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柳芳

李世民想打倒的山东士族到底有多强,为何连皇室求婚都敢拒绝?李弘之死真的和武则天有关吗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2 13:05:52 浏览1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李世民想打倒的山东士族到底有多强,为何连皇室求婚都敢拒绝

大唐皇家原来只是三等氏族?山东氏族到底有多大声望,连皇室求婚都敢拒绝?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把古代皇权描述得淋漓尽致。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会相信,历史上曾经有一个阶层可以和皇权相抗衡,甚至还凌驾于皇权至上,它就是隋唐时期的士族门阀。

山东氏族是隋唐时期门第最高的家族,而大唐李氏只不过是三等氏族而已,所以唐朝的君主们都想把自己的公主嫁到山东氏族当中,是为了拉近皇族跟士族门阀的关系。

但是直到唐朝灭亡之际,这样的事情都没有实现,也怪不得当初李世民会发愁:“青年才俊都想娶山东氏族的女儿,为什么士族子弟不来迎娶公主,难不成皇家还比不上那些世家?”

所以,山东氏族到底有多大的声望,居然敢凌驾于皇权至上,连皇室公主都看不上眼呢?

门阀士族的崛起

要说这门阀士族的崛起,这得讲到东汉初期汉高祖创立察举制的时候。

因为当时汉朝初立,朝廷继续一大批有识之士来重建社会,察举制就是希望诸侯们能够贤良孝廉的标准来选出一些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推荐给朝廷给予官职。

虽然这个制度创立的初心是好的,人才能否得到重用要看选拔者是否看重他,既然要选拔人才,这些官员自然会推荐自己家中的子弟入朝为官了。

因此,大批的门阀世家子弟有了很便捷的入朝为官的机会,而家境贫寒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任何进入的方式。

经过两汉察举制的影响,像山东崔氏、卢氏这些深受儒家学说洗礼的士族逐渐成为了顶级世家,甚至可以直接左右朝局。

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之所以能够崛起,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与山东崔氏家族合作,毕竟崔氏这类士族门阀历经几百年的积累,底蕴已经非常深厚。

可以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像崔氏这些门阀士族是一支不得忽视的力量,无论是乱世还是安定,要想坐稳江山就必须跟他们合作,看曹魏的崛起就可以见得了。

虽然说晋朝“永嘉之乱”的出现让北方士族开始南迁,但毕竟像崔氏这些大家族的根基都在北方,所以崔氏、卢氏这些家族的人就留了下来。

尽管在十六国时期,有很多人曾经入主过中原,但是崔氏、卢氏毕竟是北方地带的顶级士族,无论谁想在北方站稳脚跟,就必须跟他们合作。

所以,刘渊、石勒、苻坚这些入主中原的枭雄,一立国没多久就马上跟崔氏家族合作,崔氏家族的声望又再次大大加强。

在十六国的末期,北方崔氏又出了一个跟崔氏家族盛极一时的人物,那就是崔浩。

鲜卑拓跋氏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入主中原很大程度上都是仰仗着崔浩这个人,依赖着崔浩背后的崔氏家族。

想当年,拓跋珪在参合陂之战中击败了后燕慕容宝这才得以成为中原地区新的统治者,而拓跋珪入主中原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必须融入中原文化。

而学习中原文化要怎么学呢?第一件事就是跟世家合作,所以北魏请了崔浩的父亲崔宏参与立国大事,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很多北魏的法律,崔氏家族再度登上庙堂之高。

而崔浩也被北魏重视,进入了北魏朝堂,尤其是在时局的精确把控受到了北魏朝堂的看重。

无论在刘裕北伐还是拓跋焘发兵赫连夏,崔浩都有着自己准确的预测与见解,对于时局敏锐的观察力让北魏得以站稳脚跟,可以说北魏的立国,崔氏家族的功劳可以说是位列第一的。

隋唐时期门阀士族的衰落

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杨坚创立“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官途的局面,让底层的寒门士人也能够凭借学识得以入朝为官,世家大族的权势开始受到影响。

只不过以崔氏为代表的山东氏族的底蕴实在是太强大了,完全可以凭借与各大家族结亲的方式来形成同盟,共同抗衡皇权,这也是杨广和李世民想要打击山东氏族的原因所在。

唐朝为了更好地打击旧有士族力量,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和建立了三生六部制,加速了门阀士族的衰败,直接削弱了崔氏、卢氏等山东氏族的地位与权势。

唐初的几大家族在当时被合称为“五姓七望”,这五姓是指崔、卢、李、郑、王,七望是指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这“五姓”之中被认为天下第一姓的是崔姓,而唐朝皇家的李姓只不过是当时的三等姓氏罢了。

唐太宗对崔氏这些山东氏族的影响力既极度又畏惧,因为他是靠着世家门阀的底蕴来获得天下的,所以他们知道世家组联盟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所以从唐太宗时期开始,朝廷不能容忍山东氏族凌驾于皇权至上,所以唐朝皇家开始了对山东世家大族的各方面打压。

唐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打压山东氏族呢?

  • 第一招,就是直接修改《氏族志》重新排序姓氏的地位。

唐朝初期,虽然经过科举制的推出与战争的动乱,山东氏族的势力得到了虚弱,但他们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上面也说了,像房玄龄、魏征这些朝中大臣居然争相想跟崔氏、卢氏等家族联姻,却没想着娶唐朝的公主,这着实让李世民觉得恼怒。

所以唐太宗让吏部尚书高士廉等人来编纂新的《氏族志》,想着是重新制定不同士族之间的等级。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读不懂李世民的心思,在最初完成的版本中,山东崔氏家族居然还排在第一等当中,这直接让李世民大发雷霆,还大骂了高士廉等人一顿。

李世民大发牢骚之后,他直接跟编纂人员表明自己的要求:

“我今定氏族者,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何因崔民幹犹为第一等,只看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

从此以后,李唐皇族排为第一位,外戚第二位,而山东氏族降至第三等,哪怕以前排名靠后的关陇集团的地位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一招直接从姓氏地位上削弱氏族的影响力。

李世民编纂《氏族志》这个行为其实有两个目的,其一就是上面说的想要打击山东士族的地位,来提升皇室的权威,从而获得更强的统治合理性。

这其二,其实是为了拉拢关陇集团,毕竟李世民得以崛起,关陇集团是有很大的功劳的,可以说是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存在。

《氏族志》的重新编纂加强了统治核心集团的凝聚力,这对于李唐初期稳定局面来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第二招,通过“废王立武”来提升庶族满门士族,打压世家大族

唐高宗即位之后立刻提出“废王立武”,而这却在朝堂上掀起了巨大的争论。因为王皇后的支持者是世家大族,而武则天这一方则是庶族寒门。

因为唐高宗将武则天立为皇后是没有得到门阀士族支持的,所以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皇后地位,她开始笼络一大批的寒门士族。

长孙无忌可以说是“废王立武”之中最大的阻碍,因为他是唐太宗亲自封赐的齐国公,在朝堂之中地位显赫,他的权力可以说有了与高宗平行甚至隐隐超越。

高宗想利用废后来削弱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权力,从而巩固皇权。而结果很明显,武则天在这场斗争中赢了,也标志着寒门子弟地位的提高。

  • 第三招,科举制度的完善

这一招可以说是从仕途上对门阀士族的进一步打压。

科举制作为古代隋唐以来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唐朝削弱门阀士族地位,为寒门子弟提供入仕为官最为直接的方法。

而到武则天时期,因为武后没有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她进一步发展科举开创“武举”,一大批贤能之士成为皇权对抗旧有势力的重要武器。

不仅如此,武则天也没有阻止门阀子弟参加科举,但是当时的门阀士族已经抛弃了以往的名士风气,不思进取的思想让士族内部早已腐朽僵化。

所以,即便这些门阀子弟参加科举选拔,他们那种骄奢放荡的生活作风也不能够让他们入朝为官,随着门阀士族入朝为官数量的减少,声势也随之降低了。

结语

门阀士族的出现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历史的进步,但是士族门阀所衍生出来弊端是不符合历史进程的,所以它的结局必然走向灭亡。

尽管唐朝一直用各种手段来打压士族,但世家大族的社会影响力依旧没有被彻底削弱,这也是晚唐时期唐文宗依旧希望跟世家大族联姻的原因所在。

不过唐朝也是因为对士族的打压,这才打破了士族一直以来垄断的知识壁垒,为古代封建社会选拔出了很多有才华的寒门子弟。

李弘之死真的和武则天有关吗

李弘之死当然和武则天有关。李弘不死,将直接碾碎武则天当皇帝的梦想。

李弘(公元652年一675年),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则天的长子。公元656年,唐高宗立李弘为太子。李弘学识渊博、仁孝恭谦、尊敬朝廷大臣,深得父亲的喜爱和朝臣们的信赖。

在我阅读过有关武则天的书籍来看,对武则天的个性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武则天在认识李治的第一天开始就产生了统治天下的欲望,这是她的理想!在她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不论来自什么阻力,她必须清除掉。从武则天为了权力,斗垮王皇后,进宫没多久亲手掐死亲生的幼女,然后嫁娲于王皇后就可以看出她手段之狠毒。而她的长子李弘恰恰与她不相生,性格反差极大,母子关系十分紧张。李弘受过儒学教育,对外戚弄权十分反感。实际上李治也已经看不惯武则天独权霸权的行径,但他却敢怒而不敢言。他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长子李弘的身上,希望李弘上台后能摆脱武氏对李家的控权。

引起武则天对李弘起杀心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李弘有2位异母姐姐(萧淑妃所生),被武则天幽禁于别宫中,一位二十八岁、一位三十岁,都未出嫁。一次,李弘在别宫见到了两位姐姐,又惊又怜,立即奏请高宗让她们出嫁,高宗马上答应了。武则天知道后,对儿子怀恨于心。

第二件事是太子选妃未能如愿。武则天最初选择的太子妃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但定下婚期后杨氏竟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婚事被破坏。客观上可能造成李弘同母后娘家人的宿怨和疏离。

第三件事是公元675年年初,李治的眩晕病越来越严重。高宗决定禅位给太子李弘。李弘一直看不惯母亲把揽朝政的行为,一旦禅位,武则天将大权旁落。

武则天知道李弘马上要登基的情况,加之儿子以前屡屡与她作对,决定杀掉儿子。公元675年四月二十日,武则天派人将李弘毒死在合璧宫倚云殿。李弘死时23岁。李治得到凶讯,悲痛欲绝,下诏谥李弘为孝敬皇帝。

唐朝最出名的宰相是谁

唐朝的存在近三百年,留下有五百二十位宰相,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房玄龄、长孙无忌、狄仁杰、张说,张九龄和李林甫等。当然,他们也是最有名的宰相了。

房玄龄,最有名的就是出现在历史书上。“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熟悉吧!

长孙无忌,我认识这个名字在当时看电视剧武则天时听到的,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不断的阻挠武则天当皇后。长孙无忌为李世明的儿时玩伴,早年辅助李世明成为唐太宗,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

狄仁杰,这个太有名了,在影视剧上,满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形象,他在武则天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他曾两次拜相,被称为“大唐的股肱之臣”。

张说,他的出名在于写出了《钱本草》,张说在贪污被贬后,写下了这本书,他告诫世人,获取钱财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张九龄,当之无愧的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他做宰相时,给唐玄宗举荐了多名良臣,以及提了无数的箴言。他的下台,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李林甫是从小官窜上来的,他会机变,善钻营。他经常巴结皇帝身边的太监和妃子们。对玄宗一举一动了如执掌,结果深解皇上心意。期间他离间皇上和忠臣的关系,成了唐代历史上有名的奸臣。

图片来源网络



怛罗斯之战大唐败给阿拉伯帝国,如果把苏定方放在同一时代,高仙芝加苏定方能赢吗

恒罗斯之战是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展开的一场争夺西域控制权的战争,是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在西域的一次惨败。它所产生的影响似乎是看不见的,但并不能绝对的说是没有影响的,有人说这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战争,但也有人它还是改变了西域的格局,只是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在当时就能看出来的,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话,或许这种影响是可以改变的。

这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就如同该战双方的参战人数一样,一直得不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阿拉伯帝国来说人数当在十万甚至以上,不过唐军的人数是最有争议的,即便是史书的记载也多有不同。

就拿我们熟悉的正史来说,《资治通鉴》记载番汉军出动三万兵力,而两唐书记载是两万,也就是说在正史中记载的参战唐军是两三万,当然这个和柳芳在《唐历》中记载的三万似乎是吻合的,只是在杜佑的《通典》中记载的是七万人,而《段秀实别传》中记载的是六万人,也就是说大唐出兵在六七万左右,而在阿拉伯国家的一些记载中有十万甚至更多的人数。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即便不考虑外来的记载,单只我们自己的史书,记载就有很大的差别,而这两种观点各自有人站队,也不过是自圆其说,现在已经很难正确做出估计。

不过当时安西军的定额是24000人,这是常备军,战时还要招募士兵配合作战,这个数量无法做出估计,但是当时的唐军正规军应该出动的就是两万左右,留下部分正规军镇守安西四镇。而且这一战中还有西域附属国的参战,当时听凭大唐调度的附属国兵是拔汗那兵和葛逻禄兵。

即便不能准确估计大唐的总兵力,但兵少将寡这种说法应该并不是特别靠谱。当时唐军的军事统帅是高仙芝,高仙芝当时对大食的这一战是有备而来,而大食是仓促应战,因此很难说高仙芝的兵力会比大食少很多。存在差距应该是一定的,只是大食的兵力数倍于大唐很难说得过去。

那么高仙芝为什么会发动这次战争呢?表面上看来是和高仙芝的贪恋以及毁约有关系。天宝年间,安西军经略西域是很顺利的,这也让高仙芝成为帝国不可多得的名将,只是到了天宝九年,高仙芝觊觎石国的财富,以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出兵一直依附于大唐的石国,石国国王知道打不过就直接投降了。最开始高仙芝接受了投降,但接着就趁机俘虏了石国国王及其部众,将石国近乎血洗。另一个小国突骑施部落也被攻击,部落首领被俘虏,这一系列的举动让大唐在西域失去了人心,但却让高仙芝得到了更多的战功。

后来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就到了大食请求出兵报仇,大食早已崛起,本就有和大唐争夺西域控制权的野心,因此趁机答应出兵攻打安西四镇。而高仙芝知道后抢先发兵攻打大食,双方就在恒罗斯开战。

高仙芝发动该战固然是有私人的原因,但其经略西域却是朝廷一致决定的,也就是说高仙芝的贪婪也好失信也好,其结果却是朝廷愿意看见的,因此这一战也是朝廷许可甚至是很重视的,或许唐玄宗也想利用该战彻底控制西域,将大食从西域赶出,因此高仙芝不可能没有援兵。

但是这一战高仙芝还是败了,当时战争持续了五天,虽然没有分出胜负,但是唐军渐渐处于弱势应该是肯定的,这样的胶着状态持续着,一旦有任何微小的变化,都足以改变战局,就在这个时候,大唐的附属国葛逻禄叛变了,站在了大食那一方,这直接导致了唐军的溃败。

但分析该战的失败,叛军固然是影响很大,直接导致了结果,但应该注意的是,即便没有叛变,高仙芝也很难坚持到胜利。

这里面的原因,有一方面就是唐军的作战配合能力不是很好,葛逻禄一叛变,战争局势立刻有了变化,唐军溃败,士兵四散,直到后来高仙芝和李嗣业以及段秀实收拢残兵想重新反攻,但为时已晚,只能一步步败撤,而在败撤途中,为了能够顺利回到安西,李嗣业杀死了百余名途中的附属国拔汗那兵才得以逃脱。

在唐玄宗时期,虽然国势强盛,但是军事能力实际上已经不能和唐初相比,就拿几年后的安史之乱来说,安禄山起义,唐军节节败退,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帝国外重内轻的军事制度导致的大部分正规军不能及时赶回来,但赶回来的唐军作战能力也并不强悍。

如果将苏定方放在唐玄宗时期,也未必能改变什么,不过有一点或许可能发生,就是即便是战败也未必会输得很惨。当然这个很难假设,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有什么改变,那同时就会有很多东西改变,结果很难预料。

《红楼梦》里,为什么薛蟠可以抢丫头失手打死冯渊,却不报复打他的柳湘莲呢

柳湘莲和薛蟠有三层关系。第一是同学,他们都在贾家私塾里读过书,书中的香怜就是柳湘莲,玉爱就是蒋玉菡,这两个都出身于八公之家。第二是亲戚。第三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们一看到介绍柳湘莲“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时,往往会把他当成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殊不知这八个字是有特殊含义的。八公之一有个叫柳芳的,芳者花也,柳湘莲住在柳芳家,睡在柳芳家,不就是眠花卧柳吗!这四个字暗示了柳湘莲和柳芳的关系。那么吹笛弹筝呢?宝琴有一句诗,幽梦冷随红袖笛,宝钗也有一句“何处梅花笛“,什么意思呢?都知道宝琴已许配给梅公子,这个笛就跟梅公子有关,我们还知道,柳湘莲外号叫冷面郎,诗中的冷指的就是柳湘莲,人们又把他叫柳二爷,说明他排行老二,有老二就一定有老大,这个老大就是那个“笛“,幽梦指流亡经历,红袖指宝琴,随是陪伴,柳湘莲陪护宝琴流亡是红袖和笛的意思,那为什么会选中柳湘莲呢?吹笛弹筝告诉我们,梅公子原型姓柳名笛,柳湘莲原型姓柳名筝,两人是兄弟关系,而宝琴和柳筝是叔嫂关系,薛蟠和宝琴是兄妹关系。你看,柳湘莲和薛蟠是很近的亲戚。

柳芳和贾家一样,是同一个政治阵营的人,薛家更是如此,他们同属于冷月派,支持的人就是书中提到的“帝孙“,康熙帝的嫡长孙弘皙。有这三层关系,柳湘莲能打薛蟠吗!

一说到闹学堂事件,人们总把它看成风月事件,什么同性恋等都来了。薛蟠“酷爱男风“的男是相对宝玉“见到女儿就清爽“而言的,男风在这里指满清的风俗,跟风月无关,只是障眼法而已。秦钟是薛蟠的小舅子,也是柳湘莲志同道合的挚友。

薛家住梨香院,隐寓戏曲界鼻祖李隆基的梨园,那么薛蟠也就具有了演员的属性。谁告发的秦钟呢?金荣。在薛蟠挨打这个事件中,薛蟠演绎的正是金荣,这实际是柳湘莲和薛蟠联手给秦钟报仇。

冯渊和封肃是同一个原型,篇幅所限,下次再谈。欢迎参与讨论!

曾经的“高考疯子”吴善柳,十年间复读8次考上9所重点大学,如今清华毕业过得怎样

吴善柳,一个出生在广西省浦北县一个普通小乡镇小乡村的孩子,一个成长于普通教师家庭的孩子,他以他”执着而无奈“的十年高考经历被世人所熟知,被人们贯以”高考专业户“”浦北考霸“”当代范进“等绰号。

十次复读经历,历经十四年,最终终以优异的成绩被他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所录取,而当时他32岁,和自己同年龄的同学已是结婚生子,而他没留住青春,却最终留住了清华大学的梦想,然而,这执着的高考经历背后有多少疲惫和无奈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2000年,吴善柳18岁,应届高考生,然而一向学习刻苦,成绩不错的他却在自己的乡镇中学落榜了,2001年他复读再战高考,成绩总算不错,被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录取,在这所大学里,青春年少的他被自由的大学生活所迷惑,最终因打游戏而耽误学业,2003年无奈选择退学打工,没有学位也没有毕业证的他打工注定四处碰壁,无处立足。

2007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四处碰壁的吴善柳最终又回到自己的母校——浦北中学复读,当年吴被北京师范大学所录取,然而因为父亲和姐姐都是教师职业,他对教师职业毫无憧憬,最终选择放弃该校复读,然而命运比他更执着,2008年,他又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冥冥之中,他总觉得自己还可以考更好,冥冥之中,当年在北京交通大学入读时,曾参观过的清华大学总在向他招手,于是,他一咬牙,又选择了复读,2009、2010年,他先后被中山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所录取,然而这些学校毕竟离他的理想甚远,2011年,他再次步入复读的大军中,此时,他的父母已厌倦了他的执着,从年青春正旺的18岁到如今的29岁,父母特别盼着他能早日上完大学,像其他人一样结婚生子。也许一个人为一个目标付出的太多后,就无法放弃,因为上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2011年,他在自己的母校又一次以当地理科状元的身份迎来了多所名校的橄榄枝,其中就有北京大学,他的家人和他自己都以为这次可以止步于此,然而,那年因北京大学的分数较高,他最终只能被北大医学部所录取,考量再三,并不喜欢当医生的他不得不又再一次步入复读队伍。

之后,2012年和2013年,他又先后被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所录取,然而,也许正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让他不甘心止步于此。

2014年,吴善柳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正如他所言,2015年高考改革,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无论考上哪所大学,他也只能认命了,但他的执着和实力没有辜负他,最终他以680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所录取,但诡异的是,他所就读专业依然和2001年北京交通大学的专业一样,都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对这一专业,吴善柳本人回应,并不是自己偏爱这一专业,而是因为自己想选择经济类、金融类专业,但当年的分数根本没有被清大录取可能,即使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当时的录取几率也不过占5成左右。而这种回应又有着多么沉重的无奈呢?

也许,吴善柳正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不明确做哪种职业是自己所爱,才造成他对“清华大学”这一目标的迷恋。

大学本科四年,吴善柳在高手如云的清华过得并不轻松,已是32岁大龄青年的他只有卯足了劲,起早贪黑泡图书馆,认真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等,才能保证自己在本系132名学生中保证中游的成绩。

2018年,36岁的吴善柳顺利本科毕业,一向自恃很高的他奔走于北京各大实业,企求能留在这个让他向往的大都市,但为追求学业,他最黄金的青春15年就这样逝去了,也因年龄问题,他一次次被知名企业挡在门外。

最终,他在大学期间考取的教师证派上了用场,最终高薪就聘于郑州四中。很多人问,十年磨一剑,圆梦清华,但最终却去了高中当老师,这不是浪费吗?

其实,吴善柳在郑州四年一点也不屈才,首先该学校是郑州首批省示范学校,且多年来一直排名前三,其中最享有盛名的是该校的“钱学森实验班”和“天明博爱班”,这两个班师资力量非常雄厚,老师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名牌大学本科、硕士等毕业生,而吴善柳就就职在该校“钱学森实验班”,而他的同事和他相比,学历均不在其下,如下图所示,除了他是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外,其他人分别是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毕业的硕士生。由此可见,人们质疑的吴善柳拿着清华大学的文凭去做高中教师并不浪费,相反和共事的同事相比,他的本科学历相对于人家的硕士学历,也并不太占优势。

该校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名校本科或硕士毕业生来该校任教,没有高薪是不可能办到的,所以吴善柳当了高中教师,却不会像其他普通教师那样清贫,他的薪资水平和他的学历是成正比的。

目前,随着各地知名重点高中纷纷高薪聘请名校毕业生来校任教,打造高学历教师队伍的风气日益,像清华、北大,甚至哈佛这样的名校毕业生去高中当老师的例子已不新鲜,拿华中师大一附中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来说,拟录人员大多是清华、北大、中科大的硕士生。

另外,能吸引这些名校毕业生来高中任教的原因,除了高薪,还因为所教并非资质平平的学子,而是有望升入清华、北大、中科大、浙大等一流名校的高材生,所谓“教学相长”,能送一届届的优秀学生进入顶级名府的老师一定也是幸福的,人生也一定是有成就感的。因此,吴善柳的选择又何来浪费一说呢?

士族和门阀有何差异它们前后相继,有何本质不同

士族是门阀的初级阶段,门阀是士族发展的必然产物。士族泛指以读书求取仕途的一个群体,是古代社会的一个阶层,而门阀则是影响和控制国家政治走向的利益集团,是一个阶级。本质上说,士族不是政治利益集团,是对一个群体的泛称,而门阀则是政治利益集团。

士族的诞生、发展和演变

士族的诞生很早,它是周公宗法制的产物。

西周社会被分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工、商、奴隶,其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是贵族身份,农、工、商是平民身份,奴隶则是没有人身自由的贱民。

贵族阶层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这几个阶层是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划分的。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儿子们降格为诸侯。同样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王爵位,其他儿子们降格为卿。如此一级一级降格,到大夫的非嫡长子和庶子们,则被降为士。

这就是士族诞生的历史。不过,士族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群体,他们虽然有贵族的身份,却没有任何政治待遇,再向下滑一步就成了平民。

随着年代的久远,士族阶层越来越庞大,他们怎么生存呢?靠自己的本领谋取仕途。因为得不到父荫,他们只能靠家族渊源和自己的本领安家立命。历史上众多名人都是士族身份,比如孔子、孟子、商鞅等。

随着秦朝废除分封制后,原有的社会阶层划分规则被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贵族不复存在,士族的定义也发生了转变,它不再是贵族最后一个阶层的身份代表,而是变成了读书人的代名词。古代经常说的“开科取士”、“仕子”都是指读书人。

身份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目标始终没变,还是以读书求取仕途,这就是士族这个称谓被延续下来的原因。

西汉以前,除了儒家而外,还有很多学术流派,这些读书人都可以称作“士族”,而自汉武帝以后,由于百家学说的衰微和儒家的独大,后来的士族,实质上变成了“儒家士族”。

门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门阀则是具有政治垄断特性的豪门士族集团,它经历了西汉末年的发展,和东汉初年的壮大,到魏晋南北朝,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利益集团。

1.西汉末年士族阶层的发展

汉元帝时期是儒家士族政治地位提升的重要阶段。汉元帝本人的儒学造诣很深,他是第一位践行以儒治国的皇帝。在他的推动下,以他的老师萧望之为首的一大批儒生,进入国家政治中心。形成了全社会崇儒、学儒的风气。

此后的汉成帝、汉哀帝和汉平帝,乃至王莽的新朝,都是典型的儒生治国时代,儒家流派繁兴,形成了以“家学”为特色的各种儒学流派。比如欧阳学派、夏侯学派、公羊学派等等。

2.新朝至东汉末年豪门士族的产生

这些学派都是门生遍天下,家族子弟集体步入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庞大的政治势力,由此诞生了在政坛影响力巨大的家族,这些家族就被称为豪门士族。

没落宗室子弟和外戚,向豪门士族的转化,也迅速壮大了这股政治势力。

最典型就是刘秀,他就是没落的宗室子弟,他们这批人虽然没有了政治待遇,但是相对于平民,他们有获得良好教育的条件,有与贵族交往的空间。刘秀正是靠豪门士族集团的支持,才实现了两年登基称帝的奇迹。

外戚势力的不稳定性,注定了他们必须向豪门士族集团转化,才有可能不会随着皇位的更迭,被湮没在历史潮流中,以东汉著名的外戚家族窦氏和邓氏最为典型。

3.魏晋南北朝门阀集团的诞生

这些豪门士族集团到了东汉末年,已经牢牢控制了国家机器,他们出于利益的考量,必然要求从制度层面,保障其长期优势性。陈群起草的“九品中正制”官员选拔制度,其实就是保障豪门士族集团长期利益的一部法律。

在“九品中正制”中,首先按身份,将候选人划分“品级”,只有出身豪门大族的仕子,才有资格被评为“上品”,走向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其他人员顶多在“下品”范围内混日子。

如此一来,造成了豪门与平民的差距拉大,逐步形成了对官场垄断的大家族,这些家族就被称为“门阀”。唐代柳芳的《姓系论》说:

“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

士族与门阀的关系和区别

从以上分析可知,士族是个体的总和,指一个自然群体,它是门阀诞生的基础;门阀是士族阶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政治生活中,以利益为纽带的垄断集团。士族是初级阶段,门阀是终极目标。

两者虽是承继关系,但是本质上差别很大:

1.目的不同

士族阶层体现的是个人价值目标的践行,谋取的是个人仕途发展。门阀则有鲜明的政治目标,是控制国家机器的工具。

2.依靠的力量不同

士族阶层基本依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而门阀则不一样,他们依靠的是家族力量和门阀之间的力量。门阀集团之间,以婚姻关系、师生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等,形成一个复杂的牢不可破的政治关系网络,士族阶层则没有这个依靠条件。

3.历史的归宿不同

门阀集团到隋唐后,走向了没路,原因就是门阀集团对皇权存在危害。隋朝的科举制,就是门阀集团的掘墓人。

科举和九品中正制的最大不同就是,科举取消了门阀集团的身份优势,所有读书人都可以获得平等的出仕机会,标准就是看谁学问更好,而不是身份。失去了九品中正制的护佑,门阀集团从此灰飞烟灭。

门阀士族集团虽然消亡了,但是士族个体不会消失,作为个体的人,他们依然是历代王朝开科取士的对象,他们所构成的群体依旧存在。也就是说,随着门阀的消亡,士族又回到了历史的本源,不再具有政治利益集团的特性,而仅仅是读书求取功名的群体的称谓。

士族看似柔弱,却伴随中国几千年封建史“永生”,而看似强大的门阀集团,则经历了四百年的历史后,迅速消亡,这大概就是道家所说的“弱者生存”吧!

《红楼梦》索隐有什么意义

《红楼梦》索隐争议很大,但红学似乎就是从索隐开始的,而且时起时伏不断,直到今天,各种变形的索隐研究也还是大行其道,比如刘心武的秦学,本质上也是索隐。

那么,普通读者读《红楼梦》需不需要索隐呢?一般来说,或者说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不宜索隐的。因为索隐也需要相当专业的历史知识与考证学术素养,而且,很容易钻进无聊的无意义的牛角尖,反而影响对《红楼梦》的欣赏阅读,进而影响到对这部伟大小说的思想与艺术养分的吸纳,这是误入歧途。

那么对于有志红学研究的人,或者草根红学家们,有没有投身索隐研究的必要呢?进一步说,索隐研究对于《红楼梦》是否有意义有价值。这个观点很有争议。

许多学者认为,读《红楼梦》不必索隐或考证。因为这部书只是虚构的小说,不是历史,也不是影射文学,人们只要欣赏的小说艺术之美就够了。作为伟大小说的重要价值,在于它高超艺术成就与深刻思想内容,而不在索隐派津津乐道的什么宫廷勾心斗角、影射反清史事。所以我们读这部书,只要注重小说文本欣赏,领悟它的肌理神髓就够了,不必专下索隐功夫,索隐是对小说的离经叛道。

事实也是这样,你耗尽心血考证著书者不是曹雪芹,你考证小说就是曹雪芹自传,你考证宝玉就是清世祖,真没有什么意义,与民间侃大山摆龙门阵吹野史又有何区别?

但是索隐派又确实存在,而且有祖师爷,有传承,不绝如缕至今,似乎又很有市场。虽然索隐派观点常初群起而攻之,并被批得体无完肤,但却又活跃了红学研究,引起人们关注,甚至更易起轰动效应,从而引发社会上的红学热,引发红学争鸣,客观上加深人们对这部伟大作品的认识,这倒是索隐研究的不是功劳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