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斯

战国时期七国的始祖的名字是什么?韩赵魏三家分晋,为何韩国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09-20 09:04:05 浏览1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战国时期七国的始祖的名字是什么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背诵过战国七雄的口诀,“齐、楚、燕、韩、赵、魏、秦”。但这七个国家是怎么来的,可能很多人搞不清,其实,战国七雄中有的是从周朝一开始就受到天子分封的,有的是在周朝中后期受到分封的,还有的是自己赤手空拳打下了一片天,逼着周天子分封的,而且他们最开始的爵位也各不相同。

众所周知,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简单来说就是周天子自己占据了天下最中心,也是最肥沃的两块土地,其他的土地就分封给了先古圣王后裔、自家亲戚和功臣们。据说,当时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周天子家姬姓的,就有五十三个。

诸侯国的权力很大,除了每年要向周天子上贡,以及必要时听从周天子指挥之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相当于自己的封国之内的天子。

所以,各诸侯国的国君会按照同样的方法,继续分封下去,他的下一级叫做“卿大夫”,一般来说各诸侯国都有四到九个左右的卿大夫,共同辅佐本国的国君。卿大夫再继续分封,下一级就叫做“士”,也是有封地的,属于贵族阶级。比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以为说的是普通老百姓?

同样是诸侯国,也得分出个高低贵贱,不能都一样,对吧?所以,周王室就将所有的诸侯国分为五个等级,即公、侯、伯、子、男,公爵的封国就称为公国,其他以此类推。

齐国的祖先是姜子牙

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后,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在鹿台自焚,从此天下就改姓姬了。周武王自称天子,开始大封宗亲和功臣,其中第一个获封的就是他的师父姜子牙,封地在营丘,国号齐,爵位是侯爵。

不过,齐国的历史并没有那么简单。

齐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很快就通过煮盐垦田富甲一方,成为了当时举足轻重的大国,到了齐桓公这一代膨胀到了极点,也就有了齐桓公称霸一事。然而,就在齐桓公十四年,一个叫田完的人到了齐国。

田完是田氏的首领,他的父亲是陈国的国君,陈国也是西周分封的第一批诸侯国,势力不大不小,算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你要是非要问陈国的国君为啥姓田,那我就告诉你,因为专家考证说因为“田”和“陈”发音接近,误传。

田完因为在国内斗争不利,担心会牵扯到自己,便逃到了齐国。到了齐国之后,只是担任管理百工的工正,但他的后代田桓子深得齐庄公宠爱,于是势力逐渐得以扩大,尤其是在联合其他家族击败了齐国最强大的庆氏之后,田氏已经成为齐国举足轻重的家族。

当时,能和田氏相提并论的家族还有高氏、国氏两家,这两家都是姜子牙的后代。但是,这两家最终没有斗过田家,田桓子死后,田氏首领成了田乞,田乞善待百姓,施恩于民,与当时奢靡的齐国国君形成了鲜明对比,百姓附之如流水。最终经过95年的斗争,以田常为齐宣公相这一事件为代表,田氏已经独揽了齐国的大权,齐国国君沦为傀儡。

大概又过了七十年,田氏托关系告诉周天子说,齐国王族姜姓已经绝嗣,请求把田氏为诸侯。次年,周天子此时早已没了制约诸侯的权力,只好答应下来,正式列田和为齐侯。也就是说,虽然田氏没有改换国号,但实际上田氏已经取代了姜子牙的后人,成为齐国的国君。因此,齐国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田起封齐侯之前为“姜齐”,之后为“田齐”。

田和被封为齐侯的时候,大约是刚刚进入战国时代,所以齐国的始祖该是哪个呢?似乎你说是姜子牙也行,你说是第一个来到齐国的田完也行,你说被封为齐侯的田和也行……不过我个人觉得,既然国号没变,还是应该把姜子牙认作齐国的始祖。

楚国的始祖是熊绎

周文王的时候,有一个蛮荒部落的首领前来投奔,名叫鬻熊,并且受到了重用,担任“火师”。所谓火师,其实就是一个官职,掌管火事,属于高级官员。

从此之后,这一家子就为周朝效力,鬻熊的儿子熊丽、孙子熊狂继续侍奉周武王,但是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并没有给他们封爵,只是让他们一直在朝中担任高官。

到了武王之子成王即位后,觉得熊氏家族功劳很大,世代兢兢业业的辅佐周朝,于是便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

子爵的爵位并不高,所以周成王给的待遇也很一般,只分给他一块南方蛮荒之地,方圆只有五十里,就这样熊绎就建立了楚国。

由于楚国不在中原之地,所以反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过程十分艰苦,但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断积累,楚国逐渐成为一方大国。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楚国的发展历程,没有比“筚路蓝缕”更合适的了。

楚国和齐国不同的是,他自建国之后,政权从未发生过变动,一直是熊氏家族掌权,到被秦国所灭,共有八百年。

楚国八百年的历史一言难尽,唯一需要强调的是,后来灭秦朝的项羽,就是楚国人。

所以,楚国的第一任国君是熊绎,但这个家族的祖先叫鬻熊。

燕国的始祖是周召公姬奭

燕国与齐、楚不同,他的始祖不是功臣,而是周朝王室宗亲,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庶长子周召公姬奭。

周武王灭商后,封自己弟弟召公姬奭于燕地,爵位为公爵,所以也称为燕召公。

燕国和楚国一样,到被秦国所灭时,共存在了八百二十八年,多出来的这二十多年,是因为召公被封的时候比较早。

虽然开始和结束时,燕国的国君都是一个家族,但在战国时期,有过四年的时间,国君之位被国相子之夺了去。尽管这个子之也是姬姓,但和燕王不是一个家族。但是,仅仅四年之后,在韩国做人质的公子职被拥立为燕王,即燕昭王。总之,这段历史可以说是燕国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影响并不大。

燕国比较有名的故事,就是那个指使荆轲刺秦的太子丹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壮士在踏上不归路时,念出了这一句豪言壮语。

韩国、赵国、魏国的始祖都是“卿大夫”

要说韩国、赵国、魏国这三个国家,那就不得不从晋国说起。

晋国的始祖,依然是周朝王室的宗亲,不过并不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封的,而是在周武王去世之后,周成王封的。

大家都知道,周武王的王后,就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两人生有一个儿子,名字叫虞。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龄还很小,由周公辅政。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虞一起玩,随手拿起一片桐叶对虞说,“我拿这个封你。”周公听到后,就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那就得办!”于是,虞就这样得到了一块封地。

虞得到封地建国,定国号为唐。因为他比周成王年纪小,所以史书称他为“叔虞”,再加上他的国号唐,所以晋国的第一任国君就被称作“唐叔虞”。

所以,千万不要奇怪,为啥晋国的国君名字前面有个唐字。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把国都迁到了晋水之旁,所以改国号为“晋”,之后一直都称晋国。

晋国的知识重点不多,唯一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嫡子,但只是被封侯爵,而不是公爵,所以晋国是侯国。

晋国建国五百年之后,早已成为雄霸中原的最强大之国,可谓独霸中原。但在其扩张过程中,国内的卿大夫势力也不断扩张,渐渐凌驾于国君之上了。

前文我们说过,各诸侯国的国君可以分封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就相当于诸侯国里的小诸侯国,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势力。晋国当时的制度,有六个卿大夫,这六个家族六卿出将入相,把持了晋国大权。而晋国的宗室力量相对弱小,导致卿大夫逐渐架空了晋国君主。

栾氏之乱后,晋国六卿为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在激烈的较量中,范氏和中行氏先后出局,剩下的四家中又以智家势力最大。智家的掌门人智伯命令韩氏、魏氏和他一起出兵,想要灭掉赵氏,不料赵氏反过来拉拢了韩氏、魏氏,反而一举把智家灭掉了。

从此之后,赵、魏、韩三家就掌握了晋国的实权,不仅平分了智家的土地,最后连晋国王室的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朝王室此时早已式微,周威烈王觉得这三家早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诸侯,无论自己答不答应,都区别不大,不如作个顺水人情,于是下令将韩、赵、魏三家封为诸侯。

晋国六卿之中,智家的爵位是伯爵,因此称为智伯,而韩、赵、魏三家的爵位都是子爵,所以我们称他们三家掌门人为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按照常理,这三家即使封为诸侯,也应该是子爵诸侯,但实际上三家都自称为王了。就因为这个原因,“三家分晋”也被历史学家们认为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即所谓的““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

由此可知,韩、赵、魏三国的始祖,可以说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这三个人完成了“三家分晋”,奠定了后来三个国家建立的基础,但他们并不是周王朝的功臣或者宗亲,而是自己家族一代又一代人打拼得来的,都是出身于晋国的卿大夫。

关于这三家的故事那可就太多了,最出名的就是赵家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在此不作详细叙述了,故事里的赵氏孤儿,就是赵襄子的曾祖父。

秦国的始祖是秦非子,一个养马的好手

秦国是最后扫灭其他六国的诸侯国,关于秦国的始祖,咱就多说两句。

相传,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禹本打算禅位给伯益,但最终他的儿子夏启还是夺取了天子之位。当然,夏启也没亏待伯益,分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国君。伯益的大儿子大廉为黄国国君,次子若木为徐国国君。

伯益的第十五世孙叫造父,是伯益长子大廉这一支的后代,他在桃林一带得到八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天子周穆王。有一次周穆王下属造反,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平定了叛乱。因此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造父也就成了周朝王室册封的士大夫,虽然是贵族,但级别其实还很低。

到周孝王时,造父的后裔中,有一个叫非子的人,因会养马而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把秦地赐给了他,让他成为周王朝的一个附庸国。注意,秦国此时还不是一个诸侯国,因为秦非子根本没被赐予爵位。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看到秦非子的名字最后是个“子”字,就以为和赵襄子等人一样都是子爵,他的名字就是“非子”,而赵襄子的名字是“无恤”,只不过因为谥号为“襄”,爵位为“子”,才被史书称呼为赵襄子的,和秦非子大有不同。

等到秦庄公时,击败了意图进兵的西戎,周宣王为了奖励他的勇猛,才将他封为西垂大夫。这只是一个官职而不是诸侯,顶多就是一个地盘小一点的领地主罢了。

后来,周平王东迁,秦襄公派兵护送有功,周平王就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封秦襄公为伯爵,从此秦国才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定国号为“秦”。

这里的秦襄公也不代表秦国国君是公爵,而是因为春秋时期,周朝王室式微,礼乐制度崩坏,野心膨胀的诸侯国不再以爵位来互称,而是纷纷自称为“公”,楚国国君更是过分,直接自称为“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效仿,也就都称王了。

总的来看,秦国的起点很低,甚至比只有五十里地的楚国还要低,楚国的开国国君至少还是个子爵,秦国的开国国君秦非子啥爵位都有,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还比不上各诸侯国的卿大夫身份尊贵。

不过,秦地在西周王室手里是一副烂牌,但到了秦国手里,那就是成就万世功业的基石,后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最终由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综上所述,战国七雄之中,秦国建立时间最晚,起点最低,但最后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却正是秦国,可见“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往往越是“新来的”,越是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韩赵魏三家分晋,为何韩国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三家分晋后,三兄弟命运截然不同。

魏是战国早期的霸主,赵则在战国后期风光一时,两国各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唯韩,从头弱到尾,从来没有出头过。

独特的崛起之路,使韩开局就弱

韩,是晋国的公族。他起步还算早。

不过,“曲沃代翼”后,夺位的晋公害怕其他公族依样画葫芦,长期防范、打压公族。

尤其是在“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时期,由于韩曾支持晋惠公,所以成为重点打压对象。

后来,韩厥在赵的提携下,才进入卿士行列。

韩成为公卿时,晋国的各公卿的实力已非常强大,彼此斗争非常激烈。

实力不足的韩氏为求生存,只有遵循两条原则:1、坚守“君子”形象,以道义自保(这在春秋时期还是管用的);2、坚持韩赵联盟,以求得力量。

所以,在瓜分进程中,韩主要依靠道义和正确的站队来谋求生存、发展。

相比之下,名将辈出的魏,自魏舒之后,军力一直非常强大;而赵更是历次瓜分战役中的风头最劲、代价最惨烈的“出头鸟”。

因此,在历次成果瓜分时,实力弱,又不出风头的韩,往往所得最少。

在讨灭祁氏、羊舌氏后,主政的魏氏将两大公族的领地分为十县,韩仅得一县。

在讨灭范氏、中行氏后,韩所得又远不如智、赵两家。

晋这块蛋糕足够大,所以,三家分晋后,韩氏的实力仍然胜过一般中小诸侯。

不过,与赵、魏相比,韩分得的资源就少得多了。

糟糕的地缘环境,使韩生存、发展环境恶劣

三家分晋后,魏得到了晋的精华部分,虽然处“四战之地”,但毕竟实力在手。

赵得到了晋的北境。虽然实力也不是很强,但毕竟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韩就悲催了。

1、农业基础先天不足。

张仪曾描述了韩国的农业条件:韩地险恶,山居,不能种麦只能种豆。一遇到灾年,大家就要吃糟糠了。

由于粮食储备不足,韩就算是倾举国之力,也最多只能养30万兵,除掉一些基本工作,能用于作战的,不过20万。

2、国防环境恶劣。

韩,天下之咽喉也。——《战国策.秦策》。

韩的旧都韩原,早在春秋时就是秦晋争霸的战场。

韩的新都新郑,在春秋时就是晋楚争霸的主战场。

所以,秦要经略关东,楚要北进中原,韩都是第一个攻击目标。

同时,韩的领土,又几乎把魏国一分为二。

所以,尽管韩实力不强,但却是魏的“心腹之患”。

只要韩和魏不合,魏一定第一个来干韩国!

成为天下强国们的“必争之地”,是韩的悲哀。

3、发展空间有限。

韩西与魏、秦交界;南与楚交界,东与宋、魏交界,东南与郑交界;然后···领土里面还包着一个周。

三晋团结时,面对楚、秦,韩还可以跟着分一点利益。

三晋分裂后,魏、秦、楚不打你,你就烧高香吧。

周虽然没实力,但毕竟是天下共主,也不方便去惹。

所以,韩的扩张空间,只有郑、宋。

其实,郑、宋,也不方便惹,齐后来就吃了灭宋的亏。

韩能灭郑,算是作到极致了!

韩的扩张,至此算是到极限了。

即便如此,韩的领土、实力仍然是七雄之末:“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食”。

糟糕的内部治理,错失机遇

基础薄弱、环境恶劣,所以,如果操盘的不是顶级高手,韩国就没什么机会了。

可是,韩的操盘手···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

战国开局之初,三晋关系还非常密切,秦、楚等老牌大国也还在打盹。

如果韩国能抓住这个机会,是可以先发展起来的。

不过,韩国却生生错误了这个时机。

同为新兴诸侯,赵氏早已“选联举贤,任官使能”,以贤用人;魏文侯更是招贤纳士,开始变法。

相比之下,韩则仍然以“贵亲”用人。韩的所有重要职位全部由公族掌握。

缺乏人才,使韩的治理水平非常低。

《韩非子.守法》就描述了这种乱象:以前晋国的法令没有取消,韩的新法令就来了;先君的法令没有收回,新君的法令又来了。

如此低级的错误,正是管理效率低下的典型表现。

这种治理水平下,即使韩国有不错的法令、政策,又怎么能得到贯彻呢?

这还不算完,世袭的公族权力膨胀后,使韩君权不得集中。

更要命的是:公族还互相攻击,甚至刺杀君主,使韩的政局不稳!

就这样,韩活活错过了最好的图强窗口。

不成功的变法

韩昭侯下定决心,以申不害主持变法。

申不害变法,在一段时间内效果颇佳。

韩侯打击了公族,加强了君主集权。而韩在军事上也得到了增强,一度获得了“劲韩”的声誉。

不过,申不害、韩昭侯的变法“术”有余,定法不足,“制度化”不足,使变法的根基不稳,经不起变故。

而韩国,无论内部还是外部,无法预料的变故是最多的。

在魏的攻击下,韩成了孙膑“疲魏弱韩”的牺牲品,遭遇重挫。

遭遇变故后,变法仓促结束,韩终未能由此图强。

“横竖”都要挨打

此后,已经不是韩国愿不愿意图强的问题了,而是:历史不会再给机会让韩国图强了。

当天下大势是三晋同盟,或齐魏争霸时,韩国尚有短暂的喘息之机。

可是,魏国衰落后,秦国开始了“大出于天下”的历程。

韩与秦连横,则成为第一个被合纵国打击的对象。(谁让你离我们更近?)

韩参与合纵,则成为第一个被秦打击的对象。(谁让你离我最近?)

横竖都是挨打,韩拼尽全力,能自保就不错了,已再没有什么时间和空间来图强了!

最后,韩一弱到底,直到亡国!

韩国的基础薄弱,地缘环境恶劣,生存、发展的空间都非常小。

或许正因如此,韩国统治者不偏好长期投资,“深根固本”,倾向追求短平快。

平心而论,韩“术”玩得不错,故能吞并魏楚虎视眈眈的郑,跨入大国行列。

可是,进入战国中期后,天下大国君主都不傻,韩哪有那么多“短平快”的机会呢?

最终,韩“横竖”都挨打,连遭打击,再无喘息之机,一弱到底。

战国七雄除秦国外其余六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谢谢邀请!战国七雄,其余六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秦国强大,二是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这两个原因使秦国统一天下成为必然。

一、秦国强大。由于秦孝公利用商鞅变法,改革一切陈旧的规章制度,使秦国得到富国强兵,从此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具备压倒其它六国的优势。

二、 其余六国衰落的原因。

①齐国,原来是非常强大的,由于发动战争频繁,树敌太多,各国联合打它的主意,公元前284年,燕国乐毅联合秦、韩、赵、魏,五国攻齐,齐国大败,从此由强变弱,最后被秦国收拾了。

②魏国,强势好战。公元前353年,大将庞涓攻打赵国,齐国孙膑采取“围魏救赵”之法,进攻魏都大梁,迫使庞涓回师,遭遇埋伏惨败,国力受损。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孙膑采取减灶之法,诱敌深入,使庞涓大财于马陵,庞涓自杀,魏太子被俘。从此魏国衰落,被秦国灭掉。

③ 韩国,本来地盘较小,四面受敌,靠的是听人使唤过日子,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到来,根本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只有面对灭亡。

④楚国,原本是强国,到了楚怀王的时候,国力开始衰弱。由于楚怀王是个昏君,任用腐败的官员,使朝纲混乱,排挤像屈原一类的贤才,一些奸佞小人把持朝政,使国家走下坡路,屈原为此投汨罗江而死,楚国再没有往日的兴盛了,外敌入侵,无还手之力了。

⑤燕国,关键是燕赵之争,败给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最后秦国渔翁得利,灭掉燕国。

⑥ 赵国,关键是秦赵长平之战,败给秦国,从此国力衰弱,被秦国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