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杀慕尼黑电影 绝杀

绝杀慕尼黑电影(《绝杀慕尼黑》拿下8.3评分,小语种体育电影,为何能在国内走红)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2 20:12:33 浏览30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绝杀慕尼黑》拿下8.3评分,小语种体育电影,为何能在国内走红

2017年年底,一部新上映的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俄文名: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罕见地在英美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只是因为这部电影创造了俄罗斯电影新的票房纪录,更是因为它讲述的那场比赛——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是国际篮球历史上最传奇也是最具有争议的比赛。最后的三秒钟也成为了至今双方各持一词的葫芦案,本文讲述的便正是这场比赛的前因后果。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温斯顿-丘吉尔,1946年3月5日

铁幕演说被广泛认为是横跨四十余年的冷战的开始,几乎是和冷战开始同步的1947年,苏联成为了FIBA的成员。尽管进场较晚,但凭借着众多加盟共和国输送的优秀人才和能绕开职业球员限制的体工队制度,苏联在加入FIBA时就已经是欧洲的第一强队,先后在1947年和1951年夺得了欧锦赛冠军。1952年奥运会是苏联男篮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尽管最终夺得了银牌,但复赛和决赛先后两次负于美国也表明,依靠举国体制迅速崛起的苏联,暂时还不是有着丰富篮球底蕴的美国的对手,哪怕美国派出的只是大学生联队。

此后的三届奥运会,苏联队的经历都与1952年类似:几乎击败了除美国外的所有对手,最后在决赛中输给美国得到一枚银牌。但苏联篮球的水平并不是止步不前,尤其进入60年代之后,亚历山大-戈梅尔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Гомельский)以自己在莫斯科中央陆军的班底为基础构建了一支新锐的苏联队,先后在1959年和1963年的世锦赛上两度击败美国队,更在1967年的世锦赛上第一次成为世界冠军,尽管美国派往世锦赛的队伍水平不如奥运队,但这至少说明,美国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时间来到了1971年,尽管前一年在南斯拉夫世锦赛上美国队只排在第五名,对于美国人而言,只要派一支稍强一些的队伍,奥运会的金牌看上去依然是囊中之物。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在侵蚀着这支美国队:政治立场原因和世锦赛的失败让日后的NBA巨星比尔-沃顿早早宣布退出;“J博士”朱利叶斯-欧文在一年前尚在大三时选择加盟了ABA,而沃顿的恩师,UCLA的约翰-伍登当时正忙于在NCAA和ABA之间斡旋,无意接下美国队主帅一职。美国篮协最终只能请已经退休两年的上届奥运队主帅亨利-伊巴再次出山。

伊巴何许人也?当时年近七旬的他虽然已经意识到苏联的威胁,曾对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说:“就像日本人一样,这些俄罗斯人在巧妙地复制和学习我们。”,但他实在太落后时代了,打的还是三四十年代没有进攻时间限制的缓慢篮球,当时的篮球场还是白人的天下,而到了70年代,越来越多强壮而迅捷的黑人球员正在成为球场的主宰。伊巴的风格被不少球员甚至是专业球探认为已经严重妨碍了年青一代球员尤其是黑人球员发挥自己的长处。

1972年奥运队的训练营也堪称噩梦,根据最终被刷掉的科米特-华盛顿(就是后来差点一拳打死汤姆贾诺维奇的那位)的回忆,伊巴和几位助理极其强调身体对抗且训练量极大,而且经常大声斥骂,这对于尚在大学的球员们而言实在太过严厉,华盛顿对负责训练他的肯塔基大学的乔-霍尔助教印象深刻:“我之前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对待过,他们让你觉得自己是个白痴。”一个有趣的后续是,华盛顿落选后把自己的遭遇讲述给了尚在高中的好友阿德里安-丹特利,这让这位未来的名人堂得分手放弃了肯塔基,选择了圣母大学。而在夏威夷的训练营中,顶替沃顿入选的斯文-内特在短短一周的训练中体重就掉了20磅(约合9公斤),无法忍受的他随即宣布退出。

场外的因素也在影响着这支美国队,在训练营中马文-巴恩斯打爆了汤姆-麦克米伦无数次,而场外的舆论却一致支持麦克米伦,因为两人正是当时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的美国舆论眼中黑人和白人的极端典型:巴恩斯是黑人,天赋超群又五毒俱全,场外麻烦不断的他有着“Bad News”的诨号;麦克米伦是白人,高中时就已经登上了《体育画报》的封面,学习成绩优异,是比尔-布拉德利之后又一个获得牛津大学罗德奖学金的大学球员。而最后,麦克米伦挤掉了巴恩斯入选了大名单,不少参加训练营的球员认为,除了巴恩斯日常目中无人以外,种族因素也是令他落选的原因。尽管经历了种种波折,但这支美国队终于成军了,尽管没有沃顿和J博士,但上一届奥运会美国队没有贾巴尔和马拉维奇,照样很轻松地夺冠,更何况这支球队的厚度确实很不错,当年的12人中最终有10人进入了NBA,这也是美国奥运队的新高。

麦克米伦曾被美国媒体誉为全美最佳高中生

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苏联篮球正如他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自己的又一个四年计划,经历了墨西哥城奥运会只拿到铜牌的失败后,戈梅尔斯基和助手在苏联国家队历史上第一次对球员的各项指标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并以此为基准挑选需要的队员。同时,在没有三分线的年代,与球员投一个远一点的球就会怒不可遏的伊巴相反,戈梅尔斯基已经洞察到了远距离投篮在对阵当时常用的龟缩防守时的巨大威力,并在确定队员之后向各个俱乐部派下任务,要求俱乐部在训练中注意加强球员不同方面的素质,鼓励球员将自己的射程延伸一米。

但苏联国家队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六七十年代是美苏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的苏联出现了多起震惊全国的名人出逃事件,文体界由于出国交流的机会更多,自然成了重灾区,而身为犹太裔的戈梅尔斯基也成为了重点怀疑的对象。1970年年底,戈梅尔斯基被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提前下课,顶替他的是来自列宁格勒斯巴达克的弗拉基米尔-康德拉申(Владимир Кондрашин)。而康德拉申甫一上任就需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这支国家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长期以来苏联国家队的核心成员如谢尔盖-别洛夫(Сергей Белов)、阿尔让-扎穆哈梅多夫(Алжан Жармухамедов)都是来自戈梅尔斯基执教的有军方背景的莫斯科中央陆军(在当时相当于我们的八一队),过去十年的飞速进步也让戈梅尔斯基的名字和国家队绑在了一起。不过对于一支有政委的球队而言,这个问题也不算太过棘手,康德拉申也算是平稳度过了过渡期。

而康德拉申的入主也确实给苏联队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戈梅尔斯基在60年代的贡献不可否认,但长期兼任中央陆军的教练让他选材的眼光略为狭窄,而康德拉申上任之后立刻招入了莫斯科迪纳摩的亚历山大-波洛舍夫(Александр Болошев),由于莫斯科迪纳摩常年在联赛中游徘徊,这位有着一手出色传球功夫的强力前锋在此之前一直是国家队的遗珠,多多少少地带一点私心地,康德拉申开始在国家队重用亚历山大-别洛夫,而这个康德拉申一手发掘的年轻人也确实展现出超凡的实力,和很多在NBA留下传说的天王巨星们一样,喜欢把打板后的投篮钉板大帽的他逼得FIBA为他更改了规则。苏联方面在得知沃顿不会参赛之后确定了要夺取金牌的目标,而康德拉申这个疯狂科学家也为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FIBA的30秒规则下,将球队的一次进攻时间控制在17-19秒,放弃此前面对美国时的防守为主,改为主动出击,即便面对美国也要坚持如此。

1972年,奥运会时隔36年又一次来到德国,和36年前一样,德国人把奥运会看做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不同的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希特勒的狼子野心,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德国人想要展示的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新德国。第一次设计吉祥物,第一次通过卫星转播比赛,第一次使用电子计时……众多的新事物在本届奥运会都首次亮相,看上去这是一届十分成功的奥运会,直到1972年9月5日之前。

为了一洗柏林奥运会留下的丑陋记忆,慕尼黑奥运会主打欢乐牌,主办方甚至降低了安保的级别,由于二战后德国军队和警察遭到严格的限制,整个奥运会期间甚至没有一名警察出现在赛场中,这也给了巴勒斯坦的极端组织“黑九月”可乘之机,制造了杀害11名以色列代表团成员的慕尼黑惨案,奥运会也因此停摆,尽管这次袭击并没有伤及美苏双方的运动员,但还是给他们尤其是涉世未深的美国队的大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1972年9月9日,经历了种种波折,双方终于在决赛如期相遇,美国一路虽然比较顺利,但在之前对阵巴西的比赛中就差点断掉了奥运会不败的纪录,而苏联队此前的比赛顺风顺水,只有半决赛时的古巴给他们造成了一点麻烦,但他们也绝非一身轻松,男篮决赛在最后一个比赛日,苏联此前已经获得了49枚金牌领先美国,但还需要一枚来为苏联建国50周年献礼。

在苏联篮坛素以狡黠著称的康德拉申注意到伊巴为了防守没有将道格-科林斯放在首发,对此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首发撤下了球队的队长,后场核心之一的保劳斯卡斯(Модестас Паулаускас),换上了当年在选拔中唯一达到戈梅尔斯基设定20米跑进2.2秒标准的萨坎杰利泽(Зураб Саканделидзе)以求加强防守和冲击力。而这也确实收获了奇效,上来他就断球造成一次快攻,尽管被前段时间刚刚入选名人堂的鲍比-琼斯造了进攻犯规

前面我们提到,苏联队在康德拉申的带领下打起了更具攻击性的风格,而美国队一来天赋不足二来战术老旧,本届比以往更加强调防守。这也让这一次双方的对决依然像之前那样,只不过这一次被动挨打的是美国人。在亚历山大-别洛夫用罚球为苏联拿下第一分后,美国队再次出现失误,萨坎杰利泽在又一次的快攻中造成汤姆-亨德森的防守犯规两罚全中。

萨坎杰利泽紧接着又一次抢断一条龙,为苏联队取得了5-0的梦幻开局。

而直到这时,苏联队的王牌还没有发力,从戈梅尔斯基时代起,苏联队的后场就有一个世界一流的“红色杰里-韦斯特”——谢尔盖-别洛夫(Сергей Белов),在戈梅尔斯基的训练下中远投颇具杀伤力的他也让美国人认识到了他的威力,连续的借掩护中投甚至是强投在美国后卫头上连得十分。

在萨坎杰利泽再一次策动快攻(ABC的解说也不得发出“喔!他真的好快!”的感叹。)打进之后,苏联已经取得了19-9的领先,这已经是本届奥运会一度落后巴西9分后美国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奥运会男篮比赛中落后对手两位数。

在开局打得一塌糊涂后,美国队也终于在汤姆-亨德森的带领下终于开始了反击

上半场结束,苏联依然保持着26-21的领先,而真正的风暴即将到来……

在中场休息时,肯尼-戴维斯和汤姆-麦克米伦就在更衣室中对伊巴防守至上的策略表示了怀疑,在落后的压力下,伊巴默许了,让球员处理场上的局势。

进入下半场,美国队的球员加快了节奏,更多的冲击篮筐,但苏联这边也不遑多让,继续火热的状态,双方的分差一直保持在5-7分。进入下半场,已经略有急躁的美国年轻人们火气也越来越大。

直到比赛剩余12分钟时,比赛的第一个转折点到来:苏联队的米哈伊尔-科尔基亚(Михаил Коркия)与美国队的内线核心之一德怀特-琼斯在一次争抢篮板时爆发冲突,双双被罚出场。

在以ESPN等美国媒体回顾本场比赛时,常会说科尔基亚是苏联队的一个不起眼的人物,这场比赛是他在当届奥运会第一次出场,上场的作用就是故意激怒最后兑掉对美国而言极为重要的德怀特-琼斯。

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首先,科尔基亚当届奥运会9场比赛全部出场,场均得到5分,是苏联队重要的轮换球员,若是小人物,康德拉申也绝没有胆量在决赛时让他首发。其次,在科尔基亚与德怀特-琼斯的这次冲突之前琼斯就曾经对科尔基亚有过较大的动作。因此,这次冲突与其说是苏联队有意为之不如说是双方已有积怨。

在谢尔盖-别洛夫得到本场比赛的第15分,将比分拉到38-28后,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0分钟,破掉美国不败金身的目标近在眼前。

此时,苏联队因为体力下降突然断电,叶杰什科掉球,谢尔盖-别洛夫脚踢球,扎穆哈梅多夫和萨坎杰利泽连续四罚不中。而美国这边也抓住机会,在凯文-乔伊斯这次跳投命中之后,美国队在比赛还有三分半时将比分追到了42-44,悬念陡然而生。

尽管苏联队凭借保劳斯卡斯的罚球勉强维持着领先,但美国队正在一点点迫近着比分,在吉姆-福布斯这记中投命中之后,美国队在还有40秒时将比分追到了48-49。

此时苏联的任务就是尽量拖到30秒进攻时间即将耗尽时出手,而苏联队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球最后交给了亚历山大-别洛夫,而他此时的一个决定改变了这场比赛:

在自己的出手被麦克米伦封盖之后,苏联的进攻时间已经只有三四秒钟,此时亚历山大-别洛夫没有把球传给身旁本场手感不佳的保劳斯卡斯和同侧无人防守的谢尔盖-别洛夫,而是冒险地传给弧顶的萨坎杰利泽。此时道格-科林斯抢先一步断下了这记传球,萨坎杰利泽匆忙启动追赶,对飞身上篮的科林斯犯规,科林斯的上篮没有打进,自己也重重地撞在篮架上久久没有缓过来。

此时比赛只剩下三秒钟,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将是国际篮球史上最漫长的三秒钟。

此时有人建议伊巴需不需要换一个人执行罚球,但伊巴对科林斯很有信心,他说:“如果科林斯能够站起来,那他一定会罚进这两个罚球。”事实上,科林斯也没有辜负伊巴的信任,在接受简单的治疗后站了起来,走到了罚球线上。美国能否捍卫自己的奥运会不败纪录,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0岁出头,被称为史上最年轻的美国奥运队能否捍卫荣耀,一切都系在科林斯的这两次罚球上。

科林斯两罚全中,美国队终于将比分反超,看上去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难险阻,美国队在奥运会上的不败金身也算是有惊无险地保住了。扎穆哈梅多夫把球传给谢尔盖-别洛夫,当别洛夫运球到中场,比赛还有1秒钟结束时,意外发生了。

苏联队的助教谢尔盖-巴什金(Сергей Башкин)冒着被吹技术犯规的风险冲进场内要求来自巴西的裁判里盖托暂停比赛,他声称苏联队此前申请的一个暂停没有生效,需要执行这个暂停后再发球。

这是这个三秒钟中的第一个关键问题:苏联队的这个暂停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应该如何处理?

在当时,教练可以通过按下一个电钮告知技术台自己需要一个暂停,同时根据规则,教练在对方两次罚球前请求的暂停可以自己决定是在第一罚之前还是在两罚之间执行。康德拉申的打算是在两罚之间叫停,他后来回忆说自己有点担心这届奥运会才引进使用的机器,还向技术台的方向看了看,在看见一个工作人员向他点头致意之后才放心。

视频封面00:12

而从这场比赛的录像中可以听到,在柯林斯执行第二罚之前蜂鸣器曾经响过,这说明技术台当时确实收到了苏联队的暂停请求,但蜂鸣器响得实在太晚,此时柯林斯已经将球举起即将出手,而裁判也没有反应过来叫停比赛。

而此时的情况就比较棘手了,由于科林斯罚进第二球之后苏联队就不能再叫暂停了,如果承认苏联的暂停有效,则需要让科林斯重新罚第二球。最终里盖托认定苏联的暂停请求无效,那么此时的比赛是需要从何时开始恢复呢?是从科林斯罚进第二球之后的三秒钟还是巴什金中断比赛的一秒钟?

美国队和里盖托都倾向于一秒钟。此时,坐在看台上的苏联代表团成员尤里-奥泽罗夫(Юрий Озеров)走向了他的一位老朋友身旁,正是这个老朋友的决定,改变了这三秒钟的进程。他叫威廉-琼斯,FIBA的创始人之一,从1932年起就一直是FIBA的主席。

琼斯走到场上,伸出了三根手指(下图右下),对着技术台说道:“三秒钟!三秒钟!”而他的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在场的FIBA技术委员会代表的支持。最终裁定:苏联的暂停请求无效,比赛从三秒钟开始重赛,苏联从底线发球。

尽管这次暂停请求没有生效,但康德拉申还是趁着混乱给场上的球员讲了接下来的战术,同时他做出了一个隐蔽的换人:用伊万-叶杰什科(Иван Едешко)换下扎穆哈梅多夫。

苏联队重新获得了一次发球机会,发球的是刚刚换上场的叶杰什科,在麦克米伦长臂的遮盖下,叶杰什科把球传给了不远的保劳斯卡斯,保劳斯卡斯送出了一个横跨全场的长传,就在球刚刚出手时,终场哨响起,保劳斯卡斯的传球最后砸在了篮板上,亚历山大-别洛夫也没有点进。这也让在场的观众,美国队的球员,甚至是在场为苏联中央电视台解说这场比赛的尼娜- 叶廖米娜(Нина Ерёмина)都认为本场比赛已经结束了。

但苏联队此时又要求重赛。

原因是当时的计时器并没有停在0秒,而是50秒,之前这个三秒计时技术台实际是从53秒计到50秒,在全场震天的“USA”喊声中,琼斯再一次偏向了苏联,要求计时从三秒开始。那场比赛的计时员之一约瑟夫-布拉特(没错,就是后来的国际足联的掌门人)后来解释说,当时计时是和全场比赛结束的信号是分离的,因此这个在今天不可能出现的操作在当时是可行的。此时美国队的助教哈斯金斯建议球队即刻退场,交由国际奥委会来裁决这场比赛的胜负,但伊巴一来害怕这样会激怒FIBA从而失去下届奥运会的资格,二来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三秒钟从后场发球的苏联现在只是在垂死挣扎罢了。

这样的请求在今天看起来确实有些无理取闹的意思,但回顾第二次发球时可以发现,从保劳斯卡斯拿到球到比赛终场哨响起之间的时间是明显不足三秒钟的。

视频封面00:27

苏联终于获得了第三次发球的机会,前面提到康德拉申冒着被发现就要吃技术犯规的风险也要把叶杰什科换上场是有原因的,在一年前的苏联国内锦标赛上,正是叶杰什科在中央陆军已经没有暂停的情况下后场扔出了一记超远距离的发球给前场的谢尔盖-别洛夫,帮助他命中了一记关键投篮,击败了斯巴达克。

而这一次,叶杰什科的神迹再度上演了,裁判示意防守的麦克米伦不要站位过于靠前,但来自罗马尼亚的裁判并不会说英语,而听不懂裁判说了什么又害怕吃到技术犯规得不偿失的麦克米伦往后退了太多,给了叶杰什科充分的空间扔出了比前一年还要远的发球,这时亚历山大-别洛夫力压吉姆-福布斯和凯文-乔伊斯拿到了球,下意识地顿了一下,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将球打进,在球落地的同时,终场哨响起,苏联用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方式打进了最后一球,以51-50击败了美国。

这一次轮到苏联队进场庆祝了,而美国队则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劲来。但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在更衣室中,苏联队被告知美国已经上诉,需要等FIBA的最后裁定,并不排除双方重赛的可能。

在美国的上诉中,除了前两次发球中提到的疑点外,针对第三次发球有两大怀疑:

1.叶杰什科在发出那记横贯全场的传球时有踩线的嫌疑。

2.亚历山大-别洛夫最后一球撞倒了福布斯,有可能是进攻犯规。

第一点至今依然是众多美国媒体在回顾这场比赛中提到的一大黑点,证据是当年ABC转播版的录像中那个不甚清晰的截图。

但笔者刚好从2016年一则这场比赛苏联方面的解说员叶廖米娜逝世的报道中找到了这一球最清晰的版本,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叶杰什科这一球并没有踩线。

视频封面00:15

而关于亚历山大-别洛夫的犯规嫌疑,根据亚历山大-别洛夫的回忆,他当时使了一点计策,先是向中场跑去骗得防守他的福布斯跟上再突然折回接到球打进绝杀,由于美苏双方的视频记录都是随球而动的,目前无法判断福布斯倒地前的站位,但隐约可以看到别洛夫确实有向前跑的动作。这一点依然是存疑的。

当晚,在FIBA内部五名高级官员的投票中,苏联以3:2获胜,耐人寻味的是,这三名支持苏联的投票者分别来自波兰,匈牙利和古巴,全部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后来美国媒体的报道和球员的回忆中常常提到,那场比赛的裁判之一里盖托坚持认为应该判美国赢,因而并没有在最终的比赛报告上签字。但根据同在那届奥运会上执法的苏联裁判穆哈梅扎诺夫(Габдльнур Мухамедзянов)的回忆,他是亲眼看见里盖托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后才意识到苏联队赢了。

在第二天的早上,巴什金回到苏联队的驻地,故作深沉地对球员们说:“我们要重赛了。”故意顿了一下,接着说:“在四年后的蒙特利尔。”此时苏联人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赢得了奥运冠军。

而此时的美国队驻地则如死一般寂静,在队内投票后,美国队决定拒绝出席颁奖仪式,于是就有了这张著名的照片:体育馆上空飘荡着美国国旗,而颁奖台上却不见美国人的踪影。

对此,威廉-琼斯的评论是:“美国人必须学会接受失败”,至于他当时为什么要前后两次干涉比赛,美国篮协的创始人之一,同样是FIBA高级官员的埃德-史蒂茨回忆说,数年之后琼斯曾经在私下表示了歉意,他承认自己不能以FIBA方面的身份去干涉国际奥委会组织的奥运会比赛,但他还是坚持认为那场比赛应当从三秒钟重赛,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苏联人真的能在那种情况下打进绝杀。而2012年彭博社的一篇报道则提出了一个更玄幻的说法,文中表示,威廉-琼斯曾经在比赛的一天前收受了来自苏联体育官员的贿赂。

同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落幕,但美国和苏联的篮球交锋才刚刚进入高潮。

1973年,随着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苏美关系迎来了短暂的缓和,苏联男篮又一次踏上了美国,在一轮商业性质的巡回赛中与NBA名宿鲍勃-库西担任教练的美国大学生联队交手,前一年落选国家队的普罗维登斯双星马文-巴恩斯和厄尼-迪格雷格里奥领衔的美国队以大比分4:2胜出。

1976年奥运会,苏联男篮没能卫冕,康德拉申下课,亚历山大-别洛夫在奥运村感染了沙门氏菌,这让他之前一直没有发现的心脏问题终于浮出水面,两年之后,别洛夫就因为这种罕见地心脏肿瘤英年早逝,年仅26岁。

1980年和1984年奥运会,美苏双方因为政治原因各自抵制了对方举办的奥运会,这也让美苏男篮在奥运会上的下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手推迟到了1988年,在那届奥运会上,戈梅尔斯基和萨博尼斯,马修利奥尼斯和库尔蒂奈蒂斯们终于让美国人明白,16年前那场失利后伊巴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美国人应该认识到,光靠大学球员就能横扫世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同样是1988年,老鹰队访问苏联,与苏联国家队在莫斯科进行了友谊赛,这也为马修利奥尼斯等第一批前苏联(立陶宛)球员加盟NBA提供了便利。

1989年,库尔蒂奈蒂斯以外卡身份参加了NBA全明星三分大赛。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篮球争霸的故事也随之落幕。

1992年,“梦一队”横空出世,奥运会的篮球比赛进入了新时代。




如何评价《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

《绝杀慕尼黑》是真实故事改编,真实的故事改编是为了书写历史,是贬低还是歌颂是导演和编剧对当时这一事实的评价和看法,而影片还原的可能是导演和编剧的真相。

而观众是否能从其中走出解读出自己的立场,因为当时比赛事实存在许多争议。

毫无悬念的期待是枯燥的,然而匪夷所思堪称奇迹的反转是让人热血的,在“大部分”人的眼里苏联队不被看好,美国是篮球的制高点,霸主的存在地位不可撼动,体育无国界,但是体育有竞技,胜负可以代表着国家对抗中的较量,而当时的世界历史格局和国家环境背景,赋予了这场比赛更多的意义。苏联美国的冷战世界两端红蓝的对抗。

再说影片, 《绝杀慕尼黑》如果是如此的背景下,由俄罗斯人为主导拍摄的影片,会不会一边倒的去放大苏联队呢?也许没看之前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去定论这就是自我陶醉的作品,这只是为了让寒冷的俄罗斯激出点自我满足的热血,用最低级的民族主义拉高票房而已。

影片细节

1.自黑刻画苏联政府,我们没有这么优秀表面光鲜,你们帮了很多倒忙好吧

2.客观直接的质朴,美国队是真的很优秀的,没有你们想的“客观因素”

3.凡人创造的奇迹才是奇迹,只是凡人已不是凡人,奇迹牵动平凡。

4.有血有肉的镜头,牵动激情的“现场”

5.情感贯穿把胶片衔接,让尿点憋尿,动之以情还原人的真实

6.拼搏努力的意义客套虽然已经老套,但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在社会中努力的影子让我们不放弃,不忘记,已经够了

《绝杀慕尼黑》:加油,为生活努力的人!

促成美国组成梦之队的《绝杀慕尼黑》,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和电影中描写的一样吗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

电影根据这一体育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并在俄罗斯篮球运动员谢尔盖.别洛夫的回忆录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拍成。

在历史上的那个时期,这两个国家在各个方面还处于冷战之中。

而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馆内,一场小型冷战正要拉开帷幕。

美国国家篮球队还从未在奥运会上输掉过一场比赛。

他们每个被选中来参赛的国家队队员,拿金牌,就像必经的程序一般。金钱,美女,NBA——剧本上的美丽人生可都是这样写的。

此刻,这群年轻的战士们还像从前一样,并没有把他们今晚将要面对的,由那个未来名人堂成员谢尔盖·贝洛夫带领的苏联队放在眼里。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篮球队全体队员

但比赛开始后,苏联队强悍的个人素质、娴熟的团队配合,让美国篮球队猝不及防,整场比赛大部分时间比分一直被苏联队压制。

全场比赛最后六分钟,美国队展开了绝对反击,并在终场时将比分反超为50:49,正当他们欢呼庆祝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裁判宣布因为还有3秒比赛结束时,苏联队暂停后的开始时间出现技术错误,比赛的最后3秒要重新开始。

而伟大的苏联队抓住了这最后的三秒机会,伊万一个超长距离的抛传,由亚历山大.别洛夫在锣响的一瞬间将球投入篮筐。

苏联队最后一秒绝杀,全场瞬间沸腾了,苏联篮球队击败不可一世的美国队获得了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金牌!

这就是历史的真实,而作为不可一世的美国篮球,至今仍不肯承认那一场决赛的失败。

电影20190613上映的《绝杀慕尼黑》有哪些地方可圈可点

看《绝杀慕尼黑》之前,我了解到两件事。

第一,这部电影在俄罗斯本土创下了票房纪录,成为历史上累计票房最高的电影。

第二,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我们似乎可以为影片的高票房找到理由,不就是战斗民族的一次集体自嗨吗?

说实话,看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看之后呢,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小半。

《绝杀慕尼黑》的票房奇迹固然有民族自嗨的成分在,但不可忽视的是影片本身在制作层面的成功。

在《绝杀慕尼黑》之前,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俄罗斯的商业片了。

之前看的几部,无论是《危楼愚夫》《无爱可诉》还是《盛夏》,都是好电影,但也都是文艺片。

对于俄罗斯现在能把商业片拍到什么程度,我完全没概念。

直到这次看《绝杀慕尼黑》,才意识到,原来俄罗斯的商业片也已经这么成熟了。

说它成熟,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类型化做得好。

《绝杀慕尼黑》是那种典型的“任务型”电影,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美国队。为此,苏联的球员们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最终完成任务。

影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一过程,它要足够跌宕起伏,也要足够令人信服,《绝杀慕尼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影片的节奏好。

商业片最讲究节奏。开片要迅速设立目标,引出矛盾点,并为通向目标的道路设置重重障碍。每十分钟一个小爆点,每半小时一个大难关……

这些好莱坞的经典套路,《绝杀慕尼黑》都玩得不错。

其三,商业片还追求简单直接的情绪体验。

比如动作片追求“爽”,喜剧片追求“笑”,恐怖片追求“吓”……

《绝杀慕尼黑》追求什么呢?

燃。

是的,这是我近期看过的最燃的一部电影。

它的“燃”首先在于故事层面,在于主人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多不可能呢?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队是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在此前36年的奥运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

而苏联队这边则是一团糟。

球队的功勋教练因政治问题被革职,新上任的主帅加兰任面对一盘散沙的球队,有些力不从心。

看着眼前这些各怀心事的球员们,你绝对想不到一年后的赛场上,正是他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

可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影片的华彩段落,是将最终的决赛进行了复现。虽不及《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一比一的还原,但也足够震撼人心。

导演将所有制造燃点的视听技巧通通用上了。

比如英雄们的集结时刻。熟悉漫威的朋友都明白,这个时刻是一定不能缺少的。它是大战前蓄势待发的一刻,有时甚至比大战本身还要有冲击力。

再比如运用特写镜头,拍摄肌肉的碰撞、充满杀气的眼神、滴落的汗水……

还有屡试不爽的“慢镜头+消音”的呈现方式,特别是决赛的最后3秒钟——决定胜负的时刻。导演运用慢镜头故意将时间拉长,制造永恒与一瞬的对峙,形成张力;并用“消音”触发了“情绪模仿”的心理机制,使得观众也一起屏住呼吸,直到篮球入框,声音重现,观众的情绪也得以释放。

这些技巧,你可以说它俗,但不可否认,它很有效。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表面的“燃”。

这种“燃”源自于见证奇迹的诞生,它让我们体验到一种“突破极限”的超越感,于是肾上腺素也跟着飞升。

但我要说的是,光有这种燃是不够的,一部合格的燃片必须还要建立情感的燃点,才能真正燃爆。

这一点,恰恰也是《绝杀慕尼黑》的最大亮点。

什么样的情感最容易燃爆呢?

对于《绝杀慕尼黑》这样的电影来说,无非两样,一是民族主义,一是体育精神。

前者的引爆力不用说了,自然很大,但问题是太本土,出了国就水土不服了。

后者要更普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是很多竞技类电影的题中之意。

但《绝杀慕尼黑》很有趣的地方,是躲开了这两个落点。

它既没有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没有把美国队设计成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反倒把苏联政府黑得够呛。此外它也没有重复体育精神的老梗,而是把影片的落点设置在一个看似更小实际更大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绝杀慕尼黑》是一部体育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情感电影。

不信你看影片用最大的篇幅在讲述什么,不是比赛,不是训练,也不是篮球技巧,而是人的情感。

于是我们看到,萨沙和未婚妻的爱情,因萨沙患了绝症而戛然终止。他们分手的那刻,别人的婚礼正在进行,因为没有人会为他们的悲伤停止奏乐。

我们还看到教练加兰任和儿子的父子情,儿子患有先天疾病,无法站立,加兰任之所以临危受命,有很大的动机是要带儿子出国治病。

我们还看到明星球员别洛夫与教练加兰任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看到想借奥运会逃离苏联的球员,又因为难舍兄弟情,重新回到赛场;看到加兰任为救患病的萨沙,花光了给儿子治病的钱……

这些场外因素,一再被影片大书特书,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笔。

它让我们看到了比赛并不只有单纯的胜负,球员们也并不是比赛机器。他们实际有着各自的情感诉求,而那份情感也反过来激励着他们,成为他们因何而战的理由。

因此最终的胜利也不再只是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是对这些普世情感的褒奖,是对“大爱出奇迹”的证明。

所以,你知道影片最燃的时刻是什么吗?

并不是赛场上那致胜的最后三秒钟,而是胜利后,球员们回到更衣室,纷纷把装有奖金的信封摞在一起,交给教练去给孩子治病。

那一刻才是最燃的。

因为它点燃的是每个人内心普遍存在的情感。

我们并不是都有机会登上赛场,赢得冠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一颗为所爱之人战斗的心,在艰难的生活里坚定地跳动着。

最后想说,我其实一直是个挺丧的人,对“燃片”抱有本能的警惕。

但偶尔也会觉得,不能总这么丧,应该振奋一点。有时候“心”是随着“外在动作”变化的,当你笑了,心里也会开心一点。

这部电影我就推荐给那些被生活所累的人吧,看场电影,找回一点点继续对抗世界的力气,也挺好的。

俄罗斯影史票冠高口碑电影《绝杀慕尼黑》为何在中国不卖座体育电影此路不通

《绝杀慕尼黑》在国内放映以来,虽然各路大虾自发摇旗呐喊,票房一直上不去(截止6月23日中午,累计票房不过5815万,今日排行已跌倒了第7位)。

分析其原因:首先这部电影的放映就先天不足:一开始院线排片量就偏低,如果是好莱坞拍的类似体育励志片,不管其后票房如何,至少先期院线排片可以得到保证。(国内院线太过于宠爱好莱坞了,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也盛产优质电影,很少能看得到。)

其二这部电影既关于关于体育精神,本质还隐喻了前苏联的民族自尊和励志,实事求是的讲俄罗斯民族在中国民间的口碑绝对算不上好。关于俄罗斯的民族自豪和英雄故事很难在中国引起共鸣,所以这部电影在俄罗斯国内能能打破票房纪录,在中国放映反响就很一般。

但这的确是一部好电影,如果国内拍摄的体育类型的电影能达到《绝杀慕尼黑》水准,票房应该不会差。

中国男篮组织观看《绝杀慕尼黑》,周琦活学活用,他绝杀了王仕鹏对此事前后怎么看

哈哈!题主真是脑洞大开,周琦绝杀王仕鹏!现在很多人都在质疑王仕鹏此时的爆料会影响备战世界杯的大局;小编却不敢苟同:中国篮球是需要球星,可不需要无德无信的“巨婴”!在这个缺乏诚信的时代,言而无信或许比世界杯出不了线更令人恐怖!

遵照体育总局的要求,紧张备战中的中国男篮全体成员,昨天下午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观看了励志体育影片《绝杀慕尼黑》。

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男篮决赛在美国队与前苏联队之间进行。美国男篮已经36年在奥运赛场上未尝败绩,可就在慕尼黑的决赛场上,奇迹发生了:最后时刻,前苏联把握住了机会,由当时年仅21岁的亚历山大-别洛夫投进了绝杀球,最终前苏联队以51-50击败美国队夺冠,打破了美国男篮在奥运会上不可战胜的神话。

篮协主席姚明也陪同全程观看,观影后,主教练李楠还谈了观后感:要借鉴电影中并肩作战的精神,要敢想,只有敢想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希望球员们走出舒适区,克服恐惧。想要在世界杯和明年的奥运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倍付出,在心理层面获得提升。

发言中他还引用了影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兄弟,一直都是,只是这一刻才明白!

作为本届国家队的内线核心,周琦当然也是观看了影片的,感触应该也挺深。这不,晚些时候他就活学活用了:兄弟,一直都是,只是这一刻才明白!

接下来就是今天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王仕鹏微博怒怼周琦的事发生了,随后又是王仕鹏再次发博平息此事的舞台剧。

此事的起因,应该是王仕鹏约好了周琦拍摄世界杯的采访视频。本来是约好了七点,周琦推到了九点,九点等了一个小时不见人,最后直接不来了,拍摄团队白白等了一个晚上,王仕鹏怒怼的话语在此就不多言了。

王仕鹏的此条微博,在网络上瞬间就掀起了滔天巨浪,颇有要淹没周琦之势。就连此前他赛场上躲球、里约奥运会上回怼易建联的往事都被翻出来了。

幸亏是男篮幕后的某大佬迅速出来摆平了此事,王仕鹏再次发博时称:周琦也跟我诚恳道歉,事情到此为止。在世界杯备战的关键阶段,希望整个球队能够认真备战,毕竟这届世界杯不光是肩负着中国篮球人的希望,也是国庆70周年最重要的献礼。中国男篮加油!

在王仕鹏发布此条动态后,网上很多人反过头来反戈一击:王仕鹏是不是太没有肚量了?!在备战世界杯的关键时期,这不是制造内部不团结吗?不是不顾全大局吗?

小编却完全不敢苟同!“大魔王”此前的过往,在此不去深究了,那还可以解释为少不更事。可此件事的前因后果,小编认为王仕鹏微博爆料一点都没错!

现如今中国正在创建诚信社会,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的一条。一个社会缺乏了诚信,那会是多么的可怕!毒奶粉、假疫苗事件此起彼伏,大家应该都记忆犹新吧。

有人肯定会说,只是没去拍一个宣传的视频而已,没必要把事情夸大了吧!但小编却认为,既然完全是一个电话就能够解释清楚的事情,而某人连这都没去做,难道这不是缺乏诚信的事实吗?

刚看过的《绝杀慕尼黑》,某人真是活学活用呀!王仕鹏毕竟还是圈内人,也算是某人的前辈了,兄弟,一直都是,只是这一刻才明白!这可是主教练李楠观影后特别提到的一句台词,可以说王仕鹏也是中国男篮曾经的兄弟,对兄弟都可以如此,那么对球迷,对媒体,也就可想而知了。

某人到底是不是道了歉?是不是口头电话道的歉?起码是没看到任何文字东西的。抑或只是大佬出来做了工作,让王仕鹏别再纠结于此事,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小编在此有一个可能是多余的担忧:王仕鹏怒怼事件算是过去了,可大佬如此的护犊子真的合适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打好球,先立好德、再做好人。才能谈打好球。中国篮球需要球星,可不需要无德无信的“巨婴”!在这个缺乏诚信的时代,言而无信或许比世界杯出不了线更令人恐怖!

《绝杀慕尼黑》到底是怎么回事

昨天去看了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国家体育总局要求看的电影,当然,我是看了评分决定去看的。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的是苏联篮球队在慕尼黑奥运会击败美国夺冠的故事,由于看之前对这部电影的背景知道的非常少,看的时候感觉是一部常规的体育题材电影,一度怀疑真实故事真的是这样吗?而且就像之前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一样,高度还原、复刻类似演唱会、体育赛事事件,对于人物和场景都有很高的要求,必然会有瑕疵。

看完之后,迫不及待想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微博、豆瓣、知乎刷了一遍,决定有时间去二刷,就不多剧透了,去看吧。

电影是17年在俄罗斯上映,现在引进,哈哈




万州四国赛在即,国奥队全体赛前观看《绝杀慕尼黑》,增强为国而战欲望,你怎么看

谢谢您的邀请!5月份总局组织在京的乒乓球队、游泳队、排球队、体操队等15支国家队近300人观看了电影《破门》,收效不错,很多球队后来都夺冠了。

《绝杀慕尼黑》是一部极其励志、也是总局6月份下发文件通知统一要求观看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前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在决赛结束前的3秒钟,领先1分的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但是,苏联队那位名不见经传的教练率领球队最终实现了大逆转。据某位身材不高的韩姓青年作家说,“最后三秒,让你澎湃三天”。

万州四国赛,国奥队将于10月9日、11日、13日分别对阵约旦、印尼和沙特3支U22国家队,目前执行教练郝伟及其教练组正率队在万州进行集训。据前些天报道,直到明年3月份亚锦赛暨东京奥运会预选赛开始前,国奥共进行9场热身赛,其中还包括南美等劲旅。

赛前的一些励志活动,包括观看电影、晚会、军训等,我认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前国奥以及各种训练营军训之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但在去年的亚锦赛预选赛第一阶段突围而出,并且今年6月份法国土伦杯上也取得了第8名的好成绩,其中包括4-1大胜巴林队,终结了此前土伦杯18场不胜的尴尬纪录。其它如乒乓球、女排、游泳等项目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女排更是在国庆节前结束的世界杯上以11战全胜的骄人战绩夺冠,为共和国7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但是,足球比赛毕竟是一项凭实力、比拳头的竞技运动,除了要有高昂的斗志、顽强的拼博精神,自身的实力还需要足够的强大,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从国奥这3个对手来看,沙特依然是中国足球的苦主。去年的亚青赛,中国U19不敌沙特,0-1被绝杀。而在此前的亚运会,国足U23更是以3-4被沙特阻在8强门外,并且上半场即以0-3落后,人家下半场基本上放水了。

印尼队的世界排名远在160名开外,世预赛40强赛也是两连败开局。但去年印尼国奥获亚运会第10名,今年印尼国少更是夺得了东南亚U23锦标赛冠军。在国家队连吃越南、泰国败仗之后,去年国奥队也是小组赛惊险逼平马来西亚出线。东南亚足球,不再是历史上中国队随便派支国奥队都能N-0大胜对手国家队的那些鱼腩了。

约旦稍有些令人捉摸不透。阿联酋亚洲杯,约旦队作为第四档球队抽签,但小组赛1-0澳大利亚、2-0叙利亚,两战两胜不失一球成为第一支出线的球队!在1/8决赛中,约旦和越南苦战120分钟,最后点球以2-4惜败被淘汰。而在亚洲杯前的多哈热身赛上,国足也只是1-1与约旦打成平手。可以想见,这支约旦青年军也绝非泛泛之辈。

虽然郝伟任执行教练后,重新调整了队伍结构,招进了段刘愚、李冠希、黄聪、田鑫等6名鲁能悍将。但真正实力如何,仍有待观察。

万州四国赛即将打响之际,国奥观看《绝杀慕尼黑》显然意义就非常大了。一是以弱胜强,二是不到终场哨场吹响,一切皆有可能。当然,苏联那位不知名的教练,也极有象征意义。中国的本土教练,也有可能带队打得比希丁克等国际名帅更好的成绩。需要的是,队员有强烈的为国征战的欲望、有敢于言胜、永不放弃的精神!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今日头条之外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少长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