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卡洛娃

年轻就是资本!乌克兰新政府成立,副总理28岁,国防部长41岁,你怎么看?苏联女兵,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线作战部队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09-20 22:29:17 浏览27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年轻就是资本!乌克兰新政府成立,副总理28岁,国防部长41岁,你怎么看

我想起一个人,叫袁腾飞,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

我年轻时候听过他讲的课,上面说西方的政治家都是年轻的,西方的法官,都是年老的,年轻好啊, 年轻的年富力强。

袁腾飞说,英国首相才44岁(当时是卡梅伦),很多部长才30多岁,跟我一样年轻云云。

当然,袁腾飞现在肯定不好意思再回头看他过去的言论了,卡梅伦搞脱欧,捅了一个马蜂窝,一直搞到现在因果不得安宁。

回头看看美国的那几个总统候选人,不管是共和党的特朗普,还是民主党的伊丽莎白沃伦,桑德斯等等,没有一个是年轻的。

乌克兰新内阁

总理Oleksiy Honcharuk,就是这位,今年35岁

1984年出生于乌克兰哥罗德尼亚,担任过律师,后来成为一家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合伙人。

2019年5月28日,被任命为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

现在已经成为总理了,基本上是政治新丁。

负责欧洲一体化的副总理:Dmytro Kuleba

2003年,从乌克兰基辅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开始外交官生涯。

2005年到2009年,是乌克兰欧安组织代表团的成员。

2010年到2012年,在乌克兰外交部长办公室工作,2011年担任欧洲委员会部长委员会主席。

2013年,担任乌克兰副总理兼顾稳。

2013年到2014年,在非政府部门担任UART文化外交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2014年又回到外交部。

Mykhailo Fedorov,这位就是传说的乌克兰28岁的副总理。

太年轻,简历都没法写。1991年出生,已婚。

毕业于扎罗热国立大学社会和管理学院。

大学毕业以后创业,成立了一家数字代理项目。

搞了一个教育项目,担任运营总监。后来被泽连斯基看上,成为总统顾问。

现在是副总理,主要是做乌克兰数字化转型。

没了。他才28岁,我能写什么?

我的看法是:反正总统都这么玄幻了,管他呢?

总统都一天政治没干过,所以总理一天政治没干过又怎么了?

28岁当副总理又怎么了?

反正乌克兰都这样了,已经折腾到不行了,再折腾折腾也没啥。

苏联女兵,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线作战部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是因为苏联已经没有办法了。

苏联在二战人口只有1亿6000万人,然而战争期间仅仅年轻男性军人就战死、失踪1000万以上。

而军人伤亡总数高达2000多万。

同时,由于战争初期苏军就连续溃败,丢失了欧洲大部分领土,其中乌克兰地区就有数千万人口。

由此,当时苏联人口猛降,人力已经枯竭。

正常来说,一个国家即便倾全国之力,可以使用的男性军人不能超过人口的十分之一。

因为人口 中还有大量的妇女、儿童、老人之类,能够当兵的男人最多也就是十分之一。

现在苏联单单死亡的男性军人就有1000万,基本把可以用的男人都用光了。

这种情况下,苏军出现兵力严重匮乏的情况,连超龄的男人也被编入部队。

比如戈尔巴乔夫的父亲,当时已经接近40岁,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也被编入作战部队,和小伙子一起战斗。这个岁数的男人,体力不可能同20岁的小伙子箱体,可见苏联也是没有办法了。

然而,即便如此,军人还是不够。

万般无奈下,苏联只能征召大量女兵进入部队。

苏军的妇女比例是当时世界最高,而且很多被编入作战部队。

根据统计,苏军的女兵为80多万人,都是18至30岁的健壮妇女。

这80多万人中,大部分被编入高炮防空部队和后勤辎重部队。

随后后勤辎重部队不需要作战,但高炮部队是需要真刀真枪战斗的。

电影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面,2门高炮就是由2个班的苏联女兵操纵。他们虽然击落一架苏军侦察机,但也有2名女兵牺牲。

大家注意,女兵牺牲的时候,其他的女兵并没有惊慌,而是继续战斗。

可见,她们都是参加过血与火考验的士兵,绝非菜鸟。

另外,还有一些诸如护士、狙击手女兵活跃在前线,也是苏军特有现象。为什么用女兵?因为苏军根本没有办法了,只能用女人。

战后统计,80多万女兵伤亡兵疫高达二分之一,很多人战死在前线。

二战中德国缴获了很多武器装备,都去哪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三个用途:

第一,留下自用。

这种武器并不多,主要局限于少数武器。

最常见的是一些轻武器、火炮、坦克,比如波波沙。

德军士兵很多认为波波沙冲锋枪,比MP38/40冲锋枪要厉害得多。

加上德军只有正副班长装备冲锋枪,斯大林格勒这种城市战,往往用缴获的波波沙增强火力。

我们在很多的战地照片中,都可以看到德军的波波沙。

但是,缴获的冲锋枪缺乏稳定的弹药供应,德军甚至还改造过波波沙,创造了一个可以发射9毫米冲锋枪的型号。

另外比较常见的就是坦克装甲车。

一个资料:1941年6月22日到12月31日,苏联在这192天里共损失了20500辆坦克,自行火炮和装甲车。这其中16668辆装甲车辆被击毁,剩下的3832辆则被东线德军缴获。

其中一部分坦克,被德军加以利用,以补充前线的坦克损失。

但是,这些苏制坦克并不是主流。

其一是后勤维护困难,缺少必要的零件和弹药;其二是在战场,这些苏制坦克很容易被误击,尤其是被德国空军错误轰炸。

还有,德军也使用了不少缴获的苏军火炮。

最常见是苏联F22加农炮,德军发现它是优秀的榴弹炮,而且具有反坦克能力,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80毫米垂直装甲。

这种火炮堪称全面手,德国一度缺乏大口径反坦克炮,曾大量使用。

第二,交给仆从国或者伪军使用。

以F22加农炮为例,德军也大量交给罗马尼亚和芬兰军队。

德国人也乱七八糟编组了很多俄罗斯和乌克兰伪军,他们都需要武器装备。

而德军自己枪支弹药火炮都不宽裕,所以大量将缴获的素质武器交给这些伪军。

比如著名的女伪军马卡洛娃,曾经用重机枪射杀了近千名苏军游击队员和家属。

她使用的,就是一挺苏制重机枪。

而这些伪军规模有几十万,装备大量缴获的武器。

第三,送到后方用于二三线部队,以及民兵。

以德国数量最多的人民步兵师为例,装备大量五花八门的装备。

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缴获敌人的武器。

这些民兵数量有几百万规模,实际上作战部队又有上百万。

当时德军编组部队时,已经到了战争末期,军工生产锐减。

这种时候,德军只能将库存的缴获武器拿出来,装备这些部队。

苏联的克格勃,为什么要花30年抓一个苏联妇女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马卡洛娃杀死了1000名以上的苏军战士、游击队员和无辜家属。

安东尼娜·马卡洛娃本来是苏军的一个女兵,出生于苏联斯摩棱斯克地区的一个小村庄。

中学毕业以后,她去莫斯科寻求发展,离开了小村子。

在莫斯科住了几年,苏德战争突然爆发。

当时20岁的马卡洛娃倒也很爱国,主动参加了苏军。

本来她是分配做护士,但后来苏军出于宣传目的决定培养可以作战的女兵,比如女狙击手、女机枪手、女炮兵等等。

马卡洛娃由于文化程度比较高,身体粗壮,被选拔成为机枪手。

其实当年机枪手并不容易当,尤其是是重机枪手。

一来重机枪手的负重很大,普通女性难以承受,必须要身体强壮;二来重机枪结构非常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并不容易排查,需要机枪手比较聪明,善于学习和分析。

受训完毕以后,马卡洛娃同男兵一起赶赴前线。

然而当时苏军正在连续溃败中,马卡洛娃第一次参战,所在苏军维亚济马集团 就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惨败。

两军交战11天,结果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一部突围,防线失守。

苏军部分军队突围出来并退到莫扎伊斯克防线,一些部队和分队留在敌后进行游击战。

马卡洛娃就是留在敌后的那些士兵,她在战争中甚至没有机会向德军开枪,就稀里糊涂的跟随军队撤退。

所在部队很快被德军冲散,马卡洛娃只剩下一个人,步行撤退。

逃到布良斯克乡下时,她被德军任命的伪警察抓住。

马卡洛娃已经更换了便服,德军给她两个选择,第一作为游击队员被枪毙或者绞死,第二为德国人服务。

此时马卡洛娃才20岁,不愿意这样死了,就同意为德国人工作。

马卡洛娃本来以为她会成为伪警察或者后勤人员,比如厨娘或者洗衣女工之类。

然而,她做梦也没想到,德军看上了她的机枪手身份。

马卡洛娃被强行作为刽子手,处决德军俘虏的苏联抗德分子和他们的同情者。

第一次用重机枪对这些苏军游击队战俘扫射时,马卡洛娃吓得浑身发抖,之后几天彻夜难眠。

不过杀得次数多了,马卡洛娃也就习惯了。

处决基本都在凌晨,俘虏会被排列成一行,被蒙上眼睛,其中还有一些被抓来的普通老百姓,甚至包括老人和妇女。他们都是同情游击队的群众,有的隐藏游击队员,有的隐藏武器弹药。

马卡洛娃会面无表情的使用重机枪对他们扫射,将他们全部打倒在地,随后对准还能动弹的人补枪。

杀完人以后,马卡洛娃被允许拿走尸体上残留的财物和衣物。由于衣服大多有弹孔和鲜血,所以马卡洛娃只能拿走鞋子和帽子变卖,用赚到钱的吃喝玩乐。

从1941年到1943年,短短2年时间,被马卡洛娃枪决的苏联同胞,就超过1500人。

由于马卡洛娃杀得苏联人太多,被自己人盯上。

在德军溃败之前,自知罪行重大的马卡洛娃逃走了。她改名换姓,嫁给一个退伍军官,隐居在白俄罗斯农村30年,还成为党务积极分子。

然而,一次马卡洛娃在村子口发表演讲,恰好被一个出差的干部看到。

这个干部就是当年的游击队员,曾经亲眼目睹马卡洛娃枪杀战友的场面。

干部认出马卡洛娃,立即去报告,马卡洛娃在1978年被捕,随后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虽然马卡洛娃辩解自己是被迫的,如果不开枪就会被德军处决。但审讯他的军官怒斥:这就是你对准老幼妇孺开枪的理由?

马卡洛娃哑口无言,低头认罪。

此时,距离马卡洛娃作恶已经有30多年时间。

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女性军队的战斗力是怎样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女性军队,自然是苏联红军。

苏联红军有80万女兵,这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即便未来也不可能又军队超过。

穿上裙子也是战士:80万苏军女兵为什么穿着裙子作战?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五百三十八期】(军事系列第240讲)

大家看二战苏联战争电影,都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苏联女兵一律穿着裙子!有些朋友觉得很奇怪,既然成为军人打仗,为什么不穿裤子?其实二战的女兵都是这样的。听萨沙说说吧。

德军女兵

春节期间,萨沙也要吃喝玩乐,文章就不铺开写了,哈哈。

现代女权运动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直到80年代西方妇女才有今天的地位。

在这之前,欧美妇女还是比较保守的。

抗战中国女兵

二三十年代,无论英美法苏德的妇女,基本都是穿裙子的。尤其是有些地位的妇女,穿着各种艳丽的裙子,这是身份的象征。

如果谁上街穿裤子,就会引来一些目光。如果不是职业要求穿裤子,一般就会认为这个女人比较另类甚至不正经。

我们的邻国韩国,到八十年代还有很多父亲反对女儿穿裤子,认为这样太轻佻。

二战期间也是如此。

各国军队都有女兵,基本都是穿裙子。

苏军女兵为什么成为代表人物,被大家熟知,主要苏军的女人最多。

苏德战争中,苏军男性伤亡极为惨重。

开战半年后,苏军已经损失高达700万,换成别国直接就要投降了。

整个战争期间,苏军共动员了2700万人,有1000万人牺牲和失踪,1800万人次负伤(包括受伤后又回到部队参战),其中500万人残疾退伍。胜利时,苏军只剩1136万人。

而苏联总人口不过1.8亿人。开战没多久,西部大片领土被德军占领,这些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苏联人口锐减到1亿出头,和德国8000万的人口相差也不是非常大了。

大家想想看,区区1亿多人要动员2700万人进入军队,只是难以想象的,基本每四五个人就要有一个参军。

要知道,这四五个人中,还包括不能使用的老人和孩子,就等于基本能用的全部都用了。

在男性人力极度枯竭下,万般无奈下,斯大林只能下令将女性编入军队。

其实,俄军从古至今,并没有女人参战的传统,从苏联开始算破例了。

战争期间,超过80万女性进入部队。她们绝大多数是18岁到22岁的年轻健康女性!

这些红军女兵也不是从事战斗任务,主要作为:医疗卫生、通讯工作、运输工作、各种繁杂的后勤工作(卫兵、炊事兵、洗衣兵、饲养员)等等。

随着德军对苏联全境轰炸,苏军建立了近百万规模的庞大防空部队。

防空部队的主力就是女兵,列宁格勒等地区超过八成的防空兵都是女人。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准尉要求给他一批不搞女人也不喝酒的士兵。最终,上级给了他2个班的胸部高耸的士兵:女兵。

这是符合历史的,防空部队本来就有很多女人。

自然,也有一部分优秀女兵成为狙击手、坦克兵、特种兵、飞行员、游击队员等等,这都不是主流了。

有意思的是,除了狙击手、坦克兵这些必须穿裤子的军种外,所有的苏军女兵一律穿裙子。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三点原因:

第一,符合苏联传统。

上面已经说了,苏联女人本来就是穿裙子的。

时至今日,俄国女人也是这样。

诚然穿裤子的很多,但很多女性仍然热衷于裙子。

但俄国女人的裙子和中国不同。

萨沙所在的南京,女孩裙子下面就是大腿,顶多穿个丝袜什么的。

但裙子对于俄国女孩更多是装饰,就像披肩一样。她们的裙子下面多是厚厚的连裤袜甚至就是裤子。

在俄国零下30度的雪地上,萨沙也看过有不少女孩穿裙子,就是这个道理。

苏军女兵也是这样,裙子是标志她们是女性。

第二,苏军女兵的裙子不影响工作

苏军女兵制式军服是M1941军服,包括帽子、带有腰带的连衣裙和靴子或者鞋子。

裙子宽松但丝毫不影响行动,穿着奔跑、跳跃都没有丝毫问题。

第三,苏军女兵绝大部分不需要和敌人交火

大部分的女兵还是在二线的,只有医护人员在第一线。

即便是在第一线的护士(苏军基本没有男护士),也是在第一线稍后的地方,是由士兵将伤员抬到后方战壕里。

苏军女兵不需要和男兵一样,在一线的泥泞中爬行作战。

这样一来,裙子也好,裤子也罢,都差不多。

但如果真正和德军面对面的军种,比如女狙击手、女坦克兵、女飞行员、女游击队员,都是一律穿裤子的,谁也不会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好美丽的眼睛

所以,现在大家明白苏军女兵为什么都穿裙子了吧。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其他各国女兵基本也都穿裙子,这并非苏军的特例。

即便德军,最后人力枯竭的时候,也有一些妇女被迫进入前线。

希特勒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在这种民族战争中,压根就没有什么男人女人的区别!!!

【萨沙讲史堂第五百三十八期】(军事系列第240讲)

马卡洛娃是谁苏联克格勃为什么要花30年抓她

1978年夏天,苏联克格勃在经过30多年的排查寻找之后,最终抓获了一名叫做安东尼娜·马卡洛娃的苏联妇女。

那么,这位女子是谁,作为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机构之一的克格勃,为何要花费30多年的时间来抓她呢?

(安东尼娜·马卡洛娃)

二战之前,马卡洛娃只是一名普通的苏联乡村少女。高中时期,马卡洛娃选择了辍学离开家乡,前往莫斯科追寻梦想。1941年5月,纳粹德国举大军入侵苏联,马卡洛娃随即加入志愿兵,开始到前线做后勤工作。

1941年秋,德军一路摧枯拉朽,苏联军队节节败退。在维亚济马战役中,苏联军队的死伤和被俘人数超过百万。当时马卡洛娃所在的部队被德军全歼,而她本人也被炮弹震晕,陷入了昏迷。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死人堆里。为了回到部队中,马卡洛娃踏上了一段艰难的旅程。

在苏联居民的不断帮助下,马卡洛娃成功进入了洛科特。但此时的洛科特早已经被德军占领,马卡洛娃根本没有地方可去。就在她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德军军人找到了马卡洛娃,并表示可以为她提供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非常简单,马卡洛娃只需要用枪处决一些犯人,既可以拥有免费的食宿,并且还能收获不菲的报酬。而这些犯人,其实就是苏联游击队队员和他们的亲属。

为了避免马卡洛娃产生畏难情绪,德国军人没有透露被处决者的身份。而马卡洛娃在短暂的犹豫后,最终接受了这一份工作。

(二战德军旧照)

在第一次执行处决任务时,马卡洛娃喝了很多伏特加。当她喝得迷迷糊糊后,终于放开胆子处决了自己的同胞。而有了第一次之后,马卡洛娃也渐渐变得冷酷起来。一旦进入到工作状态,马卡洛娃便会默不作声地处死目标。哪怕她明明知道犯人就是自己的同胞。

在工作之余,马卡洛娃常常会精心打扮一番,然后参与到德国军人的舞会之中。有时候玩得开心了,马卡洛娃还会去监狱中瞧一瞧第二天即将处死的犯人。尽管有同胞用俄语向她求救,但马卡洛娃只会报以冷漠的眼光。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1943年夏,马卡洛娃所在的布良斯克地区被苏联军队收复。苏军第一时间对为纳粹提供帮助的“苏奸”进行了清洗。然而,杀人如麻的马卡洛娃却偏偏逃过了一劫。

原来,早在苏军攻陷布良斯克之前,马卡洛娃就因为患上了性病,被送到了偏远地区的医院中进行治疗。

1945年5月,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国内兴起了一场惩治“苏奸”的运动。由于有大量逃出生天的苏联游击队员共同举报,马卡洛娃便成为了“苏奸”的典型人物之一。

(苏军旧照)

不过,自从在布良斯克消失之后,马卡洛娃便再也没有出现过。苏军所掌握的情报,仅仅只有马卡洛娃的姓名和出生年份。在一段时间的搜查无果后,当时有不少人认为,马卡洛娃肯定是逃到了中欧和西欧的一些地区。

最终,马卡洛娃的资料被转移到了克格勃人员手中。克格勃具有强大的情报网络,他们先是排查了整个苏联,发现仅仅是和安东尼娜·马卡洛娃同名同年的人,就有200多个。随后他们又向当年苏联游击队中的幸存者进行了确认。在众多幸存者的帮助下,克格勃大体掌握了马卡洛娃的外貌特征。之后他们开始对目标人物进行逐一比对,不过却根本没有人符合。

直到1976年,终于才有人找到了破局的关键线索。有一名姓帕夫诺娃的莫斯科官员,在办理去国外的旅行签证时,写下了所有近亲的名字。这家的所有人都姓帕夫诺娃,只有一位女性叫安东尼娜·马卡洛娃。

而之所以会出现马卡洛娃这个姓氏,则是由于马卡洛娃在上小学时,忘记了自己的姓氏。她的小学老师只得以她父亲的名字马卡,把她的姓氏记作了马卡洛娃。之后这个名字就被保留了下来。

顺着这条线索,克格勃人员很快查出一名叫做安东尼娜·帕夫诺娃的女性,在1945年嫁人后,将姓氏该作夫姓金斯伯格,目前正居住在白俄罗斯一个叫做利普的小镇里。

随后,克格勃人员立即带上游击队的幸存人员,前往白俄罗斯进行指认。在逃逸了30多年后,马卡洛娃终于被抓获。

被抓之后,马卡洛娃希望法院能判处她三年以下的刑期,并表示可以离开利普。但法院拒绝了这一请求。最终,马卡洛娃于1978年8月被执行枪决。

(参考资料:《克格勃在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