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拉索夫

苏军270命令有多残酷引起了什么样的后果?二战德国是怎么对待苏联战俘的是不是像网上所说的那么人道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5 13:48:11 浏览10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苏军270命令有多残酷引起了什么样的后果

熟悉二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二战中,苏联士兵被敌人俘获的人数多达600万,而战后回到苏联的战俘人数仅仅200万左右,不到被俘人数的三分之一。那么,剩下的400万俘虏去了哪里呢?

其实是除了一部分因病和因伤死去的战俘外,大多数人不愿意回国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领袖斯大林颁布的270命令

“270号命令”是苏联统帅部在1942年发布的,由斯大林签字的一条命令。这条命令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命令。

那么,这条命令中说了些什么呢?

1.任何指挥官擅离职守或者投降即被列为恶意逃兵,上级可以就地枪毙这些人,此外逃兵的家属也将被逮捕流放。

2.被围困的部队指战员应当坚持组织战士以任何方式抵抗,任何试图投降或者是不抵抗的即被定义为逃兵,可以就地枪决,其家人将被剥夺国家福利和财政补贴以及军属救济。

3.师级指挥员对战场上作战不利的指挥员予以降职处分,如有必要可就地枪决。

270号命令并不长,也不复杂,但是它对于前线苏军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我们都知道,苏德战争是二战中最艰苦的战争,艰苦卓绝的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临阵脱逃的有之,贪生怕死的有之,甚至叛变投敌的也大有人在。在1942年,苏联刚刚顶住德国的大举进攻准备反攻时,为了彻底稳定苏联红军的军心,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势,270命令“应运而生”。

命令下达后,苏军指挥官和其他干部,如果在战斗中不能起到应有作用,私自出走或者叛变投敌的,将被当作叛徒,而且这些人的家属将被株连。

苏军的每一个战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战斗到底,不能当俘虏。苏军战士有权向没有尽职尽责的上级指挥官开枪。

在苏军的高层看来,战俘是可耻的,决不能允许有战俘出现。只有不许军人当俘虏,战场上他们才会奋勇上前,视死如归。

因此对于苏军中的战俘,苏军指挥部全部枪毙,斯大林为了提高威慑效果,还命令把每一次行刑过程通告全国。他们就此以为,这样就可以扭转占据,杜绝战场上的溃逃现象了。

可是尽管苏军的战俘和战败者被处决的人数达到了将近200万人,被株连逮捕的家属更是多得无法统计。但两个月后,不但没有遏止住战场上的败退,被俘的苏军战俘反而又增多了100多万。

因为苏联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个国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可有不少加盟共和国是因为恐惧而入伙,并非甘心情愿的。斯大林的民族政策也有失偏颇,不乏简单粗暴。苏联中的乌克兰人,哥萨克人,车臣人和格鲁吉亚人,他们和俄罗斯同床异梦,心里巴不得德军早点来呢。

即使是真心爱国的战士,当他们不幸被俘的时候,不但不能保全自己,连家人的生命也被剥夺。如果回国只有死路一条,当俘虏说不定还有活路。而且在他们心里,如果自己的家人已经被苏联政府发配到西伯利亚挖煤(或者去中亚种棉花),那么究竟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呢?

因此好多战俘拿起武器,向过去的祖国,现在的“敌人”开枪。

平心而论,每个国家的军队,程度不同地存在临阵脱逃或者叛变投敌的情况。好多国家的军队不但制定有严厉的军规,对违反军规的军法审判。而且他们还有督战队存在,对临阵脱逃的可以当场处死。

但这大多仅限于进攻或者有限防守中。如果到了弹尽粮绝,无法改变战局的时候。到了失去了抵抗意义的时候,甚至连自杀的能力都失去的时候。他们一想到,后面还有自己的祖国在等着自己受死,自己的亲人也必须一起去死。这些失去了退路的战士还能有什么选择,不反才怪呢。

而且,由于命令中僵硬的要求军官和士兵们一步不准后退,让许多苏军指挥官战术非常死板。一些军官眼睁睁的看着德军迂回包抄自己而不敢去堵截,因为堵截就意味着后退,后退自己就可能被当做叛徒枪毙了。

所以,虽然在270号命令下达后,苏联的战场局势不仅没有获得扭转,反倒更严重的恶化了。这充分说明政策的执行必须要有灵活性,更要注重人性化。无论什么时代,不能考虑人性和灵活性的死板教条主义,都是不能取得好效果的。

二战德国是怎么对待苏联战俘的是不是像网上所说的那么人道

巴巴罗萨战役开始后,通过几次大的合围,德军俘获了数百万苏联红军,关于如何处理这些苏联战俘,德国政府倒是没有像对待犹太人那样搞种族灭绝,尽管在德国政府高层的意识里,斯拉夫人都是蛮子,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到现在,俄罗斯也无法完全融入欧洲文明,在历史上,俄罗斯长期扮演侵略者和能源、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德国在占领区建立了大规模的战俘营,战俘们从事各类重体力工作,对付苏联战俘完全不像对待欧美战俘那样人道,在物质供应上,德国不愿意浪费宝贵的粮食,大批苏联战俘因为营养不良和疾病而饿死,而肆意的枪杀战俘更是司空见惯。大批苏联战俘长期处于饥饿当中,德国看守不允许民众送给他们食物,也不允许供应更好的欧美战俘向他们提供帮助,这些野蛮举措,遭到了德国政府内部一些更有人文精神的高级成员严厉批评,但很不幸,这些批评几乎没有什么租用。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陷入人力短缺的困境,在不断的请求之后,希特勒终于同意利用苏联战俘,组建帮助德军作战的仆从军,也就是所谓的“俄罗斯解放军”,由弗拉索夫将军领导,使用之前缴获的苏式武器,这些俄罗斯解放军被调往巴尔干半岛等地从事反游击作战,手段残忍,战后,大部分苏联战俘都被移交给苏联政府,不是被处决,就是在古拉格里累死,只有很少一部分获得庇护,前往美国和其他国家。

东线战场完全就是野兽之间的搏斗,苏德两军几乎没有任何战俘的概念,苏联对待德军战俘同样残酷,纳粹和红军之间的厮杀,更缺乏文明,双方都不遵守日内瓦公约等。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兵源严重不足,但当时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为什么不在占领地上征兵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德国对占领地区上人力资源还是做了一些利用的。

在战争中,很多国家都需要面对兵源不足的困境。虽然希特勒考虑到未来战争需要,在1935年颁布的新《德国兵役法》时要求德国女性也有为国服务的义务,以便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过女性在军队中能从事的工作毕竟有限,所以战争期间德国也征用了很多德国本土以外的人当兵。而这些人又分几种情况:

一、德国占领地区(也有未占领地区)的德意志人。

在战争期间,德国吞并、占领的领土上有不少侨居在当地的德意志人,不算德国视为本土的奥地利,还有从捷克斯洛伐克手里抢来的、德意志人在总人口中占比高达70%的苏台德地区,在德国占领的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家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德意志人。这些德意志人在二战期间参军的不少,还有一些非交战国的德意志族人也赶回德国参军。

二、一些崇拜纳粹的外国志愿者。

虽然现在我们都知道纳粹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在当时德国几乎占领整个欧洲的情况下,有些人会认为纳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继而对希特勒产生崇拜的感情。所以在德意志族人之外,一些被占领地区其他民族居民也志愿为纳德国作战。

三、和盟国有矛盾的人。

这些人主要来自英法殖民地,比如印度、阿拉伯地区等。他们错误的认为纳粹德国胜利以后会帮助他们独立,所以也为纳粹德国作战。

由于国防军并不从被占领土上征兵,所以以上这些人都加入了党卫军。像以北欧人为主的SS5武装党卫军“维京”师,法国人为主的“查理曼大帝”师,荷兰人为主的“尼德兰”师,以巴尔干地区穆斯林为主的SS13武装党卫军“圣刀”师,还有以印度人组成的“印度军团”等等。此外德军还把一些战俘组织起来,在后方从事治安工作,协助德军作战,比如像以苏军战俘组建的“东方营”就是一例。

所以德国在二战期间还是利用了一些被占领地区的人力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