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西班牙曾经设想,以一万士兵征服明朝,这有可能实现吗
- 明朝的三段击和欧洲的排队枪毙是不是相同战术,而不同的只是称呼呢
- 历史方阵是个啥玩意
- 格拉沃利讷海战真的是西班牙霸业衰落的标志吗
- 如果明军如架空小说那样采用西班牙方阵、腓特烈线列或空心方阵,能否击退八旗铁骑
- 历史上刚入关时期的八旗打得赢同等数量的古代西班牙军队吗
- 欧洲列强打清朝完全凭的是现代化武器,如果用冷兵器打西方人还真不行,你说是吗
- 如果用人海战术,上百万的清军,能否压死区区五万的八国联军
- 明朝最强盛时期能干的过欧洲小国西班牙吗
- 中世纪西班牙方阵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超长枪方阵有什么区别
西班牙曾经设想,以一万士兵征服明朝,这有可能实现吗
这个并无可能。
历史上西班牙确实有过这个打算,当时传教士哲罗尼莫·马任在对大明进行了间谍活动后,曾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写过相关的调查报告。里面提到:
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中国是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大多数百姓是贫穷的,因为人太多了。
2、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但是当你有机会揭去她的面纱,就会发现可怕的堕落与虚弱。3、无论外国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围观!
4、中国人的军队人数多到难以置信的程度,炮极为低劣,兵操练时没有队形,成群地拥挤在一起。
5、中国人像土著人那样怯懦无能,日本人与菲律宾人比他们勇敢得多。
6、中国人有教养,温文尔雅,但繁琐的礼节与接连不断的宴会排场让人讨厌!
7、中国的老爷们蛮横,百姓像崇拜神一样地崇拜官!
8、中国人自以为是世界第一,除非上贡,外国人不能进入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傲慢,是因为无知,他们连自己国家的地理都搞不清楚,对于世界,更不了解了!
(C。R。博克舍编著的《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记》)
当时这些信息在西班牙是非常轰动的,因为欧洲人非常渴望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如果能够控制中国,那么西班牙将成为世界的中心,拥有全世界最丰厚的资产。
所以在腓力二世接到了这封信之后,确实筹划过远征中国的事宜。当时菲律宾总督桑迪提出,只要12000名西班牙士兵,再从东南亚招募4000雇佣兵,之后从日本招募5000雇佣兵,就足以攻下大明。他甚至还跟腓力二世提出,占领大明的城镇之后要不能骚扰民众,要修建教堂学校,将中国人都变成“有文化”的基督徒。
当然,最后这个计划破产了,原因是西班牙和英国发生了战争,而且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还惨遭覆灭之痛,随后腓力二世把精力放在了对付尼德兰起义和英国的骚扰上,这个远征中国的“伟大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假如西班牙有机会实施这个计划,那么他们会成功吗?答案自然是不会。
必须说明,当时的明军从海到陆对西班牙都是没有优势的。不要用什么西草湾、屯门和料罗湾这些战役来反驳,这几次战役中没有一支部队是欧洲的正规军,而且每一次欧洲人数都是少的可怜了。
打海战,西班牙动辄以就是硬木盖伦巨舰,上面的火炮数量至少在40门左右,可以四个方向开火,而且都是12——18磅的舰载射石炮,威力稍逊于后来的英国的12磅和18磅舰载加农炮,也就是红夷大炮(然而此时的大明并没有这种火炮)。这可是当时明军的大将军炮和千斤佛郎机所匹敌不了的火力,更何况当时明军的战舰只能在一侧安置单层火炮,本来火炮就已经不如人了,火力密度还差了这么多,真的很尴尬。
陆战,西班牙的西班牙方阵和火炮阵地配上西班牙重骑兵是有很大几率可以碾压明军的。就不说内地已经失去了战斗力的卫所军和驻军,就是边军,实力也和西班牙差距很大。当时明军最先进的战术是蓟镇车营,但是车营所配备的火炮完全不是西班牙火炮阵地的蛇炮、隼炮的对手。原本可以给明军当屏障的战车极有可能会被当做目标轰炸的千疮百孔。火枪方面,明军的落后火门枪就不说了,连我们的戚继光将军都对三眼铳嫌弃的不行,说它“成造本拙,工尤粗恶,身短体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全无定制,不堪击敌”。虽然辽东、蓟镇、宣府的明军以及浙江南兵装备有大量的鸟铳,但是其火力只是欧洲的轻型火绳枪,而西班牙方阵的主要火力却是奥斯曼火枪那样的重火枪。再加上西班牙的士兵装备有胸甲,这是轻火枪无法击穿的。但是西班牙的重火枪却可以轻易的击穿明军的棉甲和布面铁甲。
就算明军依城而战,西班牙人也可以用火炮轰开城池。所以单纯的讲对战的话,明军还真不是西军的对手。
但是要说西班牙人仍然不可能征服大明,原因是在没有完成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去远洋作战。就说12000西班牙士兵能不能平安的到达中国都是一个问题。此外西军的补给线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在菲律宾,西班牙当时的统治并不牢靠,而且当时的东海海域和南海海域还活跃着不少势力庞大的海盗,随时都会对西班牙的物资船进行劫掠。
假使西军成功登陆,并且首战击败了明军,占领了一个城镇,然后推行新的统治政策。就是基督教这一条就很难让中国人信服,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实用主义和无神论民族,我们从来都是你灵我信你,你不灵我信你个鬼,还不如给孔夫子可两个头好好读读书嘞。
因为补给问题,西班牙人很难直接从占领区获得补给,所以主要还是得依靠海上供给,而没有工业时代的技术,海上补给又非常困难,那么西班牙军的活动范围也就只能局限在沿海的城市。而明军却可以慢慢的聚集,并且在战斗中成长,毕竟在当时的大明还没有进行万历三大征,军事实力还有着万历中兴的余温,边军抽调部分南下配合四川的土司兵和浙江的浙兵,就是用人海淹也淹死西班牙了。(早期近代方阵战术还不能对中世纪战术展现出绝对优势)所以只要时间一拖,西班牙人也只能被赶下海然后议和了。
明朝的三段击和欧洲的排队枪毙是不是相同战术,而不同的只是称呼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选择上来说,三段击也好,排队枪毙也罢,都属于前膛火器的线性射击战术。
中国早在明代就有沐英开始使用三段击。而欧洲进入火枪时代以后各国都在使用线性射击战术。
这是火器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并不稀奇。
同时代的日本也流行三段击,织田信长就是用三段击消灭了强大的武田家。
线性战术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前膛火枪的射速太慢。
火绳枪时代,火枪射击必须清理枪膛、装药再压实、装弹再压实,瞄准,射击。
这套流程很繁琐,即便优秀的火枪手一分钟最多射击二三发而已。
自然,这大大高于火门枪的二三分钟一发,但用来打仗还是有缺陷的。
大家都知道,弓箭的优势在于射速很快。
训练多年的弓箭手,可以在一分钟内精确的射出七八支羽箭。如果这是类似于火绳枪一样采用覆盖性 高角度射箭,弓箭手就可以达到三四秒射出一支箭。
弓箭手保持这样的射速,才能满足实战的需要。
而火绳枪的射速太慢,他的火力投射量不足。
最直接的危险是,即便对方完全使用冷兵器,也可以采用《投名状》舒城之战的方法,以人海战采用果断冲锋肉搏的方式,将火枪打垮。
所以《投名状》中,太平军六采用了三段击,打死了不少清军。如果太平军不是只有200支火枪,可以彻底消灭冲锋的清军。
但明军和清军的三段击,同欧洲的线性战术还是有一定区别。
欧洲军队在完全淘汰了长矛兵以后,以火枪作为唯一武器,以几条步兵线交替射击,实现战场活力的持续投射。
但明军是有所不同的。
明军时代,火力装备量还是有限的,而且北方的明军多准备三眼铳等火器,而不是火绳枪。
所以,明军的三段击只是局限于如神机营这种大量使用火器的部队,对于全军的影响有限。
至于到了满清时期,由于忽视火器,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装备火枪最多的部队,装备率也不过百分之五十。
所以,三段击并不是明清军队的主要战术,使用面很有限。
历史方阵是个啥玩意
谢谢网友的邀请:历史方阵,有两个方面的,一个是作战的方阵,另一种是数学上的方阵,我就按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的作战方阵,以马其顿方阵最为有名,这是一种战术上的战斗队形,和之前杂乱无章的混战散兵队形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经常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马其顿方阵讲究士兵中多兵种的配合,战术使用得当,曾经不可一世,所向披靡,这种方阵一直沿用到18世纪,直到火器的出现,才渐渐没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取代马其顿方阵的的是西班牙大方阵,随着新式武器的产生,西班牙人用的火枪,加上骑兵的配合,西班牙大方阵也曾经威风一时,直到威力巨大的火炮出现,战斗的方阵队形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现代,各种单兵武器更加先进,在战场上讲究的是单兵之间的配合作战,战术上以散兵队形向前推进,加上飞机大炮,坦克和巡航导弹的配合,所以谁拥有高科技,谁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至于历史数学上的方阵,对此了解的不是很多,只能是由研究数学的人来回答。欢迎对此回答提出不同的意见,大家可以互相探讨。
格拉沃利讷海战真的是西班牙霸业衰落的标志吗
这绝不意味着西班牙的衰落是一个突然的事件,对于这种体量的庞大帝国来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某一次或者几次的政治军事失误,绝不可能立刻造成它的崩溃,而它能够维持长时间的霸权,也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原因。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班牙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是我们今天以为的某几个强国妄图取而代之的简单野心,而是取决于它所处的地缘环境带来的阻碍和遏制,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时,很多原本以为的重大事件,就有了其他的意义,例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场著名的,发生于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格拉沃利讷海战。
昌隆的西班牙殖民帝国
在众多欧洲国家中,西班牙毫无疑问是个异类,一来它拥有非常长的,被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治的历史,二来它所处的伊比利亚半岛并非是欧洲核心的精华腹地,无论是民俗风气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处在一个尴尬的歧视链边缘。
从这个角度看西班牙能够崛起实属偶然,这应当归功于半岛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阿拉贡王国与卡斯蒂利亚王国的联合,二位君主伊莎贝拉一世与斐迪南二世通过婚姻关系结为夫妇,形成了二元制君主模式统治两国,非常有效了整合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天主教势力,最终成功为持续了八百年的收复失地运动画上句号,将原本统治这里的伊斯兰势力彻底驱逐出去,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独立。
打扫干净家里的下一步自然是要让自己富起来,何况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国家,西班牙本来就有一种宗教扩张的圣徒情结,于是乎在伊莎贝拉女王的大力发展下,西班牙积极向外派出航海船队,以发现美洲为代表,大肆占据欧洲以外的土地,并且着力开采金银等贵重金属掠夺回欧洲,成功实现了“一夜暴富”。
到了1556年腓力二世继承王位时,西班牙已经成为了欧洲头号强国,庞大的财富和强盛的军队支撑着西班牙帝国的光辉,而所谓“日不落”的称号,也就在此时从西班牙身上得以出现,之后的英国也不过是继续沿用这一称呼而已。
强盛下的隐患
西班牙帝国能够横行一时,无外乎三个原因:其一是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像神圣罗马帝国这种内部动员力四分五裂的邦联制政体,西班牙的君主拥有非常强大的权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整合国力来对外发展;其二是占领了美洲后,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向西班牙,使得西班牙在财政上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优势;其三是西班牙的军事力量凌驾于欧洲诸国之上,陆军有着闻名遐迩的西班牙大方阵,海军则依赖于令人战栗的无敌舰队横行大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优势都渐渐开始了变化。
首先是在绝对君主制的基础上,腓力二世开始不顾国力大肆介入欧洲的战争,这一方面还是因为宗教改革后新教和旧天主教错综复杂的矛盾,让自诩为传统天主教捍卫者的腓力二世感到不快,另一方面也是腓力二世对个人和国家的水平均产生了误判。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种盲目介入和扩张所带来的依然是严重的国力消耗;其次西班牙在获得了美洲的金银后,将其更多地用于享受和消费,而不是进一步收入国库用以国家实力的提升,而且后期因为美洲金银大量流入导致其购买力贬值,西班牙的财政赤字逐年攀升;而最后一点,也许是最直接的打击,那就是西班牙的强大武力遇到了挑战者,在陆地上对手是开始复苏的法兰西,而在海洋上,则是新近崛起的英国。
决战英吉利海峡
对于西班牙这种庞然大物,在战场上摆开车马,真刀真枪的对峙显然不是英国人的最佳选择,无论是从什么角度看,绝对实力的碾压都是英国人承受不起的,于是他们选择了另一条思路:游击战。“私掠许可证”就此诞生,利用机动和灵活性强大的海盗打击西班牙人的运输线,并且掠夺其在美洲收拢的财富性价比更高,而且作用更强,无敌舰队纵使规模庞大、实力超群也不可能整日为了保护普通的商业贸易以及运输疲于奔命。
这种手段效果拔群,很快西班牙便被英国的海盗战术困扰的寝食难安,而腓力二世自然不是什么忍气吞声的好好先生,在对英国人的行为忍无可忍时,公元1588年8月,他正式派遣了庞大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摧毁英国人的威胁。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从一开始无敌舰队对这场海战的预估就有偏差,无论是战前准备还是对于决战海域的地理环境勘测都非常的马虎,这点直接导致了英国舰队能够以逸待劳,坐等西班牙人上钩,而英国舰队的指挥官又是有着丰富经验,在后世大名鼎鼎的海军名将德雷克。当他得知了无敌舰队的远征消息是,立刻制定了一套利用近海礁石密布封锁对方舰队行进的战术,坐等西班牙人入坑。
屋漏偏逢连夜雨,无敌舰队在到达英吉利海峡的前一晚甚至遭逢了暴风雨,这种恶劣天气让舰队损失严重,非战斗减员成为了接下来的拖累。天时地利人和,英国舰队趁机进攻,又以小型船只的灵活机动型对臃肿庞大的无敌舰队采用火攻战术,最终导致其大败,130艘大小船只最终仅有65艘成功返回,格拉沃利讷海战以英国的胜利宣告终结。
总结
即使如此,实际上这场战役的现实作用是被夸大的,原因有二:首先是作为陆权国家,西班牙在陆地上的霸权并没有完全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无敌舰队更多的也只是作为海上威慑作用存在,即使失败也并没有太大影响到西班牙的国际地位;其次是西班牙的财政远远没有到达后来入不敷出的境界,而英国也没有因为这一次胜利就让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到足以取代西班牙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无敌舰队有着充分的后继资源加以补充,而在两年后的弗洛雷斯海战海战中,无敌舰队再次证明了自己海上统治权的回归。
然而即使格拉沃利讷海战并非西班牙霸业衰落的标志,却也为西班牙帝国的威信笼罩上了一层阴影,在此后它不可战胜的神话也被打破,而这也为后来英国、荷兰挑战西班牙霸权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从长远看,或许这种观念和精神上的打击,有着更加致命的作用。
如果明军如架空小说那样采用西班牙方阵、腓特烈线列或空心方阵,能否击退八旗铁骑
西班牙方阵不太了解 后面两个阵是扛不住骑兵的冲击的,明朝唯一能和八旗一打的只有关宁铁骑,如果步兵能抗扛就不用建立宁锦防线了,后期防满清骑兵还是得靠坚城。如果靠一两个阵法能抗住,我们能想到,孙承宗更能想到,他可比咱们厉害多了。
历史上刚入关时期的八旗打得赢同等数量的古代西班牙军队吗
答案是:正面对决的话,很难。
虽然八旗常吹嘘自己“女真满万不可敌”,但其辉煌战绩主要还是建立在对手太菜的基础上的,并不是八旗真的就天下无敌了。
八旗的火力掩护手段是硬弓重箭,对缺乏有效防具的明军很有用,但对浑身铁裹的西班牙长矛兵就没那么奏效了
由于军屯制度的破坏,明朝的卫所兵逐渐丧失了战斗力,不得不转而依靠募兵作战。而这种募兵却又是建立在原有卫所体制上的,根据经济实力不同,致使人数参差不一。例如同样为总兵,有的手下募兵(家丁)上千,有的才过百,显得杂乱无章;而非募兵的卫所兵,却又完全没有战斗力。
说来讽刺,明军由于缺钱和体制问题,甲胄装备率和坚固程度远不如八旗
而八旗军采取固定的五五制,每三百人一个牛录(营),每一千五百人一个甲喇(团),每七千五百人一个固山(师),等级分明,井然有序。虽然也有精锐部队(如护军营、前锋营),但同一部队中,个体战斗力是比较平均的,没有明军家丁和卫所兵那么大的差距。例如同样是一万人,八旗就是一万有战斗力的士兵,明军却只有一千或者数百有战斗力的家丁,其他都是只能打顺风仗的卫所兵,强弱立见,胜负可知。
西班牙士兵,火枪兵防护很少,强调机动性,长矛兵则防护完善
但西班牙军队就没有明军这种弊端(其实欧洲军队当时都没有)。西班牙军队的基本军事制度——步兵方阵是1534年建立的,一个方阵1500人,由12个连组成,其中长矛兵10个,火枪兵2个。但是长矛连一样有一部分士兵装备火枪,整个方阵中长矛兵和火枪兵的实际比例为2:1;到了清军入关时期,这个比例接近1:1。
因为没有盔甲,野战时西班牙火枪兵很重视机动性,他们骑马行军,作战时才下马。在对付法军时,西班牙火枪兵就连续骚扰由瑞士长矛兵和法国重骑兵组成的法军,不停从侧翼开火,但只要敌人骑兵反击,他们就会上马撤退,在法军行进路线的另一处进行骚扰,最后导致法军完全溃败。火枪兵使用轻型和重型两种火绳枪,不管哪种,都比明军的鸟铳沉重许多,因为子弹更重,穿甲力更强。
法国重甲骑兵很难突破西班牙方阵
西班牙长矛兵防护较好,一个人的护具包括金属头盔、护喉、胸甲、背甲、腿甲、臂甲,与八旗兵中装备最好的“长厚甲”兵相比毫不逊色。他们使用的长矛有14英尺(4.2米)长,这使得以弓箭和刀剑为主要武器的八旗兵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攻击。
西班牙长矛兵的甲胄防护相当完善,比往往只有棉甲甚至无甲的明军强多了
火枪虽然穿甲力强,但十分笨重(重型火枪可达9公斤),必须要用托架,而且发射速度也慢于弓弩,所以西班牙军队喜欢在野战防御工事的掩护下运用火枪。例如1503年的凯里格诺拉之战,西班牙人挖了一条堑壕和一堵胸墙(这花不了多长时间),把二千名火枪兵部署为四列纵深,由火枪兵和炮兵作为支援。结果法国重骑兵一次又一次在堑壕前被打得晕头转向,伤亡惨重,连主将都嗝屁了。
对付这种堑壕背后的方阵,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大炮。当时八旗已经获得了先进的铸炮技术,也获得了不少红衣大炮和俘虏的明军炮手。但是这种红衣大炮来自于西方舰炮,过于笨重,西班牙军队则既有重炮,也有机动性更好的轻野战炮,可以及时机动到更有利的地形上打击八旗炮兵。
与一般人的误解不同,西班牙方阵同样有骑兵部队,而且这些火枪骑兵身披重甲,比八旗那些使用冷兵器的骑兵更加强悍
由于传统骑兵无法突破步兵方阵,西班牙骑兵已经完全火器化,一个骑兵通常会携带一支卡宾枪和三支手枪(两支插在马鞍前桥的枪套里,一支插在靴子里)。战法主要是在步兵方阵上撕开一个缺口,让跟随在后的长矛兵来冲进方阵刺杀敌人。根据测试,骑兵火枪在30码(27米)距离射击准确率可达85%,可击穿2毫米钢板。同样为了在冲到这个距离前保护自己,骑兵盔甲比步兵更为厚重,确保能够阻挡子弹(当然更能阻挡刀剑和弓箭)。
让我们来看看八旗兵正面和西班牙军队交手会怎么样?
一个防御姿态的西班牙方阵,四个角都有火枪兵,可以无死角射击攻击的敌人
假设进攻的是八旗。首先,八旗兵以“长厚甲”兵为第一线,他们以一千五百人为一队,手持自己喜欢的各种武器,从长矛、大刀、短刀到斧锤不一而足,试图靠近方阵,以短兵相接的方式贴身格斗。第二线是“短甲”兵,手拿七斗之弓,紧跟在第一线之后,“非五十步不射”。此外有一支同时精通格斗和射箭的“巴牙喇”(精兵)作为预备队。
毫无疑问,第一线会遭到西班牙炮兵和火枪兵的集火射击,他们很难逼近方阵,更不要说贴身格斗了。第二线无法像以前对付明军那样进行火力压制,因为明军鸟铳虽然最大射程有百步之遥,但要准确并破甲得五十步,实际上和八旗弓手相比没有射程优势,而弓箭射速比鸟铳更快;但西班牙火枪有限射程更远,百步外即可破甲,也就是说第二线还没进入射程就会被压制。
西班牙骑兵会排成紧密方阵,以火枪齐射来对付八旗骑兵
而且西班牙人不像明军,他们还有强大的骑兵呢。在发现八旗骑兵对自己威胁很小之后,他们会非常乐意来几次骑兵对冲,在八旗进攻方阵之前将其打垮。
综上,以“甲坚兵利”、“好勇斗狠”、“能骑善射”而夺取天下的八旗兵,在对上这种“甲更坚”、“兵更利”的职业化军队时,1:1的情况下很难获胜。最好是将其诱入难以组成方阵的复杂地形,再以数倍兵力围攻,才能在付出重大代价的前提下打赢。
欧洲列强打清朝完全凭的是现代化武器,如果用冷兵器打西方人还真不行,你说是吗
很多历史真相是大家万万想不到的,在第一鸦片战争中,清军的火器装备率并不低,火枪的装备肯定是超过50%了,而八旗军的鸟枪装备率则更高。
鸟枪是一种火绳枪,需要用明火去点燃引信,从而引爆枪内地火药,跟过年的玩的鞭炮一个道理。但是鸟枪射速较慢,射程不远,操作麻烦,威力小,而且遇到雨天容易哑火。(西方人画笔下的清军火枪手)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主力装备是伯克式燧发枪,射程大约在200米左右,射速是每分钟2—3发。相比于清军装备的鸟枪,英军的燧发枪不需要另外点火,而是靠燧石撞击钢片引燃火药,较清军的鸟枪更加的便捷,无论是射程、射速、精度都要比清军的鸟枪高不少。
为了弥补鸟枪的劣势,清军当时还配备一种非常笨拙的抬枪,顾名思义,这种抬枪需要两个人肩抬去完成射击的。(抬枪长度通常超过2米,其优点是射程远,威力大,缺点则是射速慢,操作不便)
除了枪支以外,清军在火炮性能上也逊色于英军。当时两军的火炮射程其实没多大差距,但英军的火炮已经可以发射开花弹,而清军则只能发射实心弹,并且清军炮弹的个头也很小,就算击中英军战舰,也造成不了多大伤害。
并且清军大炮还有个非常致命的缺陷,清军的火炮没办法调整角度,不仅上下角度没法调节,左右角度调节也非常麻烦,这就非常尴尬了!英军又不是傻子,英军的舰船更不可能只待在一个地方,你个固定炮口能打中谁啊?
不过虽然当时清军的武器比英军逊色不少,但总体而言,双方的差距绝对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大。大家的装备都主要火枪,无非是清军火枪性能差一点。可是作为防守者,清军同样是占据着地利优势,清军完全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弥补在武器上的差距,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却是以清军的完败告终。
实事求是的讲,武器的落后并不是清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清军的失败是源于整个军队系统的腐化和指挥将领的无能。
可能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清军在战斗中最怕与英军肉搏!
根据英军的描述,清军非常依赖火器,一旦端着刺刀的英军冲到清军面前,清军防线就会立即崩溃,极少与英军发生近战肉搏的情况,这让英军也非常奇怪。
到了清末时期,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其战斗力都已是不堪一击了。在之后的太平天国起义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绿营和八旗失望的透顶的清廷只得从内蒙调来蒙古骑兵迎战,甚至放手同意汉人去自办团练。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从察哈尔等地调来的蒙古骑兵确实非常英勇,他们在八里桥之战的无畏冲锋得到了英法侵略军的高度赞赏。但此时清军和英法联军的武器装备差距就非常大了,而英法联军也不是吓大的,面对蒙古骑兵的反复冲锋,英法联军依然稳稳的守住了阵地,要知道当时有些蒙古骑兵已经冲到了距离联军仅30米的地方,但最终还是被联军击退。
客观的讲,清末中国的军事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了。当时欧洲主要采用线列阵型作战(俗称“排队枪毙”)。在这种战术下,军队前几排士兵的伤亡率非常高。但即便如此,英军却能承受30%以上的巨大伤亡而不崩溃,全军仍旧可以有秩序的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换成清军肯定做不到。(线列阵型)
大家千万不要高估古代士兵的战斗意志,早在明末的松锦大战时,明军各路大军不思为国尽忠,反而在关键时刻各自逃跑,最后导致全军覆没。而到了清末,清军的状态也是如此。
当然,八旗作为满清的自己人肯要比绿营靠得住,毕竟大清要是亡了,八旗也就没了。但清朝中后期的八旗军早已不再是入关时的那只百战劲旅了,冷兵器作战也不见得能占到啥便宜。
如果用人海战术,上百万的清军,能否压死区区五万的八国联军
清末庚子年,败!不是军事上的失败,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三股思潮打架:
庙堂之上,位极人臣们对洋人是又恨又怕,恨的是洋人嚣张跋扈,欺人太甚;怕的是自己权力不保,失去统治阶层的特权。李鸿章李大人们有子女在国外,又有汇丰的股票,所以不敢动弹半分,只好借助义和拳。
中产阶层,对国家现状是痛心捶足,但是真实内心是不能挤入高层,一起捞好处,而不是为百姓,为国家拼命,从康大脑袋逃亡海外还玩传销,一生吃喝嫖赌就可以佐证。
最可怜的是下层老百姓,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腔热血,抛头颅洒热血最后成了统治阶层借力的蝼蚁,中产知识分子利用的道具,洋人枪炮下的冤魂!
岂能不败?
明朝最强盛时期能干的过欧洲小国西班牙吗
明朝最强盛的时候,指的就是明朝洪武和永乐年间,在时间上,也就是1368-1424年。这个时候的西班牙,确切来说,这时候西班牙只是个行省名称,因为当时的伊比利亚半岛并没有统一。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有卡斯提尔王国、阿拉贡王国和摩洛哥三个国家(葡萄牙先排除掉)。
而直到1479年,卡斯提尔王国才和阿拉贡王国合并成西班牙王国。1492年1月2日,西班牙才将摩洛哥赶出伊比利亚半岛,成为统一的国家。
而在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之前,伊比利亚半岛最强的王国就是卡斯提尔。说实在的,15世纪早期的欧洲战舰,还真不是明初巨型戎克船的对手。因为1430年之前,西方战舰的主要武器还是弩炮,而战术当时东西方是一样的,都是跳帮作战。此时明朝尚有强大的舰队,足以碾压卡斯提尔的舰队了。
陆军方面,虽然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大明的火器开始出现退化。尤其是火炮方面,卡斯提尔的各种型号的射石炮是绝对要比明军的连珠炮等野战火炮威力强劲的。不过在15世纪初期,欧洲的军队还没有开启近代化历程,尤其是卡斯提尔的军队还颇具佣兵性质,这和实力仍然在向的明禁军三大营兵力相比,就显得弱鸡了。
所以如果是明初这时候的军队,怕是也只有奥斯曼土耳其、帖木儿和波兰—立陶宛,才能和大明一较高下。
不过就算这么说也没什么卵用,毕竟当人家西班牙进入大航海时代了以后,明朝在军事上和西班牙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
另外还有一些人会用明初的军队去和西班牙近代军队比较,那更没法打了。火器就差了老远,西班牙人的卡瑞克帆船和盖伦船完全可以在海战上碾压明军的水师。陆军方面,西班牙有重骑兵和炮兵配合作战的西班牙方阵,这和明朝中世纪的军队相比,胜率要高得多,纪律性也要更强。
中世纪西班牙方阵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超长枪方阵有什么区别
先说明一点,这个西班牙方阵已经不是中世纪的产物了,而是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近代军事战术。关于西班牙方阵的来历,是西班牙将领贡萨罗·德·科尔多瓦在1505年那不勒斯战场取得的经验基础上,经西班牙东北部的阿拉贡王国国王斐迪南二世批准,将他的军队编成20支部队,称为纵队。每个纵队有1000至1250人( 混合编有长矛兵、戟兵、火绳枪手和剑盾兵) ,这些人又编为5个连。这就是在古罗马步兵中队这种编队形式被淘汰后,根据兵器使用的有关理论在西欧重新建立起来的第一种正规的战术编队。可以说是近代军事方阵的曙光。
西班牙步兵方阵有两种不同的连队:长矛手连队和火枪手连队。在最初的时候,西班牙方阵中是有剑盾手的,作用是保护方阵长矛手,后来发现这些手持小圆盾的兰朵武士在长矛丛中实在是活动不便,于是西班牙方面逐步淘汰了剑盾兵,转而培养火枪手的格斗能力,这样当双方的长矛交织在一起时,手持细剑的火枪手可以冲过去刺杀敌方士兵。1534至1536年间,3个拥有8个长矛手连队和两个火枪手连队、每连300人的步兵方阵被创立起来。1567年,4个步兵方阵被派往佛兰德斯,到1568年,它们在理论上各自拥有10个长矛手连队和2个火枪手连队,每连250人。
在17世纪中叶,为了适应当时的战争规模、战术变化和火器的进一步发展,西班牙方阵进行了改革,历史上为做区别将后来的方阵称之为改良西班牙方阵。其具体的变化就是大幅度减少了长枪兵的份额而增加了火枪兵,大体上长枪兵占百分之二十五,而火枪兵则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只不过和同时期的古斯塔夫方阵相比,这个光芒就不那么明显了。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长矛方阵中最出名的就是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纵深多达16列,当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减少。前8列士兵犹如一堵长矛形成的墙壁,其冲击力足以抵御波斯重装骑兵的凶猛冲锋。后排士兵会配备一些轻武器,包括短剑、匕首,但主要的武器依然是长达7米的长矛。通常64名甲兵组成一个排,4096人组成一个初级方阵。初级方阵跟现代的一个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2048名轻装盾兵,10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每个联合方阵由四个初级方阵组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的军团,约32,000人。
为了掩护方阵,马其顿方阵配备有辅兵部队。马其顿辅助部队,多是些持盾兵(主要持多律长枪、西福斯短刀和阿斯庇斯圆盾)当然也包括一部分重装步兵、轻盾步兵、弓箭手、标枪手和投石手、最著名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倚重的阿格瑞安部队,这些人来自色雷斯山区,行动敏捷且作战技巧高超。他们不着盔甲,甚至经常不带头盔,全身轻装只携带一捆标枪和短剑作战,是亚历山大机动战的核心之一。
要比较双方区别的话,古典的马其顿方阵更为庞大,运作起来笨重不少,而且远程部队数量少,真正杀敌的是伙伴骑兵和辅兵部队,而且马其顿方阵只是一面矛墙。而西班牙方阵规模小,运作灵活,可以抵御四面八方的敌人。随着火器的发展,火枪的装备在方阵中的比例愈发增加,而长矛兵却在减少。要说共同点,这些方阵都是考验士兵勇气和指挥官谋略的战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