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朴

现当代有哪些人的古诗词造诣不逊色于古人?《山海经》中的青丘真的存在吗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2 21:52:34 浏览17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现当代有哪些人的古诗词造诣不逊色于古人

我认为现代、当代的人古诗词只有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不逊色古人,而且有的大范围的超越了古人。因为他在写诗词时运用的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写出一部中国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下面我来说说毛主席诗词的现实意义和艺术境界。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

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毛泽东要求文艺家“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毛泽东诗词正是运用这样的世界观分析和表现社会生活的光辉的典范。

比如在《西江月·井冈山》中,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战胜敌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他对群众力量无比信任的群众观点的强烈表现。相信群众,热爱群众的思想,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毛泽东诗词之中。
毛泽东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就是说,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人类社会同样是如此。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正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七律·长征》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典范。它既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又把红军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碍,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千古绝唱。

《七律.长征》诗的题材是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斗争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与牺牲,而是集中笔力表现了长征取得胜利,实现了革命理想的喜悦和对于艰难困苦的蔑视。在毛泽东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欲与天公试比高”、“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埃”、“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

在那月没星沉,夜色如磐的日子里,这种革命理想曾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人民前进的道路;在那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这种革命理想曾像展翅高翔的海燕,呼唤着人民向黑暗、腐朽的势力冲击;在那硝烟迷漫、战火纷飞的岁月,这个革命理想像嘹亮的号角,鼓舞着人民去奋勇杀敌;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个革命理想则像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着人民去乘风破浪,锐意改革,创造奇迹。毛泽东1928年在井冈山创作的《西江月·井冈山》,连同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清平乐·会昌》等九篇精品构成了一组气势雄伟,笔力千钧的井冈山道路的胜利凯歌。

这一组意境超拔,诗采飞扬的词,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的”。它们是伟大革命领袖的战斗豪情与杰出诗人的创作激情浑然一体结成的革命诗词的奇葩。

《山海经》中的青丘真的存在吗

近日有网友提问:看《山海经》的时候,得知上古时期有个青丘国,因为盛产九尾狐而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那么,历史上真有青丘国吗?

1、《山海经》里关于青丘国的记载

在《山海经》的《南山经》、《海外东经》、《大荒东经》里分别这样记载了青丘国:“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这里指出在青丘国有一种狐,长有九个尾巴。如果说这个记载过于简单,下面两个记载则可相互佐证,以加深对青丘国的认识: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镬( huò)。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翻译如下:再向东三百里,有座青丘山,山南产玉石,山北产青雘。山中有兽状如狐狸,长着九条尾巴,叫声如婴儿啼哭,食人,吃了它的肉,可抵御邪毒之气。

——青丘国在其(指朝阳谷)北,其狐四足九尾。

翻译如下:青丘国在朝阳谷北面,此国盛产一种狐,有四爪九尾。

2、青丘之窟的九尾狐有什么传说

青丘国位于何处?一说位于现在的菏泽,还有一说认为位于现在的泗水。是上古时期生活富饶的地方,“青丘国,其人食五谷,衣丝帛”。食五谷说明青丘国已进入农耕时代,衣丝帛说明青丘国具有先进的蚕丝纺织技术。

持菏泽说的认为,境内的青丘自古以来就以多狐而被史书所记载。同时,菏泽是涂山氏的发源地,涂山氏是目前已知上古时唯一以九尾狐为图腾的氏族……

持泗水说的认为,根据《山海经》记载青丘国具有先进的蚕丝纺织技术,而这正是生活在泗水一带的古东夷人所擅长的……其实,青丘国真正的引起现代人关注的是九尾狐,“青丘为狐兔之窟”,说明这里盛产狐。

由青丘九尾狐引的传说很多。三国时的管辂夜晚出游,黑暗中发现一只小兽,手里举着一团火,用嘴吹着不让其熄灭,准备放火烧毁民宅。管辂让门生举刀猛击,砍断了小兽的腰,仔细一看发现是只狐狸。奇怪的是,这条街上从此再没有发生过火灾。

随着志怪小说的流行,“狐仙”也被民间所熟知。《玉策记》载“狐及狸、狼皆寿八百岁,满三百岁变为人形。”寿命800年的狐,活到300岁就变成了人。

《白虎通》记载,燕昭王的墓里有千年老狐化为男子,去和僧人论道,广博的学问使僧人折服。僧人给一高僧说:“这人真厉害,年纪轻轻道法高深。”高僧认为这是老狐幻化而成的人。就令人找来燕昭王墓里的华表,照射这名男子,果然露出狐狸原形。

3、世上真有九尾狐吗

就如同现代人难以相信世上有美人鱼、鲛人一样,九尾狐也被认为是传说中的动物。那么,世上果真有九尾狐吗?据传,大禹妻子涂山氏所在的氏族,就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甚至《吴越春秋》记载:大禹30岁时所娶的涂山氏,本就是九尾白狐幻化而成。

史料还记载,周文王曾获得一支九尾狐,随后东夷便来归附,这件事九尾狐走上“神坛”,九尾狐的出现被后世认为是祥瑞之兆。对此,史书有很多关于九尾狐的记载:

汉章帝元和年间,九尾狐出现于郡国;魏文帝黄初元午十一月甲午日,九尾狐出现于鄄城,又出现于谯……

北周时有郑州人捉到九尾狐,已经死了,就把骨骼献上。北周的皇帝说:“这是天降祥瑞,在显扬人世间的有德之人。只有五伦常行,天下和平,才能出现此种祥瑞。不过现在并不和平,祥瑞出现与现实不符。”因此下令把九尾狐骨骼烧掉。

通过上述记载,可知九尾狐应该是存在的,而且上古时的涂山氏部落将其作为了图腾。《山海经》里记载的很多神兽,在现实中也找到过相对应的动物。而九尾狐的化石在现代考古中迟迟没能发现,这并不能否认未来不会被发现。

4、青丘、九尾狐的结局如何

唐朝之后的史书中,已很难见到关于九尾狐的记载了。是灭绝了吗?还是后世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现实中并不存在?其实,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

唐朝以前人们通常视九尾狐为祥瑞之兽。但唐朝初年起民间多信狐神,在家里祭祀狐狸、供奉牌位,供给狐狸同人一般的食物,当时有谚语“无狐魅!不成村。”

也是从唐朝起,九尾狐成了妖媚的代称词,并衍生出“狐狸精”的说法。《玄中记》载“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盅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名山记》载“狐者,先古之荡妇也,其名曰紫,紫化而为妇,故其名自称阿紫”。原来阿紫的来历还有这样一说。

青丘盛产九尾狐,因此成为神秘甚至诡异之地。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青丘也已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到底是菏泽还有泗水的争议……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夏朝,大禹治水,是怎么治的水疏通了哪些地区真实的工作量有多大

大禹开启夏朝 三星堆就是夏朝的都城

禹贡 记载

大禹治水 岷山导江 东别为沱

所以大禹治水是在出生地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的都广之野的成都平原

汉藏羌同源 这是共识 也是事实

三星堆神树就是山海经里面的建木

羌族叫通天神树

藏族叫天梯

川西很多地名水名非常独特 都是文明和语言早期的证据 很多地名都是指上古时候的部落城邦 水名都是直接形容水流动的响声

广义四川话地区就是最早的华夏

甘南陕南也说广义四川话

周秦巴蜀算华夏最早几兄弟

所以周联合西南各族和巴蜀打败殷商

秦借巴蜀之师统治六国

商地本不是华夏 所以才需要周分封诸侯加之统治

瞩 嘱 都是带有蜀字 肯定和蜀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发音更像是远古人类简单的发音

家属 金属 属下 属也是蜀字

独 烛 二字也是蜀相关的 证明 烛 灯具 这些是远古蜀人发明的 这在远古时候 绝对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了

丝绸 茶叶 最早都产生在巴蜀大地 手镯 从字形看 也是蜀人生产 玉石 象牙 都在三星堆金沙大量出现 这些华夏最重要的文化都产生于巴蜀大地

“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

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

《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 都广 ,众帝所自上下。”

足可见,三星堆正是华夏文明之源头。大禹治水正是在当时的夏朝─都广之野,现在的成都平原。






明朝宗室请名制度是怎么回事

是个人就应该有名字,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般父母给子女起名,或者长辈给晚辈起名。考究一些的要么请人算命,要么按族谱排字辈。但大概率来说,起名权还是在父母手上的。

但是对于明朝,特别是中后期以后的那些远支宗室来说,请个名比登天还难。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王府代奏

根据明代的封爵制度,皇子封亲王,成年以后要去自己的封国就藩。对于皇帝来说,亲王们都是小宗。但是在各自的封国,首封亲王就是老祖。亲王嫡长子袭封爵位,其他儿子封郡王。郡王嫡长子袭封爵位,其他儿子封镇国将军。自镇国将军开始,其后代逐代降封,次序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乃至降无可降的奉国中尉。王府内建家庙,以首封亲王为始祖。当年周王朱橚在王府内祭祀太祖朱元璋,遭到了亲哥哥永乐皇帝的斥责,因为这是皇帝的活,和亲王没有关系。

乙卯,上闻周王橚于国中作殿奉祀太祖高皇帝,赐之书曰:《礼》支子不祭,王国庙祀则肇于始封之王。若太祖高皇帝之祀,朝廷自有宗庙,王今祀于国中过矣。孔子曰祭之以礼。若不得为而为之,不可为孝。王其审礼而行,毋贻物议。—《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九》

朱元璋画像

同理,各封国之内,亲王最大,和朝廷之间的正式沟通只能由亲王来进行。上到郡王、将军,下到中尉,均受本府亲王管辖。请名这件事情,需要各郡王府上报亲王府,再由王府长史司向朝廷奏报。由于不请名就无法请封,即获得爵位,结果长史司趁机喝拿卡要,大肆敛财。到了明代后期,有些低级宗室本身自己都快饿得吃不上饭,哪有钱去行贿,结果就有人一辈子都是“无名之辈”。比如万历年间晋王府有宗室叫做“小八老”,周王府有宗室到了六七十岁还在称呼乳名。

有的时候即使过了长史这一关,如果亲王看你不顺眼,一样会“挟私不为奏请”。比如明代靖江王朱佐敬和弟弟奉国将军朱佐敏关系破裂,朱佐敬就迟迟不给朱佐敏两个儿子请名。靖江王是朱元璋大哥朱重四的后代,虽然只是郡王,但是上面并没有亲王,靖江王本人就和他府亲王一样。最后逼得朱佐敏走投无路,只能扬言进京告御状。这场口水官司打了多年,朝廷才最终给他两个儿子赐名封爵,也不知道之前欠的岁禄有没有补足,大概率是赖掉一大半。

壬午,书谕靖江王佐敬曰:曩因王奏奉国将军佐敏违礼犯分等情,已敕佐敏具实回话。今得彼奏云因请授二子名分,亲欲启王。王怀旧嫌,不容入见,亦不为奏达。又同各将军率二子赴府谢过,王复不纳,止令纪善宣旨谕责。彼情不能通,故欲来京陈诉,别无他情。观彼乃固僻不通之人,因王拒绝之甚,衷情不平。欲求开释,余皆服过。已敕令回府,改过自新,务尽逊悌之礼。...佐敏所请二子名分,今名其长曰相穆、次曰相积,俱封镇国中尉。冠服、禄米,悉命该部施行。...—《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三》

桂林靖江王府

礼部审核

在长史司和亲王本人都点头的情况下,长史将需要请名的宗室名单奏报宗人府(后改为礼部)进行审核。在明初的时候宗室人少,这个流程很简单。但随着人口的繁衍,审核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的时候,朝廷通知各王府:今后男性宗室到了八岁才可以请名,女性宗室到了十五岁才可以请封。到了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的时候,朝廷再次严令宗室子弟凡是未婚先孕的子孙,不可请名。

庚戌,礼部奉旨检详累朝政令凡涉王府者,条列上请。...凡王府婚礼奏选有制,若未娶正室而侍女先有生育者,辅导官举奏区处。所生子女不得请名请封,著为令。辅导官匿不以闻,坐之。—《明武宗实录卷五十八》

此外有的宗室生子太多,也给审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比如著名的山西晋藩庆成王府。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的时候巡抚山西都御史杨澄就上奏称庆成王子女多达94人,只怕其中有“收养之弊”。此事虽经礼部查勘得实,但对于朝廷来说负担实在太重,礼部每年都为此牵扯了大量的精力。

礼臣拟名

礼部审核通过之后,礼部仪制司会根据太祖皇帝留下的取名规则,为各府宗室起名字。朱元璋是个绝对的劳模,连子孙后代名字怎么起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癸巳,上以子孙蕃众,命名之际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一字为一世。以某字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则临时取义以为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复拟续增。—《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二》

岷王府复原图

举个例子,明成祖朱棣那一脉名字中第二个字的字辈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第三个字按照“火土金水木”五行相生的原则起名。比如明仁宗朱高炽,就是高字辈火字旁。崇祯帝朱由检,就是由字辈木字旁。

太祖第十八子岷王朱楩那一脉的字辈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镕字辈对应的土字旁,也很有趣。

当然到了后期由于宗室人口众多,为了避免出现重名,礼部只能大量使用生僻字,甚至自行造字,只为给这些天潢贵胄凑个名字。难怪有人说朱家子孙的名字,就是一部化学元素周期表。

皇帝赐名

一般来说礼部拟名之后,皇帝需要再审核,但流程都走到这儿,基本也就是过过场子。最后皇帝会选一个时间统一赐名,并将相关信息登记进入玉碟。有了名字之后,到了对应的年龄才可以请封,才可以拿到岁禄。所以请名这件事情看似小事,实则无比重要。

结语:从中后期开始,由于嫌弃越来越多的宗室人口是朝廷的包袱,从请名这一环开始就进行了层层堵截。可惜这些措施只是节流,没有真正的开源,宗室问题最终也是成为压垮大明财政的众多稻草之一。

为什么秦始皇能统一中国,建立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战国七雄争霸的过程中,秦国内部的变革让国力军力逐步强大了起来,成为了一只猛虎!而其他六国没有成为六个目标统一团结的猎手!如果,六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是能够打败秦国的!这些事例是有的,但六国至始至终就没能团结一心,一直在相互明争暗斗,或者旁观其他国度的失败和笑话,觉得自己能成为幸存者偏安一偶,或者认为自己有能力自保。

所以古人早就评论过,强大的秦国能逐一消灭六国,第一是秦国自身的强大势力,已经不是任何六国一个单一国家可以抵御的。其实很多当时的能人是能看到这一点的。

第二个主要是失败于六国表面虚假的合作,这些狂傲的君主和自己一部分大臣,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贪图小利,安逸享乐,不容别人,相互永远在争执自我利益。

这也是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永远没有同心同意一体的团结,所谓的暂时团结一心都是让自我小利益首先聚合成共同大利益,才有共同共力追求目标。而六国君主和很多大臣,连这一点共同利益是最高最大利益,都不愿意放下小我成见,自私小利,共同去努力追求,都想舍弃别人利益,自己多得利益小便宜。这是统统走向灭亡的最主要原因!

汪精卫的子女们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

汪精卫一生虽只活了短短61年,但他拥有过的头衔却比谁都多。

他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是早期革命志士,是政坛风云人物,是孙中山遗嘱的起草者和执行人.....但他的这些头衔均被一顶叫“大汉奸”的帽子盖住了,其子女的人生也均因其父汪精卫的“汉奸”头衔而受到了重大影响。

汪精卫与妻子陈璧君一共生了六个子女,这六子女除一子早夭外,其他均长寿。

汪精卫的五子女分别是:长子汪文婴,长女汪文惺,次女汪文彬,三女汪文恂和次子汪文悌。

在汪精卫的众多子女中,生于1913年的长子汪文婴年最长也与父亲关系最为密切,他后期甚至曾在汪伪政权中任军事委员会第三庭担任军需处长,成为了父亲汪精卫汉奸路上的帮凶。

按道理,这样的汪文婴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但因为他在日本战败后迅速带着老婆孩子逃到了美国,所以自然也就逃过了政治审判。

后来的汪文婴一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再未回过祖国。

同汪文婴相比,汪精卫的其他子女也均生活在美国、印尼、中国香港等地,无一人生活在内地。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与其父汪精卫的汉奸身份有关。

汪精卫众多子女中,唯一一个有记载的曾回过故土的便是其次子汪文悌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汪精卫众多子女中,受父亲“汉奸”头衔影响最大的一个。

汪文悌生于1928年,他出生这年父亲汪精卫已经45岁了,“老来得子”的汪精卫和妻子陈璧君自然十分宠爱汪文悌。

可惜(或许是幸运)的是,汪文悌年16岁这年,父亲汪精卫便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了。抗战胜利之后不久,即1946年汪文悌被以汉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月,缓刑五年。

后来的汪文悌,未从文也未从政,而是做了商人。遗传了汪精卫聪慧的他一直在香港从事桥梁建筑事业,后来,他还应邀回到了内地开展合作项目。

面对故土的呼唤,汪文悌疑虑重重,一方面他怀念生养他的故土也希望能再度与故土发生联系,一方面他却又顾及父母的汉奸身份。

2005年,在深思熟虑之后,汪文悌终选择了回到大陆。

汪文悌选择回南京这年,正是抗战胜利60年之际。不可避免地,汪文悌看到了父母汪精卫和陈璧君的跪像。

作为子女,看到父母跪像的汪文悌自是万般痛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时年已77岁的他却在看到父母跪像后含泪哽咽道:

“做了错事就应受到惩罚!”

这句话,像是汪文悌对自己说,也像是他对父母说,也像是他对天下人说。只这一句,便够让无数人感慨万千了。

不知,汪精卫若在天有灵听到儿子对着自己跪像说出这样一句话,他会作何感想。

相比之下, 汪精卫的三女、即汪文悌的三姐汪文恂也住在香港,但在有记载的记录中,未找到她回大陆的消息。

与从商的弟弟汪文悌不同的是,汪文恂选择了从事教育行业。这位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早期曾为父亲整理文稿的姑娘,后曾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担任教授,并于2002年病故。

较之汪精卫三女的平顺人生,同样从事教育行业、早年也同在香港的汪精卫长女王文惺就没这么幸运了。

汪文惺的一生充满了波折,这点,在她1914年出生时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因为早产的缘故,她竟只有2.6斤重,医生认为她随时可能夭折。

汪文惺

雪上加霜的是,汪文惺出生时正是汪精卫和陈璧君夫妇最忙的时候,于是,他们只得请方君瑛、曾醒帮忙照顾刚在法国出生的汪文惺和年仅一岁的哥哥汪文婴,好在,在她们的悉心照顾下,两个孩子都健康成长了。

为了感谢方君瑛、曾醒对孩子们的照抚,汪精卫为孩子取名时,特地取了“瑛”“醒”同音的“婴(文婴)”“惺(文惺)”。

汪文惺长大后,于1939年与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生何孟恒结了婚。

后来,两人共同生养了三个女儿,最初汪文惺曾一度在家中相夫教女,帮着料理农场事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丈夫何孟恒工作几番变动,期间,他做过补领身份证的小职员,也做过翻译文稿的小翻译,还曾多次失业。

万般无奈下, 汪文惺不得不四处谋生,为了生存,她甚至还曾卖过花,后来她辗转在多所私立、公立小学任教,直到1970年退休。

这期间,一家子的生活一直捉襟见肘,但好在王文惺和丈夫始终乐观。在他们的努力下,三个女儿均先后赴美国留学、就业、成家了。

再后来,女儿们将汪文惺夫妇接到了美国新泽西定居,自此,他们夫妇两才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汪文惺是汪精卫的五个子女中,唯一对父母的过往敢于正视的人,也正是通过他们夫妇两,很多的历史事实才得以被还原。

从以上归总可知,汪精卫与陈璧君的子女基本都是在美国和香港生活,但最后出场的这位却打破了这种惯例。实际上,最后登场的汪精卫次女汪文彬真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殊存在。

汪文彬出生于1920年,她是汪精卫五个孩子中最不像“汪家人”的一个。

汪文彬自小便有非常强的是非观,对于国家民族大义,她也分外看重。也正因此,在后来其父亲汪精卫提出要她“帮忙”时,她严词予以了拒绝。因着这一层缘由,抗战胜利后,她并未因父母是汉奸而受到任何牵连。

但即便未曾有任何人因父母的罪过而对她有看法或者惩罚她,汪文彬却始终心怀愧疚,她深深觉得:作为汉奸的子女是一种耻辱。

于是乎,抗战胜利后,她也同兄弟姐妹一样,选择了离开她深爱的国家。

离开祖国后,汪文彬选择了回到母亲陈璧君的家乡:南洋。此后,她便一直生活在印度尼西亚。

汪文彬遗传了父亲的高智商,加之她在学习、工作上刻苦,很快她便在印尼受到了重视,被任命为印尼医药行业的官员。

但最终,汪文彬却并未成为印尼的华人高官,原因是:她突然选择了绝尘做修女。关于汪文彬绝尘的背后原因,众说纷纭,目前仍未有公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汪精卫的子女均不同程度地因父母的所为受到了相应惩罚。

依旧是那句感叹: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著名弹词演员、名家薛惠君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薛惠君先生,弹词名家、有名评弹演员、上海评弹团演员,“薛调”传人,丈夫是汪庆正先生,弹词女琶王,出身在苏州评弹世家,是评弹名家薛筱卿先生的千金,其父薛筱卿是“薛派”创始人,薛惠君老师一九三七年出生在苏州,一九五一年年满十四岁以后,随同父亲学习评弹,一九六二年,参加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一九七九年再次赴香港演出,一九八零年受到陈云同志接见,九十年代初辅导小学生评弹,一九九三年退休。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于唐白居易的《琵琶行》,听了薛惠君的弹奏,让人重又回到了浔阳江边,与当年的青州司马把酒言欢。在评弹界提起琵琶弹奏,便有“男有张鉴国,女有薛惠君”之称。的确,薛惠君的琵琶弹奏艺术是她几十年来的心血结晶。她父亲说“熟能生巧”,你自己转化以后,这时候弹出来的旋律是活的,活了就是说用不着千篇一律,今天你唱这句,我也是这个过门,明天你唱这句,我托你的时候,仍旧是这个过门,这样用不着,你可以千变万化,每次弹得不同,她也是蛮稀奇的,觉得弹琵琶是件蛮开心的事情,那时练琵琶练了很多时间,练到后来,真的会喜欢上这个琵琶自己弹,从不好听弹到好听,自己感觉蛮好听,特别是把耳朵贴在琵琶上,听声音,怎么这么好听,有共鸣音的,会自己越弹越欢喜。

作为薛筱卿的女儿,薛惠君当初学评弹并不是如别人所想,出于秉承父业的目的,14岁的她之所以抱去琵琶,是源于对评弹的爱好和对父亲为人的敬仰。她的父亲薛筱卿他也是很小时就学评弹,他的先生是魏珏卿,她父亲他的说十分爽利,清清爽爽,不是像以前有些人,好像朗起了书调头说书,或者有些江湖习气,他一点也没有,很新颖。因而会轰动一时,成为一个名家,是不容易的,他的乐器也是如此。乐器他弹了许多过门,都是很新式的,弹得又好听,本来弹琵琶总是上把和中把多,第三把不大起的,但是他就是放到第三把,第三把弹得很活,上上下下,用了各种手法,捺、洒`滚,这种各式各样的手法都用了上去,所以弹出的声音真正好听,而且弹起琵琶的手势也十分好看。薛惠君小时候学的时候就看她爸爸,她就觉得父亲坐在台上,人恭恭正正,弹起琵琶来就是这样正正气气,他爱好倒也蛮广泛的,说的书倒是文质彬彬,但踢足球什么的他都会的,还有唱京戏,踢足球他们说他踢得蛮猛的,京剧他唱的是花旦,唱的是谁的流派,是程砚秋,他喜欢程派的。曾在义演时反串演出,演出京剧。

二十世纪二十至五十年代,是评弹发展的鼎盛期,擅说《珍珠塔》的沈俭安、薛筱卿双档,在书坛上赢得了“塔王”的美誉,作为薛筱卿的女儿,薛惠君对《珍珠塔》有着特殊的感情,她学,主要是学爸爸的《珍珠塔》,《珍珠塔》是她父亲的那时叫出科书,他学的是《珍珠塔》,于是她也学《珍珠塔》,《珍珠塔》的书的确是蛮好的,根底非常好,唱词也非常好,她也蛮喜欢的。学习《珍珠塔》以后,觉得也会使一个人提高一点文化,修养方面都会不同一点,素质方面也会好一点,她觉得,书也能够对一个人有帮助,一个人也能够对书有一种提高,这是相辅相成的。

说了这个书以后,的确觉得做人要做得厚道一点,一个人气量要大一点,厚道点,对人好一点,对人宽,对己严,这句话是不错的。一曲《珍珠塔》不仅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的最真诚的怀念,更是诉说了薛惠君自己的理想,虽然作为女性她未能在唱腔上真正的继承父亲的衣钵,但是她确实对父亲的代表作《珍珠塔》的创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琵琶伴奏上,薛惠君更是不断地融入进新的东西,以至于有人称它为“评弹界女琶王”,而这份对《珍珠塔》的特殊情感与其初次登台不无关系。

那时,他们就提出让她也上台,她刚巧学了一年,他们说你上台试试看,那么上台弹什么乐器,弹琵琶的话变成一个弦子两个琵琶,声音很噪,那么沈薛双档他们这对乐器真是好听,这对乐器好听得不得了,那时候无线电开出来,总是就听见他们的节目,就听见他们的乐器,在三十年代到40年代之间,他们是一种代表,那么不弹琵琶弹什么呢,后来他们建议弹一只秦琴吧,因为秦琴比较随和,镶在里面,于是马上到乐器店里买了秦琴回来,他们一教她,教了她,她就练了几个月,那么就上台,上台就和他们拼三个档,三个档,她就坐在中间,当中她弹秦琴,秦琴不要弹得太响,弹得柔和点。对他们乐器来说是不影响的,仍旧蛮好听的,那么听客也觉得这倒也别有风味,蛮好听的,于是就这么三个档,她是弹秦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