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改革 足球 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还有希望吗落后是全方面的,哪一点需要迫切改革?中国的足球如何改革才能像乒乓球一样称霸全球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09-16 16:47:17 浏览17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中国足球还有希望吗落后是全方面的,哪一点需要迫切改革

加大外籍球员归化力度,可以起到短平快的作用

近几年,中国足球改革的力度可谓很大,可是收效甚微。因为那是着眼于从制度上打好基础,利于长远。足球不只是单纯的一个体育项目,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兼顾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目标。其中去年底的一项改革,可以短期见效,又利于长期发展的改革政策。

那就是目前正在试点的外籍足球运动员规化政策,这个政策将帮助国足冲击下一届的卡塔尔世界杯赛。目前已有国内的四家俱乐部来进行试点进行操作。也就是说,符合相关条件的外籍球员。通过自愿的方式,可以得到中国国籍。这样就可以代表中国队,去参加相关对外的比赛。如目前已在国安俱乐部有上佳表现的中场球员李可,专业人士评价认为未来可接郑智的班。但这个归化试点政策限制性强,必须三代内有中国血统。了就是说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父母中有一个是中国人才行。这样的限制性条件,在世界范围可供选择的优秀目标球员很少。

据透露,归化的限制性条件将放宽到“在中国定居满五年,没有参加过外国国家队的外籍球员”,按此政策,重庆斯威俱乐部的“小摩托”、天津天海俱乐部的阿兰、原广州富力俱乐部的乌索,到明年7月就符合归化条件。

这个思路很好,但力度太小。在中超踢球的外籍球员,还有许多能力比上面提到的三位球员更强的球员,归化政策可以为其量身定制嘛。据了解,多数非洲、南美洲国家的优秀球员是愿意入籍中国的,如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说,步子可以更大一点,速度可以更快一点。改革要敢闯敢试。已经尝到一桌菜味道不错,那何不做成一顿大餐呢?

中国的足球如何改革才能像乒乓球一样称霸全球

中国足球想要强大,可能比治理一个小国还难。其实要想让中国足球和乒乓球一样称霸全球,终极目标就是让足球在中国成为大众项目,人人都爱踢,人人都能踢就好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我的一个朋友记者在前方报道,最直观的体验就是巴西满大街都是踢球的人,无论老少。他自己还去海滩边上踢了几次,回国后再跟朋友踢,感觉自己的技术水平都有提高。

那么如何让足球在中国变得普及呢,首先是大量兴建足球场,硬件条件肯定要先跟上,没有场地,说啥都是扯淡;其次是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中国球员除了技术能力差之外,其实学历普遍不高也是个问题,里皮指导一些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的人,效果肯定差很多。

再者就是大力发展青训,现在的足球学校普遍收费过高,能踢得起球的都是家里有些钱的,一般家庭很难承受每年十几二十万的开销。足球又是精英制的比赛项目,竞争激烈,一旦孩子没成为职业球员,中国的教育又激烈,学业跟不上,那这辈子就完了,所以说教育体系也要改。

最后就是国籍法需要修改,这样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不想多说了,各位慢慢体会。

为什么中国足球不能像篮球一样改革是因为足球没有像篮球界的姚主席一样的人吗

个人觉得,国足最大的问题是球员没有从小到大的一个系统的体系。青黄不接。个人的号召力和球星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反观日本,从青训,U20,到J1,J2等等,系统到想要传承的程度。至于身体和技术,天生体魄不如欧美那边,不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撇开民族仇恨,反观日韩,尤其是日本,球员个子普遍比较低,但是确屡次杀入世界杯,还能和欧美踢的有来有回,进攻套路像模像样。发人深醒。

中国足球如何改革才能彻底让足协放权

竹鞋三宗坠

一堵心!几乎每次观之都有这种感觉,无关成败,主要是缺少拼搏精神,怒其不争!

二昏庸!每次出招必遭诟病,让人看不懂,反智慧,让人又气又无奈,其已成前进的巨大黑洞!

三费钱!耗资巨大,收益极小,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药方: 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中国足球到底应该怎么进行全面改革怎样才能培养出优质的球员

要想搞好中国足球,短时间内是真的不行了!因为国足已经烂透了!!!

从长期看,注重孩子们的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废了体育,各校安排适当场地用于足球运动。

然后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培养足球爱好,层层选拨,到初中后有些踢足球有一定天赋的孩子就可以侧重足球训练,高中后每市设立一个体肓职业高中,以体育成绩为主加学习成绩为辅的方式上体育大学!

每省一所体育大学,有期培养10个足球队,每年全国足球联赛一次!

国家成立最少10个足球队!最优秀球员选送国家足球队!临重大赛事前由10个球队选出最强球员组成最强球队出战!!!

若如此,对战日本不用最强组合都能胜了!

但是这个办法最少得10年才初见成效!!!

太慢了!!!

养个希望总比养个草包肚子强吧!

喜欢文章就关注我吧!




请问2019年经过足球改革,现在中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发展到什么样了

中国足球青训的发展现状,总的来说还是一句话:任重道远!

说说好的方面吧,从05-06年龄段往后的这批孩子,他们的质量应当会越来越好,无论是鲁能足校、恒大足球等这类精英类型足校,还是民间的青训机构。得说一下董路的“中国足球小将”,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也只是商业行为,但是人家也确确实实在做着青训工作,成绩也有目共睹。不过,等他们成才,还需要再等上起码10年。

如今,国家和大环境都在鼓励孩子们去踢足球,《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给中国足球的发展定下了一个轨道,至于效果如何,还是留给时间去检验。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了想好的方面发展的苗头,起码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不说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其实各个省会城市,都出现了这样的好现象。不过,随着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基层足球教练也越来越稀缺了。这就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基层教练稀缺,青训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上基层教练收入不高,愿意从事基础足球培训的人一直不多,如此往复,青训质量难以提高。

但是,由于整体发展趋势是向上的,也就出现了各种阿猫阿狗类型的角色想着加入其中,希望分一杯羹,林林总总、不论好还的所谓的青训项目进来,有些事骗钱的。另外,一些无良经纪人也让俱乐部和青训机构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苗子“为钱”流失。

国产教练也要不断进步,现在国内的青训,不少给孩子灌输了太多的胜负心,上港U16日本籍主帅清水和男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就指出:“在中国的许多青训队伍对赢球看得很重。因此在比赛当中,教练员往往会采取回收阵型、打反击的踢法,这对球员的技术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尤其是在面对国外的强队时,中国的小球员们往往被压在本方半场,拿到球权也会很快丢掉,只能在不多的反击机会中偷袭对手,但这只能是运气。”不过,他也特别提到了培养出武磊、颜骏凌、蔡慧康、吕文君、张琳芃等人的东亚系的徐根宝指导,“在中国,和徐根宝带的球队比赛最难踢。”

总的来说,青训问题是一个“面”的问题,若要具体到各个“点”去谈实在是太多了,以上我也是列举其中的一些“点”的问题。

肯定还有其他的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来补充~

面对中国国家足球队连输越南,泰国,你觉得国足该如何改革才能进步

中国男足落后、国家男队屡战屡败的原因很多,总体来说是缺乏一种精神和责任感是主要原因,当然技术水平和体能也太差了……。其它多方面的,大家直接可以看出的是:浪费国家和人民的钱财太多了!享受得太好了!地位太高了!工资待遇高的太离奇了!队员的选拔太离谱了(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再优秀都选不进国家队的)!!!艰苦奋斗精神太缺乏了!拼搏精神太缺少了!成绩没有还太骄傲自满了!太相信高薪的洋教练了!……唉!国足太丢中国人的脸了!真是太扶不起来的稀泥巴了!应该重重改革全国足协(建议撤销足协)和管理体制,惩治腐败,驱除败类……。全国停建(清除)高尔夫球场和别墅,规划多建足球场(每个社区至少一个足球场,每个学校要根据学生人数比例建足球场)。国足男队彻底解散重建,让更多优秀的、吃苦耐劳的一些“穷孩子”能够进入国家队才有希望!……。

值得让我们思考和受到启发的是,中国国家女足球队为什么在条件差、待遇低和没有那么多的人热捧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好的成绩,特别是敢与世界强队一比高低?!难道这还不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吗?!难道还能够说中国人踢足球不行吗?!

面对国足的惨败,足球改革势在必行,作为球迷的你都有什么正经的改革策略

自从引进高水平外援,各球队竞技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中超联赛关注度大大提高,球市越来越热闹。遗憾的是,在整体水平都不高的联赛,谁敢砸钱搞几根洋枪组成三叉戟,横冲直闯,谁就能赢,不可能根本上解决中国足球水平低下的问题,只能是中国足球的阶段性的举措。中国足球队多年来在体制内发展,偏离现代足球发展的方向,成绩越来越差,国民信心全没了。在这种情况下,活跃球市,引入先进足球理论,都是当务之急。经过多年运作,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个人认为,以前的做法不能完全肯定,更不能完全否定,好的东西要发扬,出现问题要改进。比如引入外籍球员,首先这是必须的,但不可以都引进前锋,更不能进球的都是外援。这方面可以从位置上规定,也可以从积分或名次统计优先等设定,国内球员进球优于外援。总得来说,通过联赛,能让优秀的国内球员能够在所有位置都有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中国足球队才是一支完整的足球队。

U23政策的调整,是否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开始

谢谢您的邀请!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在包含很复杂的内容。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足球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改革要达到什么目标等等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只要明白这些关系,才能回答U23政策的调整是不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开始。但是,本人也愿意把这次足协联赛规程中关于U23出场条款的调整,看作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开始。

关于中国足球的改革,早在2015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就已经说得非常明白。简单说,中国足球的改革分三步走:除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是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远期目标是,积极申办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进入世界强队行列。

在这3个大目标的前提下,中国足球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改什么呢?中国足球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改革呢?

第一、成立足球职业联盟,实现管办分离。只有成立职业联盟,真正由俱乐部自己管理自己,实现管办分离,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才有可能真正走上正轨,才是真正的职业化足球。

目前无论是中超还是中甲,所有事情完全由足协操办,其中就避免不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弊病。而作为中国足协,不但管不了、也管不过来,专业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薪酬管理、外援管理、青训管理甚至赛程的制定、联赛分红等等,都与俱乐部的具体情况存在偏差。

比如薪酬管理,尽管足协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办法,但谁敢保证俱乐部都能够照章办事?如果俱乐部违规了,足协又如何监管?又比如外援的引进。到底应该是4外援还是3+1还是像日本那样放得更开?谁也没个准。在外援的薪酬上,尽管足协也制定了“调节费”,但管理上的漏洞仍不时见诸报道,足协是不是得有法律专家专门盯着?如此一来,足协的管理机构岂不是越来越庞大?等等。说白了,现在的足协管理,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模式,足协大包大揽,却顾彼失此,样样都管,却又样样管不过来,也管不好。

而职业联盟就是公司制的管理模式,联赛所有的事情全部由联盟自己说了算,完全按照联赛的规律来办事,谁违规了,按制度来处理。这就避免了人为的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关联交易等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整俱乐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开拓市场、提高联赛水平,建立高效、适合现代足球的管理模式和营运管理体系。打个比方,这就像当年的国企改革。

第二、发展青训。联赛的发展离不开青训,联赛水平的提高,必然是青训水平的同步发展。而要发展好青训,这也是说起来简单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中国足球的青训应该按以下模式来进行:

1、构建好足球文化。一个公司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足球也是如此。足球文化,不只是简单制定几个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俱乐部本身要有一个志在建设百年俱乐部的远大目标。今天开业,明天关门的所谓公司,有没有文化无所谓。但中国足球的发展,必须是所有俱乐部都必须是规范管理、运作高效的职业俱乐部。条件成熟之后,吸收球迷入股乃至上市等。除了一般性的球迷协会,俱乐部与球迷之间,甚至与社会之间,应该建立有机的联系,培养忠诚球迷群体、形成一种血肉关系。

2、建立足球学校。目前中超俱乐部中,青训搞得比较好的地区,基本上还是老三样:辽宁(大连)、山东、江浙一带,近两年增加了恒大足校。其它大部分俱乐部,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青训体系,有的俱乐部甚至花钱买个壳,只是买了一线球队,甚至只是买个名称就入伙,随随便便一家公司摇身一变就成了中超俱乐部,就可以玩足球、打中超。当资金链一断,立马散伙,或四处乞讨、艰难度日。

只有建立了俱乐部自己的足球学校、完善了梯队建设,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为一线球队提供合格、优质的足球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俱乐部,才有可能得到长久发展。

3、校园足球。这个事,当然得国家层面来牵头,俱乐部不可能单方面有能力做到。但是,在目前高考指挥棒这个大方向下,要想足球真的能够像某些网友提出的进入高考,显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在没有大的改变前提下,我觉得俱乐部可以主动与学校联系,开展校企合作,开展特色足球培训。在这方面,泰国就有成功的经验。比如,俱乐部可以在学校开办足球课,由专业教练进行培训。对于一些家庭比较困难但又有足球天赋、对足球有兴趣的孩子,可以给予相应的资助。学生毕竟后如果考不上大学,可以进入俱乐部的足球学校继续深造,好的苗子可以吸引到俱乐部中来从事相关的工作。等等。

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回答题目,U23政策的调整,为什么说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开始呢?

首先,这显然是足协已经认识到中国足球之所以发展慢,联赛是关键,根子在青训。而目前执行的U23政策,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是追求一种量的变化,忽视了足球发展固有的规律。从联赛第16轮开始,改为每场比赛始终不少于1名U23球员(受伤离场且换人名额已用完、被红牌罚下等原因除外)。

这一方面,扭转了俱乐部跟着足协急于求成而应付式使用U23球员的弊端,而更加注重U23球员的能力和水平。这等于给俱乐部松了绷、缓过劲儿,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开展青训工作,毕竟过去从来没有重视过,至少大多数俱乐部如此。

再者,U23乃至更年轻的球员,从中树立了一种竞争意识,只要提高水平才有可能打上联赛,从而建立一种培训和联赛之间的良性发展关系。

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下一步,足协接着的工作我认为就是成立足球职业联盟。职业联盟成立之后,紧接着,青训发展中的足球文化、足球学校、校园足球乃到社会足球等等就会跟着得到发展,最终是中国足球改革进入一个良性阶段,伴随而来的,必然是中国足球的发展和提高。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回答,得倒过来看才明白。在写作上,这叫倒叙法。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人民日报评中国足球:面对挑战,只有改革,你怎么看

谢谢您的邀请!我觉得《人民日报》的评论非常好。在2022年世界杯不扩军、中国足协赶紧宣布里皮回归、上港董事长出任足协换届筹备组组长之际,以一个党报的高度来谈中国足球改革,更体现高层的战略意图,也更有力度。用一个文学化的词语来形容,这很可能是中国足球春天即将来临之前随风而来的一丝气息。

中国足协为什么对世界杯不扩军如此敏感?为什么急匆匆地同一天作出两项重大事项的决定?说白了,就是因为国足要冲击世界杯,并且自感难度非常大。所以,一切事情瞬间显得非常紧迫了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迫切的感觉?因为中国足球水平低、国家队并未具备绝对的出线实力。为什么水平低?因为中国足球的群众基础差,青少年踢球的人少,俱乐部也并非真的重视青训工作。然而,这原因又是什么?

追根究底,原因出在足协,在于足协的管理不到位,或者说错位。

1994年中国足球进行职业化改革的时候,只是引进了俱乐部制,进行了俱乐部改革。但对俱乐部的管理,仍然沿用老一套,行政管理,仍然是中国足协。足协统揽了俱乐部生杀予夺的一切大权。从联赛到球员注册、工资,再到俱乐部的一切成本开支等等,都由足协管理。但事实上,足协又没有这个能力来管理。

比如对于球员的薪酬管理,足协从来就没有制订过一个合理、合乎市场运作的薪酬管理体系。结果是俱乐部各出奇招、五花八门,并且球员的薪酬越来越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足协上赛季联赛结束后,不得不出台“中超四帽”,其中之一就是对俱乐部的工资成本制定了一个上限。但实际上执行效果如何,恐怕足协也无法得到真实、准确的数据,也没有这个能力进行全面监管、考评。说难听点,“中超四帽”不过是几句空话。

又比如,国奥要冲击奥运会,为了出成绩,让国奥队员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足协从2017年开始出台U23政策。其间,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足协总共为进行了4次修改。但真正执行、落实的,并没有几个。绝大多数俱乐部,只是应付式使用,通俗的说法叫“涮水”。等等,诸如此类用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管理市场化的中国足球的现象,其实,都不应该是由足协来管理。

这就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如果足协不管,谁来管?答案是:职业联盟。

其实,在上述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同时引进职业联盟。俱乐部的事情,由俱乐部自己来管理。比如U23问题,如果成立的职业联盟,根本就不会出现没有年轻球员可选、可用的问题。更不会出现足协用行政手段把一些所谓的好苗子,从几个俱乐部集中到某一个俱乐部进行“培养”的荒唐事情。因为俱乐部要生存、要发展,它会自觉、自发地发展自己的青训、抓好自己的后备力量建设。中国足球目前所有的现象、问题,几乎都可以在职业联盟中得到解决。它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做专业的工作”、“内行管理”、市场管理。

如果有人担心成立职业联盟后,俱乐部也不重视青训怎么办?有这种担心的,不妨回过头看一看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的企业改革,看一看经过二、三十年之后的今天,当初的担心是不是很可笑。

上述等等,不过是中国足球当初的改革不彻底、不深入,改一半,留一半尾巴,结果就是今天这种不伦不类、不三不四的现状。最终受害的,是国家队,更是中国足球。

而据报道,上赛季联赛工作总结会上,足协曾对成立职业联盟作出某些承诺,也做了一些具体工作,比如主持起草了《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章程草案》等。现在看来,这些承诺和具体工作,同样是改革不彻底、不深入的表现。职业联盟的章程,怎么可能由足协来主持起草?这不继续想当裁判员吗?。说白了,是足协还没有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意识到职业联盟与足协是两码事。最根本的,还是舍不得放权。

早在2015年3月,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在该《方案》印发一周年座谈会上,当时的足协领导就表示年底将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联盟管理机构,也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联盟。但几年过去了,中国足球职业联盟还停留在“蓝图”上。

在目前这个大背景下,《人民日报》提出这个话题,我认为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足球的改革,必须深化、深入、彻底。要像当年企业改革一样,不换思路就换人,谁不改革就“改革”谁。没有能力推进这项工作的、推动不力的,换有能力、有执行力的人来做。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足球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每到“冲击”世界杯,就不必满世界找“世界名帅”来救火、续命!

而真正到了职业联盟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国家队进军世界杯,那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少长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