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轩辕黄帝

《封神演义》中有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为什么只有轩辕黄帝死了?“三月三生轩辕”有何历史依据怎么推算出黄帝诞生在公元前2717年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3 03:21:24 浏览2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封神演义》中有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为什么只有轩辕黄帝死了

阳明新学先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指导、关注、讨论。

在《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是把轩辕黄帝坟中的三个妖精(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派出祸害纣王的天下,可见黄帝已经死了非常长的时间了,坟上都有产生了很多妖精。

一、三皇为上古大神,受人间香火,寿命应该很悠久,可能是另外一种生命状态存在

三皇同住在火云宫,小说第一回就写了女娲娘娘到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神龙)、轩辕(黄帝)三圣回到女娲宫看到纣王留下的爱慕之诗,女娲宫和火云宫都应该是受人间香火祭拜的地方。承受香火的地方都是圣像雕塑牌位,这说明一个问题,上古大神、大妖、大巫应该都在漫长的时间中衰败甚至失去肉身,但并没有完全死去,而是靠人间香火以另外一种生命形态存在于世间,女娲和伏羲、神龙都应该是这种状态,可以动用少量法力,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身体形态外出。

二、《封神演义》中出现几次三皇,但轩辕黄帝确实没有说话,应该是死了

在书中总共有三次出现三皇,除了第一回交待外。杨戬有两次前往火云宫求药,见到了三圣的神像,伏羲和神农都还能说话及取药等动作,但是轩辕黄帝是没有任何发声,应该是神魂俱消,彻彻底底地死了。三圣中只有轩辕黄帝有坟墓,如果不是彻底死掉,怎么可能还会有坟墓这种说法呢?

三、轩辕黄帝可能是在与蚩尤大战的时候受了不可医治的重伤而死

就连史书上都有记载,黄帝一生都在征战,上古时期的大神大妖大巫与道门佛门的力量比较应该是不会差太多的,那么这么厉害的人物打架,争地盘,估计很多都会以命相博,黄帝也肯定亲自上场战斗过,也一定受过很多伤,最后也肯定是伤重不治而亡。连有神农这么牛逼的医道高手在一起黄帝都挂了,说明上古的战斗是非常惨烈的。

四、如果三皇及女娲等大神大巫法力全盛时期,不可能有道教、西方教崛起的机会

只有在上古大神、大妖、大巫等逐渐凋零后,才会有道教和西方教崛起的机会,不然有这些大神们在,那里轮得到道教佛教(佛教应该共管了幽冥地府)设立天庭管理天上地下。

综合以上分析,三皇中的轩辕黄帝可能是真的彻底死了的。

“三月三生轩辕”有何历史依据怎么推算出黄帝诞生在公元前2717年

你们这些人黑河南人,也不能把历史给黑掉啊。我们老潘家就是皇帝的后代,所以我来说公道话。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一书记载,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字叫轩辕,在轩辕之丘居住,传说农历三月初三是他的诞辰,所以自古便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1.河南新郑三月三拜祖大典是国务院批准,中央电视台和海外华人电视台实况转播的一个活动。

2.河南新郑三月三拜祖大典纪念黄帝,已经进入学校教科书。

我请问河南人如何造假?全都是政府批准的,中央电视台是党的喉舌,中央领导天天看,能假吗?你们这帮黑子,不能把历史否定了,更不能把你祖宗黄帝给否定了,懂吗?

炎帝和皇帝是兄弟。请黑子滚出中国。

轩辕黄帝既然是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何周朝之前并没有记载

谁说没有记载,第一部正史《史记.五帝本记》中就有记载。还有《国语.周颂》和《皇帝内径》中也都有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了皇帝与蚩尤的一场史前大战。有人提出疑义,认为我读题不准确,我认为是他的提问不严谨,语文表达有歧义,我认为的周朝之前没有记载意思是周朝以前的历史没有记载,题主提问语句严谨一点应该是周朝之前的文字没有记载,而不是周朝之前没有记载。周朝之前没有记载,我可以理解为周朝以前的历史没有记载的意思。

《黄帝内经》中的黄帝确有其人吗轩辕帝又是谁

轩辕帝就是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正义》案黄帝生于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初立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史家多云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假托黄帝之名,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讲,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为什么说我们是炎黄子孙,黄帝为什么叫轩辕皇帝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华夏儿女有共同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炎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从未中断,这要归功于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炎帝和黄帝开辟并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

炎帝发明耒耜,提高了耕作效率

历史成为传奇,传奇不再是神话。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便是肯定了炎帝和黄帝的贡献。炎帝是农耕文明和医学的始祖,神农尝百草,写成《神农本草经》,人类自此有了医药,能够主动治疗疾病。

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居住着很多原始部落,那时候国家还未出现,散居的部落逐渐融合,发展壮大,炎帝是很明出名的部落首领。

炎帝因为擅用火而得名,在原始社会,人类身穿兽皮、树叶,食物生食,火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通过火的加热,熟食不仅味道改观,还能杀菌消毒,身体素质也得到改善。

炎帝斫木为耜,发明了耒耜这种农具。耒耜可以翻土,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除了种粮食,炎帝还种植蔬菜,丰富人们的餐桌。经过他亲自品尝和试验,药材和食材都被他充分利用,饮水思源,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这位伟大的先祖炎帝。

炎帝发明纺织,百姓不再衣不蔽体,有了衣物御寒。除此之外,炎帝在劳动实践中发明了弓箭,可以射杀进攻的野兽,保护部落人群不受侵犯。偶然的机会,炎帝泥土在火中炙烤会变得坚固无比,他加以改进,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出现让食物的制作方法丰富起来,从烧烤扩展为蒸煮,生活更加精彩了。

炎帝开创了最早的市场,让百姓各取所需,交换生活用品。

《周易》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炎帝的一系列发明创作,让我们的祖先很快告别原始的狩猎生活,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影响的不止是华夏文明,整个东南亚都深受影响。

炎帝神农故里,几千年历史沉淀,怀念华夏民族伟大的祖先

黄帝领导的区域在炎帝居住地以北,他们原本各自发展,各有所长,相安无事。

黄帝生活的地方应该是最早的游牧民族,出行常用马,黄帝发明了一种代步工具,取名轩辕,人坐在车上,用马助力,比骑马舒适,比步行快捷,所以黄帝又被称为轩辕黄帝,也是为了纪念我们的这位伟大祖先,人类文明的开拓者。

黄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才女,她发明了养蚕取丝织成衣物。中国被称为丝绸之国,嫘祖功不可没。考古学家从出土的文物推算,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桑蚕业。

黄帝部落藏龙卧虎,有很多天才的发明者、创作者,他们和自己的领导一起,发明了打水井,制造小船,研究疾病的病因、发展,寻找治疗方案,写出著名的《黄帝内经》。

当时,和炎帝、黄帝部落同时存在的还有蚩尤部落,日益强大的蚩尤总是进犯炎帝部落,失败的炎帝求助于黄帝,在黄帝的帮助下,他们一起努力,打败了蚩尤。后来,随着黄帝部落的不断发展壮大,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有过三次冲突,前两次炎帝取胜,第三次黄帝战胜了炎帝。取得胜利的黄帝又让炎帝回到自己的部落,继续当自己的领导。炎帝和黄帝的联合让散落的部落集中起来,百姓远离战乱之苦,华夏文明开始最初的融合。

黄帝故里,拜祖仪式

五千年的风雨中,隐藏了华夏儿女世世代代多少人的梦想?我们拥有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有一样灿烂的笑容。千百年来,我们喝着一样的水成长,血管里流淌着共同祖先的血液。

全世界的华人都骄傲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我们祭拜炎帝,祭拜黄帝,不忘根本,继往开来。

中国人文始祖皇帝为什么名字叫“轩辕”

首先,中国人文始祖是黄帝,黄帝的名号很多,轩辕只是其中的一个。

三皇五帝属于三代以上的故事,属于上古传说,古书中的记载也是众说纷纭,说法很多,但究竟哪个才是对的,现在也没法考证了。

黄帝有名有姓,但名号很多,姓也没有随父亲,而且还有几个。

目前可见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是《国语》,据其记载,黄帝和炎帝始同父同母的兄弟。少典氏娶有蟜氏(蟜,音矫,古书上提到的一种虫,首见于《山海经》;有蟜氏是蜜蜂为图腾的部族,居住在平逢山)之女,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边长成,因而姓姬;炎帝在姜水边长成,因而姓姜。

又《史记》记载,黄帝姓公孙。究竟为何姓公孙,司马迁没说。后来唐代司马承祯《史记索隐》中调和《史记》和《国语》的说法,说黄帝本姓公孙,因在姬水边成长,故改姓姬。后来《路史》(成书于南宋)也记载:“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

黄帝的名号很多,有轩辕、有熊、缙云、帝鸿、帝轩等等。

《史记》说黄帝名轩辕,之所以名轩辕,是因为他生活在轩辕之丘,至于轩辕这个地名因何而来,《史记》也没说。《史记》应该是采用的先秦古籍《世本》的说法:“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产青阳及昌意。”

也有古籍说轩辕跟地名没甚么关系,而是因为黄帝的发明跟轩辕有关,故而得名。《史记·集解》引张晏说:“(黄帝)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册府元龟·帝系》亦说:“黄帝名曰轩辕……又云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楚辞·远游》中说:“轩辕不可攀援兮。”注说:“轩辕,黄帝号也,始作车服,天下号为轩辕氏也。”这是说黄帝是为轩辕车制作冠冕服等,而称轩辕。而《释名》则说:“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这是说,黄帝发明了轩辕车而名轩辕。《路史》讲得更具体,说黄帝在空桑山北创造车子,“横木为轩,直木为辕,故号曰轩辕氏”。但,古籍又记载,车并不是黄帝发明的,《世本》说“奚仲造车”,《事物纪原》说“帝令邑夷造车便民”。可见发明车子的是奚仲和邑夷,黄帝发明那么多,为啥非得以不是自己发明的车子为名号呢,令人费解。这也是中古远古史的一大疑案。

除了轩辕外,黄帝的名号还有很多,《史记集解》说他号有熊,《史记索隐》就进行比附,说黄帝本是有熊国之子,故号有熊,轩辕是他的名号,因居轩辕之丘,遂以为名,又以为号。

又根据《左传》记载,说黄帝亦号帝鸿氏。

《史记正义》进一步解释,说黄帝为有熊国君,号有熊氏。及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也有记载说缙云氏出自炎帝,帝鸿氏出自帝俊,是东方部落的首领,是不是黄帝不好说,后世也有说他是黄帝的,帝轩应该是帝鸿氏、轩辕氏合体而臆造出来的。

先秦时期的记载也许没那么复杂,有些名号也许来自不同部族对黄帝的称呼,但后世不理解,司马迁比较谨慎,不了解的就不写了,只是保存了轩辕氏的说法,但后世解读《史记》的学者觉得自己看的书比司马迁还多,就从别的书里引经据典,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做注解,造成黄帝的名号又多又杂,反而看不出真实信息了。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具体位置在哪里

感谢邀请!!!

在网络上关于轩辕黄帝故里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我认为,黄帝故里的四大争议地点,最具有权威性的当然是河南新郑。

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国于有熊,故亦曰有熊氏”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轩辕丘在哪?有熊国又在哪?又成为了一个争论的焦点。

“有熊国”与河南新郑。

“黄帝者,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可见轩辕黄帝起家的资本就是“有熊国”,也就是后来轩辕黄帝“国于有熊”的根本原因。

而河南新郑是公认的“有熊之墟”,经过了很多史书、特别是汉朝史书的认证,具有权威性。

这显然是黄帝故里的一个极大的证据。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华夏炎黄子孙于农历“三月三”在河南省新郑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在拜祖大典的当天,全世界的华人华侨都会到现场或者在网上进行拜祖,得到了全世界华人华侨的认同。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所以我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具体位置就在河南新郑。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轩辕皇帝算得上千古一帝吗

中外历史,挖掘真实。

导言

首先,是黄帝而不是皇帝。其次,“千古一帝”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可以理解为评价皇帝建立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接下来,我会从“皇帝”的起源和含义、黄帝所处的环境和其地位、黄帝的功绩三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皇帝”的起源和含义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和权势,秦始皇召集大臣商议给自己上尊号的事情。大臣们说,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于是一致认为秦始皇应该自称泰皇。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决定去掉“泰”字,保留“皇”字,然后再取古代表示地位崇高的“帝”字,于是自称为“皇帝”,这就是皇帝这个称呼的由来。皇帝一词是中央集权体制的代表,皇帝是其领土上唯一的独裁者,凡称皇帝者,对其领土都有绝对的掌控权(西汉时的诸侯其实也只能算权利较大的官僚,皇帝拆分诸侯封地或者直接降罪弄死诸侯的是发生了太多了)。

黄帝所处的环境和其地位

接下来我们看看黄帝,黄帝当时的社会并没有我们现在国家的概念,所谓的一个个“国”,其实就是一个个有一定规模的部落,由于当时的生活环境太恶劣,于是很多部落会联合起来组建部落联盟。而黄帝则是当时的部落联盟的盟主,称作帝。当时黄帝这个盟主的地位虽然崇高,但是权利并不大,部落首领对其部落有着绝对的权利,当时的盟主只能一心为公,从大局出发协调各部落的事宜,如果以“四岳”为首的四方诸侯反对的话,盟主也要顺从大多数的意见。

黄帝的功绩

黄帝的功绩主要有三条:其一,黄帝击败了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建立了当时最大的部落联盟,涵盖了当时绝大多数部落,这个部落联盟就是后来夏朝立国的基础;其二,在部落联盟终广泛推广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当时炎帝部落掌握了农耕的技术,可以自己种植粮食,而黄帝部落则掌握着养殖动物的技术,黄帝部落击败炎帝部落后,两个部落融合到了一起,因此黄帝掌握了这两项技术。作为部落联盟的盟主,首要问题是解决各部落的伙食问题,毕竟当时打猎和摘野果等方式获取的食物并不稳定,于是他开始在部落联盟终广泛推广这两项技术,大大减少了部落联盟饿死人的情况出现;其三,保证了部落联盟的稳定。当时的部落联盟内部,经常会由于各种纠纷出现部落之间的攻伐或者部落叛乱,黄帝长期带兵平定各部落,保证联盟的稳定。

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黄帝不是“皇帝”;第二,皇帝的功绩有限,远算不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我的结论是:轩辕黄帝算不上千古一帝。

为什么黄帝叫轩辕黄帝有轩辕国吗,在现在哪个地方

约五千年前,华夏有五帝。黄帝;颛頊;帝喾;尧和舜。

黄帝是最早传说中的轩辕黄帝。

没有传说中的轩辕国。传说轩辕是古代帝王的名字,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

轩辕之丘在哪里?有争论。有人说在河南省,有人说在陕西省延安。

传说黄帝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称其天子,后人称其为华夏民族的始祖。

《史记》开篇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但是为什么又有一种传统说法说黄帝姓姬,名轩辕

黄帝姓“姬”还是姓“公孙”,这个问题我个人以为应该是姓“姬”。查了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历史分册》,里面介绍古史传说中的人物“黄帝”这一条目,只提到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没有提到关于黄帝是否姓“公孙”。

吕思勉的《先秦史》讲到五帝事迹、炎黄之争时引用了《国语》、《贾子》(西汉贾谊政论文集)等,都提到黄帝和炎帝出于同一氏族,或说是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是关于黄帝姓姬、炎帝姓姜的解释。

古史学家徐旭生的书《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里有讲到华夏集团的部分。这里特意对于《国语*晋语》里那一段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和炎帝说了一些见解。氏族是当时的社会单位,而氏族的名字和个人的名字在现在常被混淆。如果一个氏族中有一个人特别烜赫,他死后很可能他的名字就成为氏族的名字。晋代郭璞说“诸言生者,多谓其苗裔,未必是亲所产。”唐代司马贞认为“少典之子”中这个“少典”是国号,不是人名。

少典氏与有蟜氏通婚,然后又繁衍出以黄帝为代表的姬姓氏族和以炎帝为代表的姜姓氏族。三国谯周说少典是有熊国国君;西晋皇甫谧说有熊国在河南新郑。而姬姓的周弃却住在邰。作为姬姓始祖的黄帝陵墓传说在桥山,这个“桥山”为被认为在汉代的阳周县,“阳周”在现在陕北子长县境内。按徐旭生总结综括姬姓发祥于陕西的黄土高原,然后顺着黄河两岸散布于中国北方以及中部地区。

总结一下:黄帝一族出于少典氏和有蟜氏,发祥于姬水而另立一氏族,所以以“姬”作为这个新氏族的姓表示这是一个血缘集团。姬姓的产生和演变发展可以作为黄帝姓姬的佐证。

至于为什么司马迁说黄帝姓公孙,其实在《五帝本纪》里他又说过:“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就是说从黄帝到舜和禹都是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国号,以彰显各自光明的德业。

南宋的《路史》说“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其实也就是说,“公孙”这个姓,意思就是公之子孙。春秋时期也有不少王孙氏、公孙氏,这是取自于自己的先代某个祖宗,为了突出自己血统的意思。而上古时期还不知道有没有“公”这种称呼,说少典为公,其后裔黄帝就取“公孙”为姓,有点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