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何汉景帝心中很是害怕,是因为吴楚七国发兵时声势浩大吗
- 秦始皇平定百越的军队属于汉族军队吗他是如何南平百越的
- 平定七国之乱、拯救汉室江山的功臣周亚夫为何最终屈辱而死
- 西汉分封诸王后发生了七国叛变,朝廷最终又是如何平叛七国的呢
- 为什么战国七国每个国家都有几十万军队,而汗朝组织几十万打匈奴都难
- 吴楚七国之乱中,是刘武的功劳大还是周亚夫功劳大
- 为什么七国之乱没有灭了汉朝,而八王之乱却整垮了东晋
-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有自己的直属部队吗
- 是谁引起的“七国之乱”
- 魏韩赵燕楚秦齐兵力
为何汉景帝心中很是害怕,是因为吴楚七国发兵时声势浩大吗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时,景帝并没有害怕,既没有怕吴楚联军的声势浩大,也没有害怕叛乱无法平息。吴楚叛乱不说是在意料之中,至少也是有所准备。应该没人会相信汉景帝天真的以为:下一道诏书,诸侯王就乖乖的把地盘交出来的地步。既然敢决心削藩,那对于削藩可能的后果,就不能毫无准备。
以下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害怕是错觉和汉景帝为何不害怕。
说汉景帝心里很是害怕,是一种错觉,而这种错觉主要来源于诛杀晁错。
而实际上,诛杀晁错是一种策略,即便吴楚叛军不以“清君侧”的名义,为了整合内部也会诛杀晁错。史记记载晁错“为人穞直刻深”,“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晁错处世不好,在朝堂上没有敌人,汉景帝即位后,晁错以帝师自居,常常行为无状,丞相就弹劾晁错,后来汉景帝保护了晁错,但是也让晁错和所有大臣对立起来了。
吴楚之乱刚开始,袁盎就献策诛杀晁错,汉景帝立马就同意了。造成了吴王刘濞以为汉景帝害怕的错觉,实际上诛杀晁错是为了消除汉朝廷内部的裂缝,整合所有人一致对外,这是一种策略,不是害怕,应该说是汉景帝的高明之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削藩的最坏结果就是武力镇压,从文帝开始就有所准备。
文帝死前已经安排好周亚夫应对诸侯叛乱,所以面对国内诸侯叛乱,文景父子两都是心理有数的。诸侯王和朝廷的矛盾不是一两天了,文帝时期贾谊就建议削藩,只是因为文帝根基不稳,一直没有机会实施,直到淮南王谋反才开始削藩,文帝时期出现了两起诸侯王叛乱,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相继叛乱,都被镇压。因此,对于削藩的后果,文帝是早有准备。文帝死前交代刘启“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正因为汉景帝有周亚夫这个利剑,所以并不惧怕吴楚的叛乱。更何况,梁王的封地挡在吴楚和长安的中间,平叛只是时间问题。
削藩是文帝到景帝,一直到武帝都延续的国策,这个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但是,皇帝也不希望削藩搞的到处叛乱,所以都是采取贾谊的策略,缓慢的削藩。晁错削藩过于着急,再加上吴王早有反心,才造成了吴楚七国之乱。但是叛乱已发生,只能应对,而且景帝对此是早有预案,所以不会害怕,也无需害怕。
秦始皇平定百越的军队属于汉族军队吗他是如何南平百越的
是不是汉族不知道,但绝对是秦的亲兵。属于秦国故土的子民,也就是以当时的陕西人陇东人为主。始皇帝认为南越是蛮夷,即便秦又被六国击溃也得平了南越,让其归入华夏。从这点来讲,如果其时陕西人陇东人是汉人的话,南越人就是汉人,至少有汉人血统。再简单的说就得考究始皇帝本身的族裔了,始皇帝的民族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南越人的民族。毕竟那次征讨本质是一场规模浩荡的移民。由此也可看出始皇帝的无限胸襟,他以为六国战争是自家战争,谁输谁赢都一样,而南越则是蛮夷,要扩大华夏地盘,必须干掉他或者同化他。自古以来,其实中国的民族更多的是混血儿。,压根儿就没有纯正汉人,或者都是纯正汉人。
平定七国之乱、拯救汉室江山的功臣周亚夫为何最终屈辱而死
谢邀!周亚夫乃汉初名将周勃之子,汉景帝时因平息七国之乱而官拜大汉太尉,主要掌管天下兵马,后周亚夫死在大牢之中,结束了他辉煌的戎马一生。
周亚夫的死,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他自身而言,一是居功自傲。周亚夫采取断七国粮路、守而不出的战术,迫使七国之乱土崩瓦解,其功不亚于其父周勃当年铲除诸吕立下的功勋,由于父子二人均对大汉朝有不世立功,这让周亚夫在做人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说话不讲场合地点,走路趾高气扬,做事毫不收敛,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大汉的臣民,说话大声野气旁若无人,毫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二是拥兵自重。汉军成了周家军,太子和其视察军营,官兵山呼“大将军威武“,眼中只有大将军,把未来大汉天子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作为周亚夫,不但不予以纠正,还和士兵一般见识,欣然接受官兵对他的待遇,好象太子就没有存在似的。三是免去太尉,改为丞相明升暗降后不知道收敛,消极怠慢,皇上宴请故意姗姗来迟,开宴后因没有酒具和餐具大声喝斥皇帝跟前的人,质问皇上为什么给他没有餐具,最后被皇上哄出了餐厅。四是私自招兵买甲。按理离开军职,就不可再干与军队有关的事情,但周亚夫在家中大量购置和堆放与军队和军人相关的兵器和物资,严重违反了大汉条律,被廷尉依法收监入狱,最后自杀于大牢之中。
从汉景帝来说,一是觉得周亚夫功高震主,不知进退,对皇权带来严重威胁。二是汉景帝在为儿子顺利继位扫除障碍。如果不考虑后继之君,也许汉景帝就不会对周亚夫下手,毕竟周亚夫及其父亲周勃世代有功夫大汉,是汉朝江山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才,但周亚夫太狂了,这让汉景帝刘启想到了将来,周亚夫在自己面前都无所顾忌,在刘彻继位后就更不敢想象了,所以去掉周亚夫不能不拿上汉景帝的议事日程,于是汉景帝刀不血刃、明升暗降的拿掉了周亚夫的军权。三是周亚夫所作所为确实违反了大汉刑律。
一个巴掌拍不响。周亚夫最后屈辱而死,既有汉景帝兔死狗烹的原因,也有周亚夫不知进退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刘启为了给刘彻在他百年之后能顺利执政扫清道路。谢谢!
西汉分封诸王后发生了七国叛变,朝廷最终又是如何平叛七国的呢
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能够得以快速平息,其中梁国军民的誓死坚守以及大将周亚夫的善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七国之乱的爆发
七国之乱发生于公元前154年,由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的造反!此时,正是汉景帝执政。
晁错是谁?为什么要诛晁错?
晁错是当时汉景帝身边的一位得力干将,在汉景帝上位之后,正是晁错献出的削藩之计,意图削弱各诸侯王的实力!
其实对于吴王刘濞的造反之举,汉景帝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还得追朔到汉景帝登基之前。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与刘濞的儿子刘贤一起下棋,下棋的过程中两起了冲突,并意外地导致刘贤死亡!!
由于凶手是当今太子,所以吴王刘濞也没法追究其责任!!然而,杀子之仇终究是不共戴天!!
至此,吴王刘濞不再上朝,并公然招兵买马,套用一句后来的典故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吴王终于造反了!所谓的“诛晁错,清君侧”只不过是一个联合其他诸侯对中央出兵的借口罢了!!
七国之乱的发展
七国之乱既已成为事实,那么就只能正面面对了!!汉景帝决定出兵镇压!!
然而,此时的大臣袁盎却并不同意出兵!!袁盎劝阻道:“陛下,其实你只要牺牲一个人,叛乱就自然可以得到平息!!”
这个人就是叛军所喊出的口号中的人——晁错!!
汉景帝很清楚,晁错没有错!!
但是,其内心还是希望在战争之外能找到一条平叛之法,于是,汉景帝最终还是把晁错的人头交了出去!!
然而结果却出乎汉景帝的意料之外——晁错死后,七国不仅没有退后,反而认为汉景帝软弱可欺,更是加剧了造反之势!!!!
此时此刻,汉景帝明白了——吴王刘濞的目的不是晁错,也不仅仅是为子报仇,而是自己身上的皇位!!!!
七国之乱的平叛
汉景帝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出兵平叛!
这个时候,由吴、楚两国联军所组成的叛军主力已经东进到达梁国城下了!!
梁国,是叛军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当时据守梁国的梁王正好是汉景帝的同母亲弟——刘武!
面对来势凶凶的叛军主力,刘武只得向周亚夫求援。然而,周亚夫却选择了暗兵不动!因为按照周亚夫的战略,他希望在梁国与叛军恶战之时,自己所带的中央军从则面插入,以歼敌军!!
刘武见周亚夫见死不救,于是直接向自己的哥哥汉景帝求助,然而,周亚夫却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硬抗了兵援梁国的君令!!
被逼无奈,梁王刘武只得率领梁国军民誓死坚守,誓与城墙共存亡!!
梁国久攻不下,叛军主力又急于求成,于是只得放弃梁国调转方向,向着周亚夫的中央军进攻!!
可是没想到,周亚夫是一块比梁国更硬的硬骨头!!
周亚夫表面只守不攻,背地却切断了叛军的粮草供应,没了粮草又急于求成的叛军冒险夜袭,结果正好中了周亚夫的埋伏而大败!!
叛军主力战败后,其他残余部队也迅速战败,就这样仅仅三个月,七国之乱被平息了下来。
为什么战国七国每个国家都有几十万军队,而汗朝组织几十万打匈奴都难
其实拥有几十万军队跟组织几十万军队出征是两个概念,虽然说战国时期向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以及后续的秦灭六国之战,都出现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军队的大规模战争,这样一看好像说汉朝作为一个大一统之后且修养生息数代的帝国组织个几十万人马还是很容易的吧,但事实上这并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说汉朝的家业比起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来说都要大,实力上也更加雄厚,但是正因为家大业大,所以需要用人的地方也就更多,即便说汉朝拥兵百万,但是分担到各地驻军,各地防守之下后,真正的可以随时抽调出来的流动性军队并不多,这就好比说,你家里资产上百万,但是让你一下子拿出五六十万来说,你也是很吃力的,需要时间周转,而且如果采用征兵的话,新征召而来的军队,一来战斗力不高,而来对于财政压力也更大,而且几十万军队作战的军需压力也非常的巨大,尤其是这种长途的对游牧民族的征战,动用的民夫又何止百万,而且这种对战与战国时期的几十万人的对战,消耗上也是更大的,即便是对于休养生息数代的大汉朝也是非常吃力的,这也就是为嘛在秦始皇最为强盛的时候,对于匈奴也只是采用了防守,而非主动出击的策略的原因所在了。
另外,我们要知道,对付匈奴,常规的步兵能做到的只能是驱逐,很难做到有效杀伤,只有强大的骑兵才能有效地击垮匈奴,而养一名骑兵的代价是步兵的十几倍,如果是更为精锐的骑兵的话,代价还会更高,而且,汉朝为了对付匈奴,训练了至少十几万的骑兵,这点从元狩四年的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卒数十万的漠北之战可以看得出来,当然这个数字只可能更大,这么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不是说拿出来就能拿出来的,尤其是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所以说,汉朝对付匈奴与战国时期的对战,难度上是不一样的,虽然说汉军的军队也只有几十万,但是消耗却抵得上战国时期上百万的消耗。
所以说,为什么强大的汉朝组织几十万人打匈奴如此的困难,因为这是一场举全国之力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一场大对决,双方都是卯足了劲的想要击垮对方,而且双方都是处在自己最为强大的一个时期,自然艰难无比。
吴楚七国之乱中,是刘武的功劳大还是周亚夫功劳大
吴楚七国之乱是汉景帝年间发生的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一次大规模叛乱。
吴王刘濞在也汉文帝时就各种不服,很嚣张。汉朝开国之初,为了巩固刘姓天下,大封皇室子孙为王,而且诸侯王在各自封国内权利很大,不受中央节制,逐渐造成了诸侯强而皇帝弱的局面,跟大周天子有点像。
晁错削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蕃策来削弱或剥夺诸侯王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而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当属吴王刘濞。加上汉景帝在当太子时在一次围棋后失手杀死了嚣张的吴国太子,因此,吴王刘濞对景帝怀恨在心。新帐老帐一起算,导致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发动了七国之乱。
汉初分封
叛乱之初,叛军数量远超大汉可以调动的军队。大汉北面有强大的匈奴人,大量军队不能调回。能够用于抵抗叛军的主要是坝上和细柳两支驻军以及梁国军队。统帅是周亚夫,后勤供应是窦婴,梁国是抗击叛军的主战场。因为双方军力悬殊,所以,周亚夫采用的是避其锋芒,先平山东诸侯国,打掉跟随者和观望者,让梁国抵挡住叛军精锐,待到叛军出现松动,烧掉叛军粮草淄重,动摇叛军军心后一举歼灭,三个月平定了叛乱。
七国之乱双方进攻路线
显然周亚夫功劳更大。毕竟他是统帅,负责整个战局的把握。而梁王刘武虽然付出很多,但终究只是整个战略其中的一部分。
为什么七国之乱没有灭了汉朝,而八王之乱却整垮了东晋
同样是诸侯王叛乱,为什么七国之乱会被平定而八王之乱会导致西晋亡国呢?这其实主要还是与当时中央的实力有关。
01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联兵发动的叛乱,后被景帝平定。
02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场叛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
03
文景之治,国富民安
西汉初年统治者便提倡“无为之治”,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以德化民”,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文帝生活节俭,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出现了有名的“文景之治”。社会安定,国库充盈,这就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中央能够有力地控制地方。此外,景帝时期著名的大将军周亚夫也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汗马功劳。
04
门阀特权,经济凋敝
西晋建国之初,由于三国以来战争的破坏,经济凋敝,晋武帝司马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扩充劳动力和加强监督,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并获得发展。但西晋士族地主特权过大,他们在生活上和政治上日益腐化,贪暴恣肆,奢侈成风。晋武帝去世后,惠帝即位。可惠帝是个白痴,一即位就由杨骏辅政。后其皇后贾南风杀杨骏,操纵朝政,引发八王之乱。当时的西晋中央实力弱,所以各藩王都怀揣野心,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爆发内乱,中央已无力控制。所以八王之乱后,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西晋统治已无力回天。之后,“五胡乱华”,西晋灭亡。
综上,两次不同时期的诸侯王叛乱结局不同的结果都源于中央权力的强弱。
【这里是历史学苑。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以史鉴今,开创未来。喜欢的小伙伴不要忘记关注转发哦!】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有自己的直属部队吗
题主问的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那么周天子当然还有点自己的直属部队,
但是如果划分春秋和战国时代看,春秋时代的周天子兴许还算好一点,战国时代的周天子基本啥也没剩,名存实亡的一个天子,但是自己领土和手下,基本无法和战国七雄争斗,最后被秦国灭亡。
说说周天子的实力:
西周初期,神话传说是靠封神榜周朝战胜了强大的商王,我们知道他也是趁着商王主力出征东夷人时候,里外结合偷袭的结果,可是说是古代的闪电战,幸运的这一战他成功了,要不纣王的性格,肯定会血洗西岐朝歌,而这里我们看到周朝当时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号称有三千虎兵,可以说是周王主力,建立江山以后,周王为诸侯和自己定下了规矩,就是自己有三千车乘,诸侯按等级的分下去,当然这个符合当时的发展,自己手头上军事力量最强大,那个不服,就征服那个,当时周天子确实会有威胁力,周公就是利用这只部队平判几次的反判。
可是后来盛极必衰,到了春秋时代,周天子经过了平王东迁以后,不但洛阳封地不大,也养不起那么多的部队,而更重要缺少了关中的屏障和老底,乔迁新居的周王室开始没落,竟然连郑国这样的新兴国家都打不赢,还被射中,由此各地诸侯开始了自己的小九九心思,周天子的威严下滑,各诸侯更加不愿意让周王再次复兴,而周王朝在诸侯的包围之下,在一块小小的土地中,谈和复兴呢?
到了战国时代,周王朝基本没落了,也是就是能够勉强维持度日而已,最后被秦灭是迟早得事情。
历史教训我们看到了周朝的兴衰,真正能够让王朝兴的除了贤明的君主,还有适合的制度,但是历史发展,周王朝没有发展,抱着老制度面对新世界,肯定会被淘汰,贵为天子的周王也是一样。
但是,并没有说周王就没有自己的部曲和军队,只是没有七国那么强大而已,有还是有不过形同虚设,作用不明显,在战国时代基本没有闪光点,让很多人以外,周王没有自己的军队。
是谁引起的“七国之乱”
是西汉御史大夫晁错削藩引起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西汉时期,诸侯国和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了。很多诸侯国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比如刘濞在自己的地盘上煮海造盐,还私自铸造铜钱,俨然一个国中之国。太子的老师晁错多次向汉文帝上书请求削藩,但是汉文帝都不予理睬。
汉文帝死后,太子即位,是为汉景帝。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他多次揭发诸侯们的罪过,然后将他们的封地削掉一部分。有的诸侯国被削掉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封地是诸侯的命根子,一下削掉那么多,骄横惯了的诸侯都恨死晁错了。后来晁错的父亲也来劝晁错停止削藩,但是他也没有听!
后来,吴国、楚国等7个诸侯国以诛杀*奸臣*晁盖为名造反,史称*七国之乱*。这些诸侯提出只要把晁错杀了,他们就会罢兵。汉景帝竟然相信了他们的话,下令把晁错给杀了。晁错当时正穿着官服办公,糊里糊涂地就被拖到刑场处死了。
晁盖死后,将军邓公回朝汇报战况。汉景帝就问:*把晁错处死了,诸侯们罢兵老吗?*邓公是捶足顿胸地说:*吴王为了造反,暗中都准备十多年了!他们早就想造反,只不过拿晁错当借口罢了。*邓公说:*晁错当初是对诸侯们过于强大感到忧滤,所以才把诸侯的封地削减下来给朝庭,这是万世功业啊!这事刚施行他就被杀了,内堵忠臣之口,外替诸侯们报仇了。我认为陛下做错了*。汉景帝面有愧色地说:*你说对了,我现在觉得很遗憾啊。*
魏韩赵燕楚秦齐兵力
战国时期,不仅列国间的战争频次极高,且战争规模也迅速扩大,动辄便是数十万军队相互攻伐,甚至还出现了“长平之战”这种动用百万军队的战争,这种战争规模,即使放在后世大一统王朝,也是极难想象的,因而一直以来都不乏对这些数字的质疑。那么,战国时期七雄到底有多少兵力呢?我们不妨从当时的人口、兵制、兵力三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战国时期的各国人口
虽然古代户籍管理制度出现相对较早,但由于先秦史料的丢失,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准确得知战国时期的人口总量和列国人口具体数量。而根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的推测,战国时期的人口总量约为3000万。
而根据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的推测,历经了秦末乱世和楚汉争霸之后,西汉建立之初人口仅余1300万左右。《史记》则有“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伤,亦数百万,是以平城之卒,不过三十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的记载,由汉初人口反推可知,秦始皇时期的人口总数大约在3200万左右,如果再减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人口增量,与《中国通史》结论相近。
而根据战国七雄的国力强弱,以及列国的分布区域,大致可以推算出战国中后期时,战国七雄的人口数量:
1、秦国:战国七雄之中最为强盛之国,尤其是占据了渭河平原和川西平原两大粮仓,其人口数量最多,约为700万左右。
2、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实力大增,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人口约为600万左右。
3、楚国:在秦国的接连进攻之下,楚国丢失了鄢郢等地,土地面积有所缩水,但楚国却又灭了越国,且国土面积仍然不小,人口约为600万左右。
4、齐国:虽然在济西之战后丢失了大片土地,国土面积大为缩水,但由于经济较强,人口密度却是七国之中最高的,人口约为400万左右。
5、魏国:战国中后期已经彻底沦为小国,人口保持在200万左右。
6、燕国:燕国不仅国土面积较小,且地处苦寒之地,人口密度也相对较小,人口保持在150万左右。
7、韩国:地处四战之地,为七国之中最弱之国,末期领土已经极小,人口应该在100万左右。
综上,到战国中后期时,战国七雄的总人口约为2750万,再加上其他小国人口,总体与3000万相差不大。这个数字未必准确,但总体差距应当不大。
战国军制:征兵制为主,募兵制为辅
战国时期,由于各诸侯之间相互征伐极为频繁,春秋时期那种以贵族为主的军队建制已经无法满足战争。此外,当时的生产模式又相对落后,因此各国普遍推行以征兵制为主,以募兵制为辅的方式,从而保证战争期间的动员能力。
所谓征兵制,其主要的征兵对象乃是广大农民,平时由地方在农闲时组织农民开展军事训练,战时再进行征兵征战的方式。按照当时的规定,男子16岁或17岁便“傅籍”登记,然后根据国家需要随时应征入伍,直到60岁才能免征。
所谓募兵制,便是经国家严格挑选后组建的常备军,例如魏国的“武卒”,齐国的“技击”、秦国的“锐士”等,这些军人全部都是脱产的职业军人,待遇相对较为优厚。由于这些常备军往往经过长期训练,因此这些军队人数虽少,但却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在出土的《云梦秦简·编年纪》中,有“庄王十二年,喜治狱鄢”和“十三年,从军 ”的记载,可见即使当时的小官吏,也是要应征入伍的。而根据《戍律》的记载,当时军队采取的是每年轮换一次的方式,这被称作“过更”。
在《商君书·兵守》中,有“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的记载,可见一旦国家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完全就是男女皆兵的“举国动员”,从而确保国家动员能力。即使到了汉朝,《汉书·严安传》中也有“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的记载。
如上,与后世的职业化军队比起来,在战国时期的兵制下,国家动员能力极为可怕,“十丁抽一”乃是常规动员,像“长平之战”那种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更是达到了“六丁抽一”的极限动员。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规模
搞清楚了战国时期各国的人口和兵制,我们再来看看各国军队的规模,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战国策》中找到相应记载。
1、秦国:奋击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秦惠王时期)
2、楚国:带甲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楚威烈王时期,未计算楚国水军)
3、齐国:带甲百万,车千乘。(齐宣王时期)
4、赵国:带甲六十万,车千乘,骑万匹。(赵惠文王时期)
5、魏国:武卒二十万,苍头二十万,斯徒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魏襄王时期)
6、燕国: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燕昭王时期)
7、韩国:精兵二十万,厮徒十万。(韩宣惠王时期)
随着战争模式的变化和战争规模的扩大,春秋时期以车兵为主的军队已经成为历史,战国时期的军队步兵已经成为主要兵种。《战国策》中“带甲数十万”、“带甲百万”中的“带甲”指的便是步兵,由以上记载不难看出,当时各国的步兵规模已经极为庞大。
此外,战国时期的骑兵和舟师也开始迅速发展,赵国的“胡服骑射”便是发展骑兵的典型事例,《战国策》中的“骑万匹”指的便是各国骑兵数量。而舟师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楚国和秦国,《史记》记载,秦“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
如上所述,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兵力看似夸张,但只要搞清楚了彼时的各国人口和兵制,就不难理解这个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