需要经济专家去细分,我没这个能力。

我们体育产业的发展有时只注重量,缺乏质。全国有近千个办赛公司,但真正有办赛能力的,没几个。所以说,我们既要追求量,更要注重质。没有质的量,没太多意义。同时,体育产业有它的公益属性,这也不能忽视。

如果问我关于申办男足世界杯的话题,我只能谈个人看法。从办赛能力角度来讲,我认为不会有问题,但这会牵扯我们的足球水平问题。

作为东道主,如果打不进前16名,或者说前8名,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就不得不考虑。国家举办世界杯,搭台让别人唱戏,自己变成一个跑龙套的,民众会满意吗?

我们既要考虑办赛能力,也要考虑我们的足球水平参加世界杯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办赛本应该是一件喜事,应该是让老百姓都高兴的事。如果最后老百姓都在吐槽,效果就不好了。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