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绍普 萨哈

康熙为什么要杀苏克萨哈,后来又为什么没杀傅宏烈?如何评价美国电影《血溅十三号警署》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2 20:07:39 浏览1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康熙为什么要杀苏克萨哈,后来又为什么没杀傅宏烈

苏克萨哈:叶赫纳喇氏,满洲正白旗,康熙朝初期“辅政四大臣”位列第二位的辅政大臣,康熙六年因被鳌拜以“不欲归政”等二十四款大罪弹劾之,被处以绞刑。

傅弘烈:汉族,江西进贤人,清康熙初期著名将领。康熙七年,因弹劾吴三桂图谋不轨,而被革职论斩,但在康熙九年被释放,并重新任用。

苏克萨哈和傅弘烈都是康熙皇帝在面对大敌时,不得不将其牺牲而赢得充足准备时间的政治牺牲品。唯一不同的是,苏克萨哈真被康熙皇帝处死了,而傅弘烈在被论罪以后的第三年获得释放,并得到了重新任用。

那么,既然都是面对强敌的必然政治牺牲品,苏克萨哈和傅弘烈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两人所处时期,康熙皇帝所掌握的权力不同

康熙六年,苏克萨哈被论罪处死的时候,清朝的朝政大权掌握在鳌拜手中,已经亲政的康熙皇帝受到鳌拜的压制并没有绝对的发言权甚至没有挽救苏克萨哈的能力。所以,面对权势滔天、恃权凌主的鳌拜,为了一个苏克萨哈,康熙皇帝还没能力也没把握对抗鳌拜。况且,在索尼等人的周密安排下,康熙六年的康熙皇帝已经开始酝酿和准备铲除鳌拜的行动,相对于掌握朝政大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政,取得皇权对旗权的绝对性胜利,康熙皇帝不得不用苏克萨哈的性命来换取行动的准备时间。

康熙七年,虽然鳌拜的权势达到了顶点,但此时因为弹劾吴三桂被革职论罪的傅弘烈虽然被判处斩刑,但在康熙皇帝的主张下并没有立即执行,而是等到了处理掉鳌拜以后的康熙九年。康熙九年,康熙皇帝已经成为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成为独掌朝政大权的君主,他不需要再考虑任何人的感受,所以他不需要再牺牲一个忠心的臣子做出牺牲,他也完全有能力保护这个忠心的臣子。所以,傅弘烈在拥有绝对权力的康熙皇帝保护下,保住了性命还被重新任用。

2、苏克萨哈和傅弘烈得罪的人不同

苏克萨哈之所以是必须得死,是因为他触及到了鳌拜的根本利益,说到底苏克萨哈和鳌拜一样,都是旗权的典型代表人物。但这两个代表人物之间有了党争,有了利益冲突,所以他们之间必须有一个人得死。和实力强大的鳌拜相比,势力较弱的苏克萨哈只能认命。所以,苏克萨哈得罪的是手中握有实权的鳌拜,打不过、拼不过,他只能失败并付出生命的代价。

傅弘烈是因为弹劾吴三桂图谋不轨而获罪,相对于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党争,傅弘烈弹劾的吴三桂是严重威胁皇权乃至清朝统治的“外人”。所以,傅弘烈对吴三桂的弹劾非但不会得罪以鳌拜为代表的满洲贵族阶层,反而会因为出于维护自身权益和清朝统治的延续而大力支持傅弘烈的行为。傅弘烈之所以会被论罪处斩,只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还没有做好应对吴三桂起兵造反的准备,甚至还没有确定吴三桂会不会起兵造反。为了安抚和麻痹吴三桂,为了给朝廷留出更为充足的准备时间,康熙皇帝和满洲贵族们只能对傅弘烈处以斩刑。但康熙皇帝和鳌拜等朝臣都知道傅弘烈完全是出于对清朝的忠心才弹劾吴三桂,所以他们决定暂时收监傅弘烈,而并没有立即处斩。

说到底,苏克萨哈的死乃系满洲贵族内部争斗的结果;傅弘烈能够保留性命,则是清朝统治阶层面对外部威胁时候的妥善处置结果。苏克萨哈是党争的政治牺牲品,而傅弘烈则是忠于清朝统治的臣子代表。两人的罪行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两人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

3、苏克萨哈和傅弘烈的罪行比较

虽然苏克萨哈的死是和鳌拜党争的结果,但苏克萨哈确实有罪。《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九·列传三十六》记载:

康熙八年,鳌拜败,诏以苏克萨哈虽有罪,不至诛灭子孙,此皆鳌拜挟仇所致,命复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苏常寿袭。

这说明康熙皇帝也认为苏克萨哈是有罪的,而且对于其“不欲归政”的做法也是深痛恶觉。所以,苏克萨哈的死并不冤枉。就算是鳌拜不弹劾苏克萨哈,在除掉鳌拜以后,康熙皇帝也会追究苏克萨哈的罪行,并对其处以极刑!

而傅弘烈对吴三桂的弹劾,不但迎合了康熙皇帝针对“三藩”下达的“削藩令”意图,更加符合康熙皇帝对于“三藩”将来发展局势的判断。而且,就傅弘烈的具体做法而言,他是处于忠心、出于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才弹劾吴三桂,说到底傅弘烈并没有错更没有罪行,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干了一件正确的事。所以,傅弘烈才能得以保住性命。

我是@正说请代十二朝,专注清朝历史解说,欢迎关注。个人见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

如何评价美国电影《血溅十三号警署》

hi,问者您好,俗话说的好,一千人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同是一个人,估计每次看的时候心中的评价都会有所不同,下面简析一个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片名上看,觉得这是一部滥俗的枪战片,但由于美国B类片常有惊奇之作,所以也便拿来看看,没有料到此片可以说比一些大片毫不逊色。
其次,从故事简介上看,故事讲述了某群罪犯在押解的途中由于大雪封路而被迫要在一个即将废弃的警署中过夜,这个警署就是第13号警署。由于其中一个罪犯与警方有龌龊的勾当,所以一帮警察跑来要刺杀这个罪犯,于是,13号警署的警长被迫与罪犯合作与警察黑帮展开一场对决。这样一个关于警察黑帮的故事在美国影片中遍地都是,所以单以故事梗概来说真是不值一提。

再次,从影片分类上看,如果说这是一部动作片,毫无疑问,与那些大片更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看片的初衷基本上是属于闲来无事的心态。但万万没有想到,此片设置的细节真是相当突出,人在那种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及能量却是无以伦比的。

再者,从内容及人物上看,塑造的很成功,比如警长,八个月前由于执行任务而失去了两个伙伴,内心中处于挣扎的状态,整日里以酒精药物过活,照心理医生的评估,已经不适合做警察了。但就是这么一个人,面对突然情况的时候表现出做为一个警察的责任感。再者匪首,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若不是警长坚持原则,他早已死了。但在这种危机的时刻,警长只得给他一个机会,自救的机会,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理由了。但就是这种自救,令他感受到了警长了信任,所以他也坚持到了最后,杀退匪徒,与警长并肩作战,甚至有机会逃跑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弃警长而去,而是义无反顾地解救了警长。这是一个典型的识时务,重承诺的罪犯,当然他不会因此而失去杀人魔头的称号。老警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即将退休了,突然在新年之夜遇到这档子事情,有心将罪首交出一了百了,但却遇到个坚持原则的警长,所以只好同共对敌。没想到警长竟然放出几个罪犯,令他十分气恼,偏要让这些罪犯回到牢里去。这样看来,他也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但错了,原则在生死面前变得十分无力,尤其这么一个即将退休的老警察。他的原则立即送给了警察黑帮,背叛,在一瞬间,但这足以致命,足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以上是我看过后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用,谢谢!

威海出过哪些名人

点击上方关注,关注二哥!带你吃带你玩带你耍!

张玉华

出生于1916年,逝世于2017年9月10日,山东省文登县人,现今的威海市文登区,1964年晋升为少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闻承烈

出生于1889年,逝世于1976年,山东省威海市人,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中原大战时期被韩复榘裹胁投蒋,任济南市长,后投降解放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史馆任职。

刘其人

出生于1916年,逝世于1974年,山东省威海市人,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七年五月参加中共工农红军。曾任职过清河军区副政治委员,渤海军区副政治委员兼行政公署主任。

戚其章

出生于1925年,逝世于2012年,山东省威海市人,先是从事中古古代史研究,后改治中国近代史,代表作品《中日甲午威海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