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日录

“土木堡之变”历史没有记载激烈战事发生,为什么明朝皇帝被俘虏?当年土木堡事件也先为什么不杀了朱祁镇然后一举南下拿下北京呢

lsrchb lsrchb 发表于2022-10-02 13:06:07 浏览2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土木堡之变”历史没有记载激烈战事发生,为什么明朝皇帝被俘虏

一、皇帝被俘虏和战事激烈不激烈没有必然关系。皇帝被俘虏的主要原因一是皇帝听了王振的怂恿,非要御驾亲征,而当时明军的军事实力相对较弱,加上关防破坏严重,根本就抵御不住瓦剌的进攻,加之几十万大军中没有一个明白人(当时唯一的明白人于谦远在北京),指挥接连失误,明军不战自溃,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被俘虏也是正常的。而且当时明军也伤亡过半,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也算得战事上激烈了。

二、“土木堡之变”让我们记住了两个人。说起“土木堡之变”里面的皇帝叫什么,估计大部分人不知道,但是说起王振和于谦,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先说遗臭万年的王振,由于明英宗朱祁镇的宠信,王振大权独揽,广植私党,可以说比皇帝说话都好使,土木堡之变能够发生,全是拜王振一人所赐。王振是一个能惹事但是能力又不足以摆平事的人,激怒瓦剌的是他,瓦剌打过来时怂恿并挟持皇帝亲征的也是他,最后瞎指挥的也是他。“成国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户部尚书王佐请皇帝回军,王振就命其跪在草丛里,直到天黑才能起来”,看这一段文字我们就能知道王振当时的权力有多大,当然最后激起众怒在乱军之中被打死也是罪有应得。再说千古流芳的于谦于少保(不知郭德纲的搭档于谦他父亲王老爷子是不是也很崇拜这位民族英雄),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领导了北京保卫战,使明朝得以延续,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足以流芳千古。但是朱祁镇复辟后于谦被赐死,令人不胜惋惜。

#文史知识局##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土木堡事件也先为什么不杀了朱祁镇然后一举南下拿下北京呢

「土木堡之变」及其前后的军事行动,实质上是蒙元政权在退出中原百年之后,试图再次挺进中原的一种尝试。

在大败明军,俘虏皇帝后,最终却将皇帝送还明朝。这种非理性的政治行为,自然有其背后不得已的逻辑和考量。

再战不利

(名臣 于谦)

正统十四年即公元 1449 年,也先率领蒙古瓦剌部大举进犯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率领 20 万精兵御驾亲征。

由于情报失灵,指挥失误,明军连战连败,最终在河北张家口怀来县的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

也先俘虏明英宗后,率大军直逼首都北京城下。一场浩浩荡荡的「北京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在名臣于谦的领导下,紧急调集全国各路兵马进京勤王,同时大量囤积粮食,铸造兵器,加固城垣发动百姓。经过五天血战,击败也先。

也先进军不利,又恐后路被截,撤军离去。于谦命军追击,大败也先。

「土木堡之变」之前的军事行动也先大获全胜,而在北京保卫战中却吃到了败仗。其军事实力可以一时取胜,但仍无法与整个大明王朝相对抗,只能撤退。

顺水人情

(明英宗 朱祁镇)

大明朝廷在得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于谦力排众议,与皇太后等朝中大臣一起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即明代宗。以防止也先以皇帝相要挟,同时避免国中无主。

也先率军至北京城下,果然要求打开城门护送明英宗进城,被于谦拒绝。而最终经过血战也先大败,后为了缓和与明朝的关系,向明朝议和,并将明英宗送回朝廷。

此时的明英宗对也先来说已经毫无价值。毕竟,中原王朝已经有了新的皇帝,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明英宗这个「烫手山芋」送给明朝。

遗祸中原

(明代宗 朱祁钰)

也先没有杀死明英宗,而把明英宗送了回去,看起来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一种低姿态。实际上是想制造明朝内讧,坐山观虎斗。

当初立朱祁钰为帝时,承诺朱祁钰死后传位于朱祁镇的儿子。坐稳帝位后,朱祁钰反悔,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将明英宗朱祁镇囚禁起来,严加防范。

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时,在于谦等人的辅佐下,政治经济军事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逐渐繁荣起来,有中兴之象,算是有所作为。

8 年后,在将军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一众大臣的帮助下,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史称「夺门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诛杀于谦等朝廷大臣,赏赐自己的亲信功臣,宠幸宦官,大明朝从此一蹶不振。

也先放了明英宗,八年后的「夺门之变」及朱祁镇的一系列的动作,没白放。

古代的日记是什么性质其作用是什么

马圈湾出土的西汉木牍

写日记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古人也喜欢写日记,记录那些重要事件、个人或他人的言行,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等等。

根据学者研究,中国人写日记“萌芽于唐,发展于宋;衰落于元,盛于明清”,可分为官场工作日记、旅行考察日记、读书创作日记、个人起居日记等几种类型。

古代的日记也叫“日录”、计日”、“日志”、“日历”等等,汉朝古墓出土文物“木牍”,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日记实物,当时还没有纸张,因此,写在木片上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州群众整修水沟期间,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这座古墓中出土了十三件木牍,其中的“日记牍”上面,记录了墓主人生前的私人日记。

王奉世木牍

专家整理得知,墓主人叫王奉世,死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十二月十六日。根据对王奉世夫妇的遗骸鉴定,发现头骨异常,疑为生前遭到了长时间的重压,死亡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他的妻子年龄更小,大约二十岁上下。

王奉世犯了罪,在监狱中记录了生前的监狱生活,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字脱落、或已无法辨认,根据残存的文字,可以获得一些信息。

汉代王奉世“日记牍”(摹)

到监狱探视王奉世的人来自临近的郡县,有高密(今属山东高密)的、堂邑(南京六合区)的、敦于(山东安丘)的。其中“陈忠”、“徐延年”两人,在日记中出现过两次,应该是墓主人的亲戚,或朋友。

唐太宗在位时期,大臣韦执谊出使西突厥和石国,三年时间写成的日记结集出版,称为《西征记》。唐宪宗时期,文人李翱撰写的《来南录》,其日记特征很明显,虚少实多。

《来南录》

李翱应岭南道节度使杨於陵征召,他从洛阳出发,历程七千六百里抵达岭南,出任杨於陵的幕僚,《来南录》就是这漫漫旅途的旅行日记,其中时间的记录非常详细,事件则相对简略。

宋朝人写的日记,开始记录天气的“阴”、“晴”、“雨”、“雪”等气象信息,和今天的日记格式十分相似。北宋的官场流行写工作日记,如司马光、王安石等人的日记,成为史家的重要资料来源。

南宋人热衷写旅游日记,如陆游从山阴(浙江绍兴)到夔州(重庆奉节)赴任,写了《入蜀记》;范成大从成都调到临安(浙江杭州),途中写了《吴船录》,这些可公开的私人日记,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郭畀手写日记

元朝书画大师郭畀《客杭日记》,开头必写天气,如“初三日,雨”、“初六日,晴”、“十一日,又雨,湿热”之类,这些气象信息,为现代人研究古代气候,提供了宝贵而翔实的资料。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为何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队形”

引言

一百二十五年前(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海战——黄海海战,这是一场近代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铁甲舰战例。”在此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以“夹缝雁行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横阵),来对抗日本联合舰队采用的“纵阵”战术。

(夹缝雁行阵)

虽然最后北洋海军以损失(沉没)五艘战舰,日本舰队只受轻伤的惨痛代价而告终,但对于丁汝昌为何会摆出“夹缝雁行阵”来迎战日本舰队,至今也还备受争议,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挖一挖这其中的原因!

北洋水师采用的“夹缝雁行”队形,受利萨海战 的影响

1866年,意大利与奥地利这两个国家,为争夺亚得里亚海利萨岛附近的海域,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海战。这场战役以奥地利帝国的胜利而落下帷幕,但相比于奥地利胜利来说,它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战双方都采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战舰”在海上进行作战。

蒸汽机舰船相比于传统的帆船而言,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动力源泉,蒸汽机可以为战舰提供了强大的动能,而传统帆船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看天行事”,除了动力上的优势外,蒸汽机还能弥补舰炮技术上的劣势,因为足够的马力能使战舰迅速的在海上移动,从而使战舰的撞角威力大幅提升!

在利萨海战中,意大利战舰由于火炮射程较近的原因,采取的是一种“鱼贯而行”的纵阵战术,这样的优势就在于:一来可以最大程度的弥补远距离作战炮弹射程不足的劣势; 二来可以使自己的战舰呈一字排开型“偏舷齐放”。但意大利美中不足的是,他低估了奥地利军舰强大的动力火候,奥地利在迎接意大利军舰时,采用的是“横阵”(即夹缝雁行阵)战术,在接近敌方军舰时,奥军舰开足马力,“以横阵方队,撞角切割意大利军舰”,加之以“近距离火炮齐射”的方式,打的意大利措手不及,落荒而逃。这种“撞沉敌舰”冲角战术的成功,成为了当时备为推崇的海军作战战术!


(利萨海战示意图)

那么这场战役和北洋水师又有什么关系了?

有,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利萨海战发生的时间是在1866年,也就是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时期,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纵观全球,几乎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海战发生,更不用说出现新的海上作战的战略战术,北洋海军日常的操作、训练、演练,最可行也是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模拟和研究“利萨海战”的战略战术!在后来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所采取的“夹缝雁行阵(横阵)”队形,也是不无道理、是可以追根溯源,有理有据的。

中国与日本海军战术理论来源的差异,是北洋水师采用“横阵”的主因

在晚清政府期间,中国与日本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两个东亚国家,但要论两者之间谁学的更加彻底、更加通透,显而易见,中国是远远不如日本的。我们可以看到,洋务派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打着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但要自强、要求富,前提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动及封建势力的根源之下,才能具体的操作、施行。这样一来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使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器物上,思想过于僵化、过于“短见”,而不能做到“取其精髓”!

而反观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一度推行全盘西化。不仅在政体上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在工业上,也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更是在思想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现代教育,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相比中国来看,日本有着更好的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社会条件!

虽然两国都是从西方(主要是德国和英国)采购军舰炮弹,但在其使用上下的功夫中国却是不如日本的。李鸿章早年间为培养一批“军事理论人员”,成立了军事学堂、聘请了外教、了书籍、派遣了留学生等等,但这些措施的推行,是不可能取得长远见展的。因为晚清政府未能从根本上把思想彻底放开,从而导致中国人从洋人那里学习的东西是很狭隘、很片面、是断断续续不成体系的。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连自己也不知道掌握了多少,缺什么,又应该补什么。特别是在1890年,李鸿章聘请的英国总教练琅威理,因为“撤旗事件”而僨然离职,之后的北洋水师,更是缺少了能引入新的海战理论的可靠人选!
而日本却和中国“迥然不同”,日本自从“利萨”战役后,便开始聘请英国海军军官,为自己的学员讲习作战理论和作战战术。由于本身的思想开化,日本人学习的进度、学习的知识理论、掌握的东西是晚清政府远远不能比及的。(所以后来在戊戌变法期间,晚清就是以日为师),日本不仅聘请外教,还设立了海军大学,从全国广泛招纳学员,为国培养海军人才;编写《海军战术讲义录》,集中研究海军作战战略战术。所以在后来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采取不同的作战阵型,这和双方学习西方海军战术理论的程度深浅,是有很大关系的。

北洋舰队对武器革新的认识程度,也对采取的“夹缝雁行阵”队形,有着很大关联

北洋舰队号称当时“亚洲第一强舰队”,但这也只局限于它的吨位上,从炮弹、炮台、鱼雷等等武器装备方面,它是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在北洋舰队军费枯竭时,甚至出现了用沙子来填充炮弹,这样弄虚作假、迷混过关的荒唐事儿,《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里,有一出北洋海军演练时“放空炮”的场景,这其实也从侧面再现了当时北洋舰队的“外强中干”的局面。

然而相比北洋水师初建之时,后期的舰队设施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舰队的装甲比往日更厚、马力比以前更足,之前“利萨海战”中的“撞角”战术,在军舰“加码”的基础上,更是得到了北洋水师官兵的青睐。因为在黄海海战爆发之前,晚清政府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海战,所以这些“守旧”的水师提督官员,他们对于在近代工业革命中不断涌现的革新技术,对海军作战战术的影响,判断上是有很大偏差、估计不足的。

没有战事的发生,北洋水师就只能用西方的理论来推导理论,即所谓的“以意试论”。这样推出的结果是什么了?结果是:“北洋水师在日后征战中,撞头必将有其大用”的判断,在这种判断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与日本舰队作战中,北洋水师会采取“夹缝雁行阵”这种队形了。

但同样是缺乏战前演练的日本,却为何与中国采取截然相反的“纵阵”战术了

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几乎也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战,它同样也缺乏战前的实事战例,用来估测军事武器技术的革新,对作战战术的影响。

那日本又是如何做的了?我在前面已经说了一点,那就是日本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技术理论这方面,比中国更彻底、更完备。这是它“思想能控制行动”的前提; 这里再补充一点,日本在对战北洋水师中,采取的是与其相反的“纵阵”战术。因为日本上层的海军军事家,并非像中国一样由理论推导理论,进而推演出“撞角战术”,他们更青睐于从武器技能方面,去考虑作战中应用的战术。
日本海军将领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武器的最大功能,才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进而制服敌人。尽管日本肯定也知道撞角的“作用”,但仔细推敲分析后,不难发现“撞角”只试用于当双方船队近距离作战、且双方阵型已乱之时,为最佳的时机,在战场上,去捕捉这种机会是很难的,因为说不好双方都会“共同牺牲、得不偿失”!

而在武器使用上,日本是下了一番狠功夫的,它相比中国使用武器,可以说是更精、更熟练。日本对于舰船上一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型口径速射炮,操作更加灵活、把握时机更准,日本人用演练中推理出的“抵进射击”理念,即在双方舰队保持着最合适的距离时,充分发挥小口径炮弹威力,进而攻击敌方军舰,发挥武器装备的最大功能!

况且在黄海海战之前,日本就已经多次“荷枪实弹”的演练,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在演练之下,日本海军认为发挥武器最大的功能相比“撞角”这种战术,是更可行、更可靠、更能见效的。日后的黄海海战,也正面检测了日本这种战术理念是可行、可靠,是适合海上作战的。所以在关于自身武器装备、武器使用的认识上,日本联合舰队采取与北洋水师截然不同的战术,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结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采用的“夹缝雁行阵”队形,是本身自己对战术研究还不够彻底、不够全面,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与作战理论俱进,而采用的一种“站在前人肩膀上行走”的时髦战术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能“融会贯通”的表现。

北洋水师从撞角威力巨大+技术革新,推演出的是“撞角威力更加巨大”,这与日本推演的结果截然相反。不过这也和李鸿章一贯主张的“以退为进”的思想,束缚北洋水师手脚,只顾于保存自身实力,胆小窃战,导致舰队缺乏实战经验是密切相关的。或许采用什么阵型并不显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敢于实打实的去训练军队,敢于在“荷枪实弹”的战争中,去磨炼自己、去成长自己,这才是一支军队强大的必由之路!

参考资料:

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

杜普伊.《武器与战争的演变》

《日本海军战术议论录》

理查德·希尔.《铁甲舰时代的海上战争》

马幼垣.《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25岁,还是喜欢看动漫,有人说就是单纯的中二,我觉得动漫也很正能量,不对么

大家好,我是舒宜昂,欢迎关注我,每个回答我尽可能答到最好,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我要先支持一下题主的说法,动漫里也有好的东西和正能量的传递。这里还要区别一点,动漫和动画片的区别。动漫是指动画片和漫画两者合在一起的称呼。而动漫这个行业做得最好的就是日本,而我国的国漫发展多多少少受到日本的影响,现才在发展中。早期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可谓是顶峰,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可反而到了现在,我们很少有拿得出手的动画。一些曾火极一时的动画,大多数都没有了后文,流传度也不高。现在打开电视看到的国产动画一般都是给小朋友看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情节简单,内容单调。

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说,大部分的国人(特别是老一辈)思想就是动漫是给小孩子看的。而我个人非常讨厌这种说法,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就是那些情节简单,内容简单,但是含有教育意义,同时还可以提供娱乐的动画片。第二是我们小的时候喜欢看动画片,容易接受动画片,并通过看动画片的方式来学习,所以那时候看的动画一般都是这种类型的动画片,一般随着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我们可能会觉得无聊,内容单调。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童心。

不得不说,育儿类型确实是我们接触的最多的,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类型的,并且这些作品面向的年龄段并不只是儿童或者是面向的是成人。

拿我最喜欢的《海贼王》来举例,《海贼王》是一部各个年龄段都可以观赏的动漫,里面的设定天马行空,恶魔果实、不同种族等等,而且内容丰富,世界观庞大,堪称史诗。里面主要是讲述想要成为海贼王的蒙奇·D·路飞在航行途中,组成草帽海贼团,船员们为了各自的梦想,共同患难。在这过程中,就单单草帽海贼团的各个成员之间所经历的就给观众带去了无数的感动和正能量。就算是一个成年人,也会被这部作品拨动心弦。所以《海贼王》无论在哪里都有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上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下到几岁的小朋友都有。我觉得对于《海贼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没有看过或者太长了耗不起的人,一种就是一看就爱上的人。

再举一个例子,《瑞克与莫蒂》《马男波杰克》这两部在成人界很出名的成人向动漫。《瑞克与莫蒂》搞笑荒诞,却深刻反应了很多的现实社会的问题,引发观众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马男波杰克》被称为最丧动画,毒鸡汤,里面的内容虽然是一些拟人化的动物,但是反映的就是真实的人类。这种类型的片子,也只有成人才能看懂,才能去思考、去反思。小孩子除了不能接受,可能还会学坏。

在我看来,动漫和电影、电视剧一样,只是一种表达形式。作者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来传递他们心中所想。这种形式直接明了,也比较轻松愉快。动漫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比较低,比起拍电影和电视剧,动漫的成本可以节省大概一半。并且无论多么天马行空、搞笑荒诞,只要用心,动漫都可以为大家呈现出来。

明朝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徐有贞和石亨的结局如何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日,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通过“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朱祁禛复位,不久又发生了著名的“石曹之乱”,结局是: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两死一贬。

三“功臣”夺权,徐有贞被贬

明英宗复辟后,对三位“功臣”大加提拔重用,一时间三人权倾朝野。

  • 诛杀于谦等代宗旧臣

得势之后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为排除异己,以正英宗复辟为由,计划除掉于谦等一众明代宗旧臣。先是诬陷于谦“以定社稷功,为全朝所嫉”,徐有贞紧接着上疏说“不杀于谦,复辟无名!”而于谦为人孤高自傲,不善于结交朝中大臣,此时竟然无人站出来为其辩解,于谦自负可见一斑。明英宗朱祁禛念及于谦等人与社稷有功,不忍心诛杀于谦,在徐、石、曹三人的再三谗言怂恿下,于谦、舒良、石文等代宗的一帮重臣被杀。

  • 三“功臣”为夺权,矛盾激化、水火不容
于谦等人被诛杀后,朝中已是徐、石、曹等三“功臣”的天下,三人开始大肆培植党羽扩张自己的势力,石亨侍功自傲,狂妄至极,大肆为四千多名部下冒领军功,遭到全国各地守将的不满,还伙同曹吉祥肆意掠夺民田,无恶不作。而此时,徐有贞已被设为内阁首辅,因此受到石、曹二人的嫉妒,二人遂计划除掉徐有贞。很明显,三人此时已分为两派,徐有贞自己一党,石、曹二人一党。

不久,御史耿九畴弹劾石、曹二人非法圈地,英宗对御史的做法非常赞善,这让一旁的石、曹二人怒火万丈,曹吉祥建议英宗治御史诬陷之罪,英宗不允,石亨计上心头,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御史背后的主使者是徐有贞和李贤等,三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

  • 石、曹再次进谗言,徐有贞等被贬

石、曹二人一不做二不休,指使属下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门达、给事中王铉等人向英宗一同上疏诬陷徐有贞,并指出,御史耿九畴是徐有贞、李贤的党羽,徐、李二人唆使耿九畴诬陷石亨、曹吉祥非法圈地一事。而曹吉祥更是故作可怜,在英宗面前痛哭流涕:“臣等万死一生,舍命迎皇上复位,内阁大臣一定要杀了我等而后快!”心软的英宗,改变了立场,将徐有贞、李贤等人随即贬了职,却依旧重用石、曹二人。

恃宠骄狂,密谋造反,石亨惨死诏狱

  • 石亨闯宫觐见,为部下邀功

失去了徐有贞的制衡,石、曹二人更是无法无天了。有一天,狂妄至极的石亨居然率亲信锦衣卫千户卢旺、彦敬闯宫,直入文华殿,这一举动让英宗感到非常惊恐,就问石亨:“这两个人是干什么的?”石亨回奏:“此二人是我的亲信部下,在夺门之时功劳最大!”于是趁机要求英宗下旨擢升二人,最终念及石亨迎复有功,擢升卢旺、彦敬为锦衣卫指挥使。

  • 心腹事发,石亨被夺权

天顺二年(1458年),石亨的心腹时任兵部尚书陈汝言被御史举报贪污受贿而遭抄家,其财产之巨让英宗非常惊讶,想到于谦被抄家时家贫如洗,聪明的英宗渐渐感觉到自己冤枉了于谦,对石、曹二人也产生了怀疑。

次年正月,石亨侄子石彪因谋反罪被锦衣卫捉拿并下诏狱,石彪不堪严刑拷打,将石亨的罪行一并招出,英宗一气之下,将石亨罢官夺权,令其致士回乡。

  • 不思悔改,密谋造反,终究惨死诏狱
石亨被罢官后,对英宗心生怨恨,本就打算弑君夺位的他索性将谋反事宜提上了日程,随即召集石彪儿子石俊、亲信童先等密谋起事。此时的石亨,早已不是之前的石亨,英宗早已对其防备有加,很快石亨起兵谋反的事儿就被英宗心腹锦衣卫指挥逯杲得知,立即密报英宗:“石亨心怀怨恨,与其侄孙石俊密谋不轨。”石亨随即被下诏狱,禁不住酷刑惨死,侄子石彪被弃市,石亨余党尽数被杀。

侄子曹钦造反兵败,曹吉祥被杀

  • 曹吉祥未雨绸缪,招兵买马

石亨案发时,英宗并没有一起追究曹吉祥的罪过,但是曹吉祥心里明白,很快就会轮到自己头上。所以曹吉祥也做好了反击的准备,秘密从蒙古招募兵马以备不及之需。同时也为这帮人捞到不少好处,致使这些人对曹吉祥死心塌地。

  • 侄子曹钦四处活动,意图谋反

曹钦在叔叔曹吉祥的授意下,四处拉拢亲信,二人准备里应外合,起兵谋事,篡位称帝。曹钦大摆宴席,宴请弟弟曹铉、曹䥧、曹铎及蒙古降将伯颜也先等亲信,商定第二天在宫门大开时,趁机领兵杀死禁卫军的首领孙镗、马昂等人,同时曹吉祥带领内廷禁卫军作为内应,之后逼英宗逊位,立曹吉祥为帝。

  • 党羽密报朝廷,英宗下令逮捕曹吉祥

酒过三巡,蒙古降将完者秃亮途中离席,密报朝房值班大臣吴瑾。此时内城城门已关闭,二人无法进入大内,作为武将不善书写,情急之下就连写:“曹钦反”,然后从门缝里塞进去,让禁军守卫通知英宗,英宗闻之后,立即下令将曹吉祥逮捕,并严令皇宫及九门将士验收城门不得开启。而此时的曹钦对宫内之变完全不知情,还是按原计划行事。

  • 曹钦按原计划起兵

按照原计划,第二天凌晨在开城内之前,曹钦率领亲信部下到达东长安门,看到城门久久不开,曹钦心想大事不妙,随即掉头转向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家,将正欲出门上朝的逯杲斩杀,然后领兵进入朝房,威逼大学士李贤等人给英宗草拟疏章给英宗。

  • 兵败自尽,曹吉祥被凌迟弃市

见内城门迟迟不开,曹钦随即命人火烧城门,此时禁卫军首领孙镗同两个儿子以及工部尚书等人率军赶到,叛军抵挡不住,逐步撤退,双方死伤无数,激战一整天,曹钦眼见大势已去,准备夺路而逃,奈何皇城九门全部封闭,又天降暴雨,他只好率残部退回家中做困兽斗。

此时各路平叛部队都已杀到,将曹宅团团包围,禁卫军攻破曹宅大门,见人就杀,曹钦不堪被辱投井自尽,弟弟曹铎死于禁卫军刀下,家中老小无一生还。不久,英宗下令曹家灭族,曹吉祥凌迟弃市,一众参与反叛人员悉数被杀,受牵连者甚多。

至此,参与英宗“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被一贬二杀,尤其曹吉祥最惨,被凌迟处死。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了之后,为什么又被放了

土木堡之变,围歼明军主力才是瓦剌的主要计划,由此瓦剌取得了一个自北元溃败漠北以来最大的战略性胜利。也先也无限接近了重返中原的元朝复国梦。

可是意外的是,土木堡不但全歼了明军主力,居然还能俘获大明当今的皇帝,这是瓦剌人没有思想准备的,对也先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那么瓦剌和也先会如何对待战俘朱祁镇呢?

首先分析也先方面。

1、瓦剌部曾经因老大马哈木截杀北元末代汗本雅失里而名噪一时。在与鞑靼相爱相杀中逐步壮大。鞑靼的衰落正是瓦剌崛起的机会。也先的祖父死于明成祖北征行动,也先的父亲脱欢曾经短暂的挑战黄金家族的汗权而自立为汗,结果却因为部族反对,不得不迎立具有黄金家族血统的脱脱不花,自己只能以太师把持大权。

到了也先这一代,进一步控制瓦剌全部,彻底架空了脱脱不花汗。所以从根本上说 ,也先家族从源头上是不可能或者不愿意为黄金家族打工的。

2、1439年正统四年,也先在接任父亲位子后,向西攻打哈密卫,与西北诸卫积极勾连;向东打败了兀良哈,控制了女真各部,称霸漠北,对明朝形成巨大压力。这个时候的也先觉得自己的实力已经不允许低调了,到了和明朝重新讨价还价的时候了。

3、虽然也先有足够的谋略和能力,但是瓦剌毕竟只是当时蒙古诸多部落的一份子,与当时的明朝相比还是力量有限,何况还有鞑靼,虽然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有被瓦剌欺负的敢怒不敢言的兀良哈,最重要的是对于也先家族一直以来“自立为汗”的基因不满的还有瓦剌本部部众,诸多因素牵制。

以上三点原因导致也先对明朝的用兵不可能是战略性的灭国行动。土木堡的军事行动虽然获得巨大成功,但押着俘获的明朝皇帝,也先对北京的攻击其实是一种计划外的战略试探。

由于朱祁镇的愚蠢,打乱了明廷的防务系统,还好明朝的中枢没有失去理智,迅速拥立了代宗朱祁钰,使得也先的冒险计划失去了着力点。这个时候,如何处置朱祁镇就很考验也先太师的政治智慧了。

一生精于算计的也先家族,从马哈木开始就是不断在算计利益的得失,无论是归顺明朝,还是与鞑靼争草原;无论是脱欢的自立为汗,还是挟脱脱不花汗以令部众,莫不如此。

在面对无法从军事上迅速打败明朝的情况下,也先不可能愚蠢的杀掉英宗,而是选择了放回朱祁镇。一方面缓和与明廷的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的重新和谈争取更大的筹码。打着恢复大元的旗号高高举起,因送还英宗而轻轻放下,实际上为自己争取了最大的利益。既恶心了代宗一派,也不至于将来招致明朝的严厉报复。这就是也先放回朱祁镇的出发点。

其次分析明朝方面的因素。

1、因为代宗及于谦方面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声望很高,新的利益团体围绕着他俩正在形成,这个时候如能争取英宗活着回来,将能平衡一边倒的朝局,这对于官僚阶层限制君权非常重要。

2、还有一点就是嫡庶有别,英宗回来也有利于将来代宗的帝位回归英宗一脉,不因土木堡的意外而损害祖制,朝野各方都能接受。

结论,瓦剌的崛起与也先的崛起都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和计算的结果,明朝的危机和英宗的死而后生,也是各种利益交织的结果。

事实上也先因为这次交易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不久之后他真的扔掉了黄金家族的招牌遮羞布,自立为大汗了。而倒霉的英宗朱祁镇,也奇迹般的再次回锅当了八年皇帝。不得不说,人生如戏,全靠算计啊。

以上是南北镇抚司的答卷,欢迎围观。

靖康之耻,宋徽宗究竟有多惨

靖康之耻是宋徽宗的一个劫!

正是这个劫改变了宋徽宗的命运,也改变了宋朝的命运。

宋徽宗从这个时候,就有皇帝变成了一个俘虏。北宋在这个时候,也就宣示着灭亡了。

事实上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被抓走当俘虏的不仅仅只有宋徽宗一个人。

而是他们当时庞大的一个皇室家族!

那个时候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在内,包括皇室里的1500个近亲和大臣,都被女真人俘虏走了。

宋徽宗的儿子,只逃走了一个康王赵构。

这个康王赵构,也就是南宋的开国皇的宋高宗!

宋徽宗等皇室成员,他们变成俘虏之后,就被金国的女真人押送到了他们的都城,金国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境内。

北宋时候从河南省到黑龙江省也是有万里之遥的。

这些人都是被绳子捆绑到一起走路过去的,捆绑他们是怕他们半路逃跑。

在路上他们作为俘虏,人家给他们吃,他们才有吃的,若是不给吃的,就只能饿着!

宋徽宗的一个儿子,就是饿死在路上。

据说当时宋徽宗送别这个儿子的时候,还老泪纵横地说,你比你爹强呀,最起码你小子是死在了大宋的国土上。

你爹还不知道死在哪里呢?

可见,作为俘虏的他们,真的是凄惨至极!

宋徽宗的儿子,都是很凄惨的下场,即便是到了金国,也被杀了不少。儿子都是如此,他的女儿,他的妃嫔们当然也是好不了哪里去了!

宋徽宗的女儿,只要是被金国士兵看上的,基本上都被他们给玷污了,有的是嫁给了金国的士兵。。

可以说他们能够活命就是不错的了。

宋徽宗的妃嫔,他们的命运就更惨了。

我们只说一个代表吧,这个人就是南宋皇帝赵构的母亲韦妃。

作为皇帝的母亲韦妃都是在金国给金国的士兵生了两个孩子的,就不用说宋徽宗其它的妃嫔了。

总之,做俘虏让宋徽宗受尽了侮辱!

那么,宋徽宗的下场又是如何呢?

宋徽宗在金国过的生活还是不错的,毕竟他还是皇帝,他的儿子,大臣都在他的身边,还能伺候他。

不过宋徽宗死后的下场很惨,据说他死之后,尸体被金国人熬成油,用来点蜡用。

事实上死的最惨的还不是宋徽宗,而是宋钦宗。

宋钦宗是宋徽宗的儿子。

在宋徽宗死后,宋钦宗就是女真人手里的王牌,但是,南宋皇帝赵构是个卵蛋,根本惹不起金国,似乎这个王牌他们用不到。

所以,他们就把宋钦宗放到狩猎场上,把他当作猎物给射死了。

所以说赵家皇室里的人,他们当了俘虏之后,命运都是很惨的。所有的人最后也就是南宋皇帝的母亲韦妃最后回到了宋朝。

其它的人基本上都是死在了金国!

宋徽宗逃走的儿子赵构,他当了南宋皇帝后,也成为了惊弓之鸟,只要看到女真人南下,他比谁跑的都快。

因此,他也有一个逃跑皇帝的称号!

宋徽宗等人悲惨的命运,也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儿子无能导致的。若是赵构当了皇帝,去讨伐女真,能把女真干趴下,估计,女真也不敢这样对付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吧。

总之,当时的赵家皇室一个比一个怂,最终也就导致了他们悲惨的命运!

古代的江左、江右、江东、江西具体指的是今天的哪里

江南  

在“二十四史”中,最早出现“江南”的记载是《史记·五帝本纪》:“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言“江南”的意义实在太浮泛了。   

到秦汉时期,“江南”的含义略显明确,主要指的是今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史记·秦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黔中郡在今湖南西部。由此可见当时“江南”的范围之大。

但据《史记·五帝本纪》,可知其南界一直达到南岭一线。由于江南涵指了湖南、湖北之地,所以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今湖北宜都)为江南县。在汉代人的概念中,江南已经十分宽广,包括了豫章郡、丹阳郡及会稽郡北部,相当于今天的江西、安徽及江苏南部地区。以会稽郡北部为“江南”的概念由此产生。

当然,在两汉时期,洞庭湖南北地区应是江南的主体,而这一地区又属荆州的范围,所以东汉人常以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北距长江很远的襄阳,概指“江南”。《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其中的“江南”说的就是这一地区。

至隋代,“江南”也被用作《禹贡》中“扬州”的同义词,但实际上“江南”还有江汉以南、江淮以北的意思。

①因此,《史记·货殖列传》中关于“江南豫章、长沙”与“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描述,在清代人看来,都属湖广、江西地区;而《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事实上就是清人心目中的“江南”。

②较为明确的江南概念应当是从唐代开始的。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东直至海滨,是秦汉以来最为名副其实的江南地区。显然,这个江南道的范围实在太过广泛,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朝廷将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西两道和黔中道三部分。

唐代对于“江南”一语的用法,常常超出长江以南的范围。韩愈所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的“江南”,其实是指江淮以南、南岭以北的整个东南地区。江南东道(简称江东道),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苏、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区。唐代中期,又将江南东道细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其中的浙西地区完全吻合了以后人们对于江南的印象,包括苏州(含明清时的松江、嘉兴二府地区)、湖州、常州的全部及润州、杭州的各一部分。所以明清时江南的核心地区,在唐代仍是用“江东”来表示的。当然,那时江南最确切的含义是指长江以南地区。该地区的繁盛富庶,在唐代就已出现了。北宋朝廷为了财政的管理方便,设置了转运使“路”。至道三年(997年),全国被分为十五路。唐代的江南东道在此时分为两浙路、福建路、江南东路。

③两浙路则包容了以后江南的核心地域,相当于今天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全境,也是狭义上的江南。   

在历史上,江南是一个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区,她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在今天有关“江南”的所有研究论著中,它也从未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常州,无锡,上海,包括浙江北部到杭州,为江南。主要是 江苏浙江两省。  

“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常是一个与“江北”、“中原”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   

江南有三重涵义:一是自然地理的江南,即长江以南;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唐代设置江南道,宋代有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清代有江南省,江南的概念历代都有所变化;三是文化江南,在近代以前,基本与唐代江南道的概念一致。   

江南随着历史的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六朝之江南是江南之江南,明清时之江南是中国之江南,近代以来的江南则成为世界之江南。

江北 

(1)、指长江下游以北的地区。古代一般用指 唐 淮南道 、 宋 淮南路 地,境域较广;近代多专指 江苏 、 安徽 两省中位于 长江 北岸的地区。 《三国志·魏志·满宠传》:“﹝ 太和 ﹞三年春,降人称 吴 大严,扬声欲诣 江 北猎, 孙权 欲自出。”《宋史·世家传一·李煜》:“﹝ 乾德 ﹞二年,又诏 江 北,许诸州民及诸监盐亭户缘 江 采捕及过 江 贸易。”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大纲 恃其猛鷙,屡犯官军, 咸丰 乙卯五月窜 江 北。” 陈登科 肖马 《破壁记》第二章:“黑稠稠的 苏州河 里,这样的住家大半是从 苏北 逃难来的, 上海 人叫做 江 北船棚。”   (2)、泛指 长江 以北。 宋陆游《梅花绝句》:“ 蜀王 小苑旧池台, 江 北 江 南万树梅。” 凌力 《星星草》第一章四:“我们是太平军在 江 南 江 北打散了的老兄弟。”   

(3)、泛指江水的北面。《国语·吴语》:“於是 吴王 起师军于江北。” 韦昭 注:“江, 松江 。”《文选·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李善 注:“ 永嘉江 也。” (4)、特指 北魏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南齐书·魏虏传》:“﹝ 拓拔宏 ﹞甚重 齐 人,常谓其臣下曰:‘ 江南 多好臣。’伪侍臣 李元凯 对曰:‘ 江南 多好臣,岁一易主; 江北 无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 大慙。”

江左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即长江以东, 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古地区名。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魏禧《日录杂说》云:“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各代的根据地都在江左,故当时人又称这五朝及其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左,南朝人则专称东晋为江左。

江右  

江右,即今江西。   

唐贞观间属江南道,开元中分置江南为东、西两道,主属江南西道,“江西”之名缘于此;宋称江南西路,元代设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江西省”之名始此;明代改设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沿明制。故知“江西”实为“江南西道”或“江南西路”之省称,并沿用至今。而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西”又别称“江右”。   

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也有学者认为,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南北朝时,当时人习惯以江右称呼西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北面),也可指江北。以江左指代东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南面),也可指江南。

土木堡之变距离朱棣最后一次北伐仅仅二十余年,明朝余威还在,为何还会败得那么惨

土木堡之变明军的惨败,不是由于明军士气低落,也不是战斗力差,主要是组织与指挥方面发生错误。战争伊始,王振让明英宗御驾亲征,。“天子守国门”,明太祖、明成祖都曾多次亲征过,亲征能鼓舞军队士气,灭敌威风,明英宗点头后。
自7月初到7月16日明军集结完25万大军(号称50万),并立即出发上路,整个战争准备时间不到半个月,一开始估计明中央就不想真枪实弹地御敌于国门外,而是想虚张声势,以威压人,把敌人吓走;因为仓促调来的25万人马几乎没有后勤物流,出发前两天,才给每个士兵1两白银及炒麦等等,也拿出了先进火器但没训练使用,还给每3个士兵配备了1头毛驴作为运输工具,准备工作如同儿戏。
士兵不懂得武器使用要领,部队后勤无保障,明军就浩浩荡荡地北上了,没有经过整合集训的25万将士一路马驴掺杂、推推搡搡、混乱不堪;而且不懂军事的王振成为战场最高指挥官,诸多文武大臣都没有参与军事的权力,并且在行军路上,就已经断粮了,兵部尚书邝野力谏回军,却被王振“罚跪草中至天黑”,可笑吗?
7月24日,能征惯战的也先根据侦察到的情形,摸清了明军心理,于是佯装畏惧,撤兵塞外,纵敌深入;而早期抵达战区的明军,看到早期战场上尸横遍野,人人恐惧,士气低落。

8月1日,长途奔波,饥饿疲惫的明军终于抵达大同,没发现瓦剌军的踪影,王振自我膨胀起来,还以为敌军畏惧大明皇帝潜逃了;大同的镇守太监是郭敬,他秘密向王振汇报了大同守军与瓦剌军交战惨败的场景,王振才有所清醒,再加上大雨滂沱,王振才决定撤军回京。

王振虚荣心作祟:要部队经自己老家山西蔚州回军,显示自己锦衣还乡,可笑的是,当大军行进了40里的时候,王振害怕大军会踩坏家乡的庄稼,又下令全军折返北上,改变路线,这样一来,错过了最佳撤军时机!足智多谋的也先精准地把握到了明军折返的机会,他果断下达了攻击命令,已被暴雨折磨成落汤鸡的疲惫不堪的明军匆忙迎战,败绩立显:先是后卫军吴克忠部全军覆没,接着成国公朱勇4万多人的军队再次全军覆没。

到了8月14日,溃不成军的明军退至土木堡,但为了等王振的千余辆辎重车,皇帝并没有进入怀来城,邝野上疏让英宗迅速进入居庸关,但王振没有上报给英宗;英宗只好与军队在旷野露营;瓦剌军迅速上包抄上来,将土木堡围得铁桶一般,导致明军全军覆没,皇帝明英宗被俘。
整个土木堡之败,明军无战略规划,途中数次决策失误,王振又瞎指挥,最终导致土木堡失败!