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踏春

可不可以给我推荐一些古诗词改成的古风歌?刘禹锡《竹枝词》里有一句“闻郎江上踏歌声”的“踏”字正确吗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5 16:09:06 浏览10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可不可以给我推荐一些古诗词改成的古风歌

谢谢您的问题!

古诗词多是朗朗上口,古人多称为诗歌,其实,不用改编就可以歌!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美吗?不知道您听过没有,希望您唱出您风格!

我喜欢下面这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喜欢这首歌中的缠绵,每每听时感动落泪!您有种感觉吗?

再看看下面这首!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您感觉怎样,看您也是大才之人,不妨自己也写写!

我的回答您能满意吗?满意就看看下面的书!





刘禹锡《竹枝词》里有一句“闻郎江上踏歌声”的“踏”字正确吗

刘禹锡《竹枝词》有一句“闻郎江上踏歌声”的“踏“字正确吗?

《竹枝词》是古时四川巴渝即现今重庆一带民歌的一种,是歌唱当地风光以及男女爱情的一种曲调。演唱时用短笛和鼓伴奏,同时跳舞,曲调宛转动人。其时,作者任夔州刺史,深爱此曲,于是依原调填词,创作了《竹枝词》十余首,在唐诗中别具一格。

在作者的十余首《竹枝词》中,“闻郎岸上踏歌声”便是其中的一首,原文是: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睛。

把她试译出则是:

江岸上青青的杨柳倒映在,

平静江水的碧波中,

在这如画的景色之中,

忽然传来江岸上他

踏着节拍唱着歌儿的声音。

那动听的歌声,

犹是西边下雨东边升起太阳,

你如果说西边无晴,

东边却有晴。

诗中这个“睛”字,一字双关,这个晴字,其实是个“情“字,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民歌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作者在诗中加以运用,更显得活泼有趣,引发读者想象,抒发作者胸臆,增强作品美感。用眼前景色无晴却有睛的变幻,谐喻“郎“无情却有情的含蓄深爱。少女听到岸上“郎“踏着节奏的唱歌声,迷茫的情丝乍惊乍喜,忐忑不安而又眷恋期盼的心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郎“的黠慧和少女的真诚活灵活现。

诸如以上原因,作者“忽闻岸上踏歌声“,这句写得太奇妙了,把少女从失望突变到惊喜的心情真实地表现出来。

故而这个“踏”字怎么能说不正确呢!

古人唱歌用脚“踏“出声音而唱,是合着歌的节奏,相当于现而今唱歌打节拍。同样的例子还有李白《增汪倫》: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刘禹锡的这首《竹枝词》,与李白《赠汪伦》这首诗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太白这首诗无论意境还是含蓄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这个“踏”字用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