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伯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具体指谁?蚌埠有哪些历史名人他们有哪些历史故事呢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2 07:04:52 浏览9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具体指谁

这两句出自唐,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全诗共四句,缉录于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旧诗“,朱雀桥和乌衣巷都在南京城外的秦淮河上。诗中所提到的“王谢“是指东晋初的宰相王导,和晋孝武帝的宰相谢安,他们两家都住在繁华的“乌衣巷,而且两家都是可以左右朝廷的豪门望族。诗人通过描述昔日曾经繁华鼎盛的朱雀桥,乌衣巷,如今却野草丛生,荒凉不堪,连旧时的燕子都把巢筑在了老百姓家,从而感概沧海桑田,人生的多变。用“野草花,夕阳斜,涂抹其背景,美而不俗,更增添了其凄凉之感。

蚌埠有哪些历史名人他们有哪些历史故事呢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历史上蚌埠出现过很多名人,他们文韬武略,名扬四方。

1.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2.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3.林之望

林之望编

林之望(1811年-1884年),字伯颍,亦字远村,安徽怀远县河街人。为清季末叶本县重要历史名人、诗人、高级官员之一。祖籍福建莆田,明末因避沿海倭寇之乱而内迁,先家凤阳,后来怀远。数代书香门第,所谓“九龙世泽”。祖父晋奎公,以萃科官贵州司马,品学兼优,素为乡里称颂,文章锦绣,收载《本朝百二名家集》,事迹见诸《皇朝经世文编·循吏传》,著有《洗蓬仙馆诗·文集》等。父名士佑,庠生,淡泊明志,隐逸不仕,生平著有《绵汾潇湘诗赋》等。

4.蒋济

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曹魏重臣,四朝元老。历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官至太尉,为曹魏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继位之后出任右中郎将。魏明帝继位之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曹芳继位之后,出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任太尉。正始十年(249年),蒋济随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晋封都乡侯,同年卒,谥曰景侯。

5.朱能

朱能(1370年-1406年),字士弘,怀远(今安徽怀远)人,明朝初期名将。

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永乐四年(1406年),朱能担任征夷将军,征讨安南,不幸病死于军中,追封东平王,谥号武烈。

朱元璋麾下十大名将,如果以军功算如何排序

明朝(1368 -1644年),传十二世十六帝276年,后世评价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换句话说,没有那些猛将的拼杀和守护,就不会有朱元璋的大明江山。能摧古拉朽摧毁蒙元铁骑,穷追猛打驱逐蒙元于漠北的,正是朱元璋麾下那些战无不胜的猛将创造的奇迹。

第一员猛将 徐 达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徳, 毫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统帅,民族英雄。元末,他参加农民起义,相继大败陈友谅、张士诚割据势力,1368年攻入大都(北京),推翻了元朝残暴统治。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征虏大将军。他戎马一生,善于治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明太祖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

第二猛将 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归顺朱元璋,自请前锋,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史书评说:“遇春虽不习史书,用兵辄与古合”。

第三猛将 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是朱元璋的外甥,有勇有谋,文武全才,很得朱元璋的真传。1365年新城之战以少胜多,1369年大同破元将脱列伯,1370年袭破应昌。这几战谋略兼备,以少胜多,赢得漂亮。

第四猛将 傅友德

傅友德沉默寡言,每战必先士卒,勇猛智略似遇春,并兼徐、常优长。平四川首立头功,洪武十四年率兵30万横扫云南,达到军事巅峰。其“英风壮采,猛夺雄貔,出奇制胜,料敌如神,铁骑长驱,横金千里”,终于成长为一代战功赫赫的名将。

第五猛将 廖永忠

廖永忠(13231375),擅长水战,得意之笔鄱阳湖水战、破陈友谅都城江州、武昌,平四川。

他读书不多,却是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又善于治理民众,能力出色。可惜,是朱元璋首例祭刀的开国元勋。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发光的金子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说的是谁有怎样忧伤的故事

【文藏来答】伯仁本名周顗(yǐ),字伯仁,是东西两晋之交的大臣、名士,深受时人推崇。琅玡王司马睿(即晋元帝)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后,周顗在东晋朝廷任职。

周顗以雅望而获盛名,与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是至交好友,平日里常常一起喝酒聊天。不过,周顗太爱喝酒了,经常醉酒失态,还屡次被有司弹劾,前前后后几次官位不保,因此得了个“三日仆射”的别称。

(网络配图)

王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氏在东晋建立后权势极盛,王导内掌朝政,王敦外握兵权,王氏子弟都位居要职,以致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王敦日渐见专擅,对东晋政权构成极大威胁。晋元帝司马睿对琅琊王氏不得不防。当时,王敦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于是,晋元帝在朝堂上逐渐并逐渐疏远王导,并重用刘隗、刁协与之抗衡,又以北讨后赵为名,把刘隗、戴渊外放到地方,以便防御王敦的势力。

(网络配图)

王敦叛乱,连累王导

当时王敦最为忌惮的祖逖(tì,就是闻鸡起舞的那位)去世,王敦认为再也无人可以在军事上威胁自己,因此王敦起兵从武汉直扑东晋都城建康。

王敦叛乱,东晋朝廷震恐。此时刘隗向晋元帝建议,杀光在建康的王氏家族成员,晋元帝尚未答应。王导听闻此事,怕自己和家族被王敦牵连,亲自带领有一大帮王室宗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请罪,表示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个叛臣逆子,但王室家族一心为公,绝对忠于陛下,没有通敌,特来以示清白。

(网络配图)

王导求伯仁救命

当时人心惶惶,谁也不愿蹚王家这趟浑水。这这节骨眼上,周顗匆匆进宫。王导在宫门前看见周顗,仿佛见到了救星,大喊:“伯仁(周顗字伯仁),伯仁,我全家上百口性命全靠你了!”

但是周顗全然不理王导,像没听见似的,昂首直接进宫,连头都没回。

周顗进宫见到了晋元帝,说王导是个忠臣,虽然王家出了王敦那么一个叛臣贼子,但王家其他人并未有谋逆之心,希望皇帝不要错杀忠良,酿成大祸。

伯仁救下王氏一族

目前形势云波诡谲,晋元帝一来顾念王家在东晋政权建立时有拥立之功,二来外面王敦虎视眈眈,一旦杀光京城中的王家人,王敦势必一叛到底,再难回头。所以,在周顗费劲口舌之后,晋元帝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不动王家人。周顗是个酒鬼,一高兴就在宫里跟晋元帝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才出来。

(网络配图)

王导错怪伯仁

这时王导仍然等在宫门口,他又叫周顗。周顗还是没搭理王导,而且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叛军贼子,好换个斗大的金印带在身上。”

往日好友见死不救,王导对周顗暗暗怀恨在心。王导却不知道,周顗之所以在宫门前不理他,是因当时王家形势如履薄冰,周顗怕有人非议王家人结党营私,局面更加危险,故而不能理会王导。王导更不知道,周顗在宫中为王家人说尽好话,还写了奏章极力为他辩白。

(网络配图)

王导让兄弟错杀伯仁

很快,王敦带兵攻入建康城,晋元帝一败涂地。

周顗没看错王导,在这种紧要关头,王导拒绝了堂兄王敦欲废晋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但是,王导却辜负了周顗的友谊。

王敦暂时放过了晋元帝,他自封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总览朝政,架空了晋元帝。王敦询问王导:“周顗和戴渊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王导沉默不答。王敦一看堂弟不吱声,知道他不同意,就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是不说话。王敦明白王导的意思了,说:“如果周顗他们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默认。

不久,周顗被杀,时年五十四岁。

(网络配图)

此后,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看到了周顗当初极力营救自己的折子,这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王导悲不自胜,对他的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归【文藏】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明清十大名将是谁

明清是古代最后两大王朝,分别统治了中华大地长达200多年的时间,能够开创和维持如此大的疆域,名将自然是不可少的,但是明清两朝的名将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比较之下就能够看出,明朝的名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要明显高于清朝一筹的,明朝可以说是名将辈出的朝代,能够成为唐朝之后有一个中原大一统王朝,没有名将怎么能够建立庞大的明王朝,相对而言,清朝的名将数量少,而且知名度小,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一下我心中的明清十大名将。

先来说一说明朝的十大名将吧!

1、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先后在鄱阳湖大战中击败陈友谅,这是朱元璋对手中最强大的一个,此后担任主帅消灭张士诚,与常遇春搭档北伐,成功攻占元大都,推翻元朝统治,将中原王朝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重新夺回,这是两宋统治者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国土,徐达更是古代唯一一个同时攻下北京、南京、西安和洛阳四大古都的名将。

2、常遇春。可以说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将,经常自夸统兵十万就能够横扫天下,也就被军中人们称为“常十万”,跟随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消灭陈友谅,后面担任副将跟随主帅徐达东征张士诚,以及北伐元朝,可以说明朝能够建立,常遇春的战功仅次于徐达,两个人也是非常好的搭档,洪武二年常遇春率军攻取元上都,在率军南归途中病逝,年仅40岁!

3、李文忠。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功臣第三名,19岁便统军作战,骁勇善战的名头是明初诸将之首,,协助徐达常遇春攻打张士诚,在明朝成立后,多次率军出征北元,跟随常遇春出塞攻占上都,赶跑元顺帝,常遇春病逝后统帅军队,后面担任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北征,大破蒙古,李文忠功劳最大;洪武七年,李文忠率军攻克大宁、高州,斩杀蒙古鲁王,洪武十二年,与沐英一起讨伐洮州十八番族反叛,设置洮州卫,年仅46岁病逝。

4、戚继光。著名的抗倭名将,在东南沿海抗倭十多年,十战十捷,扫平倭患,后来北上抵御蒙古十多年,蒙古人不敢犯边,保证了北部边疆的安宁,而且创造性的改进和发明了很多武器,以及新式战阵,主持修建了明朝长城,“戚家军”更是威名远播。

5、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跟随徐达北伐元朝,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简单的说他的战绩就是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6、王阳明。他是古代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前三位分别是孔子、孟子、朱熹,心学的创建者,主要战功就是平定江西叛乱,以及在平定江西叛乱上交兵符,手中无兵的情况下迅速平定宁王叛乱。

7、李如松。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参与万历三大征中的两个,取得了平定宁夏叛乱的胜利,以及指挥了抗倭援朝战胜的胜利,不过却在与蒙古人的作战中牺牲,做到了真正的马革裹尸了。

8、袁崇焕。明朝后期的著名将领,经营辽东,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胜利,成为满清绕不过去的一道屏障,己巳之变袁崇焕率军回援,打退后金进攻,解除京师之围,但是最终中了满清反间计被杀害。

9、于谦。此于谦并不是说相声的那位,明朝兵部尚书,在朱祁镇“土木之变”时,率领京城老弱打赢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拯救了明朝的大功臣,一辈子只打过一仗,但是影响确是深远的,可惜一代忠臣,最后因为朱祁镇“夺门之变”被杀。

10、李定国。可以说他是南明最后一个名将,原本是张献忠养子,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后来归顺南明,分别两蹶名王,出兵进攻湖南,攻取沅州和靖州,随后攻取桂林,大败清军,逼死定南王孔有德,设伏斩杀清军主帅亲王尼堪,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杀的第二年病逝,年仅42岁!

其次来说一下清朝的十大名将

1、多尔衮。清朝的开国第一功臣,清军能够入关摄政王多尔衮的功劳最大,一生战功无数,率军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并获得传国玉玺,跟随皇太极出征朝鲜,攻克江华岛,俘虏朝鲜国王家属,松锦之战也立下赫赫战功,皇太极死后率军入关,让满清入主中原。

2、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五子,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弟弟,满洲镶白旗旗主。一生主要战功就是参与松锦之战并且生擒洪承畴,在清军入关之后先后击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扬州、南京等地,平定江南,正是因为他的战功巨大,成为满清开国之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3、曾国藩。清朝晚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曾国藩组建湘军,并且最终平定太平天国,并且为清军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武将,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民国军事家蒋方震在他的《国防论》中赞赏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个军事天才家”,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岳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清军入关后跟随肃亲王豪格讨伐张献忠,而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三藩之乱,也是清军平定三藩之乱的主帅,在他的指挥下吴三桂等人都成了手下败将,康熙曾评价岳乐:大开册府纪元功,伐罪安民将略雄。伫见天潢蒙上赏,明光高宴赋彤弓。洞庭南岳尽提封,九伐勋名勒景钟。眼底穷荒皆赤子,早销金甲劝三农。

5、左宗棠。晚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湘军名将,与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并称晚晴四大名臣,早年屡次参加会试不第,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加入湘军终于成为一代名将,参与平定了太平天国,同时镇压捻军,平定了陕甘同治回乱,以及收复新疆,尤其是收复新疆,在新疆设置行省,避免了我们国家西北国土的丢失,对于中华民族而言,真正的大功臣。

6、岳钟琪。清代著名武将,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个更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康熙五十八年因为准噶尔部进攻西藏,率军入川,康熙五十九年夺桥渡江,直抵拉萨,不过岳钟琪的战功主要发生在雍正以及乾隆时期,跟随年羹尧征讨青海,击败罗卜藏丹津,右面接任宁远大将军,率军攻打伊犁,参与了大小金川之战,乾隆十五年,岳钟琪率军出兵康定,平定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乾隆十九年病逝于出征路上。

7、福康安。乾隆皇帝的宠臣,父亲是傅恒,乾隆孝贤纯皇后的侄子,也就是影视剧中的富察皇后,他参与过第二次金川之战,先后平定甘肃回民叛乱,台湾林爽文起义、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战,平定苗疆叛乱,被乾隆皇帝赐封贝子,这是打破清朝非皇族不能够封王的传统(抛开清朝开国的异姓封王),死后更是被追封郡王。

8、阿桂。章佳阿桂是清朝乾隆时期著名武将,长期戍守西北边疆,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提出屯田新疆的策略,后面辅佐傅恒与缅甸军交战,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平定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

9、年羹尧。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著名武将,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和抚远大将军,因为各种清宫影视剧的出现,年羹尧已经被大家熟悉,他是雍正早期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最主要的功绩就是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以及平定青海消灭罗卜藏丹津,不过结局很凄惨,被赐自尽。

10、冯子材。他是清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曾经参与反清起义,后来接受招安,参与镇压大平天国运动,最大的战功就是中法战争时期,年近七十,带兵取得镇南关大捷,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法军被歼灭的有千余人,法国内阁总理茹费里因此倒台。这是清朝晚期第一次在抗击西方列强时取得的胜利,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如果将明清武将纳入到十大名将中,小编认为明朝无疑要占据多数席位,小编的看法就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戚继光、多尔衮、多铎、曾国藩、左宗棠、王阳明和付友德,其中明朝占据六个,而清朝只能够占据四个!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千古谚语,充满懊悔与痛心。谚语彰显的智慧与情感,给后世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如今我们也常会引用此典故来表情达意。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杀死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典故

1、首先,理清“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人物

为帮助理解,我们来看看“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中“的“我”和“伯仁”分别指谁?两个人物关系之间出现了什么样的嫌隙?伯仁又为什么因“我”而死?

谚语中“我”,指王导,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任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奠基人之一,比较牛的人物。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早年就与琅玡王司马睿即晋元帝十分友善。

东晋建立后,王导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后晋升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等职。王导之兄王敦也很牛叉,时任江州牧、荆州刺史,王氏兄弟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格局。

但后来出现”王敦之乱“,王导拒绝王敦欲废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题目中的典故就发生在王导时任司空、王敦领兵作乱之后。

谚语中“伯仁”,是指周顗,音Zhōu yǐ,字伯仁,两晋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曾任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

周顗,因敢进忠言而被朝廷看重,因天性宽厚仁德被人敬重,“王敦之乱”被王导之兄王敦杀害,终年54岁。

2、其次,理解“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典故

上面提及“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这个典故起因是:

王导之兄王敦作乱,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阴奉阳违,甚至抵触,在不被晋元帝重用时,更起2万精兵直扑中央南京。

晋元帝宠信刘隗向晋元帝建议,杀光南京王氏家族成员,晋元帝未答应。但王导听后仍惊恐万分,于是带领有官职王氏子弟20多口到晋元帝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此乱臣贼子。

而恰好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好话,便说:“伯仁,以百口累卿!”,意思就是说:我全家100多口,就全靠你了。结果周顗当作没听见,昂首径直进了大殿。

然而,周见到皇帝说尽了王导好话,说王导是个忠诚臣子,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喜欢喝酒,在宫里喝到满身酒气、烂醉如泥才出来。王导仍在宫门口等着,叫周也没搭理他,周还边走还边胡言乱语:“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

周顗出宫后回到家里,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言词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但王导不知道周顗两次为自己向晋元帝求情,还怀疑周伯仁可能向晋元帝说了自己的坏话,因而非常怨恨他。

王敦触有两把刷子,“王敦之乱”仅20000精兵就把朝廷大军打得溃不成军,晋元帝只得对王敦封大官许愿,王敦总揽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此大开杀戒,对名士周伯仁也不例外。

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这望 ,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意思是: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这样的大官,没什么可疑虑的。但王导不回答。

后王敦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仍不吭声,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不语。于是王敦下令杀害了周顗。

第二天,王导直入朝廷,神气活现地在中直机关转了一圈,突然在台子上发现周伯仁给晋元帝的上书,这才知道周顗原来是外示无情,但内里在极尽全力为王导开脱,于是王导拿着周顗的上书痛哭流涕: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意思是: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为我的不作为而死。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这个典故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因为眼睛的直观判断,而间接害死了品德高尚、宽厚仁德的大才子周顗,的确让人唏嘘,也留给我们无限的思索。

1、有时候,你眼睛所见的,未必就是真相;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给蒙蔽了双眼,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对于一切事物,我们不能单凭自己眼睛看到的现象,就来直接断定其背后的意义,因为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未必都是真的。

案例中的王导,仅凭眼睛的直觉观察,就认为周顗没有帮助他,甚至还怀疑周说了自己的坏话就怨恨周顗,确实有些武断。

我认为,周顗之所以没与王导他走得过近,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如果两人关系甚密,被人落下口实,倒会有不公平、徇私包庇等嫌疑,这样不仅救不了王导,反而还会害了他。

从这点看,周顗无疑是智慧的。但是,显然王导没做深思熟虑,没有Get到周顗的意思,确实相当失算啊,错失这么一位良师益友,当真悔恨呀。

所以,我们不能单凭眼之所见,就给事物定性,这样也很容易出错。所谓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都是基于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的

2、表面对你好的人,不一定真正为你好,甚至有可能背后捅你一刀;而真正对你好的人,是从来不会邀功的,而是在你身后默默付出。

不管是朋友还是爱人,表面上对你很好、甜言蜜语的人可能会痛后捅你刀,比如说“一辈子一起“和”我们分开吧“的人往往是同一人。

但是那些你认为不好的、经常批评你的、给予你指正,甚至泼你冷水等的人,却往往会在你摔倒时搀扶你,默默为你付出。我们永远不要从别人嘴里来看人,要自己学会用心感受。

因为,真正对你好的人,是不会急于让你知道、向你邀功的,他们就象天上的星星,只有在你抬头时,才会看见熠熠的光芒。

正如案例中的伯仁,默默为王导求请付出,却没有为自己向王导开释。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感受到典故的悲怆,深深的周顗的宽厚仁德所动容,也为王导的误解、武断失去挚友而深感惋惜。

总结

历史过去即将2000年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带给后世的我们以深痛的深思,希望古代悲剧不要在现代重演。

眼睛虽是心灵的窗户,但我们还是希望眼睛的穿透力更能看清事情的本质,还原出世间的真相,以免铸成大错,而悔之晚矣!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END)

古来名将不可数,谁可堪称枪中王

一条长枪掌中擎,万里疆场任纵横;驰名四海惊天下,成就盖世一功名!

枪,十八般兵器之中排行在二,号称“百兵之王”。古之名将以枪为兵器的数不胜数,演义小说里面使枪的更是多如牛毛。

在下不才,今天就借着这个问题,和大家说一说我认为演义小说里面最厉害的十条枪。

第一条:西楚霸王项羽的霸王枪

提起西楚霸王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那简直就是“神勇”二字的代名词。

他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一条霸王枪,驰骋疆场,横扫天下。

他那条霸王枪长一丈三尺九,重九九八十一斤。枪尖锋利,点到就死,枪身沉重,扫到必亡。

据说霸王枪乃是用天外飞石打造而成,九九八十一名铁匠整整打造了九九八十一天,故此这条枪还有个名字,叫“九九归一天霸枪”。

还有一个说法是,此枪乃山神所变。想当初项羽拔山惊动山神,山神被项羽的神力折服,故而化身为枪,以供项羽使用。

咱们不管这条枪是天外飞石打造的,还是山神所变的,反正项羽凭着这条枪成就了盖世威名。

这么说吧,在古代所有使枪的将军里面,项羽要是自认第二,就绝没有人敢称第一。

难怪清朝才女李晚芳称赞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第二条:常胜将军赵云的龙胆亮银枪

赵云,字子龙,三国名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

他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一条龙胆亮银枪,英勇善战,神鬼难挡,被人誉为“常胜将军”。

据说赵云征战沙场一辈子,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不信您好好翻翻《三国演义》,看看常山赵子龙败在过何人手里?

“赵云不敌,落荒而逃”,“赵云不是对手,拨马败走”,“大战数十回合,赵云胆怯”,这些字眼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赵云身上吧?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单枪匹马救幼主,长坂坡前留威名。要问英雄哪一位,常山赵云赵子龙!”听听,这才是用在赵云身上的词儿。

长坂坡一战,赵云一条长枪在万马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谁人不惧,哪个不服?

第三条:猛将军张飞的丈八蛇矛枪

张飞,字翼德,是蜀汉之主刘备刘玄德的结义三弟,也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张三爷性如烈火,他胯下一匹踏雪乌骓驹,掌中一条丈八蛇矛枪,雄壮如虎,猛不可当,号称“万人敌”。

说到这儿咱们的简单地说一句,丈八蛇矛这种枪的长度是一丈零八寸,可不是一丈八尺长,朋友们别理解错了。

张三爷凭着这条枪不仅为蜀汉屡立战功,而且还数次叫板吕布,以吕布之勇,也不敢小觑。

长板桥前救赵云,三爷更是出尽了风头。他大喊一声,曹兵退后;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喝三声,当阳桥被喝断。好家伙,多么威风,多么霸气!

有诗赞曰: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第四条:神枪少保罗成的五钩神飞亮银枪

罗成,字公然,是《隋唐演义》里面的第七条好汉。

提起罗成,可太有名了,真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白袍白马无敌将,一杆银枪天下传!”他可是隋唐演义里面叱咤风云的人物,不仅人长得英俊,而且武艺超群。

他胯下一匹追风小白龙,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枪法精绝,神出鬼没。

他凭着这条枪,十三岁随父扫北,杀敌无数,一战成名。

他凭着这条枪,十六岁扬州赶考,技压群雄,一举夺魁。

他凭着这条枪,十八岁投靠大唐,立下赫赫战功,“日锁五龙”更是名扬天下。

可叹的是,他二十三岁那年,由于遭人陷害,中了奸计,马踏淤泥河,被乱箭射杀。

第五条:铁枪大将王彦章的浑铁无缨枪

王彦章,字贤明,山东寿张县人氏,五代时期后梁名将。

他胯下一匹丈二青鬃马,掌中一条浑铁无缨枪,力猛枪沉,悍勇绝伦,人送绰号“王铁枪”。

五代时期,天下混乱,各方势力雄霸一方。常言道,英雄生于乱世。故此那个时期,也是名将辈出的年代。

在五代十国所有的武将当中,要说最厉害的,自然得属打虎太保李存孝,排名第二的,就得说是铁枪大将王彦章了。

他曾日不移影,连败唐军三十六员大将,端的是威震天下。

第六条:白马银枪高思继的九曲盘龙亮银枪

高英,字思继,五代名将。

他是高家枪的开创人,胯下一匹千里银河驹,掌中一条九曲盘龙亮银枪,马快枪急,骁勇善战,有“五代十国第一枪”之美誉。

他和铁枪大将王彦章并称五代时期的两大枪王。

有道是:铁枪勇猛,银枪精湛。王彦章的枪法,以勇猛刚烈著称;高思继的枪法,以精奇奥妙见长。

高思继这个人文武双全,不仅武艺超群,而且颇有文采。

他少年之时曾经穷困潦倒,由于郁郁不得志,虽有一身好武艺,却总是缺衣少食,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为此他还专门做过一副对联,上联写:掌中枪神出鬼没,难抵饿;下联配:胯下马渡海登山,不御寒。

第七条:三关大帅杨延昭的素缨錾金枪

杨景,字延昭,北宋名将。

他是山西太原府人氏,是金刀令公杨继业的六儿子,人称杨六郎。

金刀令公杨继业有七个亲儿子,一个养子,号称“七郎八虎”。分别是:大郎杨泰杨延平;二郎杨正杨延定;三郎杨高杨延光;四郎杨贵杨延辉;五郎杨春杨延德;六郎杨景杨延昭;七郎杨希杨延嗣;八郎杨英杨延顺。

八个儿子当中,要讲智勇兼备、文武双全者,就得属这六郎杨延昭。

他胯下一匹千里嘶风驹,掌中一条金攥蟠龙枪,杀伐果敢,能征善战。血战金沙滩之时,他也是“七郎八虎”里面唯一一个活着回国之人。

后来,他屡立战功,被宋太宗赵光义加封为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的总统领。这三关的一切军务全部由杨延昭掌管,是名副其实的三关大帅。

一提起杨家将,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四个字——满门忠烈!

确实,在历代演义小说里面,要论“忠烈”二字,杨家将当居魁首。

“七子出征六子回,满门忠烈天地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七个儿子出生打仗,结果只有老六回来了。悲壮之情,溢于言表。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天波府杨家号称大宋朝的守护神,而杨延昭更是号称杨家诸将第一人。

第八条:抗金名将岳飞的金杆沥泉枪

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县人氏,名列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首。

他胯下一匹闪电白龙驹,掌中一条金杆沥泉枪(又名沥泉神矛),不仅勇冠三军,而且用兵如神。他熟读兵书战册,六韬三略无不了然于心,兵锋所指,无不披靡。

他的队伍军纪严明,军队所过之处,公买公卖,从不骚扰百姓,被老百姓们亲切地称为“岳家军”。

金兵金将只要一听到“岳家军”三个字,无不闻风丧胆。故此,金军之中也有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无奈之言。

可惜的是,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居然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所冤杀,实在是令人可悲可叹。

第九条:天才战神霍去病的七星梅花枪

霍去病,山西临汾人氏,西汉名将。

他姨母是皇后卫子夫,他姨夫是汉武帝刘彻,他舅舅是大将军卫青,因此他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霍去病可太了不起了,他胯下一匹万里黄风兽,掌中一条七星梅花枪,艺高胆大,英勇过人,被誉为天才战神。

他十八岁首次出征,曾率领八百勇士追杀敌人数千之众,功劳为全军之首,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他二十岁再次出征,两次河西战役歼敌数万,大获全胜,被汉武帝加封为骠骑将军。

他二十二岁那年,更是率领大军深入漠北,差一点儿把匈奴的老巢给端了。只杀得匈奴人胆颤心惊,一听到“霍去病”这三个字就腿肚子转筋。

这么说吧,霍去病简直就是汉武帝手里的一张王牌,只要有他在,匈奴人就不敢越雷池一步。不仅不敢越雷池,甚至还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生怕这位霍战神再杀过去。

可叹的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年仅二十四岁就去世了。

第十条:怀远黑太岁常遇春的镔铁点钢枪

常遇春,字伯仁,安徽怀远县人氏,明朝开国名将。

由于他身材高大威猛,又长了一张大黑脸,故此人们给他送了一个绰号,叫做“怀远黑太岁”。

他跟明太祖朱元璋是结义兄弟,在“乱石山七雄”当中排行在六,人称“常六爷”。

乱石山七雄分别是:

老大,忠正王武殿章;老二,东海王胡大海;老三,忠孝王汤和;老四,明太祖朱元璋;老五,忠顺王邓愈;老六,开平王常遇春;老七,武定王郭英。

在七兄弟当中,常遇春是最能打的一个。

他胯下一匹黑龙驹,掌中一条镔铁点钢枪,打起仗来身先士卒,悍不畏死。

他曾经马踏武科场,枪挑铁滑车,直杀的元兵元将闻风丧胆,望影而逃,号称明军阵营第一猛将。

当然了,除了以上这十条枪之外,厉害的还有许多许多。

像《三国演义》里面马超马孟起的虎头錾金枪,像《隋唐演义》里面南阳侯伍云召的素白亮银枪,像《薛刚反唐》里面通城虎薛刚的紫金蟠龙枪,像《杨家将》里面七郎杨希杨延嗣的虎头乌金枪,像《说岳全传》里面神枪将军杨再兴的亮银盘龙枪,等等等等,咱们就不一一细说了。

“我不杀伯仁”,伯仁是自己作死吗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出自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王导,讲的是王导和当时的尚书周顗两人的故事,具体可参考《晋书·列传三十九》。

周顗,字伯仁,东晋元帝时期人物。当时,王敦起兵作乱,宠臣刘槐建议晋元帝杀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但晋元帝并没有答应。但是,王敦的弟弟王导得知这一消息后仍然非常害怕,为了证明自己和家族的清白,就带着20几个当官的王氏子弟去找晋元帝哭诉、请罪,而且此后几天,都带着这20几人在宫外听候发落。一天,晋元帝宣见周顗(周伯仁),周顗从王导这帮人身边走过时,王导连忙恳求周顗为他们家族美言几句,还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一家老小100多口,就全靠你了。“结果周顗并没有理他,抬头挺胸就进去了。但是呢,周顗非常够意思,见到皇帝后,极力为王导开脱,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绝对不会跟王敦一起造反。皇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意见,还留他一块吃饭喝酒。周是个好酒之徒,于是就贪杯一直到喝醉了才出来。

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他也不知里面情况如何,见周伯仁出来,又低声下气的向周顗询问,结果周顗还是没怎么理他。但到了家后,酒有点醒了,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替王导他们求情。但是这一切王导并不知道,反而觉得周顗不近人情,因此非常恨他。

后来王敦造反成功,被皇帝委以重任,总揽朝政。独掌大权后,他就开始了大清洗运动,对平时同自己关系不好的,一律杀的杀贬的贬。而对于周顗怎么处置,他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王导不回答。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是不说话。最后,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吧。“王导还是沉默。结果,周顗就这样被杀了。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发现了周顗极力为他和他的家族求情的奏章。王导这才明白,周顗一直在维护他,只是没在他面前表现出来而已。于是乎,他便说出了这句话:“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得不作为而死。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

伯仁最终被杀,是因为自己作死吗?还真不好说!如果当时就和王导说明情况,结果可能就不会这样。还有就是千万莫贪杯啊,贪杯也误事啊!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有责任吗

“你”当然有责任,因为“你”恩将仇报。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晋,记载的史书《晋书》之中,西晋末年北方的五胡乱华,匈奴人、羯人相继起兵,结果经历了八王之乱的西晋王朝如同一个破筛子,被异族们给打碎,结果就是长江以北遍地腥膻,成为了胡人铁蹄的践踏之地,于是乎衣冠南渡,中原陆沉,北方汉人开始向南方的逃亡。

五胡乱华与东晋的建立

此时西晋时代的琅琊王司马睿,在这些南渡贵族的支持下,在西晋皇室被匈奴人倾覆以后,在南方建立起东晋王朝,继续着司马氏晋朝的国祚,然而司马睿能够称帝,是因为南方大家族尤其是王氏一族的大力支持,因为王氏家族有着很大的权力,有着“王与司马共天下”的说法。

王氏家族中当时比较有名的就是王导、王敦兄弟,因为司马睿论功行赏,王导在中枢为官,二王敦在镇守在武昌一带,成为手握大军的军阀。后来王敦不满足自己的权力,甚至还从武昌顺江而下,举兵谋反,可是此时在东晋都城的建康城内上有王导的王氏宗族一大家子,而此时王导及其王氏一族的命运都掌握在司马睿的手中,为了能够挽救王氏家族的命运,王导带领自己的一大家子人来到皇宫外面,跪地求饶,向皇帝撇清与王敦的关系。

正当王导跪在皇宫之外,不知道如何开解王氏族人的罪责的时候,大臣周顗正好上朝,于是王导向周顗求救,希望他能够向皇帝说点王家的好话,可是周顗并没有理财王导,而周顗见到皇帝之后,却说尽了王导的好话,并区分了王敦和王导,司马睿听从王导的谏言,周顗从退朝后看见仍然跪在外边的王导,但是仍没有理睬王导的呼喊,但是周顗回到家中后,连夜又给皇帝上书,说尽了周顗好话,但是周顗所做的一切,王导却不知道,他认为周顗不管王导的求援和死活,于是内心对周顗生出恨意。

而王敦从武昌率军出发后,竟然连战连捷干掉了司马睿派出的平叛军队,最后还占领了都城建康,掌握了东晋王朝的大权,于是王氏家族重新在朝廷上掌握大权,而王敦也要清除异己,于是王敦在征求意见如何处理周顗时,提出三个方案,一是让周顗为三司的高官,王导选择沉默,二是让周顗为尚书仆射这样的高官,王导仍然选择沉默,于是王敦说周顗这样的人看来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杀掉吧,王导仍然选择沉默,于是周顗就被王敦杀掉了。

可以说王导完全可以救周顗的,然而却最终眼看着周顗被杀。

《人民的名义》中的高书记也对伯仁之死认识的十分深刻

王敦掌握大权之后,王导重新出入朝堂,后来王导在整理文书的时候,发现了当时周顗给皇帝上书为王导一家说情的表章,后悔不迭,因为周顗的字就是“伯仁”,于是发出了“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的感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光做好事不留名也不一定是对的,有时候你真得让你的朋友知道你确实帮助了他,否者他可能会深深的误解你,甚至记恨于你。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中的伯仁到底是谁

在影视剧、小说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大概意思是说“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作为一句流传了上千年的名言,这句话里的“我”和“伯仁”到底指的都是谁呢?

“伯仁”指的是两晋时期的名士周顗。周顗字伯仁,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父亲是西晋将领,因参与灭吴之战立下战功被封为武城侯,周顗年少时就很有名气,受到当时很多名士的欣赏。周浚死后,作为长子的周顗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担任长史,此时经历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西晋王朝已是强弩之末,中原人士纷纷避难江东,当时还是琅琊王的司马睿镇守江东,于是征辟周顗为祭酒,并先后任命他为荆州刺史、宁远将军,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后周顗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尚书仆射等职。周顗虽然声望极高,但却好酒成性,担任尚书仆射后天天沉醉,不理俗务,因此人称“三日仆射”。

介绍完“伯仁”,下面该说说“我”了。“我”指的是是东晋的名臣王导,东晋政权的奠基者,西晋末年王导与其兄王敦随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南渡,积极团结南北士族支持晋室,使得东晋王朝得以在南方立足,因王导和王敦尽心辅助司马睿,当时人都称“王与马,共天下”。东晋建立后,王导先后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侍中、司空等职,在晋元帝死后又继续获得了后来晋明帝、晋成帝的倚重。除了政治家的身份之外,王导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尤以行草最佳,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就是他的侄子。

介绍完两个人的身份,下面就该说一下这句话的由来了,为什么王导没有杀周顗,而周顗最终却因为王导而死呢?这事儿还得从王导的哥哥王敦说起,当年东晋王朝建立之后,一文一武的王导、王敦兄弟手握大权,但是日渐飞扬跋扈的王敦逐渐引起了司马睿的不满,在双方矛盾不可开交的时候王敦索性奇兵进犯京师,当时仍在建康的王导和王氏一族面临着合族被杀的风险,惶恐不已的王导于是率领王氏宗族跪在皇宫前请罪,这时周顗入宫,王导高声呼喊:“伯仁,几百口全靠你啦!”,但周顗径直而去,连头都没回。见到司马睿的周顗备言王导之忠君爱国,劝谏司马睿决不能错杀忠良,元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出宫之后的周顗面对着王导的呼喊仍然不为所动,径直而去,不明就里的王导于是对周顗怀恨在心。王敦入京,王氏一门重新得志,周顗等人被捕,押至石头城南门外处死,在此过程中王导始终未发一言。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检查以前的宫中奏折,发现了周顗当年营救自己的奏章,王导拿着这封奏章,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对自己的儿子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自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谚语便千古流传,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