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戏曲广播体操走红,广播体操起死回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希望国家能推行这套广播体操。第一,它是国粹,是集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第二,如今年轻人崇洋媚外的境况越来越重,这套操可以让他们了解并体验咱中华的国粹精华。当然,管他是炒作还是怎样,有这套操就有推行的必要性。存在也是必要的。
怎么看待戏曲广播体操
关于广播体操和京剧元素的融合,我想这是戏曲人的新创意和良苦用心,目的就是要在运动和娱乐中宣传、普及国粹京剧艺术。
戏曲演员管波、蓝天、窦晓璇、施夏明四人共同编创了这个新体操。京剧的程式动作和基本功得到了充分展现,比如云手、亮相、单拉山膀、涮腰、飞腿、打拱、扎带、四方步等。
其中有个跳跃运动,编创者大费脑筋,因为一直找不到现成相对应的戏曲动作,于是他们多方寻访老演员,查找历史资料和教科书,最终巧妙借鉴了京剧《小放牛》中小花脸的“顺风旗”加“单腿跳”的动作,圆满完成了任务。3分多钟的广播操,编创用了3个月的时间,付出了大量心血。
这个广播体操既传统又时尚,优美圆润,动感十足,动作丰富,节奏明快,充分展现出京剧艺术的脆、帅、美!独具魅力。伴奏的音乐除了京剧锣鼓点、京歌《梨花颂》,还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更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更适合大众传播,为普及和传播京剧国粹艺术做出了可喜的尝试。广场舞大妈们纷纷学跳,很快在各地普及开来。
京剧女老生瑜对此举也大为肯定:“戏曲艺术的推广和传播普及有很多种方式,过去我们把更多注意力都放在角儿、明星和演唱上,很少有人会真正去关注肢体表演这个体系,觉得这个门槛很高,练起来可能比演唱更难。”
(北京民俗版权作品)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专注民俗文化
投稿,认识,闲扯,请加民俗君微信:beijingminsu
将京韵广播操融入古诗,学生边唱边做操,你怎么看
对于题主所说的这件事,本人认为是极好、极好的!
首先课间操的存在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再加入京剧、诗词和京韵歌曲等传统文化元素,无形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浸染了传统文化,一举两得的事情!
传统文化的断代,是从孩子开始的!如果没有长辈或学校的传授,他们得到的仅是来自书本的知识,书本中的知识除了其中的诗词或古文或历史,更多的倾向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要真正的传承下来,学校应该承担授业者的身份,这样才能让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下来!曾经看过一篇采访,当代的青少年一代只认梅艳芳,不认得梅兰芳是谁?如今看来,也不全是他们的过错!.
记得央视戏曲曾分享了一段《京剧广播体操》,首次把戏曲程式化动作融入到大众健身理念的这套体操,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它的受众群体不只是学生,还包括成年人和老年人!
好啦,说了这一通,本人对这个学校的做法表示认同,也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