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老人怎样活为聪明
老夫今年八十三岁,应该活明白了,怎样活才算聪明?谈谈一得之见
有人调侃老年人说,人老了有三大特征:怕死,爱钱,没瞌睡。
虽是调堪,也不能说没一点道理。
老年人中确实有怕死的,生命如一张存折,支取得只剩零头了,所以害怕。曾见有的老人爱住医院,闹着不想出院。有个老头,有病没病,每年要住两次院,要求医生调理身体,而且什么时候量血压,吃水果,运动,都有严格的时间。住院时儿女得陪护,苦不堪言。医生诊断说他患有焦虑症。为怕死而焦虑,岂不是死得更快?不值。传说有位老人,患了重病,儿女们很痛苦。老人说,你们去找十家没死过人的人家,每家讨一把米来,为我煮粥喝,就可以不死了。儿女们找了几天,仍是愁眉苦脸地回来了。老人说,没找到吧?世上没有没死过人的人家。让你们去找,就是让你们明白这个事理,明白了,就不苦恼了。其实,生老病死,是一个必然过程,怕有何用?保重身体,乐夫天命,保持乐观心情,反而能健康长寿。
再说爱钱。一是自己的钱,多少是多?多少是少?比如鱼生左水坑里,生在海洋里,水多水少都活命,量入为出是根本。平时力争自足,不给儿子增负担,如需靠儿女养活,要理解儿女的处境,不提过分要求,儿女尽心就好。“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钱,论钱穷家无孝子。”如果有余钱留结儿女,提前做好遗嘱公证,合理分配。有一老人有许多遗财,及至病危时,儿女们竟然在其病床前,为分遗产打闹,顾不上抢救老人,把老人气死了。再就是不干涉儿女们的经济生活,钱怎么挣,挣多少,怎么花,一概不管不问。兄弟姐妹之间有通财之谊,但是他们之间以富补贫,给了是手足情谊。不给,也没有必尽的义务。做为老人切不可刮共产风,更不可刧富济贫。
至于瞌睡,诸事想明白了,理清楚了,睡是香的,梦是大甜的,何愁会没瞌睡?
三宗事都想明白,才算聪明的老人。
西安到底哪里好
我在西安短暂居住过三个月,当时住东南城角附近,对西安还是很有感情的!所以开门见山,直接说我的答案!我最喜欢西安三点:1、重口味;2、人情味浓;3、旅游景点多。
首先,我个人喜好重口味,西安的吃食,如牛羊肉泡馍就糖蒜、米皮儿、肉夹馍、腊汁浸过的花干、大碗的胡辣汤、热乎乎的臊子面、水盆羊肉、葫芦头、口感劲道的biangbiang面……差不多也有一二十种,任意哪一种美食你料放少了、面和稀了、炖功夫小了都不会香。西安人喜欢辣,也喜欢酸辣,非常对我的胃口。所以我在当地生活的三个月里,几乎每天都会大吃一顿西安当地的风味餐。光论吃来说,有些时候,感觉西安人的生活真幸福!
第二,从真实感受来说,西安人热情劲儿高于其他城市。我在西安工作期间,西安同事对我特别照顾,也个顶个的热情好客,虽然大家都是同级,但几乎天天都有人请我饭吃,有些时候都推辞不掉。如果遇到一些小问题,大家也能一起帮我解决,这让我很感动。除去同事关系融洽不说,西安的市民也特别热情好客。往往我利用周末时间去古城或者出城到周边各个旅游景点去玩的时候,需要问路,每每都会得到详尽的指点,甚至还有过当地人步行带我走3里路去杨虎城将军陵园的经历,我要付钱给这位热情的大哥,人家直接掉头就走了,一分不收。
第三,再说西安的文化和旅游。著名的演出《长恨歌》我看了三遍、陕西省博、市博我前后去了5回,书院门、碑林、雁塔广场、大慈恩寺也没少去,这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化景点。再说常规的旅游景点,首先是西安的明城墙,如果西安古城墙全国数第二,估计谁也不敢数第一了。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在西安古城逛街,市井味道很浓,特别是大皮院回民街那一带,有时也会利用周末的假期去兵马俑、骊山华清池,或者法门寺、华山等相对偏远一些的地方。感觉西安不仅仅是文物大省,更是文化个自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在西安生活,精神享受指数可以非常高。
以上就是西安给我最深的三个好印象,可惜的是,由于异地工作生活的原因无法长期留在西安,也是个小小的遗憾。当然,西安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这里的空气污染还是比较厉害的,道路拥堵情况也不乐观。但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西安,一个发展中的文化城市所具有的通病,慢慢来,西安的将来更美好。
如果感觉我说的靠谱,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我有15年左右的国内外旅行经历,我会慢慢通过平台为大家分享出来!
很明显农民种地收入不太理想,为什么还继续种呢
现如今的农民很多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他们经历过没粮食吃的年代,1959年至1961年大饥荒,饿死了多少人,在那个拿树皮填饱肚子的年代,初春的地里只要有绿色草的,能吃的不能吃的早就被拔完,谁会知道那时候的初春柳树芽都被洗劫一空的,只能看到光秃秃的枝干,所以如今,农民是自己的田,自己的粮,已经很满足了,虽然不挣钱,但是能填饱肚子,还能富余的卖掉一些粮食,对于经历过挨饿的苦日子的农民来说,已经很知足了,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村庄,离开家,早以习惯了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