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丨14岁和陈龙灿当队友,成都民间第一女单李燕一直在“乒”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1-09 12:16:28 浏览1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激战正酣,在赛场外,成都乒乓球爱好者们也没闲着。他们在各个乒乓场馆、社区运动角练球、角逐,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全球乒乓盛事中,为世乒赛团体赛在蓉举办呐喊助威,为成都乒乓热烈的氛围再添一把火。

今年58岁的成都人李燕,就是世乒赛场外最活跃的一员。这位全运会群众组、省运会群众组乒乓球双料冠军,可以说是成都民间乒乓球第一女高手。国庆假期,她参与了多场“坝坝球”,和球友们谈笑风生,享受快乐乒乓。一颗球,一个人,一座城,李燕的乒乓故事,浓缩了成都的体育精彩。

正在打乒乓球的李燕

在高新中和文体活动中心

有个全运会、省运会双料冠军

10月4日上午,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5楼乒乓球馆热闹非凡,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在此挥拍激战。这里与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举办场馆——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多功能馆的直线距离,仅有两公里左右,氛围感十足。

此时,李燕正与一位年轻球友对拉练手,几分钟后,球友就有点跟不上李燕的节奏了,频频在后场捡球。

李燕在高新区中和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内打球

在成都民间乒坛,李燕的名字十分响亮。她参加了最近两届全运会群众组乒乓球比赛,尤其在去年全运会比赛中,她帮助四川女队在决赛中3比1力克东道主陕西队,拿到了女团冠军,创造了历史。在女单比赛中她也表现不俗,斩获50-59岁组全国第七。

在省运会群众组乒乓球比赛中,李燕在所处的50岁年龄组更是难觅对手,她连续蝉联2018年、2022年两届省运会的女团和女单金牌,是成都女队的绝对核心。

“下一届省运会,我就要参加60岁年龄组的比赛了,希望能继续保持状态,为成都队再创佳绩。”李燕说,她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准备4年后的省运会。

曾和陈龙灿当过队友

参加工作后继续发扬乒乓精神

李燕的乒乓之路,要从她小学二年级开始说起。“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在部队里经常打篮球、打乒乓球。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就对乒乓球耳濡目染,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也开始正式接触这项运动。”李燕说,乒桌上飞来飞去的小球让她十分着迷,她勤学苦练,很快就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李燕在高新区中和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内打球

1978年,14岁的李燕代表四川队参加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在女团和女单项目中,双双斩获第五。那一年,同样参加了这项赛事的,还有后来的中国队第一个乒乓球奥运冠军陈龙灿。“陈龙灿当时在四川男队,取得的名次和我一样,也是全国第五名。”李燕想起这些灿烂的回忆时,仍然感到很幸福,那是她的花样年华。

打完这次全国大赛后,李燕就被选入省体校,开始半专业训练。上世纪80年代,李燕回到了学校读书,毕业后她进入国营单位工作。在岗位上,李燕将“发奋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乒乓实干精神,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从职工到乒乓球教练

20多年她培养了数千名娃娃

参加工作后,虽然李燕打乒乓球的时间少了,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爱好,一有时间,她就约同事来上几局。

在那个年代,国球风靡,是年轻人中最时尚的运动,李燕球打得好,在单位非常受欢迎。她也因此领到一项新任务——教单位子弟校的小朋友们打球。之后,李燕又成为四川大学童玲乒乓球俱乐部的教练,为川大附中、附小的学生培训乒乓球,真正完成了从运动员到职工再到教练角色的转变。

李燕在高新区中和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内打球

李燕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从事乒乓球教学已经20多年,培养、执教过的学生已经有数千名。他们中有些人走上了专业道路,有些人进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身份不同,岗位不一,但因乒乓而树立的体育精神,养成的运动习惯,却会让他们终身受用。“这也正是我成为教练的原因,除了自己热爱乒乓球,还希望推广这项运动,让更多孩子因此而受益。”李燕说。

2014年退休以后,李燕将更多精力放到了自己参加比赛上,弥补曾经的一些遗憾。直到现在,李燕基本上保持此每周三练,每次打球时间至少两三个小时。而有参赛任务时,她练得更勤。“为了备战今年的省运会,我们就高强度训练了4个月,每天四五个小时,虽然辛苦,但是为了梦想和荣誉,一切都值得。”李燕说。

打球风格与伊藤美诚相似

想参加国际赛事宣传成都乒乓

谈到自己的打球风格,李燕认为她和日本女队的伊藤美诚比较相似,都是右手横拍,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喜欢近台抢攻。“这种打法速度快、力量大,球路会比较怪,让对手接球很难受。”

李燕说,她经常会看伊藤美诚的比赛,学习一些先进的打法,包括这次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也是如此。不过,李燕最喜欢的乒乓球运动员,则是王艺迪,她也希望这位中国女乒的后起之秀,能在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上有着精彩发挥,收获更多信心。

这次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在家门口举办,李燕很激动,虽然不能去现场观战,但她和成都广大乒乓球爱好者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助力这项乒乓盛事。“国庆假期,我参加了好几场社区举办的‘坝坝球’,还带着我母亲一起打球。”李燕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母亲今年已经85岁高龄,但依然热衷于打乒乓球,每天都会下楼和老伙伴们切磋几局。

正在打乒乓球的李燕

在李燕看来,这也是成都乒乓球狂热氛围和深厚群众基础的具体体现。“退休以后,我去过很多城市参加比赛,无论是氛围还是办赛或是场馆条件,能赶上成都的屈指可数。在成都打乒乓球现在举步可就,而且各种中老年、全龄段、全民健身的乒乓球比赛特别多,我甚至有时都参加不过来。”李燕说,在赛事高峰期,她一个月要参加四五项不同的比赛,每个周末“档期”都被排满,要用一个词形容乒乓球在成都,那就是“遍地开花”。

李燕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未来能参加一些国际赛事,去结识更多来自全球的朋友。她说:“这既是长见识,也是宣传成都,我希望让世界看到成都的乒乓球实力,让更多人因乒乓球而喜欢上成都。”

蒲囝 红星新闻记者 姜山 摄影 谢辉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