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文忠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此人是清朝最大的贪官,而且还得善终,连皇帝都拿他没办法,非和绅也,他到底是谁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2 02:01:05 浏览49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朝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称。关于这八个人,很多人的常规印象都是文采飞扬的文学家,或者是闲情逸致,抚琴饮酒的艺术家。但其实,这八人的真正身份都是忧国忧民,位高权重,勾心斗角的政治家。

那么,这八位政治家的官职如何,谁的官职最大呢?下面就来说说这个话题。(以下按出生年龄排序)

首先是韩愈,他的辈分最大,同时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但是,他的官职不是八大家中最高的。韩愈官至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赠礼部尚书,并从祀孔庙。翻译过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前官至外交部副部长加教育部副部长,死后追赠部长职位。

然后是柳宗元,他官至礼部员外郎,经过一系列革新失败,最终被贬至柳州刺史。翻译过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外交部教育部副司长,政治派系斗争失败后,被贬到地方当地级市的市长。

接着是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辈分最大的。他为官四十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退休时得到太子少师(东宫三孤,荣誉头衔第三等)的头衔,死后追赠太尉、太师头衔(三公,荣誉头衔第一等第一位)、楚国公,总之就是,欧阳修是很大的干部。翻译过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欧阳修最终官至军委副主席,退休后官至极品。

第四个是苏洵,他是苏轼、苏辙的父亲,但是他的官职较小,仅任秘书省校书郎,但其时论文章朝野皆拜读。翻译过来,就是苏洵靠写针砭时弊的论文,最终当上了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一职。

第五个是曾巩,他的名气相对来说最小,曾经担任过太平州司法参军,后外放越州通判,再后来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翻译过来说就是,曾巩担任过地级市检察长,后被贬为副市长,最后因史学才能被皇帝委任为负责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的秘书官。

第六个是王安石,他是最厉害的一位。王安石官拜宰相,封荆国公,深得宋神宗的器重,是实实在在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大干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务院总理,国家改革办主任。另外还有一点,王安石死后,被宋徽宗追封为舒王,这是唐宋八大家中绝无仅有的一例。

第七个是苏轼,他的名气最大,但是一生仕途坎坷,辗转各地任知州,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正二品),知礼部贡举。翻译过来就是苏轼早年受排挤,辗转各地级市任市长,派系斗争胜利后,任国家主席的私人秘书,中央办公厅主任。

第八个是苏辙,他是苏轼的弟弟,苏洵的小儿子。他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在的代理国务院副总理。

由此可知,生前担任官职、官品、爵位最高的都是王安石(宰相、从一品、公爵),死后被赠官爵最高的也是他(一字王),但他的王爵很快被剥夺(宋钦宗取消)。因此若是以盖棺论定的时头衔,最高的并不是王安石(公爵加太傅),而是欧阳修(公爵加太师)。但是论实权大小,王安石排第一。毕竟他改革的那几年,除了宋神宗,就属他说话最有分量。

生前担任官职最低的是苏洵,先后担任过的几个实际职位都不高,都是从九品,也即宋代前中期九品十八级官品中最低的一品,再低就流外了。并且他能列入唐宋八大家,有一点沾儿子苏轼光的嫌疑。明朝将他和苏洵列入八大家之列,主要还是为了抬高苏轼一门的地位。

说到这里额外插几句。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的科举考试中,有三位唐宋八大家都是在这一年金榜题名,踏上仕途。上榜的三人分别是:苏轼、苏辙兄弟和曾巩。并且同为八大家的欧阳修是主考,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洵也跟过去凑了热闹。也就是说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朝人,除了王安石外,其余五个都直接或间接的参加了这一年的科举考试。

不过,苏轼、苏辙、曾巩三位大文豪的名次都不理想。那一年的三甲是: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其中状元章衡的名气最大,榜眼窦卞一般般,探花罗恺几乎是默默无闻。跟二苏一曾完全没法比。

此外,曾巩的弟弟曾布与哥哥曾巩同年高中进士,成为当年继苏氏兄弟后,第二对儿上榜的兄弟;理学大家程颐和程颢兄弟也是这一年上榜。如果加上张载、王韶、章惇、郑雍、梁焘等人。这一年的科举,可谓是星光灿烂,仅宰辅一级就出了九位。其中,章淳在科举之后就显示出了他脾气很大的性格特点。那一年科举,章淳因为科举名次不如其族侄章衡(状元),耻于在章衡之下,便拒不受敕,扔掉敕诰回了老家。

备注:张载的名气不大,但是他有句人生格言名气非常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章淳则是以改革派身份和反对宋徽宗继位而闻名。章淳曾经评价宋徽宗“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也是个巨牛,很有傲气的人。

那一年的科举之后,这些文豪都走上了自己的政坛之路。有的人参加了改革派,有的人则是保守立场,这些大文豪在政治斗争中打的是一脸狗血。

后来,苏轼想把高俅送给与自己同榜高中进士的曾布(曾巩的弟弟),而曾布属于王安石的变法派,与苏轼有政治矛盾,就拒绝了苏轼的美意,于是,苏轼就把高俅送给了宋英宗的驸马、北宋著名画家王诜。后来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诜派高俅给端王赵佶送篦子刀,高俅凭借超一流的球技,征服了当时还是端王的宋徽宗,并被留在身边。再后来端王身登大宝,变成了皇帝,高俅在宋徽宗的刻意提拔下,飞黄腾达,成为禁军太尉。

假如当时曾布接受了高俅,北宋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此人是清朝最大的贪官,而且还得善终,连皇帝都拿他没办法,非和绅也,他到底是谁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大清国第一贪官的名号都有人和我们可爱的和二争,和胖胖不开心了!

没错,和珅是我们印象当中的大清第一贪官,嘉庆年间被抄出了十亿两白银,几乎是清朝全国财政收入的十五倍!所以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但是和珅与此人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此人吃饱,大清跌倒!

他就是爱新觉罗·奕劻!

晚晴风云人物

奕劻是乾隆的曾孙,没有什么突出才能,一直作为纨绔的八旗子弟四处游荡,但是他写得一手好字,这成为了他的敲门砖。

话说当时是咸丰朝,后宫懿贵妃很是得宠,生下皇子后更是母以子贵,这位懿贵妃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慈禧经常写信和宫外的弟弟桂祥诉说亲情,但是桂祥也是纨绔子弟,识字不多,恰好被奕劻知道了,于是他经常帮助桂祥回信,一来二去,慈禧就记住了这个一直帮助自己弟弟、写得一手好字的宗亲。

咸丰驾崩,同治登基,皇帝年幼,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大权基本掌握在慈禧手中,慈禧想起了奕劻,从此奕劻开始平步青云。

作为慈禧的棋子,一直碌碌无为的奕劻竟然做到了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摧毁了戊戌变法,将立志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整个过程中奕劻都是慈禧坚定的打手,于是被慈禧封为世袭罔替的庆亲王。

此后更得慈禧宠爱,在应对己亥建储事件、义和团事件等,都和慈禧保持高度一致,他的官也做到了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大臣等等,位极人臣。

他经历了晚晴一系列的屈辱,还代表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上签字。

清朝第一贪官

奕劻揽钱有三个主要手段,第一个是国家税收,第二个是公然卖官,第三个就是收受贿赂。

奕劻作为领班军机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他便开始明目张胆吞没国家税收,克扣公饷、军饷,国库就成了奕劻的私人小金库,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奕劻伙同大臣那桐公然卖官鬻爵,大大小小的官职都明码标价,以致于当时官场都称他们为“庆那公司”。(庆亲王和那桐合伙开公司)

庆王遇有重要事件,及简放外省督抚藩臬,必先就商于袁世凯,表面上请他保举人才,实际上就是银子在那里说话而已。——刘厚生

作为慈禧的宠臣,当然就是百官巴结的对象,各种“孝敬”层出不穷,奕劻来者不拒,就连袁世凯都多次向其行重金行贿。随便开个生日PARTY,进账都超过百万两白银。

与和珅将白银藏在家里不同,奕劻则是将财产都存在了英国汇丰银行,根据测算,其在汇丰银行资产约712.5万英镑,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英国的一套豪宅售价2000英镑!足见奕劻的财富之巨,远超和胖胖。

与和胖胖相比,奕劻不仅贪得无厌,而且没有任何治国才能。和胖胖好歹帮助乾隆将清朝管理得还不错,其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而奕劻完全是一个蛀虫,在清末如此危难之际,他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奕劻死后商定谥号,本来大臣要给“哲”,溥仪死活不同意,扔下四个字给大臣选:“谬、丑、幽、厉”,这可都是最狠的恶谥,可见对奕劻恨到了什么程度。附赠溥仪对奕劻评价:

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现在看来还是和胖胖可爱。

天龙八部中萧峰被任命辽国楚王南院大王,这个职位有多大的权力

以萧峰的资历,辽国南院大王的职位配他绝对绰绰有余,毕竟萧峰是靠着大辽皇帝耶律洪基的“裙带关系“上位的。只不过,回到真实的历史中,南院大王一职所掌握的实权,确实非常有限。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萧峰同志的履历。

萧峰,曾用名乔峰,男,1060年出生,祖籍契丹乙室部。

少年时期,求学于少林派玄苦大师和丐帮帮主汪剑通门下,主修降龙十八掌,武器为打狗棒,江湖排名靠前。

青年时期,掌管江湖第一大帮派的丐帮,因被人发现其为身份是契丹人,遭受众怒,遂脱离帮主之位,成为江湖游侠。

萧峰生活的时代,正是大辽和宋关系最为恶劣的一段时期,宋人听到“契丹人“三个字恨不得手刃以报国仇。虽然,萧峰自认为他是大宋子民,身负绝学神功,可是因为他的家世,他契丹人的身份,在江湖中几乎无立足之地。

带领萧峰走出困境的人正是耶律洪基,辽国第八位皇帝。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安排萧峰与耶律洪基的相遇很是巧妙,辽国的皇太叔和楚王勾结起来,趁着耶律洪基不在国内发动政变,耶律洪基随行军官的家属全部被楚王所俘获,情势十分危急。

眼看叛军的气势越来越嚣张,耶律洪基陷入了失去皇位的危机中,与耶律洪基在关外打猎时相识的萧峰果断出手,他射杀楚王,活捉皇太叔,平定叛乱,让耶律洪基顺利归国掌权。为了报答萧峰的救命之恩,耶律洪基封他为楚王,赏赐南院大王的职位。

小说中,耶律洪基的原话是:“这楚王之封、南院大王的官位,在我辽国已是最高的爵禄,兄弟倘若还嫌不够,一定不肯臣服于我,做哥哥的除了以皇位相让,更无别法了。“听上去,耶律洪基是诚意满满,掏心掏肺的对待萧峰。

对于萧峰这样的“草根“来说,南院大王绝对是耶律洪基有意的“抬举“,但是,南院大王究竟在大辽的官位中是怎样的存在,还得从头说来。

先说爵位,在大辽,楚王的爵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皇帝的。虽说,辽国有两大姓“耶律“和“萧“,但是,楚王的爵位想来只封给“耶律“,也就是皇帝的氏族,从来不封外姓之人。耶律洪基将萧峰封为楚王,是在身份上给他抬到了最高一级。

再说官职,在历史上,大辽的官职以南北为分,北面官主管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主管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是因为南面靠近大宋,北面靠近游牧民族,管理对象不同,管理者也会因此区分。

这南北两面官,各有侧重,北面官管理的都是契丹人,因此,更注重兵马之事,南面官管理的以汉人居多,所以更重视田赋事务,南面官是不练军,不掌兵的,军政大权是在北面官手里的。但是,它有个矛盾点,北面官掌握的权力更重,但是南面官管理的人口更多。

契丹人崛起于唐朝,在五代时,他们的势力已经相当壮大,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为保住皇位,将燕云十六州“孝敬“给了契丹,并称契丹为父国,契丹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横跨南北的帝国。但是,燕云十六州这片地上生活的绝大部分是汉人,连人带地划给大辽后,导致大辽的汉人数量远远多于契丹人。作为管理汉人的南面官,压力确实不小。

接着说南北面官,因为北面官权责重,所以它会进一步细分。比如大辽的核心机构就是北面官的枢密院,这枢密院有两个,北枢密院执掌兵部,南枢密院执掌吏部。在北面官底下还设有南大王院和北大王院两个并立的官署,南大王院的最高长官就是南院大王,他的手底下还有南大王院知事、南院太师、南院太保、南院司徒等职位。

萧峰当的这个南院大王,实际上就是北面官下属南大王院的最高长官,在他的上面还有北院枢密使等官职,所以,这个南院大王虽然有实权,但是,显然不在大辽核心决策圈子内。

在小说中,耶律洪基将萧峰抬得很高,而在史书中,南院大王却是个一般般的职位,这不是很矛盾吗?

唯一能够讲得通的解释,就是金庸本人在安排这段情节时,把南院大王当成了南面官的最高首长,所以才会让耶律洪基说出“最高爵禄“这段话。现在真相大白,南院大王就是一个普通差事,并没有小说中所称的那么重要。

不过,萧峰作为身怀绝技的社会闲散人员,根本不在辽国“加官进爵“的序列中,亦非大辽贵族,仅仅是因为皇帝耶律洪基的力挺,直能空降成为南院大王,当上了大辽的N把手,也算是面子里子都占了。

虽然,萧峰当上南院大王,正经的工作他一天也没干过,“江湖儿女江湖老“,他的心思都在中原,即便是负气出走,又怎么会在契丹踏踏实实呆上一辈子。

1093年,耶律洪基决定南征,他封萧峰为宋王,要求他率军南下,萧峰在大辽期间,目睹宋辽之间战争造成了伤亡和祸事,极不情愿参与到两国对垒当中。于宋,他是如假包换的契丹人,身上流着契丹的血,于辽,他生于大宋,长于大宋,受宋人抚养长大,大宋于他有恩。

最终,萧峰选自自尽,以自己的血偿还了两国之间的仇恨,魂归雁门关。

还原历史,虚拟人物萧峰生于1060年,耶律洪基生于1032,萧峰拜耶律洪基为义兄,可是他整整比萧峰大了28岁。以年龄来看,耶律洪基当萧峰的父亲都没什么问题,两人之间能够产生英雄惺惺相惜的感情,可能有点困难。

再者,耶律洪基晚年的时候不理朝政,不辨忠奸,任由族人擅权干政,错杀萧皇后,软禁皇太子,沉迷佛教,这样的形象和《天龙八部》中精明强干、铮铮铁骨的耶律洪基确实很不一样。

萧峰结识耶律洪基,在辽国当大官的传奇,金庸就那么一写,读者看个热闹,切莫当真呀。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谁的官职最高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和左宗棠被称为晚清的四个中兴名臣,硬生生地为清朝延续了几十年的命。

曾国藩崛起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可谓是时势造英雄,他也抓住了这个机遇,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他虽然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升到了二品礼部右侍郎的位置,可是当时的汉臣即便官位再高,手里的实权也不见得能够高到哪儿去,毕竟当时清朝的统治者“防汉甚于防川”。但是,他在组织了湘军之后,手上有了兵权,政治地位自然便上去了,手里也慢慢有了实权。

所以,曾国藩算得上是汉人官员在清朝抬头崛起的第一人,汉人官员在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逐渐取得主导权可以说是始于曾国藩。

不过,也正因曾国藩崛起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所获得的功劳便是打太平军,可想而知他到底砍了多少人的头颅,所以他很“荣幸”地获得了“曾剃头”这个吓人的绰号,这也是他在民间的名声不太好的原因。

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封为一等毅勇侯,他因为老老实实地解散湘军,让慈禧很开心,所以慈禧挥挥手给了他一个“文正”的谥号,满足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追求。

左宗棠被林则徐夸为“绝世奇才”,他也确实少年得意,虽然小了曾国藩一岁,却早了曾国藩两年中举,但是谁又能想到他的科举之路竟然卡在了会试之上?

后来,曾国藩考过了会试,左宗棠却不断地落榜,以至于左宗棠气得发狠话说再也不参加科考了。

左宗棠放弃科考之后,回家当了几年的教书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他放下了书本,去了湖南巡抚的幕府,为湖南巡抚出谋划策,从而为人所熟知。

他后来能够出任浙江巡抚,也少不了曾国藩的提携,只不过左、曾两人或出于“瑜亮”之故,或出于政治上的避讳,闹得很不愉快。

左宗棠一生参与平定了发、捻、回三场动乱,后来又收复了新疆,功勋卓著,人人敬称一声“左公”,即便到了今天,他也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赞誉。

左宗棠官至两江总督、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被封为二等恪靖侯,谥号“文襄”。

张之洞和曾、左、李三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曾、左、李是抓住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个机遇,然后凭借军功“蹭蹭蹭”往上升,可是张之洞前期所走的却是正正经经的文官的升迁之路。

当然,这并不是说张之洞在军事上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白”,中法战争之时,他因为是力主和法国一战,被擢升为两广总督,从清政府收编黑旗军、任命刘永福为记名提督到奏请67岁老将冯子材打败法军,张之洞的军事战略目光不可谓不高,这也是他后来被人称为“香帅”的原因。

不过,对于张之洞,也许人们更熟悉的是他的另外两件事,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实业,一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牵头“东南互保”。

张之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钢铁企业汉阳铁厂,还创办了晚清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兵工厂汉阳兵工厂,他对于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慈禧向11国宣战之后,张之洞一方面考虑到清军不是洋人的对手,另一方面考虑到保护自己的实业不受战争的破坏,从而牵头发起了“东南互保”,毫不避讳地说“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将慈禧气了个半死,可到最后慈禧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载沣上台执正之后,张之洞仍然位居中枢重臣,不敢对他有所不敬。

张之洞官至湖广总督、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谥号“文襄”。

李鸿章是曾、左、张、李四人之中最饱受争议的一个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更有之。

梁启超曾经说过:“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

此话之意再明显不过了,李鸿章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晚清重臣,绝对离不开曾国藩的提携,说白了李鸿章就是踩着曾国藩的肩膀上位的,当然,这也是曾国藩主动让李鸿章踩的。

曾国藩在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因为手握重兵,为慈禧所猜忌,为了消除慈禧的猜忌,他主动解散了湘军。原本在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应该再一次提兵北上平定捻军,可是为了让慈禧放心,他不仅放弃了这个机会,解散了湘军,还主动退居幕后扶持李鸿章,将李鸿章推倒了台上,李鸿章这才捞到了平捻之功。

李鸿章虽然为清政府发展了军事,但是,他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金钱所打造出来的军事力量却只是一只纸老虎,被日本人一戳就破。

他一生之中为清政府和洋人、日本人签订了不知多少不平等条约,这也是他最遭人唾骂的地方。

虽然李鸿章自称为清朝的“裱糊匠”,可实际上谁都知道他只是慈禧一人的“裱糊匠”,专门为慈禧“擦屁股”,从而让慈禧的地位更为稳固。

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被封为一等肃毅伯,死后被追晋为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那么,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和李鸿章四个人的官职到底谁高谁低呢?

如果只是简单地看他们官职品位的高低的话,曾、左、张、李四个人实际上同为大学士,所以都是正一品大员,但是,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曾国藩是武英殿大学士,左宗棠是东阁大学士,张之洞是体仁阁大学士,从清朝的“三殿三阁”制度来看,显然是李的官职最高,曾次之,左再次之,张最次之。

不过,若论爵位的话,则是曾国藩最高,左宗棠次之,李鸿章再次之,张之洞没有爵位。

若论谥号的话,也是曾国藩的“文正”最高,李鸿章的“文忠”次之,左宗棠和张之洞的“文襄”再次之。

当然,如果说谁的名声最好的话,显然是左文襄公。

历史上战争结束后,死亡士兵的尸体怎么处理

马革裹尸还是最好的下场了,大部分死亡士兵的尸体都只有一个下场——曝尸荒野。

野战中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一边追,一边逃,死者遍地都是,逃的只顾逃,追的也没工夫打扫战场,然后那些尸体就丢那儿不管了。

有时候某些战况比较激烈,士兵们的尸体会绵延一路,甚至死人连河沟都能塞满,把水都淤积住。

即便有后续打扫战场的部队,他们的处理方法也是以简单省事为主,剥下铠甲军械,搜刮出值钱的东西,然后附近有山沟就丢山沟,有树林就丢树林,只要不碍事就行。

运输和处理是尸体是很困难的事情,在缺乏交通工具、道路的古代,仅靠人力搬运这些尸体都很难,军队们不会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力气和时间。

即便在现代,快速处理战场尸体也不一定容易。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在一些残酷的岛屿战后,不得不用推土机处理尸体。

苏德战场许多地方根本没有打扫,至今仍丢弃着大量双方士兵的尸体,挖土党挖这些东西都挖成了产业。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由于来不及转移,许多战友的尸体都是以薄土覆盖,匆匆埋葬。

车臣战争中,被打得头破血流的俄军,许多尸体都没有收回,甚至战后很多年还发现有成堆露天丢弃的尸体。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战争中,阿塞拜疆出动了挖掘机处理己方尸体,场面令人不忍目睹。

古人没有推土机、挖机,很难快速处理尸体。那些死人较多的战场,通常等不到人们去收尸,尸体就已经腐坏朽烂,或者让野生动物给吃掉了。

腐败的死人很容易滋生病菌,这对古代的军队而言是个相当麻烦的事情,他们宁可眼不见为净,也不愿因搬运尸体引发瘟疫。

在中国古代,许多处理战场尸体的工作,都是由驱赶或征发的民夫来完成的。

古人当然也明白死人过多会造成瘟疫,但军队可以躲,民众却不能逃,一般这些收尸的工作会由官府出面征发民夫进行,以避免给州县带来灾害。

有的时候,随军的民夫也会被军队命令完成这项工作,或者干脆交给不顶事的辅军来完成。

当然,等待他们处理的多半都是已经搜刮一遍的尸体,古代打扫战场是美差,兵甲、细软都是很值钱的东西,一般都会让将领的“嫡系”给先行扫荡掉,后来真正的收尸者干的都是苦力活。

因此也别指望他们能对那些尸体多么友好,能找个坑,找个洞,找个山沟丢进去就算不错了,肯撒上两锹薄土,已经是给你施了恩情。

图省事儿的,拿鸡公车拖着往山林里一丢,或者原地上两铲土,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大多数时候,民夫们所做的也不过是眼不见为净罢了,史书也几乎不会讲这些细节,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之类的诗歌会为士兵们暴露的白骨传唱。

于是某些人烟稀少又冤魂众多的古战场,渐渐会成为谁都不敢过去的“禁区”。

腐烂的尸体大量堆积在一地,会吸引来大量食腐的野生动物,如老鼠、狐狸、狼群、乌鸦、秃鹫等等,它们大快朵颐,吃人肉吃得肚儿滚圆,然后大量繁殖。

尸体的污染,病菌的滋生,野生动物的泛滥,会给周围带来巨大的危害,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最终造成更大的无人区,将它们埋进历史的尘埃中。

日本战国时代也是如此,两个城主打仗,打完了收走死人的兵器甲胄,尸体就扔着不管了。然后附近的村子出人清理尸体。

有些彪悍的农民,会抢在军队前面打扫战场,搜刮财物和武器,甚至还会“捕捉”一些活口武士拿来换钱。

这些农民装备精良敢打敢杀,因此一般的武装也不敢惹他们。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丰臣秀吉颁布《刀狩令》后才逐渐减少。

中国古代长期的攻防战中,尸体就是另一种处理方式了,无论是守城的还是攻城的,为了杜绝瘟疫的横行,整理攻守场地,都会及早对尸体进行处置。

城下的尸体当然是没法收的,城上守军巴不得有些恶臭熏天的残骸拦路。打着打着,城下的残骸就化为血泥了。

城外的一般是找个专门的场地集中处理尸体,或埋或烧,有些同乡甚至还能雇人托人把尸体送回去,赚一笔银钱。

城内的就麻烦了,尤其在那些旷日的围城大战中,尸体肯定是不能堆积的,所以他们唯有集中焚烧这一条出路。

破城后就又是另一番景象,攻城军队往往会烧杀抢掠一番以振士气。比如曾国藩破天京,全军掠夺,分段搜杀,秦淮河里尸体如麻。

蒙古军队倒是个特例,古代蒙古人根本懒得处理敌人的尸体,任他们在草原上被狼群吃掉,但他们很热衷于争夺自己人的尸体。

这是因为他们有个特殊的规矩——谁带回了战死者的尸体,谁就继承他全部的财产,从他的牛羊、牧场到妻子、儿女,全部继承。

就算是奴隶,他如果能抢回蒙古军士的尸体,也可以得到牛羊甚至自由的赏赐。这如何不让人眼红呢?能留下尸体才怪。

对敌人的尸体蒙古军队可就没那么友善了,曝尸荒野是普通操作,愤恨的话他们还会纵马踩踏上几个来回,上千匹马哒哒哒几下就把人跺为肉泥了。

在攻城中,蒙古人还将腐烂的尸体扔进对方城池里,为对方制造疾病。

比如1346年蒙军进攻卡法,因久攻不下,蒙古人用投石机将患病的尸体丢入城内,造成黑死病流行。

因为战乱和杀戮,无数曝尸荒野的尸体引来了老鼠的繁殖,鼠疫疯狂流窜到欧洲各地,最后杀死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历史上的温州有哪些名流千古的文臣武将

浙江温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尽管许多人说到它时第一印象会是某家著名的皮革厂,但毫无疑问,温州拥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历史古迹,以及许许多多的著名历史人物。那么,温州有多少历史名人呢?

说到温州的历史名人,笔者相信名头最大的便是被民间传颂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作为谋士,他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吾之子房也”,作为文人,他和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此外,他还通晓兵法、天文等知识,更是被后世神化说,他有预言的本领。

元末至大四年(1311),刘基出生于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一带。他从小聪慧过人,不但“一目七行”,还能够过目不忘,二十三岁便考中进士,不过后来因官场黑暗而多次辞官。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将他请到应天,刘基在其帐下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过人才智,并接连帮助朱元璋消灭主要对手张士诚、陈友谅。

明朝建立后,刘基受封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不久,因为朝中许多大臣嫉妒而诋毁刘基,他便索性辞官归隐,回到了故乡,尽管此后朱元璋亲自下诏要刘基进京受赏,但他都没有接受。洪武八年(1375),刘基感染风寒,不久病逝,享年六十五岁,明武宗时,朝廷追封刘基为太师,赐谥号“文成”。

除了刘基,温州还有因为名作“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被选入中学课本而知名的南宋诗人赵师秀。乾道六年(1170),赵师秀出生于永嘉,就是今天位于温州辖下的永嘉县一带,他出身不凡,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八世孙,因文采斐然而位列“永嘉四灵”之一,被时人誉为“鬼才”。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史很有研究,他在自己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明代的中国发明家赵士桢给予了高度评价。嘉靖三十二年(1553),赵士桢出生于温州乐清。他本是太学生,因为书法出众而知名,后来,万历皇帝见到他的字,很是欣赏,便召他入宫做了鸿胪寺主簿。

所谓鸿胪寺,就是一个主管祭祀和外交等礼仪事务的机关,其职能中有着管理“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一项,赵士桢进入鸿胪寺后,得以和外国的使臣、商人进行深入交流。也是从这时,他对研发和制造火器产生了兴趣,于是他醉心于此,自主研发了“迅雷铳”等武器,还写下《神器谱》等武器图谱。

除了他们,温州历史上还出现过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的状元,力主抗金又政绩斐然的南宋政治家王十朋、宋末爱国诗人,被乾隆夸赞为“风高千古”的林景熙、著有名著《岭外代答》的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等名人。

王安石、秦桧、高俅他们见过吗

谢谢官方邀请回答,王安石,秦桧,高俅他们见过吗?

王安石与秦桧和高俅没见过。

奏桧和高俅应该见过。

王安石与蔡京见过。

因为王安石(1021一1086),从政于1042一1085年,(年间)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

而高俅(1071一1126),是当朝官员,但是个奸臣。

秦桧(1090一1155),是当年的宰相,也是个奸臣,两人于1110年后,同期为官,两个人臭味相投,上朝时见过,下期也自然见过了。

王安石与蔡京见过,在推行变法时,曾启用过蔡京,所以他们见过。

三眼花翎为何那么重要,权臣和珅都没有,只有7个人获得

和珅算什么,就连功名赫赫的年羹尧,备受雍正器重的十三爷胤祥,都没有获得过三眼花翎这个荣誉。在大清的276年历史中,赐带双眼花翎的大臣也只有寥寥20余人。

施琅因收复台湾功不可没,当康熙帝为他加官时爵之时,他却给予拒绝,独独提出三眼花翎的要求。可见,三眼花翎在大清的地位之荣耀,高贵无比的黄马褂也无法与之相比。

根据《清史稿》记载:“凡孔雀翎,翎端三眼者,贝子戴之。二眼者,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之。一眼者,内大臣,一、二、三、四等的侍卫,前锋、护军个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均得戴之。领根并缀有蓝翎。贝勒府司仪长,亲王以下二、三等护卫及前锋、亲军、护军校,均戴染蓝翎。”

也就是说,大清官员帽子上的顶戴花翎,是有严格佩戴制度的,特别是三眼花翎,尤其以大清初年为最。而且这个花翎是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用孔雀的尾羽制成,俗称“孔雀翎”,寓意高贵;蓝翎用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制成,俗称“染蓝翎”, 又因鹖鸟天生性好斗,所以多为有功军官佩戴,寓意英勇善战。同时,花翎又分为“单眼、双眼、三眼”之分。

虽然三眼花翎荣耀高贵,但并无太多实际意义,如同后世的荣誉勋章、立功奖章(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等,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那么,在大清国276年的历史中,享此殊荣的7人又有谁呢?

据朱彭寿《旧典备征》记载:“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及固伦额驸准戴三眼花翎……按二百年来膺是赏者,惟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等七人。”

在此7人中,和珅的弟弟和琳赫然在列,难道在乾隆心目中,和琳比和珅更加受宠?当然不是,原来和珅、和琳二人少年时,根据各自喜好确定了发展方向,即:前者重文,后者重武。而且二人学习都非常刻苦,备受诗人袁枚称赞:“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其言“擎天”的是和琳出将,“捧日”的是和珅入相。后来,和珅凭借学识成为了乾隆年间的一方权臣,而和琳则跟随阿桂将军屡立功绩。

  1. 1786年5月,乾隆派和琳与军机大臣阿桂处理浙江杭州织造盛住贪污案。因盛住是乾隆小舅子,而阿桂性格刚直,处理不当,被乾隆责罚,而和琳办事恰当,被乾隆升迁为湖广道御史。不久,又因弹劾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有功,次年被乾隆升迁为吏部给事中,之后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兼工部左侍郎等职。

  2. 1792年,和琳和大将军福康安默契配合,击退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西藏,因功授都统衔,升任工部尚书。

  3. 1795年,任四川总督时,镇压贵州、湖南苗民起义,并生擒义军领袖吴半生,受赏双眼花翎、黄腰带,后加封太子太保衔。

  4. 1796年,乾隆下令和琳督办军务,他又生俘义军领袖石三保,因功赏三眼花翎。同年8月,和琳病死于平陇战役之中,因此乾隆晋赠一等公爵,并准许后代世袭、建专祠祭奠,谥忠壮。

虽然和琳荣获三眼花翎皆靠自己之能,但是期间和珅出谋划策的身影依旧存在。由此可知,三眼花翎的荣耀确实非常难以获得。

至于享有三眼花翎的惟傅恒、李鸿章、徐桐等6人,皆于国家稳固与发展作出大贡献。

清末时期,因鸦片战争爆发,造成国库空虚,虽然有钱就可以买到顶戴花翎(官称捐翎),当时花翎每枝实银10000两、蓝翎5000两,同时还可参照捐管之项进行折扣。

到了咸丰九年,花翎的价格更是跌到了实银7000两、蓝翎4000两。再到后来,花翎仅需实银200两。但是,至始至终三眼花翎都未列入“捐翎”之列,可见三眼花翎不但代表的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不灭的贡献精神。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上有没有谁把自己吹的牛逼都实现了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周贻庚来到东北求学。刚到东北时,伯父指着租界区对周恩来说,没事不要到哪里去玩,那里是租界,出了事没法说理。

周恩来问伯父,为什么。伯父告诉他:“中华不振啊!“

周恩来一直不明白伯父说的是什么意思,直到他去租界走了一圈。当时,周恩来和几个同学去租界玩,对租界里的繁华和怪模怪样的洋人看花了眼。正当学生们左顾右盼时,忽然看见一群人在看热闹。

原来,一个妇女的老公被洋人开车撞死了。妇女就想去找中国巡警说理,惩治肇事的洋人。结果,巡警不仅不帮忙,反而将她赶走。这件事,让周恩来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

回学校以后,周恩来一直在沉思此事。一次上修身课时,校长问学生,大家为什么而读书。学生们纷纷踊跃回答:有说“为明理而读书“;有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甚至还说“为吃饭而读书“…

等到校长问周恩来时,周恩来坚定地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时,周恩来才12岁!不过,校长不仅没有认为周恩来说大话,反而对他一番夸赞: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周恩来实现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牛”!

周恩来真没有吹牛,他兑现了自己的豪言壮语。不仅我们崇拜周总理,就连国民党也对他赞誉有加。

蒋介石夸赞周总理:“文可安邦,武可定国。”

阎锡山夸赞周总理“周恩来乃神才也!,周恩来先生的确是个大人才,我在国民党里没见过,国民党里没有这样的人才。”

周恩来毕业以后,就投身革命,拯救旧中国。在五四运动时,就是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黄埔军校建学时,他出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面对国民党反动行为,周恩来领到了南昌起义,成为我军的缔造者之一。红军时期,周总理一直站在对我党有利的立场上,组织工作,团结同志。长征时,他是毛主席的坚定支持者。西安事变和国共两次谈判,周恩来都是谈判核心人物。

建国以后,周总了成了我国的大管家,事事操心,事事尽心。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外交国防和科教文化领域,周总理都倾注了心血。

新中国崛起的关键---“两弹一星”攻坚任务,就是周总理主抓的。

同时,在外交上,周总理依靠自己的智慧为我国打开了局面,拓展了外交环境。周总理不仅团结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还在外交上维护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周总理在外交上的很多机智表现,也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中华之崛起,离不开周总理的付出!

(文|勇战王聊历史)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谁的功劳大谁的权力又更大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鸿章、左宗棠两位大人走上仕道,一步登天,与曾国藩老夫子有很大的关系。

能人有两种,一种是善于琢磨人的能人,一种是善于琢磨事的能人。曾国藩老夫子就是那种善于琢磨人的能人。

曾公当时深感国难当头,华夏文明有覆灭的危险,因此曾公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丶站在华夏传承的高度,去琢磨人,去为国谋才,而非站在个人私欲的角度,去网罗门徒。

李鸿章丶左宗棠两位大人,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曾老夫子。以曾老夫子的老辣,岂能不知两位的态度,但是他为的是国,而非为自己培植私人势力,因此依然大力举荐这些贤能人士。

曾老夫子有识人之能,他做事有眼光,也有魄力,但是曾老夫子确实在做事的能力上,不怎么样。虽然他主导剿灭了太平天国,率先办西洋学堂、搞现代工业…,但是他办事的成效并不好,有时显得很笨拙。曾老夫子曾戏言“人家办事是事半功倍,他则是事倍功半。”,曾老夫子豁达,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个人认为,国家最需要的是人才,曾老夫子在乱世中,为国谋才,功劳很大。经他举荐的官员有不少,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晚清的顶梁柱。

说到权力,还是李鸿章大人的权力最大,他把持国政长达几十年。

在李大人的把持下,清朝大幅向现代国家迈进,工业化进程大幅提速。虽然也经历了一系列内忧外患,但总体上国家的核心地区还是稳定的,而且在快速发展,逐步的缩小了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左宗棠大人,才华出众,能力卓越,性烈如火,他一生战功卓著。假若没有左公,执意抬棺西征,新疆不会归属我国。弄不好,甘肃丶宁夏、青海丶西藏也会起连锁反应,也会丢失,这个不是说笑,处于当时那个情况,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左公对国家的贡献极其巨大,没有国土何来国家。没有辽阔的国土,没有很大战略纵深,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级强。假如俄罗斯没有那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美国对俄罗斯也就看不上眼了。因此左公的作为,的确为华夏后世的强大,保住了根基。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曾国藩、左宗棠丶李鸿章三位先贤,都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俗话一句“饮水思源”,作为今人,我们应该铭记先贤们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