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满

有势力有钱的人,欺负弱者,作为弱者该怎么办?石达开脱离天京后,其部将陈玉成、李秀成为什么不愿追随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2 02:26:48 浏览1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有势力有钱的人,欺负弱者,作为弱者该怎么办

谢谢傻乎乎傻乎乎友友邀请!

首先祝您新春愉快!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强者欺负弱者,自古有之,不可避免,但如何应对,各有办法,有的是避之,叫做石头大了绕着走。有的是忍之,这叫忍辱负重,有的是碰之,这样的结果是要么受伤,要么两败俱伤!

我说说十几年前我身边的真事:

邻村有个人很老实,而管电的电工很霸道,收电费时不按度数,想要多少收多少,这个人也忍,还有更可气的,这个电工生活作风也不好,强行欺负这个老实人的老婆,可最后的结果是,这个电工让这个老实人处理了!

所以,世上的事,没有绝对的强弱,而是弱者善于忍让,但是忍让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会出手的,一旦出手了,后果也是很惨烈的!

所以我建议,所谓的有钱有势的强者一般不要欺负弱者!

还有一个问题也回答您:

我就在家中过年,而且我也没在外地过年过,不知是什么感觉,所以说不上后悔与否!??

石达开脱离天京后,其部将陈玉成、李秀成为什么不愿追随

让我们回顾一下石达开出走前后,陈玉成、李秀成的情况。或许,我们就可以澄清一些误解,找到陈玉成、李秀成做出自己选择的原因。或许,他们做出选择的原因,对我们也有一些启发作用。

石达开辅政前后,对陈玉成、李秀成的重用

石达开在天京事变中,全家被韦昌辉、秦日纲杀害,死里逃生后组织了讨伐韦昌辉的力量。在内外压力下,洪秀全处决了韦昌辉。随后,在石达开的强烈要求下,洪秀全又处决了秦日纲和陈承瑢(陈玉成的叔叔)。

因为陈承瑢事件,很多朋友都认为石达开和陈秀成从此闹掰了。然而:并没有。

因为这一段,很多朋友可能都认为:陈玉成和石达开这下结仇了吧?

并没有!

洪秀全应石达开要求处决秦日纲和陈承瑢后,要求石达开入京辅政。石达开应诏而入。

石达开应诏而入前,把他带来的“讨宁国兵“交给了陈玉成。“讨宁国兵”,就是本来要跟着石达开一起讨伐韦昌辉的部队!石达开要参与政治斗争要带的部队,显然是心腹中的心腹了。把心腹部队交给陈玉成,可见当时陈玉成和石达开的关系。

石达开和陈玉成,并没有因为陈承瑢事件而导致关系恶化,陈玉成直到最后都尊敬石达开。

而石达开辅政期间,陈玉成的地位可谓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当时,整个太平军战场上机动部队由陈玉成统一指挥(虽然实际陈玉成重心一直放在安徽战场),可见彼此的信任关系。

随后,在石达开出走后,陈玉成被天王任命为正掌率,李秀成为副掌率。这时,李秀成上书洪秀全,希望洪秀全罢免洪仁达、洪仁发,请石达开回来主政,引起洪秀全强烈不满,险些直接把李秀成的职位给撸了!

而在陈玉成、李秀成被俘时,他们在评价太平天国的人物时,都表达了对石达开的尊敬。

可见,就私人情感来说,石达开和陈玉成、李秀成都没有大问题。

天京事变时,诸王的恩怨,没有对李秀成、陈玉成的行动造成过大影响

事实上,我们再看后来的征战,除了杨辅清和韦俊的争斗,似乎天京事变时期的恩怨对各将领的关系并没有产生决定性影响。

除了韦俊和杨辅清后来的争斗,太平军后期各将似乎并没有执着于天京事变中的恩怨。

要说仇,杨秀清被杀,陈承瑢是策划师。而韦昌辉和陈承瑢可以算是“一伙”的。可是,在韦俊和杨辅清争斗时,陈玉成却参加了对韦俊的攻击。在安庆激战时,各部,包括李秀成都没有尽力援助陈玉成,只有杨辅清前往相助。

可见,作为身负重任的主帅、名将,陈玉成、李秀成都没有执迷于过去的恩怨。

那么,为何他们没有跟随石达开出走呢?

陈玉成和李秀成的讨论

主观上,石达开确实拉过陈玉成和李秀成。

陈玉成似乎动过心(当然,也不排除是试探李秀成),和李秀成作过交流。曾经为了留下石达开而差点被撸的李秀成此时的态度很坚决:“如今大业未成,我们就改换门庭,不怕被人笑话吗?”

尽管李秀成不惜得罪天王也要为石达开说话,但他显然明白石达开出走的实际性质。

这句话,是否是忠王说话的本意,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也指出了石达开出走的性质。

石达开出走,依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依然尊奉洪秀全天王,甚至连洪秀全都说石达开所部是他的“远征军”,看起来,去投奔石达开不是什么“变节”呀?

假如我们把石达开和洪秀全的关系简单说起来,可能就是一句话:“听封不听宣”,打你的旗号,喊一声老大;想指挥我?呵呵,没门。

“听封不听宣”的关系,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刚刚和捻军达成了这样的合作关系,捻军尊奉天王,但“听封不听宣”。

换而言之,此时去投石达开,在大义名分上,就跟去投捻军差不多!

石达开与洪秀全已经是见面都不可能见面的关系了,在这种关系下,一旦石达开真的在四川打开局面,难道不会成为刘备吗?

因此,抛开虚伪的政治话术,此时出走的石达开,与洪秀全阵营实际上就是不同的势力,本质上就是类似于汉末时孙刘联军的关系。

陈玉成、李秀成,他们显然看得清这个本质。

天王的挽留,貌似广阔的发展前景

陈玉成、李秀成确实都是当时十分杰出战将,因此,石达开急切地需要他们。

同样,对洪秀全来说,如果此时陈玉成、李秀成再出走,就当真无人可用了!

由于洪秀全的管理不当,太平军内讧后人才损失惨重。如果陈玉成、李秀成都出走,洪秀全阵营恐怕无人可支撑大局。

我们看看后来洪秀全封的五军主将:李秀成、陈玉成、韦俊、李世贤、蒙得恩(杨辅清);其中:李世贤,一直是洪秀全最不放心的一个将领。假如他哥哥李秀成出走,恐怕洪秀全更不敢用李世贤了。韦俊?洪秀全也一直很不放心他,要不是李秀成相劝,洪秀全早就整治韦俊了;蒙得恩?连洪秀全自己都知道这哥们没什么才能,把他当传声筒在用。杨辅清?此时正和石达开一起玩着呢!

不排除洪天王还能找出其他的人才来。不过,面对先下武昌又围九江气势汹汹的湘军,家门口重新建立起来的江北、江南大营,洪天王即便能找到可用之才,那哥们恐怕也来不及建立威望,统一指挥了!

可以说,如果陈、李此时离开,洪天王这边很可能马上就垮了!

因此,陈玉成、李秀成很快就受到了洪秀全的提拔,被任命为正、副掌率,承担起了太平天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重任。

在天京事变后,留下的青年将领都挑起了重担,他们的去留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前,陈玉成、李秀成,都是以战将的姿态活跃在太平天国的舞台上的。即使他们投了石达开,恐怕也还是只能以战将的姿态活跃。

而洪天王赋予他们的,可远远不只一将之任了!

因此,对于李秀成、陈玉成来说,此时留在天王阵营,拥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

即使李秀成、陈玉成不在乎这个什么发挥空间,他们也明白:此时他们离开,等于是把老板彻底卖了!这样的缺德事,这两位恐怕作不出来!

洪秀全随时准备防备陈、李,烂泥扶不上墙

烂泥扶不上墙。

通过陈、李的倾力协作,他们紧密配合,连续取得“大捷”,稳定了太平天国的局势。

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紧密协同作战期间,太平天国的局面得到了稳定。可是,这种紧密协同的局面很快就被洪秀全自己给拆了。

可是,就在情况稍微得到缓解,洪秀全就开始拆分他们了。

三河镇大捷后,洪秀全设立了“五军主将制”,由中军主将蒙得恩节制诸将。

这个举措,大家都认为是事实上免去了石达开通军主将的职能。

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剥夺陈玉成、李秀成的职权呢?表面上他们是地位得到了提高,可是,他们却分别只成了五军主将之一,还要受中军主将节制,无法再统一协调、指挥各部了。

随后,又把中军主将给了刚从石达开那边回来的杨辅清。此时杨的威望和资历指挥得了陈玉成、李秀成吗?

这个任命,在事实上放弃了统一指挥!

随后,洪秀全又滥封王,使得各部拥兵自重,李秀成、陈玉成连自己的下属都指挥不灵!


我也不知道跟了石达开会不会更好,但是,显然,他们跟着洪秀全不怎么样!

烂泥就是烂泥,永远扶不上墙!

我们不知道陈、李选择洪是出于对更大机遇的判断还是出于洪以突然重用来道德绑架。如果是后者,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有的领导,最喜欢“道德绑架”,在你有好机会的时候,最喜欢说:这里离开你怎么办?你一定要留下来呀!

事实是:靠谱的老板,离开了你,照样可以活得很好。不靠谱的老板,你留下,也改变不了什么。

当然,如果你出于“简历好看一点”,或者多学一些东西,是走是留其实都可以。

但是,何去何从,应该取决于你自己的需要和计划,而不应该是任何人的“道德绑架”。

李秀成、陈玉成,他们当时没有什么选择。幸运的是,今天,我们的选择很自由。

我们完全可以对“道德绑架”说不!

愿大家都有好前程!

《甄嬛传》中甄嬛为弘曕选择了安逸人生,历史上的弘曕结局如何

在《甄嬛传》大结局中,千机算尽的甄嬛深信“父母之爱子女,必为之计深远“,果断安排她亲生的皇子弘曕入嗣果郡王一脉,要求雍正帝立四阿哥弘历为太子,并要求四阿哥许诺,保弘曕一生荣华,这一番操作不可不谓之绝妙,然而如此就能保弘曕平安无虞吗?历史告诉我们,未必!

《甄嬛传》的电视剧是一半历史,一半戏剧,它的情节设置与真实的历史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先分析电视剧中,甄嬛为什么不愿让亲生的六阿哥弘曕成为皇太子。

首先,出于私心,弘曕是甄嬛与果郡王在甘露寺清凉台情定之后生下的孩子,而后果郡王又被雍正赐毒酒而死,没留下子嗣。甄嬛当然是要孩子承嗣亲生父亲,这也算是对情深的果郡王在天之灵的一点安慰。

其次,雍正要求弘曕滴血验亲这件事传的后宫皆知,虽然没把弘曕的身世抖出来,可毕竟留下了话柄。如果弘曕成了储君,那么,后宫势必有人为了利益翻出旧事,再惹来一场滴血验亲的话,弘曕被发现不是雍正亲生子,那便是万劫不复了。所以,弘曕要远离帝位。

储君人选既是天家家世也是朝政大事,前朝的大臣都不看好甄嬛,介意她甘露寺受罚的经历,虽然改了钮钴禄氏,但是,满脑子道统的大臣还是认为,这样的妃嫔不宜成为太后。

如果年幼的弘曕当了皇太子,在雍正死后,大臣们说不定会拥护其他年长皇子夺权,这样一来,弘曕皇帝的位子也坐不安稳。

最后,当皇帝有什么好的,雍正帝算计年世兰,皇后宜修算计雍正,甄嬛与果郡王珠胎暗结,沈眉庄与温实初也有婚外情,乌雅氏太后不喜欢雍正。

这样的深宫里表面鲜花着锦,暗地里全是争宠、夺利、倾轧、算计、陷害、勾结,即便聪敏如甄嬛,在深宫中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也是吃尽了苦头,何必让亲儿子趟这趟浑水呢。

所以,基于种种考虑,甄嬛果断选择扶持养子弘历成为储君,而亲儿子六阿哥,自然是做个富贵王爷最快乐。电视剧说完了,再看看历史,富贵王爷有那么好当吗?

真实历史中的弘曕确实是雍正帝的六阿哥,他的生母不是甄嬛,而是一个位份不高的嫔妃“谦妃“,乾隆24岁继位的时候,弘曕只有4岁,这个弟弟比乾隆的长子还要小,所以,长兄如父,乾隆一直把弘曕当儿子看待。

弘曕5岁的时候,被四哥乾隆做主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一支,享受亲王的俸禄,是不折不扣的富贵王爷。

他不用争宠,因为父亲雍正已死;不用争权,因为哥哥乾隆稳坐江山,比他大太多岁,两人根本不是一个段位;不用为生计发愁,安稳享受亲王待遇,日子过得比普通百姓舒服太多了。

可即便是拿了这么一手好牌,弘曕却依然打的稀烂。

原本,乾隆是想用心栽培这个弟弟,让他长大后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弘曕开蒙的时候,乾隆就为他请来了最好的老师——江南名士沈德潜,这位沈名士是不折不扣的苏州才子,博古通今,尤善诗词。

弘曕跟着沈师傅确实也长进不少,据说,弘曕藏书无数,他的诗词也在皇室子弟数第一流的。成年后,乾隆便迫不及待地给弘曕一些历练的机会,弘曕刚满18岁,就被委任管理武英殿、御书处、药事房这样的宫闱重地。

两年后,弘曕的身份再次升级,乾隆命他全权管理造办处。

别听“造办处“这个名字陌生,它可是不折不扣的实权肥差,造办处专门负责制造皇室器物,宫内的贡品、玉器、瓷器、服装、饰品、舆图等全归造办处制造分发,以皇家用度之奢靡,造办处的油水有多厚,可想而知。让弘曕管理造办处,是乾隆对幼弟独一份的重视与疼爱。

即便不掌握肥差,弘曕本身也“不差钱“,他继承了果亲王的家产和待遇,根据记载,果亲王府仅是“租税所入,给用以外,每岁赢余,不音矩万。“

年纪轻轻的就拥有巨额财富有时真不见得是件好事,弘曕的钱根本不是靠自己的劳动换取的,全靠继承和搜刮。对他而言,钱财来的过于容易,欲望就会不断放大,越有钱越想去获取更多的钱,贪得无厌。

怎么贪呢?造办处的俸禄和王府的田租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了,弘曕利用王爷的特权强占平民的产业开煤窑,高价倒卖人参,低价强买古玩刺绣,反正手能伸到的地方,都会想办法捞点实惠。

弘曕的身份是皇室成员,如果只是贪财,乾隆多半会睁只眼闭只眼。可是,弘曕不仅贪婪,还特别抠门,他的生母谦妃过五十大寿,太后提前告诉弘曕让他多准备些礼物,以示孝心,结果弘曕啥都没送,还振振有词的辩解说自己不愿斗富。

对自己母亲都能吝啬到这个份上,可想弘曕平日的为人。

除了贪婪吝啬,弘曕仗着乾隆的宠爱经常逾越规矩,忘却了作为人臣的本分。久而久之,对于弘曕,乾隆是攒了一肚子怨气。

终于有一天,矛盾大爆发,乾隆皇帝历数弘曕的过错,罢免了他所有的官职,将爵位从郡王降为贝勒,还重罚白银一万两,停止俸禄三年。

弘曕刚过三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被自己的四哥罚的这么重,削爵、革职外加罚款,确实被打击的不轻。从此闭门谢客,再也不外出,而且整个人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久而久之,身体状况变得非常差。

得知幼弟生病,乾隆心疼不已,起驾出宫亲自去探望,一见面,才发现,弟弟弘曕的病情超过了他的料想。

乾隆因此非常悔恨,自己只是想略施惩罚,让性情浮躁、年少轻狂的弟弟能收敛行为,没想到,弟弟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

回宫后,乾隆立即下旨恢复弘曕的爵位,不过,这样的补救以无力回天,1765年,弘曕病逝,年仅33岁。

弘曕的死是乾隆心底最深的伤,他非常自责,认为弟弟的早逝是他一手造成的,为了弥补对弘曕的亏欠,乾隆只能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倾注在弘曕的子嗣上了。

富贵王爷好当吗?不好当,作为皇室子弟,一言一行都得受到礼教宗法的约束,何况伴君如伴虎,不能打起十万分的精神去应付复杂的环境,就只能授人以话柄,给自己挖坑。历史上真实的弘曕没有做成富贵王爷,如果剧中甄嬛能看到这段历史,会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呢?

你有在路上捡到钱的经历吗后来怎么样了

没有,即使捡到了錢,不任多少,也应归还失主。除了为人的道德底线和良心外,钱,钱,钱,是当今人日夜奔忙,拼争之物!来亡不易,有的胜致是用血汗换来的。失主丢掉的也可能是借来的救命钱啦!

榆中为什么叫榆中呢

榆中为什么叫榆中?

榆中是这样来滴!榆中之所以叫榆中,因为是地处榆林之中,故而得名榆中。所谓榆林,是古代一种防御方式,树榆为塞,也就是说利用榆树韧性,同时配合土石关隘,建立起诸多关塞,榆林就是指处在这些关塞之中的意思。榆中在古代最早是一个地域名词,这在古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类似的地域名词还有关中 、 汉中、 蜀中 、 黔中、 闽中。在战国时期,赵国境内就有一个榆中。

今日榆中

作为具体县名。 榆中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关于榆中县的起源,大部分人认为是这样的: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或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达万里。秦人所说的临洮,就是今天甘肃岷县。秦长城沿洮河、黄河一线蜿蜒而行。临洮长城,在秦始皇登基不久就开始修筑了。因而,秦长城西端,首县为榆中,司马迁才说:榆中并河以东。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出版的有关资料写道:经过多层次、 多角度分析论证 , 专家们比较倾向的意见是 :兰州建城的最早时间,应是秦始皇三十三年 (公元前 214年 )。

榆中秦长城残迹

先有榆中,后有兰州。兰州市的建城历史应该从 秦始皇三十三年开始,至今,兰州市已经有2231年。兰州的建城历史,从榆中开始。 《兰州市情·历史地理论证会总结报告 》显示: “榆中县是秦县, 始设于秦始皇三十三年 ;榆中县故城在今兰州东岗镇一带”。 1999年出版的 《兰州市志 ·建置区划志》 一书,有 “秦榆中县考 ” 一节认为: 榆中县始设于秦始皇三十三年,肯定了榆中县故城在今兰州市东岗镇。

据记载:汉初收复陇西郡,复置榆中县(也有说在武帝元朔二年),隶属陇西郡。昭帝始元六年,设金城郡,榆中县改属金城郡,勇士县仍属天水郡。

今日榆中为甘肃的一个县。现在,人们所说的榆中,一般指甘肃省榆中县。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靠七里河、城关区,东邻定西市安定区,西南与临洮县交界,北隔黄河与皋兰、白银市平川区相望,东北和靖远县、会宁县接壤,面积为3301平方公里。

榆中兴隆山

榆中县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凹,呈马鞍形。南部为石质高寒山区,马衔山最高峰海拔3670.3米。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最高峰吕家岘海拔2495米。南北两山之间是川塬丘陵沟壑区,海拔1500-2000米,地形由西南、东南和东北三面向西北倾斜。榆中县地处兰州市东郊,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每年均气温6.7℃,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120天,四季分明。

榆中桑园峡

也有部分专家认为,榆中县为汉代设立的县。他们认为所谓 “自榆中并河以东 ”, 应当理解为由 “榆中 ” 这一区域顺河岸东行 , 其最西端, 乃是起自 “榆中 ” 区域内枹罕县西境的黄河南岸。

已故的著名史地学家、兰州大学教授刘满对兰州市内的诸多古地名进行过详细考证,他认为,榆中为汉代所设的县,对于金城县、榆中县两地具体位置,他认为金城县在今兰州城关区,并非西固城,榆中县位置在榆中定远,并非东岗。

以上浅见,不妥之处见谅

那些推荐股票目的是什么

想赚你的钱呗,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关键是,你那么聪明,怎么才能赚到你的钱,里面的玄机在哪里,讲两个故事就明白了。

了解一下古时候的“江湖药”

从前,有个卖药的江湖郎中,拿个大布招牌走街串巷。

总有些生儿育女有困难的家庭,这牌子让他们一看就动心。试试嘛,就算不灵,又不花钱。其实,郎中卖的就是俗称的“江湖药”。

江湖药,就是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的“药”,只是看着像药而已。

里面就是一些陈皮、柴胡、甘草之类的廉价草药,肯定跟生孩子没关系,也肯定不会把人吃出毛病。那郎中靠什么赚钱呢?

总有一些自然恢复的病人,时间上碰巧了,刚好吃完他的灵丹妙药就好了,这不就把钱就赚到了吗?而且古时候,生孩子是一家人的头等大事,一旦治好,就愿意大笔花钱,就愿意大肆宣扬:这郎中的药多么多么神奇,捎带上一句这是我们一家人积德行善的好报。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的。

那些治不好的,反正不收钱,也没什么损失。病人也不会把这种事闹得很大,毕竟生不出孩子在古时候是很丢人的事。

为什么选生孩子的事,而不是选拔牙?郎中选择里面有大智慧。注意两个重点

第一,付款条件好。顾客愿意花钱,花大把的钱,肯定不会拖欠账款。

第二,传播属性强。如果成了,顾客愿意宣传,变成自来粉。就算没成,也不会成黑粉,顾客自己都嫌丢人。

了解一下“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

二战时,英国军方做了一些研究:统计飞机上弹孔的位置,得到一个图:

哪些位置挨打多,就要在这些位置加强防护,这是英军研究的结论。

问题来了:这些飞机是活着飞回来的。也就是说,这些弹孔的位置不是致命的。真正致命的位置,在那些坠毁的飞机上。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只看见幸存飞机的,不看那些坠毁的飞机,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 只分析活着的飞机,结果怎么能对?
  • 只看到治好的病例,肯定进套路。
  • 只听见赚钱的故事,当然进陷阱。

专业荐股,比偶尔荐股更凶残

股市当然也有这样的套路,而且已经进化出各种各样的版本,

  • 初级版本:每天都荐股,推荐个十天八天,总有几个涨停板。那么多股民,总有凑巧碰到的。
  • 进化版本:盘后荐股,次日验证,真的能涨停。真相是,他会员费收了一大笔钱,再用花很小的代价,甚至不花代价就能把一只小盘股推到涨停。你去看看,两个特征,第一盘子一定很小,第二涨停持续时间一定很短,大多数是冲高回落的。因为他们的资金量只能做到这样。
  • 高级版本:利用你的“损失厌恶心理”,让你花了会员费,股票也套住你。再告诉你,更高级的会员可以接受更高级的指导,再交钱就可以听到。你想,已经亏了的不甘心.,不交这个钱,前面白亏了,结果越陷越深。

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以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种和进化版。只要你想搭便车,只要你想走捷径,只要你想赚快钱,一定有大把的陷阱在前面等着你

即使是好心的荐股,也不可取

即便是有好心的荐股,最常见的结果是,人家赚你不赚。比如说,

  • 人家是超短,赚2个点跑了,第二天换一个继续赚2%,资金快速滚动,赢在频率和成功率。你嫌2个点太少不肯走,做个过山车,结果还赔了。
  • 人家是长线,买了1成仓,控制好幅度越跌越买,跌了30%还有补仓资金。你一下子满仓进去,跌了10%就睡不着觉,跌20%就受不了割肉。
  • 人家是个组合,10只股票有7个赚3个赔,总体还是赚。你把10个股票看一遍,十有八九会选中那3个赔的——这不是什么魔咒,散户的思维就是往坑里跳的。

稳健获利是个组合拳,是个完整的体系。买、卖、仓位、止盈、止损,进退有据,才能做到盈利。只听荐股,会买不会卖,仓位管理乱做,赚了也不走,就算拿到好股票也能做赔。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听荐股:你已经建立了你的操作体系,知道什么股票符合你的操作体系,能做到不符合体系坚决不做。这种情况,听听荐股,节省一下选股时间未尝不可。不过,达到这个水平,根本不需要听荐股,选一批好股票不过是半小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